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作家王蒙先生曾说:“可以不读书,不可以不读《读书》。”这句话一度流传众广,表达了读书界对于《读书》这个杂志的挚爱之情。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作家王蒙先生曾说:“可以不读书,不可以不读《读书》。”这句话一度流传众广,表达了读书界对于《读书》这个杂志的挚爱之情。作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作家王蒙先生曾说:“可以不读书,不可以不读《读书》。”这句话一度流传众广,表达了读书界对于《读书》这个杂志的挚爱之情。作为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它的思想及文风、作者群的改变也将无一例外地成为公众话题。
作为刊物掌舵人,无疑是构成刊物成与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带着众多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掌舵人之一黄平。
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
新京报:我很喜欢《读书》这本杂志,觉得您执掌的《读书》引发的讨论也好好,所涉及的范围比前两个时代都扩大了,这是既定的计划吗?
黄平:计划谈不上。我参与《读书》的编辑工作,有一点很明确,就想拓展它的领域。这一方面是时代要求,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关心时代、当下,不关心我们的左邻右舍就缺乏世界眼光,那么我们这个清高其实是假的,真正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的挑战,至于你的回应是不是那么正确,能否被别人接受,那是另外的问题。
新京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读者看到一些没有想到的新问题,新知识,新可能带来了另外一种效应,比如过于分散,没有重点了。
黄平:第一,《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学科领域很宽,经常发表讨论建筑人文地理,国际关系等领域的文章,它不是专业性的;第二,它又是思想、文化类的两个定位下,是否应该一定有一个不分散的东西,这是一个问题。比如,你可以集中到文史哲,甚至文史哲里面只讨论史,那就不是《读书》了。
新京报:一些批评认为,《读书》没有抓住当下社会最核心的问题……
黄平:怎么批评都行,不过有些批评者可能是没有认真读《读书》,只要客观地看看,我觉得应该很清楚,它对当代、当下甚至部分超前问题的警觉、讨论和尖锐性是有的。
时代的原因造成了文化的现实
新京报:在你和汪晖接手《读书》之前,几乎所有中生代学者都在《读书》上发表文章,很多人通过《读书》成名。但是现在数量却大大减少了,个中原因何在?
黄平:这首先可能是时代的原因。现在成名的是歌星、演艺明星、体育明星,而不是思想者。不仅在《读书》成名的思想者少了,在任何地方成名的思想者都少了。当年李泽厚一篇文章《孔子再评价》在全国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今天他一篇文章的影响至少无法和电视明星相比。现在这个时代的聚焦点不在思想上,甚至不在文化上。这也是大众文化普及了,媒体形式多了造成的文化现实。
新京报:但是,现在比较有影响的年轻一代学者几乎没有在《读书》上亮相,这是不是有些尴尬?
黄平:少数几个人说明不了问题。他们的影响和歌星、影星、体育明星也无法相比。再有影响的学者在《读书》座谈时参与人数也一定很有限,如果是像篮球明星乔丹、科比来了,那场面肯定火爆。这是时代的问题。另一方面,学者成名不应该靠公共媒体而应该靠专业。有些人给《读书》写文章不像当年那么认真了,因为不能作为“学术成果”,不能拿去评职称等等。另外,我们在主观上也没有想过要制造“明星”,没有想要让谁在这里或通过这里成名。客观上有人在《读书》成名,但那不是我们刻意而为的结果。
多元化、包容性是时代的需要
新京报:有一些读者认为《读书》的包容性没有那么强了,你怎么看?
黄平:如果一些朋友把《读书》定位或者预期为某一方阵营刊物,那么《读书》可能会让他们失望。我们希望它是百家的,而不是一家的。在这种情况下,听一些、发表一些不是这个阵营里面的人的文章,对于完善自己的思想是有好处的,真正的思想一定是在不同意你的人的论辩中形成和完善的。我们觉得,许多共识被打破以后,变迁的一个结果就是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杂志要作为时代的反映,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多元化,包容性是时代的需要。另外,这些年来,我们有意为之的就是开辟一些新领域,找到一些新作者。对我们来说,《读书》应该有多种声音。
(节选自《新京报》)
小题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读书》是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本文通过对其主要负责人的采访,使读者了解到此刊的特点及办刊理念。
B.现在的《读书》只有积极与时俱进拓展领域的目标。没有编辑计划,因为黄平认为计划的推敲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C.《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学科领域很宽,经常发表讨论建筑、考古、人文地理等领域的文章,但它并不专业。
D.黄平认为当下通过《读书》成名的人在大大的减少,是因为大众文化过于普及了,媒体形式过于多了。
E.文中多次采用直问的提问方法,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开门见山,干脆利落。
小题2:请分别简析文章第一个小标题下《新京报》记者三次提问的特点。(6分)
小题3:第二个小标题下,针对《新京报》记者的第二个问题,黄平是从哪几个方面巧妙回答的?请概括并说明。(6分)
小题4:“多元化、包容性是时代的需要”。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
答案

小题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
小题2:(6分)①第一次提问重在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拉近距离。“我很喜欢《读书》这本杂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使采访顺利开始。(2分)②第二次提问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前一个话题做以简单总结,进而引出下一个问题,使采访过渡自然。(2分)③第三次提问,用委婉的方式,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问题,既避免了场面的尴尬,又达到了采访的目的。(2分)
小题3:(6分)①时代方面:再有影响的学者,他们的影响和歌星、影星、体育明星都无法相比。②学者自身方面:有些学者给《读书》写文章不再认真了,因为不能作为“学术成果”,不能拿去评职称等等。③办刊思想方面:《读书》主观上就没想让谁在这里或通过这里成名。(每点2分,概括和说明各1分)
小题4:观点:多元化、包容性是时代的需要。(2分)结合文本:①《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学科领域很宽,经常发表讨论建筑、考古、人文地理、国际关系等领域的文章。②‘读书》是百家的而不是一家的,不能定位或预期为某一方阵营的刊物。③听一些,发表一些不同声音的文章,对于完善《读书》的思想是有好处的。④这些年,《读书》就在开辟一些新领域,找到一些新作者。一个杂志只有拥有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具有多元化和包容性,才能符合时代的需要,才能真正反映一个时代。(4分,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2分,答出3点给4分)结合现实:可以联系教育、科技、文化、饮食等领域,能谈到包容与多元对时代的重要性即可。(2分)(如果只答观点,没有结合文本和社会现实分析不得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B项黄平认为“计划谈不上”不等于“没有编辑计划”;C项文中说“它不是专业性的”并不等于“它并不专业”;D项原因分析不全面。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章的结构分析和语言特征的分析的题目,访谈的表现手法一方面是针对提问者的技巧,一般有单刀直入式和旁敲侧击式两大类,细细划分,又可分为直问、趣问、推问、旁问、诱问、追问、反问、对比问等多种。另一方面是针对回答者的技巧,一般有引用、比喻、打比方、反问、反复等修辞技巧,还有开门见山表明态度,委婉含蓄呈现观点,层层推进揭示本质,顾左右而言他巧避锋芒等;此题主要开头开门见山、结尾含蓄委婉,中间过渡自然。
小题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段落的切分,注意关键词语的提炼,答题时要分条陈述。此题主要从“时代”“学者自身”“办刊思想”三个方面回答,答题时结合原文具体内容回答。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答题时有两个方向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扩展,向内挖掘解释用文章中的内容答题,向外扩展要结合现实,如没有明确的要求不做向外扩展式答题。向内挖掘又有两种: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另一种方式多个角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述的较宽泛,但每点都不深入。本题适用第一种方式,先提出观点,然后结合原文事例作具体的解释,题干有联系现实,所以必须单独列出一点联系现实作答。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于丹被轰再给“学术明星”提个醒
在公共场合向名人发难,似乎成了标榜特立独行的“武林秘笈”。前段时间,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在北大讲堂被轰下台,让这种流行已久的表达方式再次引发争议。在文明社会的文化领域,用喝倒彩、扔鞋、驱赶等方式表达异见,用不文明的方式传播文明观点,这本身就充满了荒谬。
对一个人的观点持反对意见很正常,若因此把一个人也完全否定,就非理性方式。即使不喜欢一个人,甚至完全否定一个人,那也应该时刻尊重他表达的权利,正如“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表达观点的权利”所指向的权利平等观念。
根据现场视频记录,于丹在上台后并没有说什么惊天地的话,只是“代表全体观众表达对老艺术家的敬意”。说实话,虽然现场观众对“被代表”感到不满,但仅凭一句话不会引发如此轰场,倒是于丹老师短裙黑丝的打扮,比这一句发言惊艳得多!
于丹是复杂的,现场观众也是复杂的。
于丹的复杂在于,她身上所承载的属性标签太多,文化学者、大学教授、主讲人、心灵导师、畅销书作家、谈话节目嘉宾等等。在中国社会,于丹老师头衔的繁多是她身份名气的象征,而头衔的杂乱,则真真切切地反映了她涉猎之广,跨界之大。一个老师上节目、出书、出席活动,传播了思想也赚得了名利实惠,乃至于最后不得不用“学术”来显示其涉猎之广,用“明星”来展示其露脸频繁、名气之大。
在这个媒体主宰舆论、舆论引导公众的社会生态中,学者需要依靠媒体获得知名度,依靠知名度扩大传播思想的普及面,故而需要适应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而在泛媒体形势下,学者们把深刻观点浅显化、把复杂逻辑简单化、把高雅艺术庸俗化、把严肃话题娱乐化则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也曾因写作以外的八卦话题频频出现在娱乐版面上。
因此,成为学术明星的于丹们,就会因为过度曝光成为明星版面的常客。把学术绑架在娱乐话题上,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投机消费。因为有了明星的属性,她原本所承载的学术内容,就必须随之浅显、简单、庸俗,甚至也要够八卦。在这种情形中,一个朝代皇位传承的严肃学术问题,可能就堕落成为个人性事丑闻的情史八卦。
学术的“雅”和明星的“俗”是不能兼容的,而当它们碰到一起,便会立即成为往两极对抗的力量。从现实情况来看,“俗”明显占据了上风。“雅俗之争”的结果,是成就了不少学者在名利上的实惠,但是长久以来的“学术堕落”,也让一些公众产生了审美疲劳,以及对严肃学术遭冷落的不满,这种心态会进一步表现在对“学术明星”的不满上。
欣赏昆曲艺术的观众,多是知力、智力较高的人群,对“学术明星”于丹有不满情绪很正常。而观众发嘘声、轰场,则说明了观众的复杂。专家跨界当权威,公众呛声消解权威,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公众是否可以用这种方式表达不满仍值得商榷,至少轰场、驱赶、扔鞋不应该出现在以理性、尊重为前提的对话现场。
(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学术堕落”产生原因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是在当今媒体主宰舆论、舆论引导公众的社会生态中,学者要依靠媒体获得知名度,依靠知名度扩大传播思想的普及面,而适应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的结果。
B.是在泛媒体形势下,学者们追求“明星效应”而把学术浅显化、简单化、庸俗化、娱乐化的结果。
C.是当今时代,学术的“雅”和明星的“俗”难以兼容,而在这场“雅俗之争”中 ,一些学者追求自身名利上的实惠的结果。
D.是当今社会专家跨界当权威,用“学术”来显示其涉猎之广,而自身深度不够,导致学术思想荒芜的结果。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当今,在公共场合向名人发难,成了标榜特立独行的“武林秘笈”。专家跨界当权威,公众呛声消解权威,业已成为一种“时尚”。
B.在文明社会的文化领域,观众用喝倒彩、扔鞋、驱赶等方式表达意见,用不文明的方式传播文明观点,这本身就充满了荒谬。
C.对一个人的观点持反对意见无可厚非,但不应该就此否定一个人的全部,而应保护对方表达观点的权利。
D.把学术绑架在娱乐话题上,或对学术内容进行“八卦”,是媒体主宰舆论的时代出现的情况。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也曾因写作以外的八卦话题频频出现在娱乐版面上。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在北大讲堂被轰下台,是因为观众对自己的话语权莫名“被代表”的不满,以及对她不合身份的装扮的反感。
B.于丹的复杂在于,她身上所承载的属性标签太多;而要维护她的身份名气,她需要上节目、出书、出席活动,用“明星”来显示名气之大。
C.于丹事件能够提醒跨界当专家的学者反思:作为学者你能否折服面对的受众群体而拈起“专家”的称谓,受众知力、智力和心理你又知多少!
D.学者以各自的知识为依托,或坐而论道,或身体力行,以理性、尊重为前提的对话现场,应该奉行“君子和而不同”的相处之道。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县长欠我一支烟
赵  新
那是5年前的事情。5年前,马亮35岁,在古寨乡当乡长。
那年春天的一天,马乡长在乡政府召开一个小型座谈会,座谈关于放牧和养殖大牲畜的问题。参加会议的只有十多个人,都是古寨乡的村民,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作为会议的主持人,会议开始时,马乡长首先向大家问好,给大家道了辛苦,然后掏出自己带的香烟,一支一支递给大家。马乡长的身边坐的是放羊的老汉杨老万,马乡长由远及近最后一个把烟递给他时,竟出现了特殊和意外:那老汉双手把那支烟挡了回去,脸上一片郑重和严肃的表情。
马乡长笑了:“大叔,您不抽烟?”
老汉掏出烟来说:“抽啊,我抽烟抽得很勤,很凶!”
马乡长说:“那您就抽我一支,我这烟比您的烟好!”
老汉说:“好也是抽,歹也是抽,反正都是冒烟,咱还是各抽各的吧!”
会议出现了这么一个小小的插曲,大家都笑了,都觉得杨老万这个人真是有点别扭。会议接着往下开。会议开得很热烈。十多个人全都发了言,杨老万当然也发了言,而且发言的质量要比别人高,他结合自己的放牧实践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马乡长很兴奋。马乡长在做会议总结时这样说道:“今天的会议开得很成功、很实在,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对我们乡的放牧和养殖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尤其是杨老万大叔的发言,朴实深刻,诚恳直率,句句说到了点子上,句句……”
讲到这里时,马乡长很想点一支烟抽。马乡长有个习惯,开会讲话时喜欢抽烟,只要把烟一点,他的讲话会更加精彩,表情会更加生动。可是现在马乡长的烟盒里没有香烟了!自己再去买吧,显然不合时宜,而且马上就要散会了,托人再去买烟也不值当;不抽烟呢,情绪上不来,影响自己的临场发挥,影响会议的效果。也是凑巧,这时候正好杨老万往外掏烟,马乡长便抓住这个机会说:“大叔,借给我一支烟吸!”
杨老万愣了一下:“马乡长,你是说借我一支烟吸?”
马乡长点了点头:“对,借您老人家一支烟吸? ”
杨老万说:“马乡长,既然是借,借了东西是要还的!”
马乡长说:“还,还,散了会我就还给您!”
杨老万递给马乡长一支烟,马乡长继续把话讲了下去。这又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大家都笑了,都觉得杨老万这个人真是有点意思!
会议说散就散。散会以后,马乡长立刻被人拉到了饭馆里,一下子喝得酩酊大醉。
喝醉了酒,马乡长当时就忘掉了那支烟的事情。
马乡长工作忙,后来仍然忘掉了那支烟的事情。马乡长常常在古寨村的村口和街面上遇见杨老万,遇见那老汉赶着羊群上山,赶着羊群回村。有一次马乡长看见那老汉从地上捡了许多烟头,并把那些烟头小心翼翼地装进衣服兜里。那年年底乡政府召开全乡劳动模范大会,中午就餐时马乡长去给杨老万敬酒,顺手把桌子上的一盒香烟塞进老汉的口袋里。马乡长说:“大叔,以后别再捡烟头吸啦,那玩意不干净!”老汉掏出那盒烟答非所问地说:“马乡长,这烟我可不能要,这是乡政府出钱买的烟,这是招待大家的烟!”
过罢春节,马乡长被调到了县城,先任某局局长,后来当上了分管全县教育工作的副县长,这就到了现在,到了今年春天。这一天马县长到古寨乡考察工作,除了看见杨老万那一群雪白的羊外,又看见那老汉弯着腰在地上捡烟头。
马县长让司机把车停下,一个人走到了老汉跟前。
马县长说:“大叔,您好!您还在放羊啊?我看见您又从地上捡烟!”
老汉有些脸红,有些尴尬。他慌忙把手藏到背后,低下头说:“没有啊,没有啊,我正赶着羊群出村……”
马县长递过去一条烟说:“大叔,我送给您一条烟,您别捡烟头啦,那玩意不干净!”
老汉说:“马县长,这条烟是你自己买的吗?”
马县长说:“不是,这么好的烟我能买得起吗?给您您就抽,管它……”
老汉说:“不是你买的我不要;是你买的我也要不了这么多,我只要你一支烟!”
马县长还是没有想起那一支烟的事情来,他只是看着那老汉渐渐地走远,渐渐地走远。
夏天的时候,县教育局忽然报告马县长,说古寨村的村民杨老万去世了,这位62岁的老汉立下遗嘱,要把多年积攒下的18万元人民币捐给古寨小学!马县长大为感叹,等匆匆忙忙赶到古寨村时,老汉已经入土了。马县长从杨老万的儿子杨小万的手里看到了那份遗嘱,遗嘱上除了捐款的事情外,还有一条是:“马县长还欠我一支烟,一定要让他归还!”
马县长终于想起了5年前的那个座谈会,想起了那支烟。
马县长本来带着烟却又亲自从村里的小卖部买了一盒烟。马县长带着这盒烟来到了老汉的坟头上。马县长给老汉点燃了一支香烟后泪流满面地说:“大叔,您抽吧,这是我自己的烟!”
马县长还了解到,那杨老万原来是古寨村的前任支部书记,退下来之后当了名副其实的放羊汉。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形式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县长欠我一支烟》围绕一支烟叙述了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思想涵盖量很大,给人一种厚重之感,刻画了极具个性、极富感染力的人物杨老万。
B.小说通过杨老万拒绝马乡长递来的烟和杨老万递给马乡长一根烟两段“小插曲”的叙写,展开了故事情节,在这两个小插曲中,突显了杨老万对年轻干部马乡长的关心。
C.作者赵新,在写作技巧上得心应手,尤其是简洁明了、呈现动态状的叙述艺术,令人赏心悦目。本文作者综合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细节、心理等多种方法,使杨老万的形象生动感人。
D.小说不止一次地提到马乡长看到杨老汉从地上捡烟头的情节,既与小说的线索相关联,又与杨老万“把多年积攒下的18万元人民币捐给古寨小学”的情节形成反差,突出了杨
老万的大爱。
E. 赵新的作品关注现实尤其是关注农村现实,注重人物刻画,这些人物虽处于社会底层,但灵魂并不卑微,对于他们的生存状态、人生态度、心灵期待,作者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县长欠我一支烟》中的杨老万和马乡长就是典型代表。
小题2:阅读小说,思考题目“县长欠我一支烟”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
小题3:请分别概括文中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6分)
小题4:有人说,结尾 “马县长还了解到,那杨老万原来是古寨村的前任支部书记,退下来之后当了名副其实的放羊汉”一段文字可有可无,你是否同意?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5分)
打不死的贝尔
木舟子
他是爱德华•迈克尔•格里尔斯,他的昵称叫贝尔,但是在中国,我们管他叫“贝爷”。
他是“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男人”。他吃过象鼻虫、十字蜘蛛、老鼠、青蛙、生的斑马肉、鳄鱼和羊的睾丸,还曾从大象的粪便里挤出可以饮用的水分──当他吃那些令人反胃的东西时,他的口头禅是:嘎嘣脆;有点像鸡肉味;蛋白质是牛肉的x倍;这个去掉头和心脏就能吃了……在赞比亚吃虫子时他说,“它的味道,就像你所有的朋友把他们的鼻屎集中起来,塞到一根香肠里让你吃”……
他的足迹遍布哥斯达黎加的丛林、太平洋群岛、阿尔卑斯山脉、肯尼亚、美国犹他州的沙漠和阿拉斯加的雪地……以及──中国的海南岛。无论是火山、沼泽、冰川还是湖泊,只要给他一把刀和一个水壶,他能够在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活下来。
是的,如果你看过Discovery Channel的《荒野求生》,那么,你肯定知道,这个死不了的人就是贝尔。他是全球知名的探险家、演讲专家、慈善人士、求生类节目野外主持人,第一个成功使用动力滑翔伞飞跃珠穆朗玛峰的人,迄今为止统领全球2800万童子军最年轻的主席,英国中产阶级最尊敬的七个人中的第二位(第一位是英国女王);他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和三个儿子,他们平时住在威尔士北部的一个小岛上,或者伦敦泰晤士河畔一艘自己改装的驳船里,但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贝爷,不是已经在危险的地方,就是在奔赴危险的路上。如今,他用《荒野求生》的名字出版了一本自传,让你一窥“真硬汉”养成的秘密,于是他的名头又多了一项:畅销书作家。
贝尔的家族中流淌着野性的血液。其父是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退役特种兵,姨夫是英国驻塞浦路斯的海军准将,祖父是军官,曾外祖父是一战战斗英雄,而其曾外祖父的曾祖父塞缪尔•斯迈尔斯是维多利亚时代新绅士论的倡导者,他写了一本《天助自助者》,认为一个人高贵与否,并非取决于血统,而看他是否过着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作为一个英国人,只要你够热情、有准备、勇于奋斗,世界就是你的牡蛎”。
“当我慢慢长大,我意识到这个世界充满了虚假和复杂,我越来越追求个性和同一,而这些,只有探险才能给我。”即使独自一人满身泥泞、又湿又冷,贝尔也觉得妙不可言。
与多数同龄人一样,贝尔也有过疯狂的青春期,在申请上大学之前,他甚至花了三天时间,每天坐在英国军情五处的休息室里,请求这个反间谍机构赏赐他一个面试,最后,一个胖考官告诉他:小伙子,你得先去上大学。
就这样,贝尔勉强申请了布里斯托尔一间颇烂的大学,研读现代语言学。应付和逃避学习这件苦差事的结果就是:1994年,贝尔决定报名参加英国空军特勤队(SAS)预备队的遴选。
描述贝尔参加选拔的过程将是一件冗繁的工作,但简而言之,就是:炼狱。训练内容常常包括急速奔跑、山间短跑冲刺、负重奔跑、夜间急行军,俯卧撑、举重、搏击、攀登和潜水,查看地图、随军急救和武器操作,等等;从凌晨六点检阅,训练会持续到第二天的凌晨,“直到每一个新兵都累得跪在地上呕吐”。在荒无人烟的威尔士峰,训练耗费了贝尔六个月,夏天被瘟疫般的蚊子包围,冬天又得浑身湿冷,艰难穿过深没大腿的积雪,有时还被大风掀倒在地,这一切,都在背负50磅或以上负重物的前提下进行。每天都有人被淘汰出局。
实际上,连贝尔自己也难以用文字描述其间的艰辛痛苦。他当时只有20岁,是年龄最小的参选者之一。他失败过一次,并在两年后的第二次遴选中成功。加入SAS第21团之后,贝尔继续接受专项训练,包括爆破、海空潜入、外国武器操作、丛林生存、外语学习、高速防御性驾驶、冬季战争训练以及敌后方逃生技能……正是这些训练,保证贝尔日后在《军队大逃亡》、《荒野求生》、《绝境求生手册》、《天生求生者:贝尔•格里尔斯》等探险类节目中数次死里逃生。
1996年底,贝尔在北非一次自由跳伞训练中不慎受伤,康复后向SAS提出退役。康复期间,“那么多的自我都被禁锢在肉体里,我觉得自己既无助又脆弱,甚至不能弯腰系鞋带或转身,也不能扭身擦洗后背,除了尖锐而剧烈的疼痛,留给我的只有深深的绝望”。不过,把贝尔形容为一个海明威式的人物也许并不为过,在事故发生之后的第八个月,刚有起色的他便从医院偷偷溜出来,坐火车回家取自己的摩托车,然后在绑着金属支架的情况下,在黎明前骑车回到康复中心,第二天凌晨偷偷回来──居然没有一次被护士发现。 1997年,贝尔筹到一点赞助,计划攀登珠穆朗玛峰。1998年5月26日早上,在此前经历过坠落冰川缝隙而幸得获救的贝尔,成功登上世界之巅,成为英国成功登顶的最年轻的登山者。
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何无数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那天寒地冻的山脉,只为登顶的短暂时刻,对此,贝尔引用前辈登山家的话:“若你真的不懂,那么你永远也不会懂。”他并不认为自己征服了珠峰,相反,“你能登山的唯一原因是这座山允许你攀登。如果高峰暗示你等待,你就必须等。在她召唤你去时,你就必须在逐渐稀薄的空气里奋力前行”。
有评论认为,“贝尔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教会了我们如何在荒野逃生的技能,而且还向我们昭示了人在紧张压力下生命意志的巨大张力和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在他的自传中,贝尔这样写:“犹如偶然,这种疯狂成为了我的生活。不要误会──我太喜欢这一切了。”
“既然人生是场冒险的游戏,”贝爷说,“那就坚持下去。”
(选自《看天下》2012年第17期)
小题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贝尔是英国中产阶级最尊敬的男人,他是全球知名的探险家、演讲专家慈善人士、畅销书作家、求生类节目野外主持人,第一个成功使用动力滑翔伞飞跃珠穆朗玛峰的人,迄今为止统领全球2800万童子军最年轻的主席。
B.贝尔在吃那些令人反胃的东西时,常常对这些食物赞不绝口,说明贝尔是一个“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男人”。
C.贝尔的家族中流淌着野性的血液。父亲是退役特种兵,姨夫是海军准将,祖父是军官,曾外祖父是战斗英雄……但贝尔在《天助自助者》一书中否认了一个人的高贵取决于血统的观点。
D.贝尔的人生几乎都在探险中度过,他不是已经在危险的地方,就是在奔赴危险的路上,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真硬汉”。
E.作者认为把贝尔形容为一个海明威式的人物也许并不为过,因为他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在荒野逃生的技能,而且还向我们昭示了人在紧张压力下生命意志的巨大张力和对自由的无限追求。
小题2:联系全文,谈谈结尾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
小题3:文中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贝尔?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有人说,贝尔把“人生”比作一场“冒险的游戏”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zhì)、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这明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刚”“柔”“忠”“义”“谦”“贤”“德”等等品格赋予竹子;此外,“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赋予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扶老竹)。从此,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节选自《汉字趣编》之十二)
小题1: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竹子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因为它外在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
B.《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
C.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竹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诞生的竹谱专著。
D.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
B.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因为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C.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
D.白居易的《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的《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B.“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
C.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D.将“刚柔忠义”等品格赋予竹子,将“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就确立了牢固的地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题。(25分)
我是小偷
[印度]拉斯金·邦德
遇到阿尼尔时,我还是一个小偷。虽然那时我才15岁,但干这一行却已经是老手了。
当我接近阿尼尔时,他正在观看摔跤比赛。他25岁左右,瘦高个子,看上去随和而善良,是我信手可得的对象。虽然我可能取得这个年轻人的信任,但近来我的运气一直不好。
“你看上去像是个摔跤手啊,”我对他说。没有比奉承话更好接近陌生人了。
“你也像啊。”他回答道。我一时卡了壳,因为我当时瘦骨嶙峋,没个人样。
“哦,我也凑合摔两下子。”我谦虚地说。
“你叫什么名字?”
“哈利·辛格。”我撒谎说。我经常换新名字,这样做是为了逃过警察和我以前雇主的耳目。
阿尼尔起身走开时,我漫不经心地跟着他,向他恳求似地笑着说,“我想为你效劳。”
“可我无法支付你工钱啊。”
我考虑了片刘,“光管饭行吗?”我问。
“你会做饭吗?”
“我会。”我再次撒谎说。
“如果你会做饭,或许我还能养活你。”
他把我带到他在朱木拿甜食店上面的房间,让我住在阳台上。那天晚上,我做的饭一定很糟糕,因为阿尼尔把饭倒给了一条走失的狗。于是他让我走。但我死皮赖脸地求他,并装出一副讨好他的笑脸。看到我那副样子,他禁不住笑了。
后来,他拍了拍我的头,说没关系,他将教我怎么做饭。他还教我写我的名字。他说他将教我写整个句子和数数。我很感激。我知道,一旦我能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那样能写会算,那就没有什么我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了。
为阿尼尔干活是非常愉快的。早上做好茶点,我就出去采购一天的食品。一般来说,我每天都要捞个把卢比。我想他是知道我从中捞了点小钱,但看上去他好像并不在意。
阿尼尔的钱是靠他的小聪明和机会得来的。他常常是这个星期借钱,下个星期再转手贷给别人。他总是在为下一张支票发愁,但当支票一到,他就要出去庆祝一番。他好像是在为一些杂志撰稿:一种古怪的谋生方法。
一天晚上,他带回一小沓钞票,说是刚把一本书稿卖给一个出版商。夜里,我看到他把钱塞在了床垫下面。
我为阿尼尔干了大约个把月的活。除了买东西时做点小弊,我没有再去干我的老本行。其实我有很多得手的机会。阿尼尔给了我一把房门钥匙,我可以随意进出。他是我所遇到的最信任别人的人。
这倒使我很难对他下手。偷一个贪心的人容易,但偷一个粗心的人却很困难——有时,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盗,这对于我这行的来说倒没多少意思了。
是动真格的时候了,我对自己说;长时间不干,手都生了。如果我不把钱拿走,他将把它全部花在他的朋友身上,反正他是不会支付我工钱的。
阿尼尔睡着了。皎洁的月光透过阳台照在床上。我一骨碌从毯子里爬出来,悄悄地爬到他的床前。阿尼尔安详地睡着,他的面孔清晰,没有一丝皱纹。与他相比,我的脸上却布满了伤痕。
我把手伸进床垫下去摸钞票,我轻轻地将其抽出。阿尼尔在梦中叹了一口气,并把身子翻向我。我不由大吃一惊,赶紧爬出屋子。
一上路,我便开始跑起来。我用腰带把钞票束在腰间。跑了一阵后.我放慢了步子。边走边数着票子:50卢比一张,共600卢比。真是发了大财!这下我可以像一个阿拉伯石油富翁一样,过上一两星期好日子啦。
来到车站,我直奔站台,开往勒克瑙的快车刚要出站,尚未加速,我还来得及跳上一节车厢。但我犹豫了——我自己都说不清为什么——我失去了逃走的机会。
当火车离去,我发现自己站在空无一人的站台上。我不知道该去哪里度过这个漫长的夜晚。我没有真正的朋友,我认识的唯一好人却是被我偷了钱的人。
在我短暂的偷盗生涯中,我研究过那些丢了东西后的人的各种表情。贪心的人惊慌不安,富有的人怒容满面,贫穷的人无可奈何。但我想,当阿尼尔发现谁是盗贼时,他只能是悲伤失望。这倒不是因为丢了钱,而是因为失去了信任。
不知不觉,我来到了一个广场。我在一条凳子上坐下。11月初的夜晚有些凉意,毛毛细雨更使我心烦意乱。不一会儿,又下起大雨。我浑身湿透,衣服紧贴在身上。凉风夹着暴雨,无情地抽打着我的面颊。我摸了摸腰间,钞票都被雨水打湿了。
啊,阿尼尔的钱。如果我不离开他的话,早上他很可能给我两三个卢比,让我去看电影。但我现在把他的钱全部拿走了,再也不用做饭,不用跑集市,不用学写句子了。
偷盗成功的激动,早已使我忘记了学习的事。我知道,学习总有一天会给我带来比几百卢比更大的好处。但偷盗简直是太容易了,有时就像被别人捉住一样容易。可是,要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聪明能***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则是另一回事。我应该回到阿尼尔身边,我对自己说,即使只是为了学习。
我急忙向阿尼尔的房子走去,心情异常紧张,因为把赃物送回而不被发现;比偷盗更难。我轻轻地推开门,伫立在月色朦胧的门口。阿尼尔仍在熟睡。我悄悄地爬到他的床前,手里捏着那打钞票。我把手慢慢伸向床边,将钱塞进垫子下面。
第二天早上,我起晚了,阿尼尔早已煮好了茶。他把手伸向我,手指间夹着一张50卢比的票子。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以为我的所为被发现了。“我昨天赚来一点钱,”他解释说, “你将定期得到工钱。”我精神振奋。但当我接过钱时,票子还是湿的。
“今天我们开始学写句子。”他说。看来他对我所***事是知道的,但他什么也没表露出来。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 2008年02期)
小题1:下面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没有过于复杂的情节,只是围绕“我”到阿尼尔家的经历来叙事、对话,有心理描写和“我”的议论,但读来却发人深思。
B.“我”骗取了阿尔尼的信任,从而在一个晚上成功地偷到600卢布,并迅速赶往车站准备逃跑,使情节达到高潮。
C.小说中阿尔尼总是把钱塞到床垫下,“我”从床垫下偷到钱后,阿尔尼在梦中叹气,表现了他对我的失望之情。
D.“我”虽然是一个小偷,但“我”内心深处同样也渴望得到信任,想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自食其力的正常人。
E.这篇小说通过“我”被迫做小偷这件事,揭露并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及其对人格的扭曲。
小题2:“我”在小说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
小题3:请联系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谈谈阿尔尼的形象特点。(6分)
小题4:“我”偷了钱,后来又偷偷把钱退回阿尔尼家,这个情节安排合理吗?请写出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