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野泊对月有感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①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②近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野泊对月有感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①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②近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①逋逃:意为漂泊无家。②行朝:迁流不定的朝廷。
(1)此诗标题为“野泊对月有感”,结合全诗,说说诗人之“感”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诗人在诗中是怎样渲染自己的“愁”心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江中飘荡暂泊的诗人,听到凄切的角声,联想到为躲避战乱,不但自己逃难在外,连朝廷都居无定所,可是眼下侵略者仍然猖獗,让诗人对眼前感到困苦,对未来感到迷茫。(意对即可)
(2)第一句,诗人在描写江月时,就用了一个“乱”字,此乱即是时局之乱,也是诗人心情之乱,然后又用戍角声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厌倦,再用“酒添客泪”说明诗人想借酒浇愁,却愁更愁,最后,诗人本想打听朝廷近况,但得到的却是“群盗尚纵横”,这些,无不让诗人“愁心”凝重。(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金诗,然后回答问题。中秋觅酒
宇文虚中
今夜家家月,临筵照绮楼。
哪知孤馆客,独抱故乡愁。
感觉时难遇,讴吟意未休。
应分千斛酒,来洗百年忧。
(1)此诗标题为“中秋觅酒”,请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人为何而觅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别分析首联和尾联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宿浚仪公湖亭
杨载
两两三三白鸟飞,背人斜去落渔矶。
雨余不遣浓云散,犹向山前拥翠微。
(1)从写景状物的角度赏析前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主要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寄弟
明·徐熥
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
寄语莺声休便老,天涯犹有未归人。
送杨曰补南还
清·沈钦圻
去年春尽同为客,此日君归又暮春。
最是客中偏送远,况堪更送故乡人。
(1)一般的送别诗,多从被送之人着笔,写送者与被送者的感情。而这两首诗却别具一格,试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诗在揭示主题的手法上有所不同,请分别结合诗的后两句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九日登一览楼
陈子龙
危楼樽酒赋蒹葭,南望潇湘水一涯。
云麓半函青海雾,岸枫遥映赤城霞。
双飞日月驱神骏,半缺河山待女娲。
学就屠龙空束手,剑锋腾踏绕霜花。
  [注]①陈子龙为明末清初的抗清英雄。为挽救明朝国运,呕心沥血。此诗作于清兵入关,长江以北大片土地沦丧时。②青海:古代少数民族聚居地,诗词中常用来代称边地。③屠龙:比喻有本领,有绝技。
(1)从全诗看,诗人登楼赋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夜起
沈木
暑夜不能寐,起步中庭中。
残月忽堕水,明河犹在空。
篱根滴清露,树梢生微风。
坐爱新凉好,先秋有候虫。
(1)古人写律诗有“双抛”技法,即诗的颔、颈两联,分承首联的前句与后句。此诗也用了此法,请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能体现全诗主旨的关键词是哪个?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