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清 平 调(之二)李 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赏 牡 丹刘禹锡庭前芍约妖无格,池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清 平 调(之二)李 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赏 牡 丹刘禹锡庭前芍约妖无格,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 平 调(之二)
李 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赏 牡 丹
刘禹锡
庭前芍约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⑴针对李诗中的“枉”与“借问”二词、刘诗中的“真国色”的三字,比较一下二者用字炼意的佳妙。
⑵刘诗在标题首列一个“赏”字,有什么作用?李诗开头从“色”“香”两个角度写牡丹的红艳、浓香,妙在哪里?
答案

⑴“枉然”与“借问”二词,一抑一扬,顺笔否定神女,赵飞燕都不能与红牡丹媲美,手法极尽变化之妙,跌宕有致之势回旋其中;“真国色”,才能如此“动京城”,反过来也正反映了此花的“真国色”。
⑵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李诗从“色”“香”两角度写牡丹的红艳,浓香,单刀直入,开门见山,激发起诗人思接千古的浮想。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小令,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沉醉东风 秋景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1)  这首小令自然地熔铸前人诗文中的情愫与画意,写出了洞庭湖秋天的湖光山色,请举例说明。(3分)
(2)请描述“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的意境。(2分)
(3)为什么说“在这首小令中时间是动态的”?(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三日寻李九庄
常 建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1)这首诗的二、三两句运用的典故分别出自于古代散文名篇《                    
和《                   》。(2分)
(2)请结合课文《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中的观点,谈谈这首小诗虚实相生所形成的
艺术美。(4分)
(3)你觉得诗中没有出场的李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羌村三首(其一)
杜 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注①妻孥(nú),妻子儿女。  ②世乱,即安史之乱。
(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五、六两句中的“诗眼”是哪一个字?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这首诗表现了哪些复杂的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清平乐
五月十五夜玩月
刘克庄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曾识姐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濛濛。醉里偶摇桂树,人间道是凉风。
注:刘克庄(1187—1269),宇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
(1)《清平乐》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名。从这首词的风格看,作者与我们读过的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___________同属______________流派。(3分)
(2)这首词主要是运用什么手法来描绘词人“玩月”的?试简要赏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并回答问题。(6分)
山 家
刘 因
马蹄踏水乱明霞, 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 雀声先我到山家。
请赏析前两句诗中写景的特色。(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