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以下各题(8分)山中问答   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碧山】在湖北安陆,山下有桃花岩,李白读书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以下各题(8分)山中问答   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碧山】在湖北安陆,山下有桃花岩,李白读书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以下各题(8分)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碧山】在湖北安陆,山下有桃花岩,李白读书处;【窅然】深远的样子
(1)诗中的“笑而不答”用在这里有什么意义?(4分)
答:                                                              
(2)诗中的“心自闲”,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和情感?(4分)
答:                                                              
答案
(1)“笑”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引发人们思索的兴味。
(2)“心自闲”三字既是诗人山居心境的写照,表现诗人酷爱自由,天真开朗的性格,也隐含了诗人心中对“非人间”的多少伤和恨。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落   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的爱国诗词家,他一生仕途坎坷,先后五次被罢黜,长期闲赋乡居。
(1)史料记载诗人因为这首诗歌而“坐罪”,诗人自己也说过“却被梅花累十年”。试结合尾联作出简要分析。(4分)
(2)这首咏梅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怀?(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三题。(5分)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这首诗大约写于长庆二年(833年),白居易赴杭州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1)首句写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为什么不说“照”而说“铺”?(2分)
答:                                                               
(2)诗人为什么认为这个夜晚是“可怜”?请结合具体语境分析。(2分)
答: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1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 有人评赏此词,说“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轻”有两层意思,是哪两层意思呢?请试作简要分析。(2分)
                                                                             
(2) 结合你对“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理解,说说作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1)请以诗的第三联为例,简要分析诗人是怎样描写清溪风光的。
                                                                              
(2)在诗的结尾,你认为作者创设了一种怎样的境界?诗中流露出作者怎  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①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②,从今又几年。
注:①岭:指五岭。作者当时调任潘州南巴,过此岭。②长沙傅:贾谊曾受谗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1)从全诗看,诗人“潸然”泪下的原因有哪些?
(2)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