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列问题。( 8分)悯农  杨万里稻云不雨不多黄①, 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②忍饥度残岁 ,更堪岁里闰添长 。悯农陈宗远条桑事了蒸麻③急,刈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列问题。( 8分)悯农  杨万里稻云不雨不多黄①, 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②忍饥度残岁 ,更堪岁里闰添长 。悯农陈宗远条桑事了蒸麻③急,刈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列问题。( 8分)
悯农  
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 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 ,更堪岁里闰添长 。
悯农
陈宗远
条桑事了蒸麻急,刈麦人兼种稻归。
作苦那能衣食足,几多游冶厌轻肥。
注:①不多黄:尚未成熟。
②已分:已料定。
③“条桑”、“蒸麻”:均为农事。
(1)两首诗均以“悯农”为题,请指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相同之处。(4分)
                                                                       
                                                                       
(2)两诗对农人的关注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诗人以怎样独特的视角来表达悯农之情的。
(4分)
                                                                       
答案
(1)关注、熟悉和了解农人的生活,客观地反映他们艰难的生存状况。(2分) 对农人不幸的遭遇给予深挚的同情、感叹和思考。(2分)
(2)①杨万里的诗,直接再现了灾年情景,稻遇旱情,麦遭霜冻,造成粮食歉收。荒年农民已作好忍饥挨饿“度残岁”的准备,可又偏偏遇上闰月之年,还要挨过更长的灾年了。这样层层蓄势,将农民的痛苦、无奈、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2分)
②陈宗远的诗,先叙述了农人按节令日常十分繁重的农业劳作,农活一个接着一个,令人不堪重负;再感叹如此苦作也不能保证基本的衣食需要,更谈不上能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了,艰辛的付出与回报的微薄极不相称,形成极大的反差,诗人为其鸣不平。(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共10分)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清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宿石邑山中 
韩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1)韩诗首句“浮云不共此山齐”采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2)陈诗的“明月隐高树”和韩诗的“晓月暂飞高树里”,描写的景物是相似的,但一“隐”一“飞”,各得其妙。你更喜欢哪一句?请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哪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8.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①,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渔家傲
范仲淹②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③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①“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②范仲淹写作此词时正在西北地区抗击西夏。③燕然,山名,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还。勒,雕刻。
(1)有人说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联中,将“抱”字改为“枕”字更为合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试说明理由。(4分)
(2)两首诗都写了边塞之景。请你从写景内容和景物描写的作用两方面简要分析兩诗的异同。(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中吕]普天乐
滕宾
①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干系。好雨初睛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②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菊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一只,归去来兮。
注:滕宾,主要活动于元武宗至大到英宗至治年间(1308—1323)。至大年间任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为道士。“[中吕]普天乐”是滕宾写的系列无题小令,这是其中的第一、第三首。
(1)填空:(3分)
第一首中“数枝红杏。闹出墙围”是从宋祁的词《玉楼春》“                  ”和叶绍翁的诗《游园不值》“                   ”的名句化用而来。
第二首中“蜗角名,蝇头利”运用了             修辞方法。
(2)这两首小令所描写的景物虽然不同,但抒发的情怀却是一致的,请结合原作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以下各题(8分)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碧山】在湖北安陆,山下有桃花岩,李白读书处;【窅然】深远的样子
(1)诗中的“笑而不答”用在这里有什么意义?(4分)
答:                                                              
(2)诗中的“心自闲”,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和情感?(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