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闻邻船吹笛杨基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闻邻船吹笛杨基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四川省月考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闻邻船吹笛
杨基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注】分:料,料想。
1.本诗以“闻邻船吹笛”为题,表现了诗人闻笛的多种感受,这些感受有哪些?请结合诗句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开头两句“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与《琵琶行》中的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有景物描写,两处写景,作用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人感受到吹笛人羁旅行役之苦(或吹笛人作客他乡之久、飘泊别家之远、形色憔悴之状),吹笛人的思乡之情,引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思之情(或引发了诗人的共鸣)。
2.杨诗中“江空月寒露华白”,描写了秋江月夜空寂、凄清的图景,为闻笛提供了背景,奠定了全诗悲凉、凄楚的感情基调。白诗中“唯见江心秋月白”,用秋江月夜的寂静,烘托出琵琶声令人沉醉的动人效果。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杜甫《恨别》这首诗,回答问题。恨别
杜甫
洛阳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1)分析首联的内容,并说说此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一联中的“清宵立”、“白日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1)“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夜阑风静縠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的写景句子,其实却是作者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即情景相融)。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 题。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①相接:相交,精神相通。②谢玄晖,即谢朓,南朝著名诗人,曾任过地方官和京官,后被诬陷,下狱死。谢朓在被排挤出京离开金陵时,曾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澄江浄如练”就是此诗中的一句。
1.第三句中的“摇”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尾联内容,简析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题目。经故内
【明】贝琼
山中玉殿尽苍苔,天子蒙尘岂复回。
地脉不从沧海断,潮声犹上浙东来。
百年禁树知谁惜,三月宫花尚自开。
此日登临解题赋,白头庾信不胜哀。
      【注】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此诗作于元末,当是经过南宋朝廷的故宫遗址所作。
1.结合诗词鉴赏相关知识,分析本诗中间两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登快阁
北宋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当时在吉州太和县任上,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的快阁览胜。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写登临时的所见所感。②《吕氏春秋?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朱弦:这里指琴。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③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指正眼看人。
1.诗歌颔联中的景状具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襟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任选其一,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