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一面墙的记忆青霉素日本人开进邾镇的那天,是个冬天里少有的好天气,太阳光温暖地洒在邾镇的大街上,也洒在大街两旁看景致的邾镇人身上。邾镇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一面墙的记忆 青霉素 日本人开进邾镇的那天,是个冬天里少有的好天气,太阳光温暖地洒在邾镇的大街上,也洒在大街两旁看景致的邾镇人身上。邾镇人棉袄里的虱子似乎也温顺起来,这让人的脸上越发安静。 一个日本兵掏出一把花花绿绿的东西抛过来,散落在邾镇人的脚边,有人说是东洋糖,就有许多人争抢。拾粪的朱三也抢了两个,剥开一个扔到嘴里嚼,嚼出一嘴甜甜的羊奶子味。他和周围的人嘎嘎地笑,羊奶子味在笑声里飘散。朱三又剥开一个扔到嘴里,嚼着嚼着不动了,他看到空旷的邾镇大街另一头,一个人正走过来。 是邬先生。邬先生是邾镇的私塾先生,和女儿一起住在镇西的学馆里。此时的邬先生正一手端着书一手拄着竹杖,迎着日本兵的队伍一步一步不紧不慢地走着,阳光下银色的长须飘飘,青色的长衫飘飘。 邾镇人安静起来,他们看到邬先生并不避让越来越近的日本兵,邬先生的目光越过日本兵的钢盔,注视着邾镇的上空。队伍前面的日本兵忽地亮出枪上的刺刀,一步步向邬先生逼近,邬先生依然我行我素,一步一步走在邾镇的大街上。 爷爷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说到这里时一口痰憋得他喘不过气来,慌忙给他吸上氧气,慢慢地爷爷平静下来睡着了。本来这几天爷爷的病情稳定,是昨晚的电视新闻让爷爷烦躁不安的。新闻说邾镇市为了长远地发展,将把镇西的老城区全部拆除改建成商业区。爷爷一夜没睡,靠在床上吃力地写字,他说要给市长写一封请求信。 爷爷的睡姿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戎马一生的躯体显得瘦骨嶙峋,刻着战争印记的脸上还悬着一滴眼泪。一个惊醒,爷爷坐了起来,记忆里的阵痛让他不能入睡,往日的情景历历在目。 一柄刺刀插进邬先生的前胸,邬先生倒了下去,血染红了他手中的书和竹杖还有邾镇的大街。 邾镇经历了一阵***乱后很快恢复了往日的安静,唯一不同的是除了多了一群日本兵就是大街上多了一个疯子。乱蓬蓬的头发遮住疯子的大半个脸,一双脏手捧着一个破碗,见谁都笑。她是邬先生的女儿,邾镇人都知道以前她是一个聪慧的女子。她在大街两旁的店铺门口讨饭也到有日本兵把守的地方去讨饭,她甚至不理会日本兵的狼狗的追咬。邾镇越来越不安静了,随着日本兵经常遭到袭击,日本兵就和他们的狼狗一样见谁咬谁。 那一天,邾镇的大街上布满了日本兵的岗哨,一队日本兵推搡着遍体鳞伤的女疯子,不,是邬先生的女儿走来。她的上衣已是一缕缕带血的布条,一根铁丝穿透她的胸前,又紧紧捆住她的双臂。翻译官高声宣布她的罪行:这就是游击队探子的下场,她送给游击队的情报让皇军蒙受了重大损失。 邬先生女儿边走边痛斥翻译官,并对街两旁的人喊着:邾镇的乡亲们,别再容忍日本人了,我们要把鬼子赶出中国,赶出我们的家啊! 恼怒的日本兵当众割下她的舌头,她忽地挣脱出来跑向街边,嘴对着一面墙用嘴里的血写出两个字:中国。然而,“国”字的一点没写完又被日本兵拉住,她又挣脱出来,一头向墙上撞去。国字的一点补上了,她也倒在那面墙下。 爷爷的眼睛看着窗外,嘴唇抖动着,泪流满面。 那面墙让邾镇的许多人站直了腰,那天晚上,邾镇拾粪的朱三、剃头李及裁缝张等人都消失了,一直到多年后的那个秋天,他们才出现在邾镇的大街上。 那个秋天,日本兵退却了,游击队进镇的那天下着雨。绵绵的秋雨湿透了邾镇的大街和大街上行进的队伍及街旁站立的邾镇人。队伍走到那面墙前停下来,对着墙和墙上隐隐约约的字痕齐刷刷地敬礼。邾镇人在队伍里看到了朱三、剃头李、裁缝张。邾镇人还透过雨雾看到邬先生正从大街西头走过来,银色的长须飘飘,青色的长衫飘飘。 爷爷的病情一天天加重。爷爷清醒时就念叨,不知市长有没有看到我的信;昏睡中的梦呓是重复的一句话:留下那面墙啊。 爷爷又一次昏睡过去。电视里正播放着市长领着一群人视察镇西区改造的画面。 (选自《山东文学》2012年第8期,有删改) 小题1:请简要分析第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小说是如何安排行文线索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对小说最后一段进行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小说表达了作者多方面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小题1:通过描写冬日的和暖,表现出邾镇人面对日军入侵时的安静和麻木,(2分)为下文邬先生的出场做铺垫,烘托了邬先生面对日军时坚定自若的大无畏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小题2:①小说采用双线结构。一条线是爷爷对邾镇抗日英雄往事的回忆,另一条线是重病中的爷爷试图阻止政府拆除那面有着历史烙印、体现民族精神的墙。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3分)②这样写将墙的历史与现实的命运进行比照,使小说行文跌宕起伏,极易吸引读者,同时拓展了作品的广度和深度,升华了小说的主题。(3分) 小题3:小说结尾运用简练文字,将爷爷的昏睡与市长视察镇西区改造的电视画面形成鲜明对比,文字看似平淡却蕴含情感的波澜,意味深远。(2分)既表达了作者对那面墙命运的担忧,也引发了读者的深深思考,从而深化了文章主旨。(2分) 小题4:①对邬先生父女的英勇无畏和民族气节的敬佩和赞扬;(2分)②对朱二等邬镇人开始的恭顺、麻木的否定和对他们后来觉醒、反抗的赞扬;(2分)③对重病在床的爷爷不忘历史、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的行为的肯定;(2分)④对当前只注重经济建设而忽视对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和民族精神传承现象的担忧;(2分)⑤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声讨。(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语言表达顺畅得1分) |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在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包括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可以从景物和人物塑造、情感表达的关系等角度回答,结构上从情节发展的角度思考作答。 试题分析: 小题2:本文采取了双线发展的结构方式。一般情况下两条线索相伴发展,可先分别理清再加以概括即可。 试题分析: 小题3:此题可以从语段使用的手法、句式特点、语言风格特点和特殊意味等角度进行解答。 试题分析: 小题4:小说的主旨应在对小说人物、情节、环境充分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判断。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雨落大海 鲍尔吉·原野 我终于明白,水化为雨是为了投身大海。水有水的愿景,最自由的领地莫过于海。雨落进海里,才伸手,就有海的千万只手抓住它,一起荡漾。谁说荡漾不是自由?自由正在随波逐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雨在海里见到了无数的兄弟姐妹,它们被称为海水,可以绿,可以蓝,可以灰,夜晚变成半透明的琉璃黑。雨落进海里,就开始周游世界的旅程,从不担心干涸。 我在泰国南部的皮皮岛潜泳,才知道海底有比陆上更美的景物。红色如盆景的珊瑚遍地都是,白珊瑚像不透明的冰糖。绚丽的热带鱼游来游去,一鱼眼神天真,一鱼唇如梦露。它们幼稚地、梦幻地游动,并不问自己往哪里游,就像鸟儿也不知自己往哪儿飞。 人到了海底却成了怪物,胳膊腿儿太长,没有美丽的鳞,只有裤衩,脑袋戴着泳镜和长鼻子呼吸器。可怜的鱼和贝类以为人就长这德行,这真是误会。我巴不得卸下呼吸器给它们展示嘴脸,但不行,还没修炼到那个份儿上,还没掌握用鳃呼吸水中氧气的要领。海底美啊,比九寨沟和西湖都美。假如我有机会当上一个军阀,就把军阀府邸修在海底,找我办事的人要穿潜水服游过来。海里的细沙雪白柔软,海葵像花儿一样摇摆,连章鱼也把自己开成了一朵花。 上天造海底时分外用心,运用了美术家全部的匠心。石头、草、贝壳和鱼的色彩都那么鲜明,像鹦鹉满天飞。上天造人为什么留一手,没让人像鸟和鱼那么漂亮?人,无论黄种人、黑人、白人,色调都挺闷,除了眼睛和须发,其余的皮肤都是单色,要靠衣服显示自己不单调。海里一片斑斓,上天造海底世界的时候,手边的色彩一定很富裕。 雨水跳进海里游泳,它们没有淹死的恐惧。雨水最怕落在黄土高坡,“啪”,一半蒸发,一半被土吸走,雨就是这么死的,就义。雨在海里见到城墙般的巨浪,它不知道水还可以造出城墙,转瞬垮塌,变成浪的碉堡、浪的山峰。雨点从浪尖往下看,谷底深不可测,雨冲下去依然是水。浪用怀抱兜着所有的水,摔不死也砸不扁。雨在浪里东奔西走,四海为家。 雨在云里遨游时,往下看海如万顷碧玉,它不知那是海,但知道那不是树,也不是土。雨接近了海,先感受到透明的风的拨弄。风把雨混合编队,像撒黄豆一样撒进海里。海的脸溅出一层麻子,又被风抚平。海鸥在浪尖叼着鱼飞。浪涛冲到最高处,卷起纷乱的白边。俯瞰海,看不清它的图案,大海没有耐心把一张画画完,画一半就抹去另画,象形的图案转为抽象的图案。雨钻进海里,舒服啊!海水清凉,雨抱着鲸鱼的身体潜入海水最深处,鱼群的腹侧如闪闪的刀光,海草头发飞旋似女巫。往上看,太阳融化了,像蛋黄摊在海的外层,晃晃悠悠。海里不需要视力,不需要躲藏。水是水的枕头和被褥,不怕蒸发,雨水进入大海之后就不再想念陆地。 (摘自2013年2月1日《广州日报》) 小题1:“我终于明白,水化为雨是为了投身大海。”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简要分析雨落大海的原因。(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综观全文,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结尾部分作者说“水是水的枕头和被褥”,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这“深刻含义”中又蕴含着怎样的现实意义?(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布达拉宫壁画病害的原因分析 曹勇 在布达拉宫中,壁画的主要病害是空臌。这种病害危害很大,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就发展成大面积的脱落,使壁画完全毁掉。其次的病害是龟裂起甲,它的现象是先局部龟裂,然后裂缝扩展起甲,最后发展到剥落,壁画斑驳陆离而被毁坏。其他还有建筑因素引起的裂缝,局部的酥碱等病害。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高原的拉萨河谷平原中部、拉萨市西郊的红山顶上,海拔3700米,属高山寒冷气候。拉萨市有“阳光城”之称,日照强烈。由于昼夜温差大,使石墙体与地仗层胀缩不匀,产生相对位移,导致空臌,同时加速清漆层老化。而气候干燥,相对湿度小,自然造成地仗层板结缺乏韧性,促使空臌蔓延发展。 壁画的空臌都是发生在墙体与地仗层之间。第一层地仗层是黄泥和粗沙以2:3的比例混合的泥层,这里所使用的黄泥是河道沉积的沙泥,本身就含有大量的细沙,黏土类的胶结物质较少,所以这种泥浆黏结力很差,脆性大,极易粉化。从立体显微镜下观看壁画断面,可以看出第一层地仗颗粒粗大,空隙多,结构疏松;而第二层地仗则细密均匀,空隙少。对比地仗层的X光衍射分析,也可以看出,第一层地仗中有大量的石英,少量的方解石和长石;第二层地仗中,方解石含量上升,但是石英仍然有较大的含量。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正是地仗的脆弱和较差的黏结力,特别是第一层地仗的脆弱,造成了墙体和地仗层之间的分离,从而导致空臌,加上地仗层自身的厚重,促使空臌迅速发展,最后出现了脱落。 作为保护层的清漆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保护颜料层不受风沙、油烟、尘污的侵害,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材料本身有一定的缺陷,不是很好的保护材料,加之殿堂中酥油灯油烟熏染,清漆层极易老化发黄变脆,从而出现龟裂起甲,最后产生剥落。 由于历史上布达拉宫在不停地进行重建、扩建和维修,有些建筑结构不尽合理,使得墙体各部分受力分配极不均匀,造成墙体裂缝,从而导致墙体上的壁画也跟着发生裂缝,遭到破坏。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殿堂的地面和屋顶是通过打“阿嘎土”的工序来进行的,也就是要铺几层由粗到细的“阿嘎土”,每层都需夯击打实,夯击的方式是十几或几十人各持一个中间穿一木把的石片,步调一致有节奏地同时夯击地面,它产生的振动是可想而知的。这种振动无疑会作用到墙壁上,影响壁画,促使空臌的产生。 屋顶漏雨也是壁画受到损害的一大因素。漏雨的部位,壁画往往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雨水渗入地仗,由于地仗多孔疏松黏结力差,吸水后导致地仗层坍塌,壁画空臌甚至脱落;二是雨水渗入老化脆裂的清漆层下,使清漆层起翘剥落。 (选自《文物》,有删改) 小题1:下列表述布达拉宫壁画病害原因正确的一项是A.空臌是壁画的主要病害,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展成大面积的脱落,使壁画完全毁掉,这种病害危害很大。 | B.先局部龟裂,然后裂缝扩展起甲,最后发展到剥落,龟裂起甲这一病害,表象是壁画斑驳陆离而被毁掉。 | C.布达拉宫壁画的病害是多种的,其中包括建筑因素引起的裂缝,局部的酥碱等病害。 | D.布达拉宫位于西藏高原,气候干燥,相对湿度小,自然造成地仗层板结缺乏韧性,促使空臌病害蔓延发展。 |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布达拉宫位于西藏高原的拉萨河谷平原中部、拉萨市西郊的红山顶上,这种特殊的环境条件是壁画形成空臌及其蔓延的重要因素。 | B.较差的黏结力,特别是第一层地仗的脆弱,加上地仗层自身的厚重,从而导致空臌,并促使空臌迅速发展,最后出现了脱落。 | C.作为保护层的清漆层由于材料本身有一定的缺陷,加之殿堂中酥油灯油烟熏染,清漆层极易老化发黄变脆,从而出现空臌危害。 | D.不停地进行重建、扩建和维修,有些建筑结构不尽合理,打“阿嘎土”的工序,屋顶漏雨等都是布达拉宫壁画受到损害的因素。 |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壁画的地仗层分为两层,第一层为黄色颗粒粗大不均匀的泥沙层,第二层为颗粒细而均匀的泥沙层,然后是颜料层和保护层。 | B.建筑施工中通过打“阿嘎土”的工序来绘制大型壁画,但这种工序的夯击方式所产生的振动会作用到墙壁上,影响壁画,促使空臌的产生。 | C.第一层地仗含有大量的细沙,两层地仗石英含量过大,造成了地仗的脆弱和较差的黏结力,从而导致空臌危害的发生。 | D.对病害的起因进行研究分析,同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维持布达拉宫的整体风格,才能使珍贵的历史文物流传后代。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魂魄犹在江山图 范曾 当一个时代的艺术整体奔向浑浑噩噩的时候,需要圣洁的艺术;而艺术风貌整体堕入轻佻时,需要凝重的艺术,这正是李可染适时而生的缘由。 当可染先生沉浸于自己宁寂而庄严的心灵王国的时候,他趋近的美便与教养合而为一。他的作品陶冶了整个一代人,还将千秋万代地陶冶下去。艺术的助人伦、成教化,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人们心悦诚服地趋向社会的崇高,可染先生的艺术正是如此内在地激励着人们的心灵。 可染是一位深具艺术理念的大师,然而当这种理念进入可染的审美时,大地山河与精神是那样地天然合拍,那样地不假说教,使人觉得他的理念和审美在山川林壑、飞瀑流泉中不期而遇,那是最融洽最自然的流露。 可染先生生活于一个风云动荡的时代,他当然有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和服务于时代的直接的一面,如抗日烽烟中他的作品体现了一位卓越艺术家的爱国良知。然而可染先生也同样有着纯洁心灵、表达一己情怀的一面,这时的可染先生的画,是心灵与广宇的邂逅,当审美与自然融而为一的时候,他的精神升腾到一个清明而纯净的、不染凡尘的境界,这对于一个山水画家来说是何等难得。 可染先生当然是不世的天才,他的“生而知之”透露出他异乎常人的语言方式。这是一种只可有一不可有二的语言方式,一种极具个性化的符号,它的存在表现了先生俯仰天地、浩然长叹的襟怀。当然可染先生知道自己有“生而知之”的本能,但凭着他更深邃的智慧,认识到它的不可靠,或者他甚至看到一些恃一曲之才而毁掉自己艺术的聪明人,当昙花一现的时节过去之后,留下的是残枝败叶。 可染先生告诉我,他年轻时作画极快,有一次到一位朋友家,朋友留可染作画,可染不允。忽然一阵敲门声,远客来归,主人越过天井开门,寒暄,回到画室时,可染却已画毕,主人大为赞叹,以为神来之笔,先生亦颇自喜。先生说完这段故事后,告诉我,多年之后,他才警然有悟,必须力矫这样的用笔。先生还告诉我,他少年时有一位极富才华的朋友,写给他的信,毛笔字的稚拙天真、浑厚朴雅使他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内心的感动。这感动是如此地刻骨铭心,谈到此事时,先生的表情竟显得那样地庄肃和神往。 可染先生好学而敏求,这是他“苦学派”的唯一解释,苦学者不意味着枯涩无味地下笨功夫。我曾有幸上可染先生的书法课,他不强求碑帖的选择。我选了一本礼器碑,他说要平心静气地读碑,知其间架,重其用笔,悟其风神,能于此三者有所悟,则去书道不远矣。书法课上,可染先生不喜欢一挥而就式的所谓笔动心不动、麻木不仁的写字习气。 可染先生于书法所下功夫可谓焚膏继晷,30多岁时的风华婉转至50岁后一扫而空,无丝毫泥古、媚俗、求奇、娇饰、市井、乡愿……一切的书画艺术可恶的痕迹与可染先生的书法格格不入,近之则畏,远之则敬。 有一次说到线,可染先生联想起京剧,他说一个卓越的京剧演员会将每一个字送到听众的耳中,其原因很多,但其中一点是他会把中国字的声母和韵母前后慢慢吐出,名角能控制声调的每一丝变化,这和用笔是一个道理,我恍然大悟,又想起每逢新年联欢,李可染可能会拉一下二胡,那真是铿锵老辣、苍凉哀婉的高度统一,这其中固然有先生青年时代国家山河破碎的难伸孤愤,也有先生倔强不拔的满怀壮志。 先生称自己是“困而知之”,人们不要以为可染先生当真为自己才情不逮而困。可染先生的“困”是他推动中国画史这座沉重的列车所需的移山心力,他要弘扬的是中华文化所素有的伟岸与高华,他极端鄙弃浮光掠影的、油腔滑调的、市侩的艺术。这神圣的自尊支撑着他博大的灵魂。 可染先生通过自己不朽的笔墨所倾诉的爱恋,感动了全世界。这是可染先生的山水画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和时代精神。走向现代,可染先生已为我们作出了杰出的榜样,和那些食西方剩菜残羹的光怪陆离的艺术不同,可染先生所开启的是宏门正学,而不是旁门左道。 (选自范曾《魂魄犹在江山图》,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李可染先生生活的时代,整体的绘画艺术陷入了躁动、迷惘、混乱、轻浮和功利的泥沼,这更凸显了可染先生及其艺术追求的意义。 | B.可染先生的“生而知之”,不仅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也表现在他的语言表达上,而且这二者有其内在的一致性。 | C.可染先生凭着深邃的智慧,敏锐地看到先天禀赋的不可靠,因为那些仅凭天赋红极一时的人物,其作品都不免趋时媚世、浮躁功利,难登大雅之堂。 | D.由京剧名角的唱腔和李可染演奏的二胡,作者领悟到,从事书画艺术也应以从容、平和的心态关注每一个细节的表现效果,并做到自如控制细节。 | E.“食西方剩菜残羹”批评的是当代中国绘画艺术发展严重滞后的所学到的仅仅是西方绘画中那些已经过时的技巧和手法而并非时下流行的“新潮流”。 小题2:作者写李可染先生在朋友家作画和感动于老友信上的字迹这两件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作者说“可染是一位深具艺术理念的大师”。请简要说明其“艺术理念”的具体内容。(6分) 小题4:孔子说,人有“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三类。李可染先生属于其中的哪一类?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每小题2分) 一个有公民影子的运动会 从筹备时起,亚运会就与中国曾经举办过的其他大型国际性运动会,及其他领域的重要展会大大地不同。 比如,对于筹备工作,广州媒体不只是报道建设的伟大成就,而是提出了不少批评意见。场馆建设对民众产生负面影响,媒体也如实报道。这样的情形是其他主办城市所不曾有过的。 广州之所以在媒体报道上如此开放,固然是因为广州本身就有一个强大而优良的媒体传统,但也是因为,作为亚运会组委会之主体的广州市政府从一开始,就对亚运会有一个比较低调的定位,运动会只是个运动会,让运动会服务于城市的正常生活,而不是让运动会反过来支配城市。然则,广州市政府为什么会这样明智? 过去十几年来,运动会及其他领域的重要国际性展会,被各地政府当做重要的标志性活动来争相举办。主办政府倾向于让这些活动规模最大化,如此一来,可以提高城市的国际形象。这样的国际形象,在城市政府眼里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另外,让活动规模最大化,政府也可以借此扩大征地规模,增加投资规模,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 由于上述种种考虑,主办政府倾向于以一种非常规的心态来对待这些活动。这个时候,固有的人力与资源的集中动员机制就会被启动:政府拨出充裕的资金,进行最为奢华的基础设施建设,场馆建设求新、求大、求洋。所有政府部门围绕这个活动,为此甚至不惜暂时搁置各部门的日常工作。政府在征地、施工建设过程中,也可能罔顾民众的权益,政府要求民众为了这个宏大的目标作出牺牲。 这样的集中动员机制确实可以生产出一个接一个惊奇:新、大、洋的场馆令人咋舌,各种宏大的演出场面令人震撼,整个活动让人产生足够羡慕感,甚至可能产生一定利润。而这些威望、荣誉、利益,也正是主办政府所追求的目标。然而任何威望、荣誉、利益之取得,都是有代价的。而在集中动员机制下,这些代价通常会被转移给普通民众。同时,在集中动员机制下,这些收益的分配通常是不均衡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收益的失衡,根本原因在于,大型活动的筹备完全是政府主导的,而政府又十分强势:在预算安排、场馆规划、交通道路建设等方面,都是政府说了算。在此过程中,公众几乎无从参与,表达意见。 而面对这样的大型活动,公众与政府的思考视野其实是大不相同的。从事物的性质来看,政府的视野肯定是比较短暂的,尤其是在官员任期越来越短的情况下,他们会致力于追求短暂的轰动效应,为此,宁愿让大型活动压倒城市的日常生活。 相反,公众的视野是长远的。毕竟,他们长远地生活在这个城市,他们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也关心这个城市在运动会之后的未来。对他们来说,大型活动固然也可以带来风光,但即便在大型活动期间,日常生活还要继续。他们也会希望,在大型活动之后,用自己的税款修建的那些设施能够被大家便利地使用。因此,公众必然倾向于让大型活动服从于城市的结构、节奏。 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广州亚运会与众不同。其实,在媒体强势背后,广州存在着一个比其他城市更为强大的市民社会、公民社会。他们从一开始就主动地介入到政府关于亚运会的种种决策过程中,通过人大、政协,通过媒体,通过居民的行动参与这场盛会。 因而,亚运会的决策,就在政府主导之外,部分地容纳了公众的意见。亚运会的运转,就不只是传统的集中动员机制在驱动,人们还可以看到公民社会的一些影子。正是这个尚不是很清晰的影子,让亚运会低调、务实了许多,让城市和它的传统更为亲和,让城市正常生活的负面影响也受到控制。 (《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11月22日 ) 小题1:下列对于广州亚运会体现“公民影子”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公民影子体现在筹备阶段媒体就关注场馆建设给民众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 | B.公民影子体现在广州市政府的运动会要服务于城市的正常生活的低调定位。 | C.公民影子体现在广州亚运会的决策在政府主导之外还容纳了全体市民的意见。 | D.公民影子体现在广州亚运会务实了许多,市民都可以直接参与到这场盛会中。 | 小题2:下列表述不属于广州亚运会有公民影子的原因的一项是( )A.广州亚运会从一开始就与中国曾经举办过的其他大型国际性运动会大大地不同。 | B.广州市政府在预算安排、场馆规划、交通道路建设等方面,参考了民众的意见。 | C.广州市政府没有把取得令人羡慕的威望、荣誉、利益作为此次活动追求的目标。 | D.广州存在着一个比其他城市更为强大的市民社会,主动地介入到政府的决策过程中。 | 小题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亚运会筹备阶段,广州媒体不是报道建设的伟大成就,而是提出了不少批评意见。 | B.运动会及其他领域的重要国际性展会,各地政府一直以一种非常规的心态来举办。 | C.大型活动的筹备若完全由政府强势主导,民众无从参与,那就会出现收益的失衡。 | D.公众通常都会希望用自己的税款修建的那些设施能够被大家方便地随时使用。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 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 沈祖炜 敬老崇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一种文化。老者往往是文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不尊重老人的社会一定很肤浅、很冷漠。所以,我们说的“敬老”,是同尊重历史、尊重传统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说的“崇文”,不仅仅是崇尚文史,而且是崇尚广义上的人文。中华民族一向把黄帝尊为人文始祖,把文明传播的边界列为夷夏之辨的标尺。生生不息的民族传统从来都是强调人文精神的,而人文精神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儒家所谓的“仁者爱人”,说到底也是这个意思。 强化历史记忆、重视历史记载、尊重历史事实,乃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现代科学主义的张扬,强化了科技的能量,却在无形之中弱化了人文精神的追求。对某些城市来说,相应的后果还在于城市精神的流逝。有时,根据某种需要,随心所欲地解释历史的事情也比比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承载历史记忆与城市精神的人,特别是一代又一代的老年人受到了忽视甚至遭到无情打击。如此这样,难道还有敬老崇文可言吗? 近代文明史说明,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人的创造力的解放。在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所激发的人文精神,曾经大大地解放了人的创造力。中国历史上的所谓太平盛世,也就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期,都同文化发展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唐朝的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清代的康熙乾隆时期,都是如此。即使在所谓乱世,如春秋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繁荣同样催生了社会的大变革。社会进步需要文治武功,当今中国的和平发展要求强盛的国力,包括经济、军事实力等等,同样需要文化发展所体现的软实力。在此重要的历史关头,历史记忆将唤起民族的文化认同,一座城市所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激发出这个城市的创造力。凡此种种,都会转化为人民大众的人文精神,变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中国人历来推崇“读书明理”“通情达理”。对这个“理”的领会和践行,就是“明理”和“达理”,常常同强化历史记忆和弘扬城市精神相一致。从历史记忆中汲取智慧,叫做以史为鉴;从城市精神中获得激励,叫做增强软实力。从中我们可以悟出许多道理,也会变得更加理性。唯有理性,才能体现道理、伦理。这样的道理和伦理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温家宝总理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面向未来。只有加强文史研究、保存历史记忆、洞悉历史规律,才能鉴史知今、熔铸古今,开辟新的未来。”我们宣传敬老崇文的理念,就是要更好地传承文明,续写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小题1:下列关于敬老崇文的说法,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敬老崇文就是要尊重老者和崇尚文史,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一种文化。 | B.“敬老”主要因为老者是文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因此它又同尊重历史和传统联系在一起。 | C.“崇文”主要还是指一种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与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关系不大。 | D.民族传统中敬老崇文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 | 小题2:依据文中内容,对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敬老崇文能够使一座城市的创造力激发出特有的城市精神,进而变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 B.中国历史上,由于重视了敬老崇文才使得文化获得大发展,进而出现了所谓的太平盛世。 | C.敬老崇文是一个社会传承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不断走向更加文明的标志。 | D.敬老崇文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老者的智慧和经验,特别是在文明传承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人文精神,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事情。 | 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近代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进步。 | C.一座城市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转化为大众的人文精神,从而推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 D.人文精神范畴中的道理和伦理是我们这个社会新时期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