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白朴的《天净沙》,完成下面问题。天净沙   春白 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天净沙   秋白 朴  孤村落日残

阅读白朴的《天净沙》,完成下面问题。天净沙   春白 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天净沙   秋白 朴  孤村落日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安徽省模拟题
阅读白朴的《天净沙》,完成下面问题。天净沙   春
白 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天净沙   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对这两支曲子的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飞红”指飞花,与词人秦观“飞红万点愁如海”中的“飞红”意思相同。
B.《春》曲中啼莺舞燕、流水飞红具有动态美,和风、杨柳、帘栊、秋千能引起读者产生美妙丰富的联想。
C.《秋》曲完全突破传统诗词悲秋的格局,撷取最富北国秋野特征的景物,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色调。 
D.《秋曲》善于搭配色调,艳丽的色彩与清淡的色彩相互映衬,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秋日图景。
2.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意象,而马致远之前的白朴的这首《天净沙·秋》就有类似意象了。说得更远一点,宋代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已有“斜阳下,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句子,这似乎已开此类意象之先河。
  请结合上面词曲,从意象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评析三者之高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意象:(1)马曲继承了白、秦二曲的意象,但又有创新,如”枯藤”与“老树昏鸦“并写,比白曲“轻烟”与“老树寒鸦”并写,意境更鲜明,氛围更凄凉。(2)马曲“小桥流水人家”的意象与“枯藤老树昏鸦”的意象成对比,更增添了旅人的思乡之情,而秦词“流水绕孤村”与白曲“孤村落日残霞”只写了“孤村”的凄凉。(3)马曲中“昏鸦”有巢可觅,“人家”有地可居,正反衬出“断肠人在天涯”,无家可归的凄凉,前后浑然一体,而白曲仅以“白草红叶黄花”作结,意境远不如马曲。
手法:(1)秦词是完整的句子,而白曲和马曲则用了意象组合的手法。(2)马曲前三句,每句三个并列词组中,前两个为后一个活动的背景、居住的环境、行动的场所,有主宾之分;而白曲前三句,每句三个并列词组的排列是不规则的。马曲把这种写法推向了极致。(此题要求结合具体的句子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春    阴
[清]史台懋

  积阴如梦暗春城,醉拥衾稠。芳草隔帘寒色重,落花空院雨声轻。
  谁家画阁和云启,野老乌犍破晓耕。明日新晴山下路,东风纨扇几人行。
【注】稠:单被。亦泛指衾被。
1.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春雨绵绵,醉酒而卧仍难以入眠的情状,写出春阴浓重。
B.颔联写芳草、落花、雨声,视听兼具,动静结合,描绘出环境的特点。
C.颈联写人们打开画阁向外张望,看到了农人们晨起辛勤春耕之景。
D.尾联虚处落笔,想象雨后天晴,山下路边几人沐浴东风踏春之景。
2.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有关诗句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勤政楼
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注】①勤政楼:唐玄宗开元前期所建,是玄宗处理政务的地方。②承露丝囊: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③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
(1)简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春游湖
(宋)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哲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回答问题。夏日
寇准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两首诗都写夏日,诗人感觉到的夏日季候分别有什么样的显著特点? 
答:                                                                                         
2、两首诗都写到了鸟鸣,寇诗是“燕语”,苏诗是“莺声”,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寇诗主人公和苏诗主人公在听到鸟鸣时分别是什么样的心情。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山  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作者是怎样描写“山雨”的,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写景与叙事、抒情相结合,在写景之中,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主要抒发了一种什么情感?语言具有怎样的风格特点?请概括回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