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咏绣障胡令能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①这首诗第二句写出了绣女怎样的动作情态?(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咏绣障胡令能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①这首诗第二句写出了绣女怎样的动作情态?(2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绣障
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①这首诗第二句写出了绣女怎样的动作情态?(2分)
②后两句主要表现了什么?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句进行赏析。(6分)
答案

①写出了绣女们看到花开娇美,争先恐后取笔描画的情态和动作的轻灵优美。(2分,抓住“争、拈”这两个字来回答,意思对即可)
②后两句主要表现绣女们技艺高超,绣品精美。(2分)这两句用侧面描写的手法,(2分)写屏风绣成后安放在春天的园子里,竟可乱真到让黄莺从柳条上飞下来,从侧面写出了绣女的技艺高超。(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长安秋夜
李德裕
内官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
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注:李德裕是唐武宗会昌年间名相,为政六年,有重大政治建树。
(1)本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其中第一句中的“传”和“问”二字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2)本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苏诗写景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很有层次感,试作分析。
(2)前人韦诗后两句与苏诗后两句相比,认为苏诗胜于韦诗,理由是“气势过之”。你同意这种观点?试说明理由。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昼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1)这首词上下两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绿杨楼外出秋千”一句写出了人的活动,有人认为“出”字用得好,有人认为这里用“荡”好,你赞成哪种看法?为什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2分)
(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临行与故游夜别  
何逊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