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蝉 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注释】①本:本来。高难饱: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释】①本:本来。高难饱:蝉以高洁自处,自然难以得饱。费声:枉费鸣声。②疏欲断:鸣声稀疏,无力继续下去。碧无情:碧树对蝉的鸣叫无动于衷。③薄宦梗犹泛:诗人以之喻己漂泊不定的生涯。故园芜已平:这句语出陶潜《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④烦:劳。最相警:最能使自己警觉,或给我敲响警钟。 ①这首咏物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②这首咏蝉诗之所以最为入妙,关键在于写蝉能达到形神俱似,并采用什么方法来写?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
答案
①抒发了诗人自己不得同情、不得提携,四处漂泊,寄人篱下,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牢***和困顿不平之感。表露出自己保持清高廉洁,不改初衷和意欲退隐之意。 ②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先说蝉因清高,难免受饥,其怨恨之声,实属徒劳,这是正面描写;再说它尽管叫得声嘶力竭,疏落断续,但是所栖之树毫不动情,这是侧面烘托。 |
解析
(1)诗如其人,而其人所咏之物往往似己。因此大体了解作者身世,特别是名家的身世和其为人,这对回答好鉴赏问题至关重要。 (2)咏物诗的创作关键在于“咏物”,要达到形神兼备,物我一境,最好要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这是创作的诀窍,也是回答鉴赏问题的诀窍。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根据要求,完成赏析。(7分) 秋 径 保暹 杉竹清阴合,闲行意有凭。 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 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棱。 翻思深隐处,峰顶下层层。 【注释】保暹(xiān) ,字希白,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北宋著名诗僧。真宗景德初直昭文馆。今存诗二十五首。 ⑴本诗第二联采用 手法,突出了山林雨过新晴的凉意宜人和柔美宁静。(2分) ⑵清代学者汪景龙评说这首诗时称它“得幽淡之旨”,请你结合诗歌的第三、四联加以赏析。(5分) 答: |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①诗歌的一、二句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②诗歌的三、四句写人用了什么手法?试作简要分析。(4分) |
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苏轼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1、这两首词在物象描写上很有特色,后人评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不即不离,妙合无垠”。请结合词句加以赏析。(7分) 2、请简析两首词画线句子的艺术手法。(4分)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竹枝词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杨冠卿 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注】杨冠卿:南宋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知广州,以事罢免。 (1)词的上阕是从哪些方面评价贾傅的?(4分) (2)试赏析“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一句所蕴含的词人的情感。(3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行香子·过七里滩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释】七里滩,又名严陵滩,即当年严光垂钓处。严陵,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不受高官,垂钓于风光秀丽的富春江七里滩。 (1)词的上阕写水;下阕以写 起,以写山结,中间以“虚老”粘连上下文,然后以“ ”转出,衔接自然。(2分) (2)评家对词中“过”和领起的后边三个短句,评价甚高,认为极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5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