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江月晃重山                            ——初到嵩山时作元好问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江月晃重山                            ——初到嵩山时作元好问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北京期末题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江月晃重山
                            ——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注:犹及:还赶得上。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对仗工整,借“秋风鼓角”“落日旌旗”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表现了边塞景象的壮美。
B.上片后三句勾勒出一个乐观豪迈、甘愿为国效力的少年形象,其中“从军乐”的“乐”字堪称这首词的词眼。
C.下片前两句写出了大部队声势浩大,行动迅捷,作战威猛,很快就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D.这首词以边塞生活为题材,既无“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哀伤之气,也无“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慨之情。
(2)“归期犹及柳依依”一句中,“犹及”二字使该句意蕴颇丰。请结合前后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
(1)C     
(2)“归期犹及柳依依”是说胜利归来还赶得上杨柳依依的春天。“犹及”一句与上文的“才通”“已动”意脉相贯,表现此前行军作战的迅捷顺利,强调归期在即,同时又与后文的“不须啼”呼应,暗示胜利指日可待,表现出喜悦乐观的情怀、豪迈慷慨的胸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氓(节选)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从所选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诗歌的最后一章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具有怎样的作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问题。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俨狁之故。不遑启居,俨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暌骥。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俨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结合《采薇》全诗,说说你对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理解。
                                                                                       
2.清人方玉润评此诗时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言可喻。”请谈谈你的理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邶风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想,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揉。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回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①泛(fan):漂流的样子。柏舟:柏木做成的舟。②微:非,不是。③匪:非。鉴:明镜。茹:含,容纳。以上两句是说我心不能像镜子对于人影似的,不分好歹,一概容纳。④据:依靠。⑤威仪:尊严、礼容。棣棣:犹“秩秩”,上下尊卑次序不乱之貌。选:屈挠退让的意思。⑥悄悄:苦愁状。⑦觏(g6u):通“遘”,遭遇。⑧闵(mǐn):痛。因为见怒于群小所以遭遇许多伤痛的事,受了不少侮辱。这句是说醒寤的时候越想越痛。⑨此二句问日月为何更迭晦蚀,而不能常常以光明照临世界。言正理常常不能表白。⑩此二句言心上的烦恼不能清除,正如不干净之衣上的污垢长在。
1.俞平伯在《读诗札记》中说:“通籍措词委婉幽抑,取喻起兴巧密工细,在朴素的《诗经》中是不易多得之作。”那么,这首诗是怎样起兴的?
                                                                                   
2.这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其“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邶风击鼓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阅读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婷以轨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壤兮,又申乏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忧郁邑余诧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謇朝而夕替       谇:谏诤。     
B.固时俗之巧兮     工:仔细。     
C.竞周容以为      度:法度、准则。     
D.宁死以流亡兮    溘:突然、忽然。
2.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长太息掩涕兮    ②又申之揽茝     
B.①怨灵修浩荡兮    ②鸷鸟不群兮     
C.①屈心抑志兮        ②忍尤攘诟     
D.①九死其犹未悔    ②体解吾犹未变兮
3.下列对有关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B.“余虽好修娉以轨羁兮”至“又申之以揽茝”四句,既写了诗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又点明其原因是自己不注重修身。
C.“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说明当时楚国混乱,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可言,朝廷上下一味投机取巧,钻营逢迎。
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现作者将古代的圣贤作为榜样,同时也透露了诗人精神力量的源泉是古代的圣贤。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