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面问题。恨别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面问题。恨别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面问题。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上元元年三月,校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1.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具体诗句,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本诗所表现的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
2.前三联“一别”“长驱”点题,抒写沉痛忧愤之情;“衰”“老”相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思家”“念弟”表现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恨别”,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张孝祥知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次年被谗落职北归,路过洞庭湖,写下了这首词。
1.请说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中的“妙处”所指代的内容,并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出本词所使用的三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下面问题。溪上遇雨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睛。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两首诗都写出了夏雨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评家说:“就诗的神韵,苏诗较胜;论结构的出奇,崔诗不宜多让。”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评析?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鸟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1.此诗是典型的边塞诗,请评述本诗的特异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沈德潜曾云:“句亦吐光”,有人认为“静”字为“诗眼”,请点评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下面问题。     水调歌头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1.“从淡笔轻写到暗笔意写,再转为明笔直写,最后又加以浓笔重写,层层递进,层层渲染”,请结合上片内容简要说明是如何“淡写”“暗写”“明写”“浓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着重刻画了词人的心理矛盾,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秋思
陆游
乌桕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
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   
  【注】并刀:并州出产的剪刀。并州,东汉州名,古时并州以产剪刀著名。
1.本诗作者描绘了何种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炼字炼句角度,点评“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