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望蓟门     祖咏①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②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③,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望蓟门     祖咏①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②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③,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①祖咏:唐代诗人。   ②三边:泛指边陲。  ③胡月:胡地之月,边地之月。
小题1:下面对诗中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心惊”中“客”指登临之人,而“汉将营”则暗示其是己方阵营。
B.“三边曙色动危旌”句中,“危”是“颓危、将倾”的意思。
C.“沙场烽火连胡月”句中,“烽火”一词表明战事是由外敌入侵而起。
D.“投笔吏”用班超投笔从戎典故,“请长缨”则是用终军请缨典故。
小题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登临燕台遥望蓟门,以“心惊”感受引出下文着力进行刻画的战场。
B.“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用夸张手法渲染了战斗场面的宏壮背景。
C.“海畔云山”刻画了蓟门地势的险峻,“拥”字则烘托出蓟门的坚如磐石。
D.全诗着力运笔勾勒山川形胜,极言河山之壮美,并欲以此激发人们的抗敌热情。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杜审言的《渡湘江》,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1.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官流放途中,诗中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是怎样的?2分
2. 有人说:“‘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极富匠心,令人倍感愁意。”试从艺术手法上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液,青天无片去。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释:①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段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②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小题1:清代汪士缜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对颔联的一个“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析。(6分)
小题2: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冬夜闲居
王人鉴
忽忽寒光早,闲居水上村。
病疏当世事,贫负故人恩。
黄叶深樵径,荒烟淡荜门。
凭谁论出处[1],裋褐[2]信乾坤。
注:[1] 出处:《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指出仕作官或居家隐居。
[2] 裋褐(shù hè):粗陋的衣服。
⑴诗的中间两联写了什么内容,在全诗起什么作用?(4分)
⑵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怀?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      归
唐 庚①
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
小市②花间合,孤城③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注】①唐庚:北宋诗人。宋徽宗年间,被贬逐到惠州(今属广州)安置。②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③孤城:指诗人被贬之地惠州城,当时商业繁盛之地。
(1)本诗颔联中的“合”“圆”二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名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合”“斜”二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合”“圆”二字的妙处。
答:                                                                                                                                                                          
(2)本诗“景”与“情”的关系有何特点?请作简要赏析。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甲)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人在这两首诗中流露的情感是否一致?试赏析之。(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写的均是“早春”景色,它们在表现手法上各有什么特色?请结合诗句简析其作用。(6分)
答:甲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