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希德的诚与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

谢希德的诚与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谢希德的诚与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l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l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1983年,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以她的身份,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可是人们时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她说:“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从校内的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牢骚,也不乏独到的见解;特别有意思的是车内总有一两位不愿隐瞒自己观点、也不善于窃窃私语的同志不时发表一通高见,而且获得一些同事的共鸣。”在这里,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得到了反映,学校的决策又通过谢希德的宣传深入人心。
谢希德这样一位日夜为科学事业操劳的学者,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多彩的生活。她酷爱集邮,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和阅读文学作品。生活虽然是丰富的,但一个人却不可能样样喜好、样样精通。有人曾撰文说谢希德爱好和擅长烹饪,其实她对此谈不上内行。为此她特意关照那位作者要实事求是:“中国的烹饪大有学问,我还未入门,其实我的手艺远不及我爱人。”
1987年,谢希德的丈夫、中科院院士曹天钦患重病住院,一位成就极高的科学家变成了比孩子更需要照顾的病人。谢希德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尽心履行着妻子的职责,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了一腔深情。那几年,谢希德政务缠身,再加上频繁的学术和外事活动,身心都十分劳累。但是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人在上海,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去医院陪伴丈夫,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她和所有勤劳朴实的中国妇女一样,有着撼人心魄的人间至诚。
1999年,谢希德应邀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委,并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小品。她深知即便是科普文章也不能不讲准确性。谢希德修改文章也像做科学实验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如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芯片是硅片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而成的,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另一个地方,作者为求形象生动,用“指甲大小”来描述一个面积概念。不同人的手指甲可能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人,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大小也并不相同。谢希德根据实际情况把它改成“一厘米见方”这样较为准确的写法。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谢希德对此更为看重。                
(摘编自王增藩《谢希德传》)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新中国成立后,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是考虑她事业的发展,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影响她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成绩。
B.担任校长的谢希德,经常乘校车上下班,使校车成为反映意见、宣传决策的重要窗口,这体现出她为人的平易谦和。
C.谢希德在钻研科学的同时,业余爱好也很广泛,但不擅长烹饪,对此也不感兴趣,所以不希望别人宣传她精于此道。
D.谢希德在修改一篇科学小品时,特地为原作增补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以区别“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
E.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小题2: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5分)
小题4: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就其中的某个方面谈谈你的观点,不少于180字。(12分)
答案

小题1:CD
小题2:①这项研究可以解决钢材腐蚀的问题,节约能源,对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②作为科学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转入科研新领域;③作为学术前辈,可以借此鼓励年轻人,开拓科研新领域。
小题3:①密切关注学术动态,努力探索真知;②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注重积累,追求高水平;③修改科普文章一丝不苟,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确无误,不片面追求形象生动。
小题4:方面一:对祖国无限忠诚。
①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计个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条件差的祖国参加建设;②为国家建设需要调整研究方向,转入科研新领域。
方面二:对事业充满热诚。
①作为科学家,锐意创新,勇闯难关,实事求是,一丝不苟;②作为大学校长,谦虚做人,认真做事,深入群众,不搞特权。
方面三:对亲人至爱至诚。
①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残酷现实所压倒,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深情;②不顾自己工作繁忙,尽心尽力地照顾丈夫,具有勤劳朴实的美德。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C项“谢希德对烹饪可能也感兴趣,只不过他不希望别人过于宣传她精于此道”,备选项说得过于绝对。D项备选项与原文“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显然出入过大。
点评:根据选项内容,在文章中找到相关区间。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判断选项的正误。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
小题2:试题分析:这一题的相关内容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起因是这项研究可以解决钢材腐蚀的问题,节约能源,对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作为科学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转入科研新领域;作为学术前辈,可以借此鼓励年轻人,开拓科研新领域。找到了相关的区间,抓住了关键词,这样就能概括并得出答案了。
点评:解此类题目,关键在于分清选项涉及文章内容的层次。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两个步骤。对于文章内容,分析理解是基础,综合归纳是核心,概括表述是关键。要求对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对繁杂内容能加以梳理。所谓地梳理,就是理清顺序,抓住要点。内容要点的分析归纳要总揽全文,不能拘于某些字句,要善于抓住中心句,理解各段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找准内容要点,不遗漏,也不把一些枝节内容扯进来。归纳要做到全面、准确、简明,不离题不走样。
小题3:试题分析:从文章中来看,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态度,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二是具体科学实验,即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追求高水平。三是对理论,修改科普文章一丝不苟,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确无误,不片面追求形象生动。
点评:对这类题的备考,要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分析归纳能力。就这一考点来说,要求具备的能力实在是多方面的。但就其主要点来说,以下几点显得特别突出:分析句间关系、段间关系的能力;对层意、段意、主旨的概括能力;阐发和解说的能力;抓整体突破局部的能力;抓语境深掘隐含意义的能力等。
小题4:试题分析:首先要从文章中,概括出谢希德的诚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从具体的文章来看,谢希德的诚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祖国无限忠诚,二是对事业充满热诚,三是对亲人的至爱至诚。这三个大的方面中,又体现在几个小的方面中。谈时可从一个大的方面去切入。
点评:要找准答题区间,不能遗漏。要紧区间材料中的关键文句,重点理解关键词、中心句。如果没有明显的中心句、重点句,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的句意或几个相对重要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提取内在的“公因式”,概括出内容要点来。
举一反三
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
傅雷
在整部艺术史上,不仅仅在音乐史上,莫扎特是独一无二的人物。他的早慧是独一无二的。
四岁学钢琴,不久就开始作曲;就是说他写音乐比写字还早。八岁,他写了第一支交响乐;十岁写了第一出歌剧。十岁以前,他在日耳曼十几个小邦的首府和维也纳、巴黎、伦敦各大都市作巡回演出,轰动全欧。正如他没有学过小提琴而就能参加三重奏一样,他写意大利歌剧也差不多是无师自通的。神童而卓然成家的并不多,而像莫扎特这样出类拔萃、这样早熟的天才而终于成为不朽的大师,为艺术界放出万丈光芒的,至此为止还没有第二个例子。
他的创作数量的巨大,品种的繁多,质地的卓越,是独一无二的。
巴哈、韩德尔、海顿,都是多产的音乐家;但韩德尔与海顿都活到七十以上的高年,巴哈也有六十五岁的寿命;莫扎特却在三十五年的生涯中完成了大小622件作品,还有132件未完成的遗作。没有一种体裁没有他登峰造极的作品,没有一种乐器没有他的经典文献:在一百七十年后的今天,还象灿烂的明星一般照耀着乐坛。在音乐方面这样全能,乐剧与其他器乐的制作都有这样高的成就,毫无疑问是绝无仅有的。莫扎特的音乐灵感简直是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水源,随时随地都有甘泉飞涌,飞涌的方式又那么自然,安详,轻快,妩媚。没有一个作曲家的音乐比莫扎特的更近于“天籁”了。
融和拉丁精神与日耳曼精神,吸收最优秀的外国传统而加以丰富与提高,为民族艺术形式开创新路而树立几座光辉的纪念碑:在这些方面,莫扎特又是独一无二的。
文艺复兴以后的两个世纪中,欧洲除了格鲁克为法国歌剧辟出一个途径以外,只有意大利歌剧是正宗的歌剧。莫扎特却作了双重的贡献:他既凭着客观的精神,细腻的写实手腕,刻划性格的高度技巧,创造了《费加罗的婚礼》与《唐璜》,使意大利歌剧达到空前绝后的高峰;又以《后宫诱逃》与《魔笛》两件杰作为德国歌剧奠定了基础,预告了贝多芬的《斐但丽奥》、韦柏的《自由射手》和瓦格纳的《歌唱大师》。
交响乐在音乐艺术里是典型的日耳曼品种。虽然一般人称海顿为交响乐之父,但海顿晚年的作品深受莫扎特的影响:而莫扎特的降E大调、g小调、C大调(丘比特)交响乐,至今还比海顿的那组《伦敦交响乐》更接近我们。而在交响乐中,莫扎特也同样完满地冶拉丁精神(明朗、轻快、典雅)与日耳曼精神(复杂、谨严、深思、幻想)于一炉。正因为民族精神的觉醒和对于世界性艺术的领会,在莫扎特心中同时并存,互相攻错,互相丰富,他才成为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巨匠。
莫扎特的所以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物,还由于这种清明高远、乐天愉快的心情,是在残酷的命运不断摧残之下保留下来的。
大家都熟知贝多芬的悲剧而寄以极大的同情;关心莫扎特的苦难的,便是音乐界中也为数不多。因为贝多芬的音乐几乎每页都是与命运肉搏的历史,他的英勇与顽强对每个人都是直接的鼓励;莫扎特却是不声不响地忍受鞭挞,只凭着坚定的信仰,象殉道的使徒一般唱着温馨甘美的乐句安慰自己,安慰别人。虽然他的书信中常有怨叹,也不比普通人对生活的怨叹有什么更尖锐更沉痛的口吻。可是他的一生,除了童年时期饱受宠爱,象个美丽的花炮以外,比贝多芬的只有更艰苦。从二十五到三十一岁,六年中间他没有固定的收入。他热爱维也纳,维也纳只报以冷淡、轻视、嫉妒,音乐界还用种种卑鄙手段打击他几出最优秀的歌剧的演出。为了婚姻,他和最敬爱的父亲几乎决裂,至死没有完全恢复感情。而婚后的生活又是无穷无尽的烦恼:九年之中搬了十二次家:生了六个孩子,夭殇了四个。
在这样悲惨的生活中,莫扎特还是终身不断地创作。贫穷、疾病、妒忌、倾轧,日常生活中一切琐琐碎碎的困扰都不能使他消沉;乐天的心情一丝一毫都没受到损害。所以他的作品从来不透露他的痛苦的消息,非但没有愤怒与反抗的呼号,连挣扎的气息都找不到。后世的人单听他的音乐,万万想象不出他的遭遇而只能认识他的心灵——多么明智、多么高贵、多么纯洁的心灵!音乐史家都说莫扎特的作品所反映的不是他的生活,而是他的灵魂。假如说,贝多芬给我们的是战斗的勇气,那末莫扎特给我们的是无限的信心。把他清明宁静的艺术和侘傺一世的生涯对比之下,我们更确信只有热爱生命才能克服忧患。莫扎特以他朴素天真的语调和温婉蕴籍的风格,所歌颂的和平、友爱、幸福的境界,正是全人类自始自终向往的最高目标。(文章略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在交响乐中,莫扎特融合了明朗、轻快、典雅的拉丁精神与复杂、谨严、深思、幻想的日耳曼精神,使其成为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巨匠。
B.文章作者傅雷从“独一无二”处落笔,全面评价了莫扎特在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透过他的抒情、典雅的笔调,我们不难体味傅雷对凄苦而乐观的莫扎特那份深沉的景仰之情。
C.莫扎特是多产的音乐家诸如巴哈、韩德尔、海顿中,创作数量最多的,而且任何一种体裁他都有登峰造极的作品,任何一种乐器他都有经典文献。
D.与贝多芬的音乐几乎每页都是与命运肉搏的历史不同,莫扎特总是不声不响地忍受着命运的鞭挞,他的音乐使人深切的感受其清明高远、乐天愉快的心情。
E.莫扎特的歌剧融和了拉丁精神与日耳曼精神,不但创造了意大利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与《唐璜》,还创作了《斐但丽奥》与《魔笛》两件德国歌剧杰作。
小题2:结合文本,概括莫扎特之所以在艺术史上的“独一无二”体现哪些方面?(6分)
小题3:请你结合文本理解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子“音乐史家都说莫扎特的作品所反映的不是他的生活,而是他的灵魂。”的含义。(6分)
小题4:本文题目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文中曾多次写到音乐家贝多芬,文中几次写到贝多芬,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聂赫留朵夫来到法院里,想打听看望被关押的马斯洛娃需要哪些程序,民事执行吏让他先陪审一件案子,审讯完结后再告诉他。
B.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第三次到监狱来探望她的时候,已经戒了酒,还答应在医院里做杂务工,并考虑要接受他的求婚。
C.聂赫留朵夫找到检查官,要求同马斯洛娃见面,检察官给他写了一个许可证。聂赫留朵夫又声明他不能作为陪审员继续参加审讯了,检察官也准许了。
D.妓院的女掌班打发一个法警给马斯洛娃送来三个卢布,马斯洛娃托一个押解兵用其中的二十戈比买了两个白面包和一包纸烟,还找回了零钱。
E.聂赫留朵夫的“复活”是这样得到的:在为玛斯洛娃申请由服苦役改为就近流放而辛苦奔走的3个月中,耳闻目睹了种种罪恶、苦难和不公,他没有办法解决,内心痛苦不堪。最后在《福音书》里找到答案,要虔诚信奉上帝,不要反抗,要去爱仇敌,这样才能建立起地上的天国,从而获得最大的幸福。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简答题。(5分)
“他(涅赫柳朵夫)对这片田产上的土地也打算照他在库兹明斯科耶用过的那种办法处理。此外,他还想尽量打听一下关于卡秋莎的事……”
涅赫柳朵夫最后是如何处理“这片田产上的土地”的?他打听到了哪些有关卡秋莎的事?请简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徽州文化的魅力
说起徽州,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徽商。其实,徽州还有其他值得关注的方面,这就是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翻开徽州的历史篇章不难发现,它有着非同一般的发展历程,徽州文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背景。
首先是文化融合的作用。从秦汉至隋唐,徽州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文化融合与转型时代,即山越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进而中原文化确立统治地位的时代。在这个时期,一是由于朝廷设官治理,促进了山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二是东汉以后发生了北方人为避战乱而多次南迁的大规模移民活动。迁徽士民之中有众多的世家大族,他们聚族而居,严格维系原有的宗族组织不变,又特别注重保持自己的文化传承,这就原封不动地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徽州,使之直接继承了中原文明。
其次是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区位而言,徽州地处皖南,北靠长江,南联赣粤,下通苏杭,距离长江三角洲地区并不遥远。这对于经济文化发展来说是一种有利条件。
总之,大规模移民活动促成的文化融合以及独特的山区地理环境,孕育了具有特色的徽州文化。其基本精神,诸如崇文重教的儒家传统,开拓进取的移民风尚,吃苦耐劳的骆驼精神等等。这些文化因素对徽州发展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它使徽州人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使其后的徽州能在一个高起点上异军突起。
说徽州文化博大精深,可谓实至名归。其辉煌成就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诸如:新安理学,堪称典范。徽州本是程朱阙里,素称东南邹鲁,朱熹思想对徽州影响至深。至清代前期,徽州又成为朴学的发祥之地。从朱熹到戴震,从宋明理学到清代朴学,既是宋代以后徽州思想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同时它也代表了该时期中国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主流。
徽州宗族最为典型,世家大族远肇汉唐,其风最为近古,而胜于他邑,实为宗族制度传承的标本。徽州教育,极为发达,十户之村,不废诵读,普及程度之高无出其右,科举中第人数之多独占鳌头。新安医学,名扬四海,名医辈出,医著浩繁,见于著录的名医近千人,医籍达七百余部。徽州建筑特色鲜明,在造型、结构、装饰、功能等诸多方面自成一格;徽州木雕、砖雕、石雕技艺超群,闻名遐迩。徽州戏曲源远流长,徽戏腔调自成体系,而成为京剧的源头之一。徽州刻书更是明清刻书的一大中心。至于新安画派、徽州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皆璀璨夺目,成就非凡,独树一帜,自成流派,在中华艺术史上均占有显赫地位。徽州文化的水平也不是一般性的。其所展现的高深的思想造诣、精湛的艺术水准与丰厚的文化内涵,既显示了徽州的特色,同时也是那个时代最高水平的一个代表。
小题1:下面不是“徽州文化”形成的背景的一项是(  )(3分)
A.徽州历史上出现了大规模移民活动,促成了文化融合而产生了作用。
B.徽州有其独特的地理区位环境,产生了有利影响。
C.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促成的文化融合和独特的山区地理环境的共同孕育。
D.徽州人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各种文化因素对徽州文化的巨大影响。
小题2:“徽州文化”的基本精神有哪些?(3分)
小题3:请从文章的思路角度,谈谈文章是怎样论述“徽州文化”的。(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论保守主义的基本原则
杨明伟
①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保守主义的理解有许多的歧义,将它与“保守”一词视为一体,因而“守旧”“反动”“悲观”“顽固”“僵化”等都和保守主义发生联系,保守主义则被曲解为拒绝变革、无条件的集权与树立政治权威,甚至认为保守主义就是主张原封不动的保守旧的文化传统。其实,保守主义与保守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保守是一种守旧拒新的态度,主要表现为安于现状,不愿看到任何形式的剧变,无论急速前进还是大步倒退。而保守主义中的“保守”是与“激进”相对应的,而不是“进步”,保守主义并不反对进步本身,只是反对以激进方式来取得进步,面对进步,它宁愿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
②保守主义应被称为“守成主义”——把人类历史上已经取得的成就牢牢守住,“保”就是保持现状与稳定,“守”就是守住传统和秩序。因历史背景的不同以及策略的需要,保守主义有着种种不同的历史面相,但是其基本主张是要求维护社会现状和历史传统,同时反对社会的重大变革。
③保守主义的基本原则如下:
④社会连续性原则。保守主义视域中的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因此,保守主义主张人类社会要同过去保持连续性,面对社会的变革,它采取的是逐步进行的审慎态度并且尽可能不去打乱原来社会的正常秩序。从一般意义上说,保守主义总是坚持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坚持传统文化可以转化为现代因素,主张传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底版,反对激进的变革。认为 “所有伟大的民族都是保守的,他们缓慢地相信新鲜的事物,在实际当中对于错误极具耐心,深深地而且永远地确信,一度建立起来并长期被看作是公正和终极之物的法则与习俗是伟大的。”因而,保守主义始终相信“人在历史中,人是历史的,人就是历史”。对于人类历史上所取得的经验以及人的尊严和价值应该保持尊重,任何有关人类社会的变革只能是渐进而审
慎的进行。认为“制度和道德,语言和法律,是通过一个累积的过程进化而来的。只有在这个自我意识的历史框架内,人类社会才能成功地运转。”
⑤传统原则。保守主义认为,传统的基本含义是指过去流传下来的东西,是历史的一种“积淀”,并在时间向度上能够重复出现。认为“传统指的是从过去传达到现在的惯例和礼 仪。”相信“传统总是有连续性的,而且一定有连续性……这些连续性应该描述得像一条流动的河。”主张尊重传统就是对人类整体的文明成果和群体长期积淀下来的习俗的尊重。认为对传统的敬重并非是盲目守旧,不思进取,而是人们通过经验感悟到,传统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是人类多少代祖先智慧的结晶。保守主义认为“传统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是各种类型革命的对象,是所谓‘进步’的障碍。”“不管人们是否喜欢,传统总是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波普尔相信,传统强调我们的信仰在任何时候都主要来自继承,而不是自己的创造。
⑥审慎原则。最为保守主义所厌恶和痛恨的就是以激进方式进行的社会改革,因为激进的改革最容易使社会走向崩溃,故保守主义主张谨慎的改革,特别强调谨慎是政治家的首要美德。柏克在《自由与传统》一书中写到:审慎,在所有事物中都堪称美德,在政治领域中则是首要的美德;审慎将引导我们去默许某些有限的计划,而不会引导我们去大力推行无限完美的计划。在国家发生的所有变革中,中庸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不仅和平友善,并且强大有力。这是一种精心选择、调停纷争、妥协互让、促进和谐的美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审慎之所以成为社会变革的一种必要美德和态度是与保守主义对人的认识有关的。在保守主义看来,人的理性是不完善的,有着无法避免的局限性,因而通过人的理性获得的知识同样无法避免其局限性,人的知识不仅具有局限性而且会出错,甚至会经常出错。
(选自《人民论坛》,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保守主义源自保守,它是与 “激进”相对应的,它并不反对进步本身。
B.保守主义的基本主张是维护社会现状和历史传统,不主张以激进的方式取得进步。
C.尊重人类历史上所取得的经验以及人的尊严和价值,人类社会的变革就能渐进而审慎的进行。
D.保守主义认为传统是各种类型革命的对象,是进步的障碍,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E.审慎之所以成为社会变革的一种必要美德和态度,是因为人的理性是不完善的,有着无法避免的局限性。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A.“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张推翻一切旧文化从而建立新的文化,是激进的表现,与之相对的主张都属于保守主义范畴。
B.词始于南梁,形成于唐代,苏轼丰富了它的表现内容,使其在宋代成为主流。这说明我们的进步主要来自于继承。
C.孔子学院秉承孔子 “和而不同”的理念,在世界各地传播中国文化,受到广泛的欢迎,这是保守的价值的最佳证明。
D.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我们秉承的一个原则“摸着石头过河”,其实就是盲目冒险,不符合保守主义的基本原则。
小题3:请分别指出“人在历史中,人是历史的,人就是历史”三个分句的意思。(4 分)
小题4:2012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说:魔幻现实主义对我的小说影响非常大,我借鉴了马尔克斯的魔幻叙事风格,尝试从全知全觉的角度去写作,但绝没有照搬。 依据文意,分析莫言的做法符合保守主义的哪些原则。(4 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