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1)一、二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贵州省期中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
(1)一、二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描绘了流水绕田,青竹绕篱的宁静的田园风光和榆钱落尽,槿花残存的冷寂的清秋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意思相近即可) (2)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景,三、四两句主要描写了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平和的氛围。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牵马饮水渡过了塞下大河,尽管是秋天,已是水寒刺骨寒风凛冽。 B.虽已日近黄昏,但因为平沙莽莽无遮掩,所以昏暗中可以望见临洮城。 C.诗人联想起昔日的烽火战事,仿佛感受到了当年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 D.黄尘迷漫是边塞古今一贯的特点,但片片野草间仍能见到零乱的白骨。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景,分别点明了诗人活动的地域和季节特点,也有明显的叙事意味。 B.“风似刀”这一比喻,形象地刻画出秋风逼人的寒意,与平沙黄尘的环境协调一致。 C.诗人追思历史之后,“黄尘足今古”一句使景物与情思紧密联系,衔接巧妙自然。 D.作者通过“秋水”、“平沙”、“黄尘”、“蓬蒿”等意象,写出了凄清、忧伤的意境。 |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
怀良人 葛鸦儿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底不归? |
[注]题目中的“良人”,措农妇戍征(或服劳役)的丈夫。末句的“底”字,是“何”的意思。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位农妇的怨歌。这位农妇鬓云散乱,头上别着自制的荆条发钗。“世所稀”,是说她住在世人罕至的地方。 B.“布裙犹是嫁时衣”,既进一步表现农妇之贫穷,又反映她对久别的丈夫的怀念。诗人将“怨”寓于“嫁时衣”中。 C.“胡麻好种无人种”,社会弊政祸及农家,使人想起“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那样田园荒芜的景象。 D.“正是归时底不归”,有怨有望,然而良人不归出于被迫,农妇只“怨天”不“尤人”。这一句点破题目中的“怀”字。 2.这首诗最后一句有“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的艺术特点。下面四首诗中,没有这个特点的一首是( ) A.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B.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D.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
望蓟门 祖咏 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②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③。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
注: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唐代的范阳道,以今北京西南的幽州为中心,统率十六州,为东北边防重镇。它主要的防御对象是契丹。②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③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带山襟海。 1.在开篇两联中作者触景生情,其中哪一字起到了诗眼的作用?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为何产生这种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中作者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终军请缨的典故。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①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②,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③。 |
注释: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司徒:他当时任检校司徒,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1.颔联中诗人描写“草木变衰”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并作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
(1)两首作品都写了寻觅春天,请指出两首作品各是怎样寻觅春天的?寻觅结果如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诗词各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