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宋)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宋)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浙江省期中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颈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抒写自己的兴奋之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观全诗,这场雨为何令诗人欣喜?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颈联用了虚实结合(想象、联想)手法,描绘了雨后千里稻花,雨打桐叶的美丽景色,抒发了春雨及时、农作物有望丰收的兴奋之情。(意对即可)
2.因为春雨及时能让农民获得好收成,反应了诗人关心民众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南柯子·忆旧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古代诗歌,完成1-2题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  ,送别之歌。
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有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客发笤溪
叶燮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舟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②笤溪是流经作者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1.“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乱后
                          辛愿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
                       川原宿荒草,墟落动新烟。
                       困鼠呜虚壁,饥鸟啄废田。
                       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注释】①这首诗是金末战乱后诗人初回家园时所作。②虚壁:空荡荡的四壁
1.这首诗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喜一悲一愤”的思想感情。请你联系全诗,对诗人的感情发展线索进行简要而具体的解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