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草根”欲自办山寨版春晚 学者:何必叫板央视“人民春晚人民办,人民春晚为人民!”家住朝阳区华严北里的施孟奇与朋友构思的“山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 “草根”欲自办山寨版春晚 学者:何必叫板央视 “人民春晚人民办,人民春晚为人民!”家住朝阳区华严北里的施孟奇与朋友构思的“山寨版春晚”正在筹划。他说,“山寨版春晚”将通过网络与央视春晚同时播出,为民间高手提供舞台,与百姓互动是“山寨版春晚”的宗旨。 创意 民间“卧虎藏龙”激发创意 在京工作6年的施孟奇今年36岁,从事计算机工作。一个多月前,产生了办“山寨版春晚”的想法,并称要“叫板央视”。“近年央视春晚新意不多,观众抱怨越来越不好看。”施孟奇认为,民间有绝活的高人、原创艺人特别多,为什么不请他们。他说,“山寨版春晚”将通过网络直播,与央视春晚同时播出。 昨日(29日),开着写有“山寨版春晚”的面包车,施孟奇来到位于立水桥的“山寨版春晚组委会”办公地点。施孟奇说,观众主要面向老百姓,特别是不能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和大学生。 人员 组委会将选百名志愿者 目前,“山寨版春晚”筹备团队现已成立,成员约十名,分别负责网络技术、节目策划、节目质量审核、拉赞助、定场地等。 丁先生是“山寨版春晚”筹备者之一。“我有这方面的资源。”丁先生说,他的支持和鼓励起了很大作用。作为一名演员和歌手,丁先生在团队中担任节目审核。“关键要有新意,央视春晚中没有的,我们要有。”他说,自己将在数百件参选作品中“海选”。 另一成员周女士负责招募人员。她说,目前已有三百多人报名志愿者。“邮箱里很多邮件还没看,QQ也挤爆了。”周女士表示,将挑选至少一百名志愿者,从事场务、接待等。 资金 企业赞助多以实物体现 关于“山寨版春晚”的资金,施孟奇表示,原本预算50万,邀请观众300名,演员100人。但以现在的火暴情况,成本会超。 “‘山寨版春晚’全部费用通过拉赞助解决。”施孟奇解释,赞助以实物体现,尽量不收现金。目前,已联系6家企业,由其提供彩排及演出场地、舞台用品、饮料等。此外,他们与一家网络公司商谈服务器问题。晚会直播时将打赞助商名字。 施孟奇表示,演员自愿参加,无薪水,但演出的交通费、食宿费将由组委会负责。 参与 海外游子欲献歌《故乡》 目前,已有多位民间爱好者向“山寨版春晚”提交节目单。报名者之一,山东的王先生是一名业余小品作者,目前已创作53部作品。 “我支持施孟奇。”王先生表示,他准备了两部小品,讲述的是农民过年的故事,正在当地排练,希望入选。 另一位参与者、美籍华人谷先生刚回国。“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可以参加。”谷先生说,“山寨版春晚”如果办好了,能达到百花齐放的效果。但应特别注意艺术要和健康思想相结合。 谷先生准备将自己创作的歌曲《故乡》提供给筹备组。他说,该作品表达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曾获团中央、文化部等部门主办的“青春中华”——首届青年文化周活动主题歌征集比赛一等奖。 点评 百姓自娱自乐何必叫板央视 北大教授夏学銮认为“山寨版春晚”可丰富节日文化。 昨日,受访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百姓自办“山寨版春晚”在活跃春节文化生活上是有意义的,体现了多元化的节日特征。 但夏学銮指出,“山寨版春晚”创办者不应提出“要与央视春晚叫板”之类的宣传口号。 央视春晚所代表的是主流文化,百姓自娱自乐如果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冲突,可能面临的将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其合法性也会遭到人们的质疑。 小题1:下列对这则通讯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山寨版春晚的组织者一开始就估计到报名会十分火暴,所以组委会只负责演员的交通费、食宿费,而不支出演出薪水。 | B.从收到的节目单内容看,“山寨版春晚”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关注,有的报名节目质量相当高。 | C.山寨版春晚叫板央视春晚极可能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冲突,会“出师未捷身先死”。 | D.北大教授的意见引起我们对山寨版春晚的多方面思考,有利于大家全面辩证地看待山寨版春晚“叫板央视”的影响。 | E.这篇通讯及时报道了山寨版春晚的筹备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读者对山寨版春晚的关注和期待。 小题2:施孟奇的山寨版春晚要办出什么特点?他们试图通过哪些办法来办这台春晚?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3: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小题4:施孟奇称他的“山寨版春晚”要“叫板央视”,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山寨版春晚”创办者不应提出“要与央视春晚叫板”之类的宣传口号。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说法进行探究。(6分) |
答案
小题1:AC 小题2:为民间高手提供舞台,与百姓互动;观众主要面向老百姓,特别是不能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和大学生;关键要比央视更有新意。团队合作;发动志愿者;寻求企业赞助;海选和审核作品;网络直播。 小题3:分镜头展示内容(或分多个段落),使用小标题(或提纲挈领)。这样写便于从不同角度展现内容,更全面地反映问题;使用小标题,避免了叙述角度转换的麻烦,省去了衔接过渡;便于读者快速浏览内容,便于读者快速筛选自己关注的内容。 小题4:认同“叫板央视”说法:这是一种宣传策略,在首次办民间春晚时,如此宣传更能吸引人关注;可以一比高下,“叫板央视”体现了筹办者的信心;如此主张,对提高两台春晚质量都有好处。不认同“叫板央视”说法:“叫板央视”有贬低央视春晚之嫌,不利于社会和谐;民间春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无法与央视抗衡,“叫板央视”其实是在故意炒作;央视春晚所代表的是主流文化,百姓自娱自乐如果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冲突,可能面临的将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A项,从“原本预算50万”“但以现在的火暴情况”看并非“一开始就估计到报名会十分火暴”;C项,说法绝对化,原文只说“可能面临”“出身未捷身先死”。 试题分析: 小题2:仔细阅读全文,筛选信息,找出答案。 试题分析: 小题3:结构上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 试题分析: 小题4:选择哪种观点都可以,只要表述清晰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2分) 中国馆的“中国红” 中国馆的巍峨斗拱间挂上了几抹“中国红”。建筑、光学、材料、规划、灯光、颜色等各路专家经过10个月的选择、比较、论证、看样,最终确定将4种颜色稍有深浅差别的灯芯绒状垂直肌理的金属红板,作为中国馆外部颜色“中国红”的基本样式。 去年7月起,如何为中国馆扮上最适合的“红妆”就成为建设中的头号工程。通过5次科技咨询会的讨论,专家组粗选了22组不同材料、肌理、颜色的实样,经多次论证,又将范围缩小到4组肌理实样,包括2组玻璃和2组金属板,最后的场景实样选定了带肌理的金属红板。 一提起“中国红”,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故宫红”。与中国馆相比,天安门拥有了更多与“红”的对比色,比如金黄色的屋檐、白色的汉白玉桥、灰色的大地等,因为有了这些色彩,才烘托出“故宫红”的沉稳与传统。而中国馆的背景色就显得有些单调,因而一味“克隆”,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故宫红”虽不适合中国馆,却为“中国红”提供了灵感。所谓的“故宫红”并不是一种红色,而是聚合了红土、红门、红柱,以及横梁彩绘上最鲜艳的那道朱红,这些不同的红,形成了“故宫红”的整体概念。于是,由若干红组合成一个“中国红”的概念应运而生。 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模拟时间和自然变化的因素,因层叠出挑的斗冠造型,中国馆的“外衣”势必会绝大部分处于阴影下,同时,越往下,颜色就会显得越深。上亮下暗的视觉反差,会令中国馆显得“头轻脚重”,伴有轻飘飘的错觉,而与中国人常常希望建筑能够巍然不动的意愿相悖。为此,横梁上的“中国红”从上到下,依次由深至浅,颜色既统一又有微妙的变化。这些色阶渐变的红被专家组由深至浅命名为1号红、2号红、3号红与4号红,其中,3号红为“中国红”的基础色调。根据从上到下、由深至浅的排列,中国馆斗拱最顶端一根横梁将着1号红,其下两根为2号红,接下去三根为3号红,最底端一根为4号红。同时,4根核心筒柱子也将着3号红色。 白天,游客们能看见的“中国红”仅仅是太阳光照射到或反射到的一部分,而到了晚上,由下而上射出的灯光将显现出在白天被“隐藏”起来的那部分“中国红”。也就是说,白天看到的是白天的中国红,而夜晚看到的是夜晚的中国红。日夜更替间,“中国红”也将随之变化着。 “近看能看清纹理,中看能隐约看到纹理,而远观,看到的则是整体渐变的红。”对于最终定下的“中国红”,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说:“建筑中很少用鲜艳的红色,但这个特殊的‘中国红’建筑,必将成为红色经典!”可以期待,继故宫之后,中国馆有望成为又一个“红”伟建筑。 (摘自2009年5月21日《建筑时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于“中国红”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中国馆外部颜色“中国红”的基本样式是4种颜色稍有深浅差别的灯芯绒状垂直肌理的金属红板。 | B.中国馆的巍峨斗拱间的几抹“中国红”集建筑、光学、材料、规划、灯光、颜色各方面的原理于一体。 | C.中国馆每一根横梁上的“中国红”都不相同,从上到下,依次由深至浅,颜色既统一又有微妙的变化。 | D.人们在白天看到的中国馆斗拱间的“中国红”与晚上看到的不同,因为“中国红”随日夜更替而变化。 | 小题2:下列关于“故宫红”和“中国红”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一提起“中国红”,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故宫红”,因为“故宫红”为专家创设“中国红”提供了灵感。 | B.中国馆的“中国红”不能简单地复制“故宫红”,这是因为“故宫红”有许多色彩与之形成对应,而中国馆的“中国红”则没有。 | C.在众多色彩的衬托下,“故宫红”显得沉稳与传统,可以期待,继故宫之后,中国馆有望成为又一个“红”伟建筑。 | D.红土、红门、红柱,以及横梁彩绘上最鲜艳的那道朱红,这些不同的红,形成了“故宫红”的整体概念,而“中国红”则是由1号红、2号红、3号红与4号红四种颜色深浅不一的红色组成。 | 小题3:请结合文本,简述“中国红的特点”。(6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2分) 世界各地华侨华人庆祝农历新年 新华网北京1月25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在农历新年来临之际,世界各地华侨华人通过各种传统庆祝活动,迎接牛年的到来。 在巴西华侨华人最为集中的城市圣保罗的自由广场,“中国年”活动在24日中午正式开始。活动颇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舞龙、舞狮、武术表演最吸引观众眼球。伴随主持人用汉语和葡萄牙语说出“新年快乐”的祝福声,数百个气球腾空而起,舞龙队从人群外欢腾而出,舞狮队也热闹入场,现场充满了新春的喜悦气氛。 24日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绵绵细雨和刺骨寒风抵挡不住喜迎新春的热情。由华侨华人和瑞典友人组成的舞龙队、舞狮队、腰鼓队和灯笼舞队从市中心一路表演到东亚博物馆外的广场。乍一登场,舞狮表演就给现场注入一股暖意,带来喜洋洋的中国年味儿;女子腰鼓队欢快的舞步和咚咚的鼓声感染着每个人;灯笼舞中,有几个碧眼金发的瑞典演员,他们的灵活动作将中国传统舞蹈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地华侨华人还在东亚博物馆内展示了中国烹饪、茶道、书法等传统技艺,在场的外国友人赞不绝口。 热闹的锣鼓、翻腾的金龙、欢快的舞蹈、精绝的功夫表演让荷兰海牙市政大楼一扫往日的宁静,化身为热闹非凡的“中国城”。为期一周的荷兰华侨华人春节庆祝活动24日拉开帷幕。在市政厅附近的唐人街,展示传统中华文化技艺的帐篷一字排开。从水墨书画到剪纸,从手工编结的草蜢到红彤彤的中国结,精致而有创意的作品吸引了大批观众。海牙唐人街将在31日举行醒狮队巡游及爆竹贺岁活动,为一周的庆祝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以“热爱大地·回归自然”为主题的中国春节花车游行24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行。“耕牛贺岁”“熊猫迎春”“孔子”“神七升空”和“中国牌楼”等14辆造型精美的花车让人大饱眼福。在“耕牛贺岁”的花车上,一名少年骑在耕牛上吹奏出悠扬的笛声,车尾一名墨西哥友人身着唐装演奏二胡,还有两名小童在“大树”下对弈。在“熊猫迎春”花车上,四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悠然自得地在青山竹林中静待新春到来,车的左侧是一支中国巨龙,右侧则卧着一条墨西哥羽蛇。伴随花车一同贺岁的还有舞龙、舞狮、中国功夫、太极拳、墨西哥骑警等14支表演方阵,使墨西哥城市中心改革大道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张灯结彩,“庙”门敞开。24日,华盛顿地区华人社区节日气氛在一年一度喜气热闹的美食庙会中掀起高潮。重庆同乡会、海南同乡会、广西同乡会等竖起各自招牌,麻辣凉粉、自制点心、桂林米粉等各种地方佳肴色香味俱全。脸上的笑容、身上的唐装和口中的美食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过年风情图。走出美食区,依然是一副热闹非凡的景象——龙腾狮舞、锣鼓喧天,人们争相购买年货,将节日喜气带回家中。 小题1:这则消息的导语是什么?(4分) 小题2:这则消息报道了哪些国家或地区的华侨华人庆祝农历新年的活动?(6分) 小题3:该消息只报道了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庆祝活动,题目却说是“世界各地华侨华人庆祝农历新年”,这符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吗?( 6分) 小题4:这些庆祝活动中,体现中国特点的事物有哪些?(6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8分,每小题6分) 一切归功于人民 ——温家宝总理中外记者招待会侧记 新华记者 孙承斌 翟伟 李斌 “本届政府工作走过了四个年头,它告诉我们,必须懂得一个真理,这就是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 3月16日上午11时,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这里会见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真切、简短的开场白,让人们再次领略了总理的赤子情怀。 近一个小时前,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表决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全国人大连续第四次高票通过他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 大厅内,鲜花吐艳,灯火辉煌。中外记者用热烈的掌声,向中国总理致意。 会场外,亿万百姓通过电视、广播等,收看、收听着现场直播…… “必须秉持一种精神,这就是公仆精神。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其他权力。”温家宝的这句话,正是党和政府与人民心心相印的真实写照。 “一个船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面对中外记者,温家宝形象地说明了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的重要性。 “解决民生问题是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诗:‘去问开花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温家宝话音刚落,掌声立刻响起。 农民工忘不了,在总理的关心下终于讨回工钱;被艾滋病夺去亲人的儿童忘不了,大年除夕温爷爷和他们一起吃饺子、迎新年;建筑工人、乡村医生、出租车司机忘不了,中南海向基层群众敞开了大门,总理把他们请进会议室,听取对政府工作的意见…… “我们改革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这就需要解决民生问题。”温家宝如是说。 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实施积极就业政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温家宝掰着手指,向中外记者一一阐述当前应加快解决的四大重点民生问题。 从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到出台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具体政策;从实现城市困难群众的应保尽保,到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农村1.5亿孩子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到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份份沉甸甸的“民生清单”,清晰记录了本届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不懈努力。 时间在飞逝,答问仍在热烈进行…… 政治、经济、社会,内政、外交、国防,近两个小时里,温总理对11个问题一一坦诚作答。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必评功摆好。我的脑子里充满了忧患。”面对政府工作取得的成绩,温家宝十分冷静。 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在分析中国经济面临的几大问题后,温家宝坚毅地说,任务“虽然十分艰巨,但是我们抱有信心”。 直面挑战,毫不退缩。总理坦诚、自信的回答让在场中外记者频频点头。 信心来自人民,力量来自人民。会前,网民向总理提的问题超过了100万条,点击人数超过2 600万人次。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我从群众的意见中感受到大家对政府工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一种信心和力量! (选自2007年3月17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小题1:联系全文,谈谈为什么温总理面对政府工作取得的成绩时说“我的脑子里充满了忧患”,面对“十分艰巨”的任务时说“我们抱有信心”? 小题2: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语言有何特点?请举例分析。 小题3:请结合作品,联系现实,谈谈政府与民众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并有效解决民生问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2分) 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应该取消 有权威人士日前表示,文理分科降低民族整体素质,导致国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取消高中与高考文理分科的论证。高中阶段文理分科是否真的到了必须取消的地步? 在高中教育阶段围绕课程设计、教学实施、高考制度以及高校录取等方面,我国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系列化举措。其中,高中阶段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更是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对此,一直有观点认为,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影响高中学生完整的人格建构。 类似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和现实意义。但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发展已显现出个性差异。这一时期的学生,受家长、教师、社会传媒等多方面潜在因素的影响,已开始形成并具有了一定的职业意识,这种意识会影响其对未来社会角色作出尝试性选择。而对未来社会角色的考虑,又很大程度上会体现在学科学习上;加上现行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指引,对文理学科各有所偏好和侧重也就显得很正常了。 而从人的智能发展角度来看,每个个体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能结构。这也意味着,每一个高中学生的多元智能是有差异和偏向的。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已有智能基础上自由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点和内在目标。忽视个性发展,让所有学生接受同样模式的教育,绝不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在这一点上,全社会也已达成了基本共识,党和政府也多次发文强调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明确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差异化发展。 就现实的教育情况来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仍有非常大的区域性差异。特别是在一些农村高中,课程、教学、教师等资源明显不足,客观上带来了学生在文理学科学习上的选择偏向。如果完全取消文理分科,在现有教育资源尚不均衡、不完善的情形下,我国高中教育体系的内在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势必影响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分科性的专业人才仍是社会的主要需求,同时也是最能见成效的培养对象。此外,文理分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高中学生集中精力为大学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基础。“一刀切”式地取消文理分科,尽管学生接触到的学科知识会更广,但也可能导致“浅而不深”,影响学生的持续学习与发展。 概而言之,并不能说取消分科,就能完全改变高中学生对文理学科的不同倾向。如果硬要改动,势必连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以及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改革也要一起进行。 总之,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只有当绝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师资等教育资源丰富起来时,我国高中教育阶段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教育才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只有当包括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改革在内的教育整体改革逐步完成时,全面取消文理分科方可说水到渠成。 (选自2009年1月19日《解放日报》,有删改) 小题1:从本篇文章看,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有哪些积极意义?(6分) 小题2:作者为什么说“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说理的?请简要说明。(6分) 小题3:本文作者认为对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持慎行、缓行的态度,有人认为不应该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也有人认为应该尽快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对此,你怎么看?请就你认同的一种看法进行探究。(6分)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实施文理分科会导致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影响高中学生完整的人格建构,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和现实意义。 | B.显现出个性差异的高中学生,受家长、教师、社会传媒、现行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文理学科各有所侧重显得很正常。 | C.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差异化发展的角度看,忽视个性发展,让所有学生接受同样模式的教育,绝对不是正确的做法。 | D.文理分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武断地取消文理分科,可能导致学科学习“浅而不深”,影响学生的持续学习。 | E.为确保高中教育的有序发展,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即使取消文理分科,也不能改变高中学生对文理学科的不同倾向。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 京剧的创新发展应尊重艺术表演规律 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规律,以及丰富辉煌的名家流派,都为京剧奠定了独树一帜的艺术特点,也形成了它与时尚艺术形式不同的品貌与魅力。面对当代观众与昔日观众在审美情趣上的变化,特别是纷繁多样的当代艺术的竞争,京剧面临着一个既保持自身品格,又必须与时俱进的严峻课题。 京剧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必然是在对传统坚守前提下发展变化的活态艺术生命。继承与创新始终是相辅相成,彼此依托的客观存在;继承中必然有创新,只有在创造、创新中才能得以真正传承。事实上,京剧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变化、发展、创新的艺术创造史。后人继承前人又不同于前人。一代代杰出艺术家成功的创造超越了先辈的成就,推动了艺术的进步,丰富了京剧的宝库,葆有了艺术的活力。 京剧创新是具有独特规律的艺术创造过程。理想的京剧创新,应该是在尊重京剧艺术特点的前提之下,赋予它时代性的审美发展。京剧艺术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背离本体而使人难寻其固有的形迹;京剧的突破应敢于尝试以前没有的新题材、新生活、新形式,但又不宜太背离京剧擅长的故事形态、表演特点而另起炉灶。在选择题材和采用艺术表现方法上,应首先充分尊重京剧艺术的本质,符合其表现特点,切合其创造方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创新的成功。 成功的京剧新作,应是在遵守京剧程式化、写意性表现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出体现当代美的作品。京剧在表现方式上的独特美学追求,是历代艺术家心血创造的结晶,是京剧艺术历经多个时代变迁,而仍能魅力与价值犹存的关键。 遵循京剧特有的美学特点和艺术表现法则,应成为延续、发展京剧艺术的创造基础。实践证明,京剧艺术更善于表现故事性强的事件,更利于表达强烈明晰的情感,更适合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更长于用抒情和多彩的唱、念、做、舞、打的手段营造出其他艺术形式所没有的表演效果和欣赏魅力。这些年,京剧创新过程中的成功和教训都证明了这一点。 真正的京剧发展,应是在发扬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创造特征时,推出具有艺术创造力的新风格、新大师、新作品。京剧是以表演艺术为看点,以表演艺术家为创造中心的戏剧形式,它具有与电影、话剧那种以群体效果为追求的表演风格不同的,以主要人物和这个人物的剧中体现——主演和优秀演员为中心的突出个体的表演特质;同时它更具有主演功力与才力必然成为塑造人物、形成看点、吸引观众的核心的不可违抗的基本规律。正是这样的特点,使得京剧的创新发展,绝不能够离开表演艺术家的创造主体,它必须要以表演手段的精彩、表演风格的特点以及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独特表演魅力为创造的基础。实践证明,优秀的编导的创造性固然很重要,但终究不能代替表演艺术对题旨、故事、人物的承托,成就和实现编导智慧与追求的终极因素,仍是表演艺术和演员的创造成果! 京剧创新发展是一项历史赋予国人的光荣义务,也是国人对京剧文化延续光大理应作出的奉献。充分尊重京剧规律,科学严谨地继承创新,京剧艺术的积累才会丰富。 (选自2009年9月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4分)A.京剧与时尚艺术形式不同的品貌与魅力是,京剧具有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规律,以及丰富辉煌的名家流派。 | B.京剧要面对观众审美情趣的变化和纷繁多样的当代艺术的竞争,因此京剧必须另起炉灶,不断创新。 | C.京剧艺术的魅力与价值犹存的关键,是因为京剧在表现形式上有独特的美学追求。 | D.京剧是表演艺术和演员的创造成果,只有京剧艺术家的表演才能实现对题旨、故事、人物的承托。 | E.因为充分尊重京剧规律,科学严谨地继承创新,所以京剧艺术的积累较为丰富。 小题2:下列对文中“表演艺术家”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4分)A.表演艺术家的作用比优秀的编导更为重要。 | B.京剧的创新发展,决不能离开表演艺术家的创造主体。 | C.主演和优秀演员即是剧中表演艺术家。 | D.京剧是以表演艺术家为创造中心的戏剧形式。 | 小题3:根据文意,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京剧的艺术特点。(6分 小题4:整合文意,分点列出京剧创新发展应该尊重的艺术表演规律或特点。(6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