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西江月·新秋写兴刘辰翁①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②,却是人间天上。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西江月·新秋写兴刘辰翁①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②,却是人间天上。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西江月·新秋写兴
刘辰翁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
  [注]①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三年(1262)进士,德祐元年,文天祥起兵勤王,辰翁参与江西幕府。宋亡,托迹方外以归。大德元年卒,年六十六。此词写于宋亡后。②旧时:七夕有换穿新装狂欢的习俗。
(1)全词描写紧扣______(季节)特征,上片侧重写_______(时令)儿女幸福欢快的景象,下片侧重直抒词人的感受。
(2)简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新秋(初秋/秋天);七夕
(2)①讽喻手法。词的上片侧重写七夕儿女幸福欢快景象。以“儿女成狂”“人间天上”寄寓词人的讽喻之意。在词人看来,经历过人间沧桑巨变的人们,面对沦陷后的故国山河,新秋七夕,本应深怀黍离之悲,但今天人们竟依旧狂欢,这景象不免叫词人感慨万端,悲痛万分。
   ②对比手法。词人将自己长期怀念以致“两鬓如霜”的结果与“七夕”一夕相思的现境联接对比,给人以时间飞逝的印象,用以突出表现作者深深的思虑。全词词人以自己作为独醒的爱国者与普通人相对照,抒发了自己眷怀故国的深沉悲壮的情感。
   ③以虚写实。诗人梦见在海底超越枯桑,又梦见在天上看尽银河风浪。明为纪梦,实为借梦表达对于世事沧桑与人事巨变的感受,突出全文寄寓之意,画龙点睛,使上片“儿女成狂”的情景讽慨自深,“新凉”“相思”也都获得了特殊的含义。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夜半闻横管
[宋]程俱
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金谷草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
  [注]①程俱:在南宋小朝廷为官,正直敢言,颇著气节。②金谷:即金谷园,位于中原洛阳。
(1)此诗对笛声的描写出色,请你指出笛声描写的主要艺术手法并概括笛声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夜半闻笛感慨万千,请你简要分析七、八两句中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②泛觞:是一种游戏。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描写景物有什么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喜迁莺·晓行
刘一止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寒漂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这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
  [注]①悄:宋人口语,简直的意思。②一成:宋人口语,一点点地,渐渐地。
(1)词的上阕从哪些角度表现“晓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新来还恶”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
朱敦儒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①此词约作于靖康之变后十四年。②凤凰城:汉唐长安的美称。③擘钗:语出白居易《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钗为古代妇女头饰,常充当定情信物,又或在分离时各执一半,以为将来复合之凭证,谓之擘钗。
(1)本词情感真切动人,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词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试举出其中两种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1)第二联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写庐山夜色的?这样写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