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唐诗,回答问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1.这首诗通过哪些

阅读唐诗,回答问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1.这首诗通过哪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唐诗,回答问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者通过对滴落的“繁露”,东升的“寒月”,潇潇“疏竹”,“石泉”,“山鸟”等意象的描写,描绘出一幅空旷寂寞的景象,点染出一种清幽的意境。
2.远处传来的从石上流过的泉水声似乎愈远而愈响,山上的鸟儿偶尔呜叫一声,打破岑寂。“石泉远逾响”看似难以理解,然而这个“逾”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山鸟时而一鸣,既反衬出夜的静谧,同时也表明月夜的皎洁,竟使山鸟误以为天明而鸣叫。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清幽,衬托出作者苦闷寂静的心境。(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张谓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1)请说说首联在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所蕴涵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①江海:指上次的分别地,也可理解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遥远。②翻:反而。
1、诗歌第二联是被人传诵的名句,其中“翻疑梦”三字十分传神,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第三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唐诗,回答问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释:①广陵:今江苏扬州。旧游:即故交。②维扬:扬州的古称。③海西头:即扬州,扬州近海,所以说是海西头。
1.结合前两联谈谈作者是如何通过渲染清寥的环境来表现孤寂之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联侧重写“寄广陵旧游”,试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唐诗,回答问题。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释: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②轩:长廊。楹:柱子。③赊:远。
1.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是写景的典范,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