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题目。野步 [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步 [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湖南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
(1)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第一首诗呈现了一个悠然漫步、陶醉于春天美景的郊游者(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呈现了一个年老体弱、倚杖漫步、在秋风(秋寒)中感叹韶华已逝(老之将至)的老者形象。(意对即可) (2)拟人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表示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迷醉情态,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陶醉与赞美。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管闲事”,染红了秋叶,染白了头发,吹走了时光,撩起种种愁绪,写出了诗人对老之将至的伤感之情。(意对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问题。 |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
1.分析诗中“催”“转”二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三两联诗句对全诗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
春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日 陈与义 朝来庭树有呜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
1.两首诗是如何分别抓住春天的特有景物来描绘春天的?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
晨起 [元]张养浩① 恋枕嫌多梦,开帘曙色迷。 鹤寒依户立,猿馁近厨啼。 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 村居真可喜,触处是诗题。 |
[注]①元至治元年(1321),张养浩因上《灯山疏》触怒了元英宗,为避祸辞去参议中书省事职务,归隐故乡。 (1)请简要分析诗人晨起前后不同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赏析颔联和颈联景物描写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贫交行① 杜甫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②贫时交,此道令人弃如土。 |
[注]①行:是古代诗歌的一体。②管鲍:管仲和鲍叔牙。 (1)这首诗歌以“贫交”为题,首句“翻手为云覆手雨”,指出的却是一种_______之交。常见四字成语“____________”就出自这里。 (2)这首诗歌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①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
[注]①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 (1)颔联两句中的“独”“空”二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