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术兰花向子理①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术兰花向子理①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术兰花
向子理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①向子,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意对即可)
(2)既是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伤感,又有对社会“风与日”摧残香花所喻君子的伤感。(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
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第二联中,哪两个字最能反映出雨势之大?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观全诗,这场雨为何令诗人欣喜?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九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颈联中提到“玄猿”和“白雁”,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注]①此诗作于至德三年(758)作者因事由苏州长洲尉被贬潘州(今广东茂名市)南巴尉之时。
(1)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请你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司徒:他当时任检校司徒,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1)颔联中诗人描写“草木变衰”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并作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蝶恋花
王诜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①作者因苏轼遭文字狱而受牵连被贬谪外放,七年后才回到汴京,妻子早已病故,自己也已垂老,这首词写于他回到汴京时。
(1)这首词的下阕“似此”二字颇可玩味,流露出词人什么样的心情。(20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下阕对照看,这首词主要是运用什么艺术表现手法来抒情的?试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