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题目。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既然是“沉醉不知归路,”又怎么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题目。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既然是“沉醉不知归路,”又怎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既然是“沉醉不知归路,”又怎么能“兴尽晚回舟”呢?这两句是否矛盾?根据文意回答。
(2)有人把“争渡”的“争”字改作“怎”字,你认为是否能改?为什么?
答案

(1)不矛盾。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女词人这里写“尽兴”,意思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又何必考虑归路如何呢?所以“兴尽晚回舟”和“不知归路”不矛盾。
(2)不能改。这里“争”字有“抢着”“争着”的意思,如果是“怎渡”,下面的词意就衔接不上;必须是“抢渡”,才会“惊起一滩鸥鹭”。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王昭君
李 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请从整体上简要说一说这两首同样以王昭君的不幸遭遇为题材的诗,在艺术风格与表达情感两方面,各有怎样的不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过崔八丈水亭
李 白
高阁横秀气,清幽并在君。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
猿啸风中断,渔歌月里闻。
闲随白鸥去,沙上自为群。
【注释】此诗为太白途经崔八闲居之丈水亭,慕其环境幽闲自得而作。
作者写丈水亭的景色和崔八闲居生活,诗中的哪两个词语可以概括?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宿云门寺阁
孙逖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远,梦与白云游。
(1)这首诗艺术结构高超,诗人以空间为序,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环环相连;又以时间为线索,依次叙述                               ,写足“宿”字。
(2) 试分析颔联“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的艺术特色。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⑴从全诗看,诗人夜宿七盘岭是什么季节?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一段文字,谈谈“空留听”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⑴按因果关系,行人在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才有“无限秋风思”。三、四句却予以倒置,这样安排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