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两首元曲,完成1—2题。 [商调]梧叶儿·嘲谎人 无名氏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瓦垄上宜栽树,阳沟①里好驾舟。瓮来的大肉馒头,俺家的

阅读下面的两首元曲,完成1—2题。 [商调]梧叶儿·嘲谎人 无名氏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瓦垄上宜栽树,阳沟①里好驾舟。瓮来的大肉馒头,俺家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08 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两首元曲,完成1—2题。 [商调]梧叶儿·嘲谎人
无名氏
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
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瓮来的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 
  【注】①阳沟:屋檐下流水的明沟。 [正宫]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无名氏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注】①嗉:鸟类食管后段暂藏食物的膨大部分,状如袋子。 ②刳(kū):剔,挖。1.这两首小令各自用什么手法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小令都运用讽刺手法,但表现出来的风格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嘲谎人》主要用自我表演的方法塑造了一个吹牛说谎的可笑人物形象。《讥贪》主要是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贪小利者的可耻形象。
2.《嘲谎人》显得幽默诙谐,这说谎人把根本不可能的事说得煞有介事,对这种人作者没有进行任何议论,而是让说谎人自我暴露,显现出其滑稽可笑的形象来。《讥贪》的讽刺显得尖刻辛辣,作者对贪小利者的贪婪手段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揭露。“亏老先生下手”对贪小利者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狂 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 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娟娟净, 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 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 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筿(Xiǎo):小竹,细竹。②裛:通“浥”沾湿。
1、这首诗颔联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试从景与情的角度入手,对“狂夫”这一形象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宜兴作
苏 庠  
北风振野云平屋,寒溪淅淅流冰谷。
落日送归鸿,夕岚千万重。
荒陂垂斗柄,直北乡山近。
何必苦言归,石亭春满枝。
  [注]①岚:山林中之雾气。②斗柄:北斗七星柄部三星。
(1)简要分析本词上片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词结尾两句有怎样的深刻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2题。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南乡子
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注释:黄庭坚: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此词为晚年所作。
1.这首词“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两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形象,如何表现的,请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