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苏轼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注:桓伊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新疆自治区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
注:桓伊三弄,桓伊,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曾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 1.这首词的上阕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飞絮送行舟,水东流”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营造了一个孤寂凄迷、浩淼清幽的意境。夜深人静之时,不知是谁吹奏起优美的古曲,将人从梦中惊醒。一弯孤单的新月,弥漫江天的愁烟,使即将与友人分别的词人愁绪满怀。(意对即可) 2.此句运用了拟人、反衬、寓情于景和想象的手法。这是想象次日分别的情景。在想象中,词人赋予柳絮和流水以人的情感,借多情的柳絮追逐行舟代人送行,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意。而江水不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又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之有情。景物描写寄托情感,含蓄隽永。(意对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问题。 |
江上阻风 宋琬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
[注]宋琬在顺康年间,因被人诬告曾两次下狱,释放后长期赋闲。康熙十一年,年近花甲的宋琬又被起任为四川按察使,这首诗就是赴任途中所作。 1.请简要分析“瞿塘西望路悠悠”一句所蕴含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奇妙之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
1.本诗的开头很别致,请结合全诗分析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清江曲 苏庠 属玉①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白苹②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一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 |
【注释】①属玉:一种水鸟。②白苹:水中浮草。 (1)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请简析这些意象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给人一种脱尽尘世烟火的感觉,因而使苏轼大为赞赏:“此篇若置太白集中,谁复疑其非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认为可与李白的诗媲美,谓其与太白诗有相似处。请从诗歌的主题与风格两个方面说明它与李白诗的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这支曲子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 ] |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地行,车儿快快地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A.以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抒情写意,从不同侧面展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 B.柳丝虽长,却难系住远行人的马,想使疏林挂住斜阳也是枉然,用客观事物衬托远行人情意浅薄,难以挽留。 C.张生骑马在前,因依恋而慢慢地走;莺莺坐车在后,因难舍而紧紧跟随。曲词真实、细腻地写出了人物内心的离别之苦。 D.莺莺因将与张生分别而消瘦。虽然高度夸张,却准确地写出了莺莺在感情折磨下身心交瘁的状况。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
示秬、秸① 张耒② |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
注释: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②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任太常寺少卿。 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去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