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张孝祥①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张孝祥①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①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词中的“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1)结合全词,说说“此心到处悠然”中“悠然”二字所蕴含的情感。(2分)
                                                                     
(2)请从画面描写的角度,对“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两句加以赏析。(4分)
                                                                     
答案

(1)(2分)①看惯世事后的无奈、淡漠。②在美好的春光中感到愉悦怡然。
(2)(4分)天水相连辽阔深远,沙鸥飞翔其间。(1分)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的手法,(1分)使画面生动、意境悠远(1分)与作者“悠然”的情感自然相融。
(1分)(其它答法,答合诗意即可)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秋海棠 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1)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4分)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三四句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梦微之                         酬乐天频梦微之①
白居易                              元稹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注:①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即公元817年)三月,元稹贬通州(今四川达川);八月,白居易贬江州(今江西九江)。此诗为该年十二月元稹接白居易《梦微之》而酬和次韵之作。
8.白居易诗“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写法独特,谈谈你的认识。(4分)
答:                                                               
9.两首诗都写了“梦”,但梦境内容与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试作简要说明。(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虞美人①
陈与义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孥舟②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
【注】①宋高宗绍兴六年6月,给事中陈与义因与尚书左仆射赵鼎政见分歧,论事不合,借病辞职。本词写于辞官后前往青墩的途中。陈与义,南宋词人。②孥(音nü)舟:牵舟,这里指乘船。
(1)结合全词,说说上阕“病夫因病得来游”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2)词下阕的写景文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分析。(3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宿田家
戴复古
簦笠相随走路歧,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身从化蝶梦中归。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1)颔联“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反映了诗人当时什么样的生活状况?(4分)
答:                                                                                                                                    
(2)结合全诗,体会颈联“身在乱蛙声里睡”中“乱”字的妙处。(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回答8~9题(8分)
减字木兰花
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
8.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4分)
9.“转过回廊叩玉钗”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效果?(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