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西楼 (宋)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西楼 (宋)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19 期中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西楼
(宋)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意对即可)
(2)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偏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这次流放途中。
1、全诗的诗眼就在一个“悲”字,请简述作者如何写“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就这首诗最突出的“对比反衬”手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①颔联历来为人所歌咏,这两句寄寓了诗人什么感情?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悟,也有人认为是“以乐写哀”,你认为呢?试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人说《旅夜书怀》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典范,试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1)请分析这首诗的尾联表现的景和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是李白的作品,还是杜甫的作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做题。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dí)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_________,“试卷”刻画诗人_________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__________之情。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的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