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晓至湖①上(一)清·历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晓至湖①上(一)清·历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晓至湖上(一)
清·历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注释】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安得”。(意思对即可。)
2.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远近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举一反三
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1~3题。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最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3题。喜迁莺·端午泛湖
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1.作品显示端午习俗的词语有龙舟、________、________等。
2.作品生动描写了赛龙舟的热烈场面,请从两个角度加以说明。
(1)色彩,例子;__________________。
(2)____,例子: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的描写与前面的热闹场景截然不同,这样的写法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①将:岂。②纪:经营。
1.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总起,三到六句以滕王阁为对象分层次地加以描写,最后以议论作结。全诗有总有分,首尾照应。
B.“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和自然。
C.最后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诗的基调虽然抑郁,但不消沉。
2.这首诗的时空转换非常巧妙,试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