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雨 陈与义① 萧萧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雨 陈与义① 萧萧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陈与义
萧萧十日雨,稳送祝融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意对即可)
2.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后面问题。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苏轼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注】这首词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1074年初春),与杭州知州杨元素的唱和之作。
(1)这首“梅花词”凡56言,竟不见一个“梅”字,但通篇透露着的讯息,称得上“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其与上片起首“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面李白的《沙丘城下寄杜甫》中的诗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②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③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④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得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