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新乡村文明:留住乡愁的现代之路“外面是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这是近年来中国一些农村人走屋空后的凋敝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新乡村文明:留住乡愁的现代之路“外面是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这是近年来中国一些农村人走屋空后的凋敝景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新乡村文明:留住乡愁的现代之路
“外面是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这是近年来中国一些农村人走屋空后的凋敝景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如何让农村在传承乡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明元素,留住美丽乡愁,是新乡村文明的探索之路。 
遗失的乡土文明
地处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岳西县毛尖山乡板舍村,有220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占到全村人口近1/3。像其他地方一样,独特的“留守现象”冲击着延续千年的“老有所养,幼有所依”传统文化。
78岁的村民冯建华告诉半月谈记者,他有两个儿子,但长年在外打工,年事已高的他,特别羡慕能住进村里敬老院的五保老人“现在农村五保老人好啊,有政府给他们建敬老院管吃喝,我们这些有儿有女的日子反而不好过。”
冯建华老人所遭遇的,是中国农村家庭传统养老结构发生巨变的一个缩影许多留守老人在风烛残年难以享受到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此外,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往往成为受侵害的弱势群体.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心理问题等日益突出。传统的农村家庭族群正在被现实解构成亲人长年分离、亲情严重缺失的落寞之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布的《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当前农村正在由人口空心化逐渐转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农村地域空心化,并产生大量的“空心村”。农村空心化直接导致农村“三留守”人口增多、主体老弱化和土地空弃化。此外,一些传统技艺、乡风民俗也濒临失传。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指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村庄正在日趋离散,村庄的传统和记忆被消解,村庄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信任、乡规民约等秩序也日益弱化和丧失。
融入现代文明元素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空气污染、道路拥堵、食品安全等“城市病”日益突出。在生态相对较好、成本相对较低的农村田园里生活,逐渐成为很多人的人生梦想。
家住安徽省铜陵县犁桥村的钟根生一直在城市打工,他曾经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城市买房落户。如今,他已经实现了买房的梦想,可他笑言,那只是给孩子上学的一个住处,农村的房子才是家。
走进钟根生家住的犁桥村,青石板铺设的道路干净、整洁,村头的池塘倒映着白墙黛瓦的徽派房屋和屋墙外淡雅的水墨画……令人仿佛走在梦里水乡,感觉置身画中。然而,几年前,这个古老的村庄和周围许多村一样,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出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而且村里青壮年外出打工、“三留守”问题十分突出。
犁桥村党总支书记钟应斌告诉记者,犁桥村脱胎换骨的变化,得益于铜陵县近年来加大美好乡村建设的力度,不仅通过“村村通”等项目建设实现村级公路、污水管网、垃圾处理、体育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而且在提升硬件的同时,还特别注重融合传统和现代文明元素,开展孝道礼仪宣传教育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完善乡村治理模式,让农民在享受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传承乡村田园风俗。
安徽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孔令刚认为,小城镇、农村地区的发展一定要有产业支撑,还要注重乡村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整体推进,力求在物质、精神两方面让农民面貌焕然一新。
探索新乡村文明之路
综观一些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之路,有一条重新发现乡村价值、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路径。法国曾针对农业和农村被城镇化浪潮吞没的现状,于1960年实施“花园村庄”计划。自计划实施后,有1/4的人口愿意生活在乡村,成为乡村居民,这使法国乡村由破败转为繁荣。其经验表明,农村人口流失和乡村萧条并非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有专家指出,中国要探索新乡村文明之路,应着力把乡村建设的过程变成发现和重塑乡村价值的过程,变成生产要素向广大农村倾斜转移的过程。目前,我国有不少地方已经在新乡村文明之路上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此外,在寻找产业支撑、完善现代公共服务提升乡村生活质量的同时,引入村民理事会等现代乡村治理模式,强化对标志性民俗、有地方特色的农事礼仪等传统农业文明的保护,也是探索新乡村文明之路的重要方面。(记者 杨玉华)
小题1:“遗失的乡土文明”一部分所举安徽省岳西县毛尖山乡板舍村一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你是如何理解“留住美丽乡愁”的?(5分)
小题3:新闻要追求积极的社会功用。结合全文,你认为本文有哪些社会功用?(6分)
答案

小题1:
①写出乡土文明已经遗失的事实,引发思考,为后面的论述提供事实依据。
②用实例写出当今的农村已遗失了“老有所养”、老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文明传统。
③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所指的农村人走屋空的凋敝景象,开启下文新乡村文明建设的话题。(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小题2:
①美丽的乡愁是指乡村要有美丽的环境,如干净、整洁街道,像水墨画的梦里水乡;
②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保留乡土文化和文明传统,保留传统技艺和乡风民俗,等。
③防止农村空心化,要留住农民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向农村转移。
④留住美丽乡愁,要探索新乡村文明的道路,应重塑乡村价值,寻找产业支撑和完善现代公共服务。(答对1点2分,两点3分,3点5分)
小题3:
社会公用:①借“空心村”的人口流失,文明传统遗失,乡村萧条的事实唤起全社会对农村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关注;
②在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关注农村建设;
③呼吁重视新乡村文明建设,在建设中积极融入现代文明;
④通过提供已有的积极探索为建设新乡村文明提供有效的借鉴;
⑤为建设美丽乡村、新乡村文明建设呐喊。(答对1点2分,两点4分,3点6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问题是分析语段作用。答题思路为①内容作用(语段大意、人物景物环境特点、氛围、作者情感、文章主题)②结构作用(照应前文或题目、过渡、线索、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③文体特点上的作用(传记真实性、散文感染力、小说悬念吸引读者、让读者产生共鸣、引人深思)。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要结合全文理解来分析思考,不能只着眼这一句的含义。答题思路:什么美丽乡愁,如何留住。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实用类文本的文本特征分析,要结合本文主题与现实社会背景的联系来分析,如:文化传统、城镇化、乡村文明和现代文明、社会进步等等方面。平时要关注社会热点,并适当练习新闻品论分析。
举一反三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古代文学,素有“以悲为美”,亦即表现忧患心理的悠久传统。从《诗经》里的“变风”、“变雅”起,历经“盖自怨生”的《离***》、“慷慨有余哀”的汉魏六朝诗歌,直到那忧思宛转的晚唐诗,所贯穿的基本感情脉络之一,便是那一股对于爱情、对于个人身世、国家前途、无常人生的忧患情绪。普遍而深广的忧患情绪,孕育和造就了无数的诗人。优秀和杰出的诗人,又按照“美”的规律,艺术化地表现出这种人人心中常有而口却难以尽言的忧患情绪:这就构成了一部古代文学史的基本事实。不过,比较起来,唐宋词中所充溢的忧患情绪,却似乎显得格外浓厚与深细。纳兰性德说过:“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往往欢娱工,不及忧患作。”(《饮水诗·填词》)这就揭示了“词”与“忧患(心理)”间的密切关系。而李后主的这两句词:“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子夜歌》)更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唐宋词人,正是一大群对于忧患情绪具有特殊敏感的“多愁善感”者。他们既承受着前代文学中积淀本已十分丰厚的忧患心理的精神负担,又“吸收”了本朝社会新“释放”出来的忧患心理的精神势能,于是便形成了唐宋词特别喜欢抒写“苦闷”与“伤感”的另一种内容特色——且不去说那些身世坎坷、性格脆弱的词人们;即连身逢“太平盛世”的词人如晏殊、宋祁,当他们面对良辰美景、手捧金尊玉钟时,不也轻吐了“无可奈何花落去”、“浮生常恨欢娱少”的喟叹?而那位号称“豪放”词人的苏轼,一曲“大江东去”的高歌刚刚唱到大半,其“尾声”却又立时回旋起“人间如梦”的哀音……这都足够说明,忧患情绪简直如同一个幽灵那样,老在唐宋词坛上徘徊踯躅,又像一个巨大的阴影那样,时时笼罩在词人的心头。王国维说李后主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又说晏殊、冯延巳词有“忧生”、“忧世”之意(《人间词话》),这些话实际上都触及了唐宋词特别擅长于表现忧患心理的“本源”问题。
唐宋词人何来这么深浓的忧患心理呢?这除开文学本身的继承性原因(即承受了前代文学“以悲为美”的传统)之外,还得从唐(主要指晚唐五代)宋时期的社会境况中去寻找根由。前已说过,中国的封建社会在越过了盛唐这一顶点之后,已经开始向其“中老年”迈开了缓慢前进的步子。“成熟”本就孕育着“老化”,而“迟暮”则又加深了危机。所以,尽管盛唐之后还有北宋的再度“盛时”,但比较起来,两宋毕竟是一个国力大不如昔、积弱积贫相当严重的社会,故而它那“内里”的种种社会弊病就不由得会一齐暴露出来。而士大夫文人又一向是社会诸阶层中最为敏感的阶层,他们具有“多愁”、“善感”和“深思”的心理气质。所以正像人体有病常会通过肝肾与声息脉搏反映出来一样,唐宋社会所产生或潜伏着的矛盾与危机,也极易在作为“国之肝肾”的士大夫文人和作为“国之声息”的文学创作(以上比喻是近人金一在其《心声》一文中提出的)那里,得到敏锐的反映。因此,词在初期虽常诞生于享乐的环境(如歌宴酒席)之中,然而竟连它也逃脱不了作者心头忧患情绪的笼罩,会变得“乐极生悲”起来。                                     (节选自《“苦闷”的灵魂:唐宋词人的忧患心理》)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文学,素有“以悲为美”、表现忧患心理的悠久传统,尤其是唐宋词中所表现的忧患情绪,似乎显得格外浓厚与深细。
B.对于爱情、个人身世、国家前途、无常人生的忧患情绪,是贯穿《诗经》、《离***》、汉魏六朝诗歌、晚唐诗歌的感情脉络之一。
C.普遍而深广的忧患情绪,是孕育和造就诗人的唯一社会心理基础;优秀的诗人,总是按照“美”的规律,表现常人难以言尽的忧患情绪。
D.《诗经》里的“变风”、“变雅”,汉魏六朝诗歌的“慷慨有余哀”,晚唐诗歌的“忧思宛转”等,都是古代诗人忧患心理的表现。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引述纳兰性德的《饮水诗•填词》、李后主的《子夜歌》,意在表明诗词与忧患心理的密切关系,唐宋词人是多愁善感者。
B.作者认为唐宋词人既承受着前代文学中丰厚的忧患心理精神,又接受了本朝社会新的忧患意识的影响,于是便特别喜欢抒写“苦闷”“伤感”。
C.作者认为清代学者王国维的研究已经触及到了唐宋诗词忧患精神的“本源”,如李后主以“血”写词,晏殊、冯延巳则表现出“忧生”、“忧世”之意。
D.忧患情绪如同一个幽灵,在唐宋词坛上徘徊踯躅,又像一个巨大的阴影那样,时时笼罩在词人的心头,就连试图摆脱它的苏轼也难免伤感与叹息。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代文学的忧患心理精神积淀、唐宋社会生活的矛盾、文人士大夫的敏感心理等,是唐宋词具有浓郁忧患意识的三大主要原因。
B.从主观上看,唐宋词的忧患精神,是由于士大夫文人是社会诸阶层中最为敏感的人士,他们具有“多愁”、“善感”和“深思”的心理气质。
C.唐宋社会产生或潜伏着许多矛盾和危机,这些矛盾和危机是唐宋诗词里的忧患精神的社会土壤,它们往往触发文人对社会生活的忧思。
D.初期的词,因为诞生于歌宴酒席等享乐的环境之中,所以常常会“乐极生悲”,经常是歌宴的欢乐,引发词人心头的“苦闷”与“忧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火山杨
鲍尔·吉原野
在人遭遇劫难之前,地球已遭遇过无数劫难,冰川、汪洋曾经覆盖地球。那些劫难无人知晓——人所能知晓的事情太有限了。山顶岩石里的贝壳化石细微地述说海洋的步履,沙漠里孤兀矗立的石块留下冰川的脚步。
在地球的劫难中,遭劫的并非地球,而是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
人所能目睹的地球劫难,大约只有火山爆发——地震只是人与人居的劫难——火山喷发之后,地表一片焦土,像我在五大连池所见到的景象。
来到这里,所见到的是如前所说的“一片焦土。”二百多年前这场火山爆发,把埋在山里的黑色玄武岩化为流水,喷射天空,尔后落地,形态如烧过的树一样,成了一段一段的焦炭。
石头从坑底排列到坑沿,块块充满死寂。密密麻麻的石块被火烧死了,匍蔔在地,没有声音,没有流水,没有青草。我们看到了地球当年的劫难和它永不愈合的伤口。
而大自然永不绝望,脆弱的是人而非大自然。离开火山口,在参观其他地方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勃勃生机。当年火山把玄武岩化为焰火狂欢之后,这些焰火洒在方圆几十公里的土地上,似焦炭。但在焦岩之上,我看到了萋萋青草,在这里邂逅了生命。我们驱车向前走,穿过了一大片树林。导游停下车,说这是一片火山杨。
火山杨?它们的脚底下就是石头的黑波浪,上面覆盖着薄薄一层土。这些树貌不惊人,纤弱不直。导游说:这里一根拇指粗的火山杨已经生长了几十年。一棵一米多高的火山杨,有几十米的根扎在地下岩石里盘绕。一米高的、拇指粗的树在地下有几十米的根,这让我惊呆。我想下车摸摸这些树。在火山景区,行人都不可以离开栈道,摸不到树。
它们成精了。树之成精,如人之成圣,是从轮回中转脱涅槃的达彼岸者。它的几十米的根是为了找到水,它自己就是一口井。当一棵树要这么难吗?命运让它在火山熔岩里当一棵树就要经历这些磨难。这些“小”树实际上都是老树。它们跟胸径五六十公分的树有一样的树龄。如果把人放到一个艰苦的地方,他也许会跑掉,但树跑不掉。它不仅要留在这里,还要站立,要活着。我想象这些“小”树在慢慢生长,夏日缺水,冬日是几个月的白雪严寒。对树来说,这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火山杨的幸运在于它不知道长在海南与江南的树是怎么活的。活得太容易等于活得太仓促,太快长粗长大,长完了一生。马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说的:“倘若存在就是生命,那就没什么问题,就没什么答案需要回答。”
是的,对火山杨不需要说什么艰难、致敬一类的话,它的存在就是它的生命。它的生命以及所有成败都在它的存在之中,在它的纤弱的躯干和与其他杨树看不出区别的叶子里。对火山杨而言,对静默的山峰、河流和小小石子而言,它们的存在集合了无法知晓的残酷与欢欣,而它们却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就这样,这些葱绿的火山杨长在这里。我为树林没有小鸟陪它们有一点遗憾,但这不是问题所在。人说这里还有圆耳朵的小火山兔和细细的火山蛇。我觉得它们活得很壮烈,它们自己觉得活得很甘美。人永远了解不到大自然的内心。                (选自《文汇报》,2013年9月20日,有删节)
小题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树之成精,如人之成圣,是从轮回中转脱涅槃的达彼岸者。
(2)火山杨的幸运在于它不知道长在海南与江南的树是怎么活的。
小题2:本文的题目和描写主要对象均为“火山杨”,但文章为什么花了大量笔墨去写地球的劫难和火山遗址?请做简要分析。(6分)
小题3:请简要概括“火山杨”的特点。(6分)
小题4:为什么文章结尾说“人永远了解不到大自然的内心”?请结合文本内容做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李安华语电影创作以其思想深刻、故事性强、画面优美、叙事从容而为广大观众津津乐道。他的影片,在娓娓道来的好看故事中,倾注着对人性的思考、对社会人生的探究,通过对主人公情感的抒写而达到对人性意义的探寻。在李安身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古典美学的浸润,又有西方文明的熏陶,他将古今中外各种文化融为一体而为他所用,但他又是有根的,他的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学观念、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对李安华语电影创作影像风格进行分析,无疑可以为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与帮助。
一个成熟的艺术家一般都会在长期艺术创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风格是艺术家“创作成熟的标志,是一部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风格反映出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以及艺术家的思想内涵,并通过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集中表现出来,是艺术家所独有的气质个性的外化。李安在自己十余年的电影创作过程中,通过将自己“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艺术风格。他的影片,从总体上体现出“淡雅平和”的艺术特征。“淡雅”侧重于李安电影的外在表现形式,“平和”则多从李安电影的思想内容体现出来。李安的影片很少有人数众多、气势磅礴的宏大场面、场景,画面相对干净雅致、朴素自然,似中国水墨山水画般的意境,给人以典雅素洁之美。无论是《卧虎藏龙》中的江南水乡,抑或是《色戒》中旧上海的街景、旗袍,都蕴含着典雅的韵味。那种素净与雅致在华语电影中只属于李安,这种“淡雅”来自于李安的修养与文化。由于李安作品所具有的浓郁的文化意蕴,致使他的作品自然流露出“雅”的气息。而在思想内容方面,李安的电影表面看虽然充满矛盾冲突,但本质上追求和谐、融合。他的影片,矛盾冲突虽然看似激烈但不极端,最终都归于“和”的统御之下。“和”是李安电影创作的出发点,更是其电影创作的归结点。这种“平和”源于李安自身的性格、教养以及中国传统“中庸”思维的熏陶。“淡雅平和”构成李安电影创作的风格特征,在这一风格特征下,李安进行着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艺术创作。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被认为是李安的早期创作。在这三部影片中,李安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家庭伦理、东西方文化冲突、新旧观念冲突等一系列矛盾充分展现在银幕上,创造出华语影坛不曾有过的艺术形象,拓展了题材范围,极大地丰富了影片内涵。同时,这三部影片展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美学观念与现代电影观念、表现技巧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延续到李安以后的电影创作中,构成重要的艺术内容。李安华语电影的叙述手法质朴自然,人物对白风趣幽默,故事情节紧凑别致,整个剧情圆融流畅,影片致力于探讨传统与现代的伦理矛盾、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冲突、父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纠葛,为华语电影开辟了新的表现领域。
(节选自许波《试论李安华语电影影像风格特征》)
小题1:下列对“李安华语电影创作”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李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古典美学的浸润和影响,因而他的华语电影创作常常表现得非常唯美、宁静、平和而少有激烈的矛盾冲突。
B.李安华语电影创作画面优美,故事性强,叙事从容,娓娓道来,同时又思想深刻,倾注着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人生的探究。
C.李安华语电影创作在后期才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探索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美学观念与现代电影观念、表现技巧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D.《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三部影片创造出华语影坛不曾有过的形象,但是它们都属于李安的早期华语电影创作,还不够成熟。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研究分析李安华语电影创作影像风格,能够为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与帮助。
B.艺术风格一般都是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形成的,经过十余年的电影创作过程,李安也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艺术风格。
C.叙述手法质朴自然,人物对白风趣幽默,故事情节紧凑别致,整个剧情圆融流畅,是李安华语电影的几个重要特点。
D.李安的电影是有根的,他将根深深地扎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之中,将古今中外文化融为一体而为他所用,为华语电影开辟了新的表现领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丝绸之路与丝路学研究(节选)
①1868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对中国地貌和地理进行了规模宏大的综合考察。他从亲身的考察和得到的历史资料中发现,古代中国的北方曾经有过一条称得上是丝绸之路的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大动脉,由此在沿途留下了许多足以令后世赞叹和瞻仰的遗迹和文物。
②李希霍芬的偶然发现,在以后半个世纪中竟演变成一场对中国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的浩劫。数以万计的堪称国宝的珍贵文物,从此流失海外。与此同时,丝绸之路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诸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也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展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1910年发表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丝路》完成了对丝绸之路的学术认证。后来经过他编著书籍加以宣扬,丝绸之路为世人熟知。
③平心而论,丝绸之路原本只是对亚洲东部和中部的历史毫无所知的欧洲人,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从大量的历史遗存中了解到的,当时已经人烟稀少的中国西部地区在千百年前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并且在古代亚洲东部地区和地中海之间,由于频繁的使节往来、商品交换、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交通要道,也有过足以令人刮目相看的繁荣历史。东方曾经有过的这种文明,本来足以使进入环球航行时代以来欧洲列强所标榜的“欧洲中心论”发生动摇。然而自从欧洲学术界提出丝绸之路之后,接下来就有“古巴比伦移民中国”“腓尼基人航抵山东”“中国人种西来”“仰韶彩陶文化西来”“中国青铜工艺西来”的学说接踵而来,似乎无论哪一样新发现、新材料都在显示中国文明的根在西方。足见丝绸之路的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欧洲人或者说欧洲的学术界想要指明东方文明源自西方。
④丝绸之路在更深的层次上提出的是一个中国文明如何起源、从何而来的大问题。在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中,自丝绸之路提出以后,到现在为止的一个多世纪中,前50年走的正是在“欧洲中心论”框架下对历史潮流的歪曲和误解。尔后50年,丝路学自身的研究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中外学者对中国文明的起源,从它的发端、演进到成熟的全过程进行了规模空前的田野考古,对现今尚在的遗址、遗存的文物给予了充分的保存、修复和研究,终于弄清了以中国为主体的东亚文明是一个至少在一两万年前甚至一二百万年前,就已独立形成的生态环境。
⑤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丝绸之路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东西方的经济交流,更重要的是东西方文明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这种关系才是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所在,也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文明传播的重大命题。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丝绸之路的发现,曾引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的浩劫。
B.1868年李希霍芬发现了丝绸之路,直到1910年历史学家赫尔曼才完成了对丝绸之路的学术认证。
C.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洲东部地区和地中海之间频繁的使节往来、商品交换、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交通要道。
D.欧洲学术界提出丝绸之路后发现,东方文明源自西方。
小题2: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丝绸之路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伸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是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诸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的结果,否则,实际的丝绸之路要短得多。
B.随着对考察和研究的深入,丝绸之路也慢慢加长,逐渐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伸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
C.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诸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发现,丝绸之路比人们认识到的要长,它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伸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
D.如果不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诸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丝绸之路就不会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伸到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吸毒成瘾的原理
吸毒为何成瘾?吸毒者为什么会不顾一切寻死觅活地寻找毒品?科学研究已经给出了一些答案。
有的研究人员用惩罚学说来解释吸毒者的这些行为。惩罚学说认为吸毒病人表现出的强迫用药和强烈的心瘾(强迫性觅药)不是为了体会欣快和美好的感觉,而是害怕停用毒品后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为了避免经历痛苦而强迫用药,是为了尽快结束痛苦经历而强迫性觅药和用药。
病理性记忆学说则认为吸毒者对毒品引起的奖赏和惩罚效应形成了难以忘记的异常记忆,他们在这种病理性记忆的驱动下不断地强迫性觅药和用药。而强迫学说认为,吸毒者与患强迫症的病人相似,明明知道某一情况并不存在,但还是无法控制,要一遍遍地去检查某一情况是否存在,吸毒者的毒品成瘾也同样表现为难以控制自我,强迫觅药和用药。
目前学术界大多认同大脑奖赏学说,并结合其他学说来解释吸毒成瘾。
大脑奖赏学说主要认为,人在吸毒后可以获得如同饥饿时吃饱饭、焦渴时饮足水的欣快感和满足感一样的感觉。这些基本的生理感觉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在生存竞争和进化中所获得的一种自然机理,目的是为了让种群延续和扩大,所有这些生理感觉的满足都在大脑和周围神经的掌控之下。而吸毒后,毒品中的化学物质也通过大脑和周围神经让人感到欣快、愉悦,甚至是致幻感,飘飘欲仙。这样的感受如同奖赏机制,吸毒所获得的满足和欣快感就如同吃喝一样,这就鼓励吸毒者一再重复这样的行为来获得满足,故名奖赏。
奖赏学说的提出是依赖于许多科学技术手段对大脑的研究得出的。例如,利用现代脑成像技术和电刺激技术,发现人的大脑中存在奖赏通路,又称多巴胺通路。这个神经通路的组成和结构主要包括:腹侧被盖区(VTA),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腹侧被盖区由含多巴胺递质(一种化学物质)的多巴胺神经元组成,通过神经纤维与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相联系,并通过神经纤维释放多巴胺递质,将信息传递到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在进食、饮水、哺育和受到自然奖赏时,这一神经通路就会被激活,人就会体验到美好的感受。
此外,电刺激奖赏通路时,机体会出现类似受到自然奖赏刺激时的愉快效果,但其强度较自然奖赏刺激强度大。尽管电刺激、自然奖赏和药物(毒品)等是不同的物质和技术,但是,所有导致愉悦感觉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奖赏通路,即多巴胺通路。例如,自然奖赏是通过行为反射促进多巴胺递质释放,电刺激是通过电流促进多巴胺递质释放,吸毒、滥用药物和吸烟则是直接模拟多巴胺的作用或促进多巴胺递质的释放。
当然,奖赏学说也不能完全解释吸毒成瘾,所以也还有其他学说。
(摘编自《百科知识》)
小题1:下列关于奖赏学说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奖赏学说依赖科学技术手段发现了人的大脑中存在奖赏通路即多巴胺通路,这就为吸毒者戒掉毒瘾提供了可能性。
B.虽然奖赏学说的提出是依赖于许多科学技术手段对大脑研究后得出的,但也不能完全解释吸毒成瘾原理,其他学说可做有益补充。
C.电刺激、自然奖赏、毒品刺激多巴胺通路时都能产生愉快效果,因为导致愉悦感觉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刺激的物质和技术手段不同。
D.酒足饭饱、口渴时饮水的欣快感、满足感和吸毒后感到欣快、愉悦的生理感觉都在大脑和周围神经的掌控之下。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吸毒者的强迫性觅药和用药是一种因无法控制自我而对某一并不存在的情况进行反复检查的强迫症。
B.人在吸毒后,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被激活,毒品中的化学物质就通过大脑和周围神经让人感到欣快、愉悦。
C.吸毒为何会成瘾,科学研究虽然已给出了一些解释,但还没有哪一个学说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同,深入的科学研究还将持续下去。
D.电刺激奖赏的强度较自然奖赏刺激强度大,愉悦感比自然奖赏强烈;吸毒、滥用药物和吸烟成瘾的刺激强度更大,愉悦感更强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