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①在现实生活中,丑使人不快和让人生憾,而美学之为美感之学,是要让任何对象都成为审美对象从而让人感到快乐。不同的审美对象给人的快乐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①在现实生活中,丑使人不快和让人生憾,而美学之为美感之学,是要让任何对象都成为审美对象从而让人感到快乐。不同的审美对象给人的快乐是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①在现实生活中,丑使人不快和让人生憾,而美学之为美感之学,是要让任何对象都成为审美对象从而让人感到快乐。不同的审美对象给人的快乐是不同的,但能带来快乐却是共同的。丑在被美学变为审美对象时,就成了滑稽。由丑而产生的滑稽之人、物、事,总令人开怀而笑,由滑稽而来的审美快乐,在美学上被称为“喜”。
②滑稽让令人不快的丑转变成为令人快乐的喜感之笑,其要义在于,由丑的消极性畸形转变为具有喜之特点的“不伦不类的组合”而产生文化的积极意义。“伦”与“类”都是正常,而“不伦”是低于正常之伦序,“不类”是低于正常之类型。文化在历史中建构起正常尺度时,同时就产生了正常的榜样即理想性的美和低于正常的丑。这些低于正常之丑,作为正常的偏离和畸形,在艺术中得到夸张性的体现。夸张的功能,是用典型化的方式让整个文化意识到丑的标准,而丑的建构又是为了突出文化的正常和作为正常理想的美;面对被夸张了的滑稽之丑,使本来略为低于正常的人,在比较中有了宽慰感且认同于文化的正常和理想。
③滑稽之喜充斥于文化的方方面面。首先有两个相互补充的方面尤为重要:一是知道正常但不由自主地跌进了偏离。如一个身体健壮灵活的成人在街上不小心跌了一跤。成人是不该跌跤的,跌跤者本人也知道这一点。但因不留神不由自主地跌倒了,这造成了成人实体和小孩行为的不伦不类组合,引出笑声。二是知道何谓正常,何谓偏离,但通过偏离正常,把文化之正常对自然本性压抑而造成的紧张心理释放出来,从而让人在自嘲中保持心理的健康。在这样的偏离中,人一方面从理性认同的强制性中暂时逃离出来,有一种由之而生的轻松感;另一方面又知道这一释放紧张的偏离还是属于偏离,有了一种自嘲感,而自己能够自嘲,又是自己优越性的体现。正是在这一复杂的心理转换中,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这两个方面的偏离内容复杂,都是以喜感之笑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④其次是知道自己低于正常,但自己由于无奈的原因,又不能离开这一偏离,于是用一个正常的假象来掩盖偏离,这就成了最正牌的滑稽。如,某人要打一个街霸,街霸说:“你敢打,你敢打,我就敢跑!”明明怕了,却用英雄口气来掩盖内心害怕。阿Q被人打了,却说“儿子打老子”,以此自我安慰,这成了最典型的滑稽。
⑤最后是人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偏离而实际已经偏离了正常尺度。这尤其体现在文化的急剧变化和跨文化的交流中,如一个来自西方文化圈以外的人看见啤酒泡从瓶中冒出来,说:“我不奇怪它怎么冒出来的,我只奇怪它是怎么被装进去的。”普遍具有啤酒常识的西方人带着正常的思路听下去,突然遇到了低于正常逻辑的话,人们于是开怀大笑。在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中,这类的喜感让外来者在笑声中迅速受到主体文化的软性规训和审美教化。
(选自张法《美学和文化视野中的“丑”》,有删改)
小题1:从原文看,下列对“滑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滑稽来源于丑,但前提是这种丑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
B.滑稽给人们带来的审美快乐,区别于其他的审美对象。
C.滑稽可以让“不伦不类的组合”产生文化的积极意义。
D.滑稽之丑经由夸张,可以使特定人群从中获得宽慰感。
小题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从现实生活中丑使人不快和让人生憾入手,说明丑在美学上具有独特性,须经由滑稽的层面才能转化为审美对象。
B.第②段承接上文具体阐释了滑稽这个概念,从内涵上来讲就是要构成不伦不类的组合,而从手法上来讲则需要运用夸张。
C.最后三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说明滑稽既可由正常之人造成,也会由低于正常之人造成;既可有意为之,也会无意形成。
D.文章运用先总后分的方式,前两段说明丑与滑稽在美学上的联系,之后的分写意在表明滑稽之喜充斥于美学的方方面面。
小题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要理解某一人、物、事为何显得滑稽,首先需要理解何为正常,何为偏离。
B.最典型的滑稽常常出自那些智力低下之人,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就是如此。
C.自嘲其实是自我优越性的表现,只要善于适当自嘲,就可以保持心理健康。
D.外来者常会受到嘲笑,这是因为需要受到主体文化的软性规训和审美教化。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解答概念题,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题主要在概念的内涵,C项内容与文本第二段第一句相悖,故错。原文的意思是,滑稽本身就是“不伦不类的组合”,这里的“让”有误。可以作以下分析:(1)原句:“(滑稽的人、物、事)由丑的消极性畸形转变为具有喜之特点的‘不伦不类的组合’”;(2)将上句缩减为:“(滑稽的人、物、事)转变为‘不伦不类的组合’”;(3)得出结论: “滑稽”就是“不伦不类的组合”;(4)全句的意思是:“滑稽因为本身构成‘不伦不类的组合’而产生文化的积极意义。”
小题2:“之后的分写意在表明滑稽之喜充斥于美学的方方面面”这一句错,“美学”当改为“文化”。依据有两条:(1)第3段第1句是后三段的中心句,“滑稽之喜充斥于文化的方方面面”。(2)文章末尾的题目《美学和文化视野中的“丑”》,“文化”二字不可偏废。A、B、C三项均是对原文的概括,其中B项意在对第1题C项作出适当的提醒,这两个题肢可以互为参考。
小题3:B项,概念不清,原文第4段“低于正常”指的是某一方面的能力,并非指“智力低下”,而智力低下的人也不能“知道自己低于正常”。C项,过于绝对化,“只要……就”表述不妥,第3段原文是“让人在自嘲中保持心理的健康”。D项,强加因果,原文出自第5段,“这是因为需要……”无中生有。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心理学与文学
(瑞士) 荣格
①心理学作为对心理过程的研究,也可以被用来研究文学,因为人的心理是一切科学和艺术赖以产生的母体。我们一方面可望用心理研究来解释艺术作品的形成,另一方面可望以此揭示使人具有艺术创造力的各种因素。因此,心理学家就面临着两种独特的、彼此有区别的任务,并且必须以完全不同的方法来考察它们。
②就艺术作品而言,我们必须考察的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的产物——这种产物带有明显的意图和自觉的形式;而就艺术家来说,我们要研究的则是心理结构本身。在前一种情况下,我们应尝试从心理学角度对某一明确限定的、具体的艺术成就进行分析。而在后一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把活生生的、富于创造性的人类当作一种独特的个性来加以分析。尽管这两项任务紧密相关甚至相互依存,但谁也不能为对方提供所寻求的解释。
③要通过艺术作品对艺术家作出结论,或者反过来,要通过艺术家对艺术作品作出结论,显然都是不可能的。即使可以作出某些结论,但这些结论不可能是绝对的,它们最多是可能的臆测或碰巧的猜想而已。知道歌德和他母亲之间的特殊关系,或多或少有助于我们懂得浮士德的叫喊:“母亲们——母亲们——听起来是多么奇怪哟!”虽然我们从歌德这个人身上可以准确无误地感觉到母子之间确有一种很深的联系,然而这并不足以使我们明白,从歌德对母亲的依恋中,如何能产生出浮士德戏剧本身。同样,从相反的方向来推论也不可能取得更多的成功。尽管尼伯龙根所生活的充满英雄气概的男性世界,与瓦格纳身上具有的某种病态的女性气质之间,确实存在着某些潜在的联系,但在《尼伯龙根的戒指》这部作品里,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使我们辨认和推断出瓦格纳偶尔喜欢穿女性服装
这一事实。
④心理学目前的发展状况,还不允许我们建立起我们所希望的一门科学应该具有的严密的因果联系。只有在心理生理本能和心理生理反应这一领域内,我们才能自信地运用因果联系的观念。心理学家应满足于从精神生活的起点上,也就是说,在一种更具复杂性的层次上,对所发生的心理事件作不同程度的广泛描述,对错综复杂的心理脉络作生动的描绘。
⑤心理学家绝不会放弃要求在复杂的心理事件中研究和建立因果联系的主张,然而他又绝不可能在最完满的意义上实践这一主张,因为生命中创造性的一面 (它在艺术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挫败了一切希望建立理性程式的企图。任何一种对刺激的反应,都可以从因果性上去作出解释;但是,创造性活动与单纯的反应是完全对立的,它将永远使人类难以理解。我们只能描述其表现形式:它可能被朦胧地感受到,但不可能被完全把握住。心理学和艺术研究将永远不得不相互求助,而不会是由一方去削弱另一方。
⑥心理事件是可以推导的,这是心理学的一条重要原理。心理产物是某种自在自为的东西而不管艺术家个人有什么问题,这是艺术研究的—条原理。这两条原理,尽管是相对的,但都是正确的。
(选自《荣格文集》,冯川译)
(1)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两项是 (    ) (    )
A.人的心理是科学艺术赖以产生的母体,因而心理学可以被用来研究文学。
B.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心理活动的产物,带有明显的意图和自觉的形式。
C.除了在心理生理的本能和反应领域内的事物,我们都能运用因果联系去分析。
D.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所体现的创造性的一面能最充分地表现在人的生命中。
E.心理事件可以推导,但艺术这种创造性活动却不能建立理性的程式。
(2)下列关于“艺术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一种复杂心理活动产物            B.是一种自在自为的东西
C.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的结果            D.是一种心理生理的本能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历史上,国人曾有谣谶之信。何谓谣谶?谣,是歌谣;谶,为预言。简单地说,谣谶就是以谣为谶,用歌谣的形式演绎对未来的预言。内容主要包括占验个人命运和历史事件两种。前者如以燕子为题,影射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人生经历。而历史事件最著者莫过于王朝更迭。这类谣谶有的是一语成谶式的简单判断,如“亡秦者,胡也”;也有的是对完整过程的叙述。一首普通的歌谣何以有着如此巨大的能量?答曰:信仰使然。
②古人认为,“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徒歌谓之谣”。也就是说,谣是没有音乐伴奏的歌唱形式。事实上,最有可能成为谶谣的不是成人谣而是童谣。古人认为:“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童谣能成为谶谣,除了“出自胸臆”的“天籁之音”外,还有信仰上的因素。古人认为五星中的荧惑星(火星)降临大地化为儿童,歌谣嬉戏,而其所歌即是吉凶的预兆。
③《国语•郑语》记有周宣王时的一首童谣:“恹弧箕服,实亡周国。”(那卖桑弓、箭袋的人,就是使周灭亡的人啊!)历史应验了童谣之语,卖桑弓、箭袋的夫妇收养的弃婴,正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之妃褒姒。《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其成书年代,或云春秋末期,或云战国初期。以最晚而论,应该说在战国初期人们已经有了谣谶的信仰。
④既为信仰之物,谣之所以成谶,源于两种基本的思维。一是相信语言的神秘力量。如古时候“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的农事咒语。二是相信已知和未知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联系。人们总是试图破译这种神秘联系,先民龟筮占卜就是这种文化尝试的结果。相信谣谶的预言和相信卜筮的占验应该说基于同样的思维,只不过是所凭借的手段不同罢了。
⑤上述信仰被战国邹衍和西汉董仲舒所利用,并进一步系统化。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根据西周以来解释自然现象的阴阳、五行,创立“阴阳消息”与“五德终始”学说,用天事解释人世治乱,以之恐吓当政者,使其不敢不注意人事。首将儒家与阴阳家两种学说融为一体的是西汉大儒董仲舒。他提出“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是有意志、有感情的人格神,皇帝是上天在人间的代理,皇帝的作为可以与天感通,上天通过“祥瑞”与“灾异”表达对皇帝的嘉许与惩戒。邹衍、董仲舒的理论因此也成为了中国谶纬之学的渊薮。“纬”是指方士化的儒生编辑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谶纬之学也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
⑥今人看来,谣谶乃诳人之举,其人为因素昭然若揭。或人为作谣,以图成谶。如秦末篝火狐鸣中“大楚兴,陈胜王”的起义谣谶,元末韩山童、刘福通“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造势谣谶等等,皆属“当世有心人”之作,其目的无非是借谣谶以实现其政治企图。或穿凿附会,事后释谶。秦末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谣谶,关于这首谣谶的理解分歧不一,分歧的关键点是对句中“三户”一词的理解上。历史最终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附会空间,大泽乡起义的陈胜是楚人,亡秦主力西楚霸王项羽是楚人,建立大汉王朝的刘邦也是楚人。
⑦时至今日,谣仍在,人们仍会“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谶已无,以谣为谶的行为已难觅踪影。但如果就此说,相信占验、相信预言的谣谶式思维已从现代人的大脑中剔除干净却显武断。有人在观看了好莱坞惊悚片《2012》后,就把现实中的诸多灾害与片中玛雅人的预言相互联系。我们不敢确定这种疑虑是人们真实意图的流露抑或是茶余饭后的戏言,但我们倒是更愿意相信它是后者。
(节选自刘汉杰《历史上的“谣谶”》)
小题1:与“谣谶”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谣,是指歌谣;谶,是指预言。谣谶就是用歌谣的形式演绎对未来的预言。
B.谣谶的产生是出于人们对语言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这一观点的认可等原因。
C.相信卜筮的占验与相信谣谶的预言基于同样的思维,只是凭借的手段不同。
D.谣谶就是以谣为谶,在我国存在的历史十分久远,一直到现在仍然存在。
小题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第①段先阐释了谣谶有两种表现形式,然后举例说明了谣谶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歌谣产生巨大能量的原因在于信仰。
B.第②③段重点分析了谣成为谶的两点原因,并通过史料推断出国人的谣谶信仰至晚在战国初期就出现了,甚至可能更早。
C.第④⑤段,作者先明确阐述了谣谶产生的两种基本思维,并由这种思维的系统化,进而谈到了中国谶纬之学的产生。
D.第⑥⑦段站在今人的角度上,分析了谣谶不过是人为创作,意图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并指出了当今世上的谣谶式思维。
小题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童谣之所以最有可能成为谶谣,是因为它多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对当时世界的感悟,是孩子洞察世界后的自然反应,是“出自胸臆”的“天籁之音”。
B.谣成为谶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相信已知和未知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联系,总是试图破译这种神秘联系。先民龟筮占卜就是这种文化尝试的结果。
C.邹衍根据西周以来解释自然现象的阴阳、五行,创立“阴阳消息”与“五德终始”学说。后来形成的谶纬之学,理论起源就来自他和董仲舒的理论。
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实质是用天事解释人事,以之规劝、提醒当政者关注民生。谶纬是谣谶的发展、提高,是专门人士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江 南 岸
陈志宏
①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以绵绵诗意,把岸这一稚拙的江南风物,深深地烙进人们的心里。江南文人王安石对“绿”字的斟酌,历来为人颂扬。无心插柳的闲来之笔,不经意间,把江南岸的美名四下里传播了开来。
②江南水沛。有水便有岸,诗曰:“淇则有岸。”有岸之水,清泠映天,人来人往,心生留恋意;无岸约束,水就成了灾患,驱人逃离,害人不浅。江南水美,岸功不可没。
或宽或窄的一段,或绿或黄的一圈,或曲或直的一条,江南岸从水边延展开来,将碧绿的柔波,暖暖且软软地拥揽于怀。水的柔情意,衬出江南岸的大胸襟。造字先生把“伟”字和“岸”并连一起,便有羡人的高度,耀人的宽度,以及神奇且美妙的深度。
④唯美江南岸,绿意盎然,草树轻摇,轻轻浅浅的一线是画家明丽线条的起点,如水雾中沉睡着的五彩梦,又好似记忆中散发着怡人芬芳的黑白片断。
⑤江南岸与水密不可分。水,失魂地飘游,它的名字是汽、雾、霜、雨、冰和雪。游子思归恋家,水漂流在外,大地是它永远的故乡。流水无情,大地有意。大地宽厚的胸怀,接纳回到故里的水。自涓滴始,水在大地上欢蹦乱跳,在江南岸的护送下,累积成流,它的身影在塘溪沼潭里妖娆,在江河湖海里娇媚。
⑥因水而生,依水而活,江南岸唯以依绿染翠相报。绿,是江南岸迎风飘展的经幡,由内而外,净明通透。水草是少不了的普通饰品,生在岸上,倒挂在水里,有坚贞的骨血,更具水样柔性的肌肤。岸边的树,杨柳居多,乌桕、苦楝、白杨、皂角和合欢也不少见。树的挺拔,映衬岸的魁伟;树的风姿,增添岸的厚实。
⑦秋冬时节,水瘦下去,江南岸在风中展露嶙峋惨白的骨肉,那是水一点一滴侵蚀的结果。你进三尺,我退一米,江南岸看淡荣辱,自是不会患得患失。岸绿岸黄暗自春。秋冬时节的岸,不畏水的耻笑,春夏之季,不惧水的冲刷,坦然接受水的捧***与棒***。江南岸为水而生,以水为美,和水交缠到白头,不论春秋冬夏,永远不离不弃。
⑧多情亦是大丈夫,江南岸超越世俗眼中的魁伟,柔情万种,极尽缠绵意。
⑨亲水江南人爱恋江南岸。农夫荷锄扛耙,牵一头走得四平八稳的水牛来岸边饮水;女子步履轻盈,提篮衣物去岸边浣纱;孩子脱得赤溜精光从岸上一跃而入水,过了好半天才浮出水面,惊飞一群鸭;渔夫和船家驾一叶扁舟在水里穿梭,水上的日子,绵长而味足。
⑩生在江南,对于岸,心有千千结。家里有块田在北港(本地的俗称,即向北流去的河)岸边,年年崩岸,都要毁掉一部分水稻。父亲望着塌陷入水的岸,欲哭无泪,扶锄垒起一条新的田塍。我站在父亲身边,无限伤感地望着坍下去的岸,说:“怎么会这样?”父亲向着河水冲着风说:“去的只管去吧,留下的总要珍惜。”
⑪就是这条岸,在我青春岁月,引爆对远方的渴望。1993年正月初三,我从此岸出发,朝着离家的方向,走向远方。过河上的一座桥,来到彼岸,沿岸向家的方向折回。披着朝阳去,眼看夕阳西下了,却找不到回家的岸。
⑫——原来,我踏上了此岸彼岸之外的第三条岸
⑬多年后,我读到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后现代主义小说《河的第三条岸》,回想当年的轻狂,不禁莞尔。河的第三条岸,到底是什么?是污浊的世界,还是无忧的天堂?是无法摆脱的不幸,还是不可避免的宿命?这是关于岸的寓意,延伸开来,有无穷的可能。
⑭江南岸带给我视觉美感,以及实实在在的益处后,经由罗萨先生开化,引领我进入自由的思想之境,让我在形而上的王国快乐飞奔。
⑮念念江南,亲亲我那梦中的江南岸。
(选自陈志宏著《人生三道茶》)
小题1:这篇文章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6分)
小题2: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③段画线句进行赏析。(4分)
小题3:文章以“江南岸”为题,却多处写水,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6分)
小题4:按照要求探究下面两个问题。
(1)谈谈你对本文“江南岸”内涵的理解。(4分)                                                                                
(2)探究第⑫段中划线句“原来,我踏上了此岸彼岸之外的第三条岸”蕴含的深意。(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近年来,关于家族的历史叙事和传统民间社会的学术研究已经成为热点。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个不受官府直接控制的民间。在过去,国家权力的职能与能力是有限的,官员人数不多,政权机构只设置到县一级。基层社会实际上是以家族关系为基石,组成各种社群和组织,如乡族、会馆等。这些社群有着自己的乡约、章程,在国家权力之外实行高度的自治,修路、赈灾、办学堂、调解民事纠纷,甚至参与地方事务。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民众在实质上没有真正政府管理的十年中,正是靠着这种自治而维持了社会的基本运作。
②中国传统民间社会虽然不同于黑格尔所说的“市民社会”,仍是形成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第三领域,将国家与个人区隔开采,使得个人尚有一定空间。正如当时在中国的罗素所观察到的,孝顺观念虽然违背公益原则,但“它当然比它的西方对手爱国主义的危害要小”,后者“更容易导致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在‘‘五四”之后与无政府主义者的争论中,一些激进知识分子开始强调群体主义,强调集中和纪律,甚至不认为一团体中人可以自由退社,认为国家才能有自由,个人不能有自由。相信国家能给个人带来自由,这也许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最大的迷思。此后的国民党一党专制表明,“五四”时期批判家庭制度是为了个人的解放,但解放出来的个人却是为了服务于一个更大的社会组织——国家。    
③“五四”新文化运动充满了悖论,它所追求的许多现代性目标都没有实现,甚至走进了另一个历史房间。无论是新民还是立人,都是由政治问题转向社会问题的思路,隐含着相信国体重于政体,治民重于治政,将解决社会问题与解决政治问题混为一谈,由政府或政治革命来解决社会问题。后来,在更为激进的人看采,家庭是以缩影的形式包含了一切后来在社会及国家中广泛发展起来的对立。这种认识的逻辑演进,便是形成新国家体制与旧社会结构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认知模式,以国家名义宣称,家庭制度的“族权”是四大封建绳索之一,最终将家族形式纳入阶级斗争范围,并以痰风暴雨的暴力斗争消灭士绅主导的民间社会,使社会生活的一切都统治在全能国家之下。
④国家权力成为组织社会的唯一形式,从此从城市的单位到乡村的公社,包揽了一个人从摇篮到墓地的一切。社会日益萎缩,终至为国家权力所吞噬。正如社会学家黄宗智所指出:“虽然整个社会组织的范围急剧缩小,但正式国家机构的规模却成倍增大,其结果是传统第三领域大幅度的国家化。”由于中间领域的消失,每一个个体都不得不直接面对国家,在国家面前,没有任何个人的存在可言,以致大多数人不经过思考就会认可这样的事实:只要是以国家的名义,任何行为都是正当的。结果,“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不珍惜个人自由权利的传统家族的批判取得了彻底胜利,但个人相对于国家权力的自由却被剥夺了。
⑤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最大的变化是国家化终止,重新开始了胡适所说的“三百年来社会化的倾向”(指近代以来民间社会的发展)。国家权力-不再垄断所有领域,农民脱离了人民公社的束缚,职工与单位的关系减弱,而新的民间社会却尚未建立起来,以取代一去不返的家族、乡族纽带关系。
(节选自景凯旋《对家族的想象》,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传统民间社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它存在于社会的基层,以家族关系为基础,有自己的组织、规则,在一定范围内实行高度自治。
B.它是国家和个人之间的?第三领域”,在这两者之间形成区隔,从而使得个体享有—定的自由。
C.它不同于黑格尔所说的“市民社会”,社会危害性较小,能解决一些基层的实际问题,甚至参与地方事务。
D.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国家化逐渐终止背景下,传统民间社会开始重新发展,国家权力放松对人的控制。
小题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首先点明传统民间社会的学术研究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然后侧重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简述传统民间社会的基本作用。
B.第②段承接上文继续阐释传统民间社会,多角度进行比较,将它与西方的“市民社会”以及“五四”时期的一些观点作比较。
C.第③、④段紧承上段,重点强调新文化运动取得全面胜利,它以暴力形式消灭了民间社会,使社会生活的一协都归于国家之下。
D.第⑤段在时间上照应文章开头回到现在,回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社会的变化,但新型的民间社会模式并没有重新建立起来。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和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传统民间社会不受官府控制,但在过去,国家权力的职能与能力又是有限的,政权机构只设置到县一级,这样传统民间社会在当时就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B.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开始强调群体主义,强调集中和纪律,甚至认为任何一个团体中的个人可以自由退社,认为只有国家才能有自由,而个人不能拥有自由。
C.“五四”新文化运动所追求的许多现代性目标都没有实现,一些激进分子甚至认为,家庭是以缩影的形式包含了一切后来在社会及国家中广泛发展起来的对立。
D.“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不珍惜个人自由权利的传统家族的批判取得了彻底胜利,但个人相对于国家权力的自由却被剥夺了,因而,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失败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儒学大致可分为以礼为基础的伦理规范和以仁为基础的德性原则这两个层面。在孔子仁体礼用的儒学体系中,“仁”为人格完成的德性理想,“礼”则为涵养德性的伦理秩序,二者构成了一个君子型的伦理道德体系。儒学这一寓仁于礼的伦理体系,自始即难免其人文性和宗法性的内在紧张,它表现为仁学之人道原则与礼律之尊卑秩序的冲突。先秦儒学之人道与反人道的张力,贯穿于其后两千年儒学发展史中。随着汉后儒学的制度化和意识形态化,儒家礼教的宗法封建性伦理得以强化,逐渐演变为以三纲五伦为主轴的威权主义的封建伦理,儒家仁学之人文性的君子理想和礼教之封建性的臣民伦理的紧张亦更趋深化。宋明理学进而将礼教的尊卑等级秩序神圣化,其“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原则,集中彰显了理学之反人道的本质。至此,孔子“仁者爱人”的人道原则遂为反人道的“吃人的礼教”所扼***。
晚清以来,以儒学为典范的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冲击下深陷危机。儒学文化所依附的农业经济、家族社会和专制政体,在西方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公民文化的侵蚀下渐次解体,儒教亦随之陷入失堕的困境。儒教的危机,首先是其宗法封建性礼教伦理的危机。现代化是一个由人格依附的臣民社会向自由平等的公民社会转型的过程。儒家礼教之义务本位、人格附从、等级尊卑的宗法封建伦理,与现代性公民伦理具有根本性的价值紧张。戊戌以后,随着西方文化向中国文化核心的侵蚀,儒教的危机日渐凸显,中国进入思想文化转型的时代。
如前所述,支撑古典中国意义世界的儒家文化,其仁礼合一的价值结构内蕴着人文性和宗法性的深刻紧张。因而,如何对待儒家传统的宗法伦理和普泛德性,成为中国文化转型的一个基本难题。戊戌以来,儒家伦理规范受到维新思潮的正面挑战。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都对礼教核心的三纲之说进行批判。然而维新派的传统批判大致保持在儒学改革的范式之内,其对儒教基本上持弃礼存仁的文化改良主义方针。康有为对儒家“仁”的精神超越性伦理与“礼”的社会约束性伦理臧否有别。在其儒学宗教化计划中,康氏主张立孔教为国教,并改革其礼律中不契于公民社会的宗族伦理。而在其大同乌托邦中,“大同”则被归为人类社会超越据乱世①“礼”之等级秩序的“仁”的最终实现。谭嗣同在其《仁学》中,则以“平等”、“大同”释仁,而以礼教三纲五伦为过时的据乱世的礼法,并倡言“冲决伦常之网罗”。梁启超则从伦理学层面响应了儒学变革与接续的问题。他认为,道德与伦理异,道德可以包伦理,伦理不可以尽道德。伦理因时势而变迁,道德则具有普泛和永恒的价值。综而言之,维新时代思想家虽已向礼教纲伦提出正面挑战,但其仍维护孔子的精神权威和儒家仁学的德性价值。他们虽然观点各有特点,其要旨皆在于改革制度化儒学之“礼”,从中剥离并开发德性儒学之“仁”的有生命力的人文价值资源。
(节选自高力克《五四伦理革命与儒家德性传统》,有删节)
[注]①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的历史演变阶段有三:据乱世,升太平,太平世。大同之始基为据乱世,大同渐行为升太平,大同成就为太平世。
小题1:下列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在儒学的两个层面中,“仁”这一德性理想和“礼”这一伦理秩序的配合,构成了伦理道德体系。
B.在儒学的两个层面中,对“礼”的强化直接导致富有人文性的君子理想屈从于封建性的臣民伦理。
C.在儒学的两个层面中,体现德性原则的人道精神被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扼***。
D.在儒学的两个层面中,“仁”与“礼”所具有的内在紧张与冲突因宗法封建伦理的强化更趋深化。
小题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第一段首先指出儒学内在的两个层面,并对这两个层面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释,进而简单地论述了“仁”与“礼”冲突的原因与发展。
B.第二段紧承第一段,由内而外着重论述了自晚清以来儒学作为典范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中现代公民伦理价值相互冲突的原因及表现。
C.第三段先指出儒学文化仁礼合一的价值结构自身的缺陷,继而侧重阐释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等维新代表人物的儒学改革主张的不同点。
D.文章紧扣儒学体系中的“仁”与“礼”的特点及其内在的冲突,按时代进程,分别介绍儒学具有的这种内在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
小题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儒家礼教的封建宗法伦理在儒学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一种反人道的倾向,“三纲五伦”这一封建伦理的出现则体现了这一倾向的强化。
B.晚清以来,儒学的危机主要体现在所依附的农业经济、家族社会和专制政体的解体以及宗法封建礼教伦理与现代公民伦理不可避免的冲突等方面。
C.维新派的传统批判基本上没有抛弃儒学中的德性原则,而将批判的重点都放在了以礼教为核心的三纲之说,并各自提出了富有个性的理论。
D.康、梁、谭三位对儒学的改良主义方针都注重保护并开发传统儒学中富有生命力的人文价值资源,如孔子的精神权威以及仁学的德性价值。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