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萧?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萧?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03 期中题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萧?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评论这段曲“感慨寄于景,由此面翻见彼面”,翻见,就是推想而见出。你赞同这种评论吗?请结合套曲主旨,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借代,反问。
(2)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菊花开日,霜叶红时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意对即可)
(3)赞同。唱曲者旧地重游,将昔盛今衰的无限感慨寄托于眼前的衰败景象之中,由“破纸”“坏槛”推想出当年漂亮的新窗纸和色泽鲜亮的槛栏,由今日粉黛不见、笙箫不闻、灯船不闹、酒旗不挂,反推出当年秦淮的繁华,这种衰中见盛就是“由此面翻见彼面”。(意思对且言之成理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双调 殿前欢 梅花景
元启(元)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祥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
据胡床再看咱,山妻骂:“为甚情牵挂?”大都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注释】①逃祥老笔:南宋家杨无咎,号“逃祥老人”,以擅画梅花著称。②据:靠。③大都来:只不过。
(1)“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一句中的“疏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据胡床再看咱”一句中的“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梅花是我,我是梅花”一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相应问题。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什么样的形象?全诗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写“野鸦”好像与“孤雁”无关,你怎么看?阅读全诗,分析诗歌尾联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临行与故游夜别
何逊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
  注:①何逊是南朝梁著名诗人,天监六年,何逊迁建安王水曹行参军,兼任记室,深得建安王萧伟信任,日与游宴。一日,何逊要到镇江州任职,将与故游萧伟离别,心绪难以平静。故作此诗。②历稔:多年之意。③群匹:即指故游诸人。
(1)本诗颈联“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尾联,用一“同”字起什么作用?以问句作结,其效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元代王冕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形象(植物名)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结合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