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陆游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①,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②月,特地暮云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陆游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①,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②月,特地暮云开。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悲歌击筑:荆轲刺秦王时,范离击筑为荆轲送行。筑,一种古乐器。②南山:主峰在长安南面。
(1)请概括说明这首词上片与下片所写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在表达思想感情上运用了哪些表达手法?请结合词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上片写的是词人在边城登高时,联想到战国时燕国刺秦王的英雄荆轲,从而赞颂了戍边将士***敌立功、为国雪耻的豪情。下片写长安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事,盼望王师乘胜归来。(意对即可)
(2)这首词中的?“此兴悠哉”“应待人来”是直接抒情,“悲歌击筑”是运用典故,“暮云”“灞桥烟柳”“曲江池”是借景抒情。(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
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注]①夷犹:犹豫迟疑。②尝面:将已熟未割的麦穗摘取下来,揉下麦粒炒千研碎,取以尝新的习俗。
(1)全词都在写词人游春所见,但上片与下片各有侧重,请分析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片的第一句“春涨一篙添水面”写景可谓绝妙,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毛滂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
浓香斗帐自永漏,任满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注]①灞桥: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②永漏:即古时计时器水漏。
(1)词的标题中有“见雪”,但词句中却不见一字写雪,又处处见雪,请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优秀的咏物作品是咏物而不滞于物,请分析下阕以梅花衬托雪景的深远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佳人
李石
烟柳疏疏人悄悄,画楼风外吹笙。倚栏闻唤小红声。熏香临欲睡,玉漏已三更。
坐待不来来又去,一方明月中庭,粉墙东畔小桥横。起来花影下,扇子扑飞萤。
(1)上阕写佳人欲睡,下阕却写佳人扑飞萤,从全词看,这是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很好地运用了反衬手法来表现佳人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
王安石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词中所写小院内外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手法,并分析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虞美人
周邦彦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篷。
添衣策马寻亭堠,愁抱惟宜酒。菰蒲睡鸭占陂塘,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
(1)词的上阕在写景上有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阕写到“菰蒲睡鸭”,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