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分题得渔村晚照徐 照渔师得鱼绕溪买,小船横系柴门外。出门老妪唤鸡犬,收敛蓑衣屋顶嗮。卖鱼得鱼又得钱,归来醉倒地上眠。小儿啾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分题得渔村晚照徐 照渔师得鱼绕溪买,小船横系柴门外。出门老妪唤鸡犬,收敛蓑衣屋顶嗮。卖鱼得鱼又得钱,归来醉倒地上眠。小儿啾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分题得渔村晚照
徐 照
渔师得鱼绕溪买,小船横系柴门外。
出门老妪唤鸡犬,收敛蓑衣屋顶嗮。
卖鱼得鱼又得钱,归来醉倒地上眠。
小儿啾啾问煮米,白鸥飞去芦花烟。
注:徐照,南宋诗人。字道晖,自号山民。永嘉人,布衣终身,家境清寒,贫病潦倒。
(1)“渔父”是古代诗人经常描摹的对象,不少诗人笔下描写的渔翁都是“烟波钓徒”之类的高人隐士,请你说说徐照笔下的渔翁是怎样的一个形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什么?(3分)对本诗的结句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是一个地地道道、处境艰难的渔民形象。他的生活清苦辛酸,是当时许多贫苦渔民的缩影(3分)(从“绕溪卖”“系柴门外”和“老妪唤鸡犬”“小儿啾啾问煮米”的叙述中可知)
(2)白描(1分)。通过绕溪卖鱼、小船横系、老妪唤鸡、收拾蓑衣、买酒自醉、小儿因饥饿要饭吃等一系列场景,平实的叙述了渔民打鱼、卖鱼、买醉归家的经历,反映了渔民贫苦的生活。(2分)最后以“白鸥飞去芦花烟”作结,淡淡的抹上一笔傍晚的景象,使得诗篇耐人寻味,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渔人卖鱼归来薄酒买醉,结果是全家又要忍饥挨饿。作者借此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同情。(3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共8分)
夜笛词
施肩吾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
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片花。
注:“同心花”是唐代妇女裁制衣服的一种同心花纹图样。
(1)诗中“皎洁”“寥亮”两个词用得妙,请你说说他们的妙处。(4分)
(2)对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可有多种解读,请写出你对这个形象的理解。(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日夜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斗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家乡。
(1)“茅檐人静,蓬床灯昏,春晚连江风雨”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2)“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完成后面两题。(8分)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独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此诗的创作背景:宋孝宗时,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斗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军,离开抗战前线。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4分)
                                                                        
                                                                                
(2)这首词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第14题。(8分)
山   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注释】①已滞:谓羁留甚久,悲于长江,故江水也因之而不畅。
②高风:指秋风。    ③晚,指晚秋。
⑴从一、二句中的哪两个字,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答:   、   
                                         
⑵三、四句的写景有何作用?(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老   鸦
胡 适
(一)
我大清早起,
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
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
(二)
天寒风紧,无枝可栖。
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
我不能带着鞘儿,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飞;
也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把黄小米!
【注】胡适,“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和倡导者。
小题1:诗中的“乌鸦”具有什么特点?作者借乌鸦寄寓了什么情感和态度?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