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山   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长相思李煜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

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山   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长相思李煜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两首诗词都写到“枫叶”,两者借助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为什么?请简要指 出。(3分)
                                                                                 
                                                                                                                                                                                        
(2)请简要分析李煜《长相思》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两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答案
(1)不同(1分)。杜诗用春天的“二月花”来比枫叶,一扫常见的凄凉暗淡,透露出欣喜昂扬之情(1分);李词通过“枫叶丹”来写秋之深,从而表现相思之愁苦(1分)。
(2)“菊花开,菊花残”,点明时令是秋季,抒情主人公从花开等到花残,表明相思之久(2分);用“花残”二字渲染萧瑟冷清的气氛,衬托主人公极其愁苦的心情(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2)颈联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其中的两处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8分)
渔 父
(清)纳兰性德
收却纶杆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8、词中的“渔父”是一个什么形象?试着简要分析。(4分)
答:                                                          
9、王国维曾这样评论纳兰性德的词“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物……北宋以来,只此一人”。依据这句评论,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22—23题。(6分)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黄庭坚①
其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预关②。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其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③十二鬟。
可惜不当④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①黄庭坚,于绍圣二年谪官涪州,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元符元年再徙戎州(今四川宜宾),至元符三年放还,先后在蜀六年。②滟预关,即滟滪滩。③湘娥,即湘夫人,相传舜之二妃溺死后为神,住在洞庭湖中的君山上。④当:正对着,指在湖上面对着湖水。
22.前一首的“未到江南先一笑”中“笑”,向来被人认为意蕴、情感丰富。你如何理解这一“笑”?请作简要赏析。(3分)
23.后一首诗中,诗人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分别写出了怎样的景象?(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8~9题。(8分)
除 夜 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除夜”:除夕之夜。
8. 诗人在第二句说“客心何事转凄然”,你认为诗人“转凄然”的原因是什么?(4分)
9.前人评价此诗结尾“意尽”和“添著一语不得”,请分析这种艺术效果。(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6 分)
夕阳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①“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3分)
②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从诗句选用意象的角度作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