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秋雨叹三首(其一)杜甫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①颜色鲜。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秋雨叹三首(其一)杜甫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①颜色鲜。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辽宁省期末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秋日风雨中百草的“烂死”与决明的“颜色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或以百草反衬决明)。把决明的叶与花比喻成“翠羽盖”和“黄金钱”。决明在风雨中花开灿烂,香远益清,坚毅挺立。借以塑造出资质美好却身处乱世、命途多舛的君子形象。(意对即可)
2.①前四句表现了作者对如决明一样有高尚情操与人格的君子的欣赏与赞美。
  ②“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句,传达出对于富有才华,却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心,更是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
  ③“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句,见出诗人对自己徒然白首却无所成就的自伤,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无奈而忧虑,体现了他的忧世情怀。(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浣溪沙
周邦彦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柳梢残日弄微晴。
  [注]①翠葆:指草木新生枝芽。
1.赏析“新荷跳雨泪珠倾”一句中的“新”和“跳”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本诗别具一格,全诗六句,无一句透露作者心情;也有人认为,作者心情在本诗中处处流露。对此,请结合本诗的写作手法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晚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1、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不能删去。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明君
[南朝·陈]陈昭
跨鞍今永诀,垂泪别亲宾。
汉地随行尽,胡关逐望新。
交河拥塞雾,陇日暗沙尘。
唯有孤明月,犹能送远人。
  [注]①明君:王昭君。②塞:边塞。
1.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两江晚泊
赵嘏
茫茫霭霭失西东,柳浦桑村处处同。
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
[注]①西江:指长江的九江至南京段。②赵嘏: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晚唐诗人,曾官渭南尉。
本诗写景富有动感,充满画意,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
(1)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是怎样表现“早行”的?请举例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诗三、四句主要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