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①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②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①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②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期中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①候馆:旅舍。迎候宾客之所,故称。②征:远行。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在词的上阕,欧词和柳词各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离情的?请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在《词统》中赞曰:“‘行人更在春山外’之句,不厌百回读。”为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古代的诗人在创作中,很重视“虚”与“实”的关系。在这方面,这两首词都处理得很巧妙。试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欧词以残梅、细柳、薰草、暖风、春水写出季节特征,“柳”谐音“留”,是典型的惜别意象,“征辔”写远行人,点出了离情。柳词以寒蝉、骤雨、烟波、暮霭、楚天来营造凄清氛围,又以长亭、兰舟这些典型意象点出离别之意。(意对即可)
2、此句运用了融情于景的写法,渲染了思妇对游子的惜别之情。闺中人凭高望远,展现在楼前的是漫漫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人更远在春山之外,渺不可寻。此句不仅写出了行人渐行渐远的情景,还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一往情深的状貌,在人们的想象中,思妇的心绪已越过春山的阻隔,伴着远行人飞向天涯,有着无尽的离情别绪。(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3、欧词以眼前的春水喻心中的离愁,是以实写虚,将“虚”情写得具体可感,写出了离愁之“不断”;柳词则在写了离别的场景之后,借“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想象之景,表达别后的凄凉、孤独,是以虚景衬实景,突出了“伤离别”的主题。(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看法,可酌情给分。)
举一反三
读下面的一首词,按要求回答。南乡子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词句,按要求答题。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注] 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 鸪 天
贺 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阊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②晞:晒干。
(1)这两首词同写对亡一如既往的深切怀念。苏词上阕有“无处话凄凉”一语,贺词上阕虽无“凄凉”二字,却无一语不凄凉,说说《鹧鸪天》上阕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悼亡词都写出了妻子的美好形象,说说两首词采用的不同写法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王禹偁,宋时巨野人。晚贬知黄州,世称王黄州。后拜左司谏、知制诰。淳化二年,贬商州团练副使。真宗时,以直书史事,再贬出京,知黄州,徙蕲州。
1、词中“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展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有怎样的特点?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注:霜禽:白鹤  合:应该  狎:亲近
(1)有人说四联诗四种写法,全不雷同。请从首联、颔联、颈联这三联中任选两联,分别赏析该联诗句的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