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共8分):虞美人        李煜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共8分):虞美人        李煜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共8分):
虞美人        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注】尊罍(léi),盛酒的器皿。
⑴ 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对此词人有怎样的感受?请简要分析。(4分)                                                                                 
⑵ 清代学者谭献评价这首词说:“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请以“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为例,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简要分析。(4分)
答案
⑴ 词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回荡的东风、泛绿的小草、吐芽的嫩柳。(2分)面对盎然之景,词人没有欣喜激动,而是倍感失落惆怅,孤独痛苦。(2分)
⑵ 李白“白发”句用夸张的手法,通过写白发之长抒发内心深长的愁绪。(1分)而李煜则用比喻,把白发比喻成霜雪,用白发之多来表现愁恨之多。(1分)李煜和李白都用“白发”写愁,化无形的愁绪为有形的白发,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鲜明。(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清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别 紫 云
陈维崧
二度牵衣送我行,并州才唱泪纵横。
生憎一片江南月,不是离筵不肯明。
(1)“二度牵衣送我行”中“二度”表明此次离别是             ,“牵衣”则暗示出
                           。(2分)
(2)古代诗话中有一种说法叫“无理而妙”,意思是无理之语,实则更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心中真挚的情感。请谈谈“无理而妙”在本诗中的运用。(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长门怨(其二)
李白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秋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1)  诗中“愁”的内涵是什么,试作说明。(2分)
答:
(2)  简要分析“长愁”二字在本诗前两句中具体如何体现。(2分)
答:
(3)古人评此诗“独照”二字“无理而妙”,试作具体说明。(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注]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                                                            ­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1)又申之以搅茝 亦余心所善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