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徐百柯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徐百柯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叔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界,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魏晋风度”。
B.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C.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去见刘文典,见面时因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介石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D.文末引用辛弃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表明了作者对这位拥有大学问、真性情的学者的追怀与赞慕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刘文典这样的学者的叹惋。
E.本文通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记述,夹叙夹议,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者形象。
小题2:刘文典作为一位“真狂徒”,他的“狂”在文中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6分)
小题3:刘文典在学界享有“活庄子”的美誉,根据传记内容,概括他被称作“活庄子”的原因。(6分)
小题4:怎样理解刘文典说“大学不是衙门”这句话的含义?结合个人理解,谈谈你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8分)
答案

小题1:AD。(答对一项给3分,两项都答对给5分)
小题2:①授课不拘常规、乘兴随意。如讲课得意处,边吸旱烟,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如易时易地,专门在月下讲《月赋》、课上提问吴宓等。(2分)②做学问自视甚高。如认为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是“仙桃一口”;认为天下懂庄子的除了庄子本人外只有自己;跑警报时自己是在替庄子跑,自己死了就无人懂庄子等。(2分)③面对强权有傲骨。如主持安徽大学校务期间拒绝蒋介石前去“训话”;学潮事件后与蒋介石发生冲突等。(2分)(每点任举一例即可。)
小题3:①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②与人谈论古今治庄子者得失,认为天下懂庄子者,除庄子本人只有自己;③为人不拘常规、乘兴随意、有名士气度;狷介狂放、傲骨嶙峋,大有庄子之风。(每点2分,共6分)
小题4:大学是做学问的文化殿堂,是知识精英谈经论道的地方,是教师们教书育人、塑造灵魂的地方。大学不应为政治权力服务,不应成为车马喧嚣、迎来送往之地。(2分)这句话有力地表明了旧时中国知识分子在权势面前,勇敢地扞卫学校的独立和知识分子的尊严,扞卫这所神圣殿堂的纯净的伟大精神。(2分)(第一问4分,其中阐释句意2分,答出内涵2分;第二问4分,如从学术独立、治学氛围、教师的个性和才华等方面谈均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表述不当、条理不清者酌情扣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AD。(B项涉及的原文为“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这并不代表“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本项属于无中生有;C项是“召见”而不是“去见”;E项写作手法表述错误,文中没有夹叙夹议。)
点评:五选二的题最容易出错,所以应该仔细阅读选项中的内容。本题中B、E两项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依据,证明这两句话不准确。
小题2:试题分析:刘文典的形象——“狂”,要从文章中找出他“狂”的表现,然后再加以筛选整合。
点评:筛选文中信息时,要注意找准相关的内容和相关的事例,最好用原文中的原句作答,要是原句太长,加以概括,最起码要有关键词。
小题3:试题分析:“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 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再加上他狂士的性格,大有庄子之风。
点评:概括他被称作“活庄子”的原因,必须找出刘文典与庄子相关的信息,找出相似点,再加以归纳总结。
小题4:试题分析: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文章中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单纯的道理论证。选一种观点作答、意思对即可,要注意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分析充分。
点评:此题是一道开放题,分值也比较高,但是一定要先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加以评论。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
举一反三
上帝没有打瞌睡
邢可
北京某报来函,邀我去哈尔滨市的阿城参加笔会。此时,凉爽的“冰城”对我太有吸引力了,恨不得立即飞往哈市。
路上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我的双脚终于踏上了阿城车站。待我走出车站四处寻找,却不见有来接站的车。我一问,车刚走。等吧,据说还会来的。
这时,一位六十余岁的老婆婆,赶着一头小毛驴,拉了一辆特别的车走过来。那车和一般的车不同,车架上放着一块比双人床板还要长一点的木板,上面铺着厚厚的棉被,如同待寝的床铺。我正疑惑,老婆婆亮起沙哑的嗓门招揽顾客上车,正好到我要去的地方。一问车钱,一毛钱,即使公家不报销,我自己也掏得起。我决心开开“洋荤”。
不断有人走来,熟练地坐到那软软的棉被上,掏出钱递给老人。我也东施效颦似的坐好,心里始终怀着新奇感。我掏出一角很旧的票子递过去,老人接过塞进衣兜,看都没看。
大家背对背地坐在“床”上,把腿耷拉在车边,仿佛一家人围坐在床上聊天。坐到八九个人时,老婆婆把鞭子一摇,“吁”一声,小毛驴立刻精神抖擞,四蹄一蹬,腰一弓,拖在地上的牵绳立即绷紧,拉着车轮向前滚动。小毛驴走出几步,还颇为自豪地打个响鼻,摆摆头。我忍不住想笑,说不清这独特的车辆给我带来的是“洋”味,还是“土”味。
车轮轻快地向前滚动。小毛驴不时摇摇尾巴,打个响鼻。走出一百多米时,从横里杀出一个小青年颇为老练地一伸手,把车拦住,然后,充满优越感地一扭扁平的屁股,坐到了车上。
车轮又开始滚动,职业病使我终于忍不住和老婆婆交谈起来。让我吃惊的是,她竟然是位基督教徒。她不顾年老,不怕艰辛地赶车,并不单是为了挣钱,而是想为人们做点好事。难怪她只收一毛钱。老婆婆坦率而健谈,思路清晰,口才灵利。言谈举止,表现得坦然、自信,还带点清高,似非等闲之辈,令我起敬。
快到终点时,那位年轻人突然向老婆婆一摆手,老人鞭子一摇,发出一声低沉的“吁”。车尚未停稳,那位青年便跳下车。扬长而去。
“他怎么不给钱?”我忍不住问。
老人慈祥地看着我,在胸前虔诚地划了个十字:
“阿门,愿上帝饶恕这年轻的罪人!”
“请等一下!”我说着蹦下车,向青年追去。
“等等——请等一下——”我边追边喊。
他停住步,转回身。
“你坐车为啥不给钱?”
“钱?我……从来没给过。”他坦然地说。
“我问你为什么?”我火了。
“你……我劝你少管闲事!”他口气硬起来。
“我今天非管不可!”我理直气壮。
“神经病!”他骂我一句,转身要走。我一把拉住他。
“你今天不交这一毛钱,我就叫你的名字上报!”我气愤地说,把记者证亮到他眼前。
他看了一眼,很不情愿地慢慢把手伸进衣兜,掏出一把票子,抽出一角钱递给我。
我瞪他一眼,转身往回跑。坐上车,我把钱交给老婆婆。她接过钱,看看我,然后在胸前虔诚地划着十字说:“阿门,愿上帝保佑你,好心人!”
我看她一眼,想笑但没笑。我才不信什么上帝呢!我只相信真理和正义,那才是真正的上帝!
小题1: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上帝没有打瞌睡”?(4分)
小题2:文章对“棉被”和“小毛驴”进行了细节描写,请说明作者的意图。(4分)
小题3:面对蛮横的坐车不给钱的青年,老婆婆和“我”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这个世界的音乐(节选)
刘易斯·托马斯
  ①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是随着我们拥挤地生活在一起,我们的通讯系统越来越复杂,我们彼此发出的声音变得更像嘈杂声,是偶然的或无关紧要的,我们很难从这噪声里选择出有意义的信号来。当然,原因之一,是我们似乎不能把通讯仅限于携带信息的、切题的信号。假如有任何新的技术来传播信息,我们好像一定会用它来进行大量的闲聊。我们之所以没有灭顶于废话之中,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
  ②使人聊以慰藉的是,听说较新的学科生物声学须得研究别的动物相互发出的声音中存在的类似问题。不管它们有什么样的发声装置,大多数动物都要发出大量含糊不清的嘟哝声。需要长期的耐性和观察,才能把那些缺乏句法和意义的部分加以剔除。为保持聚会进行而设计的那些无关紧要的社交谈话占了主导地位,大自然不喜欢长时间的沉寂。
  ③然而总有一种持续不断的音乐潜在于所有其它信号之下。白蚁在蚁穴中黑暗的、发着回响的走廊里用头部敲击地面,彼此发出一种打击乐式的声音。据描述,这声音在人的耳朵听起来,像是沙粒落在纸上,但最近对这种声音的录音进行的摄谱学分析显示,在这敲打声中,有着高度的组织规律。这敲击声以有规律的、有节奏的、长度不同的短句出现,就像定音鼓部的谱号。
  ④蝙蝠必须几乎连续不停地发出声音,以便借助声纳来察知周围所有的物体。它们可以在飞行时准确地发现小昆虫,并像有导向装置一样准确无误地向喜欢的目标快速前进。有这种高超的系统来代替眼睛的扫视,它们必定是生活在一个常伴有工业声、机器声的蝙蝠的超声世界里。然而,它们也彼此交流,也发出咔嗒声和高调的问候。另外,有人还听见,它们在树林深处倒挂身体休息时,还发出一种奇异的、孤凄的、清脆如铃的可爱声音。
  ⑤鸟类歌声中事务性通讯的内容已有人作了那么多分析,以至于看起来它们没有多少时间从事音乐。但音乐还是有的。在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词汇的背后,还有大量的、重复出现的美妙音乐,说这些是八小时以内的事务性语言是难以讲通的。我后院里的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一遍又一遍,我强烈的感觉是,它这样做只是自得其乐。有些时候,它似乎像一个住在公寓里的专业歌手一样练唱。它开始唱一段急奏,唱到第二小节的中间部分哑然而止,似乎那儿应该有一组复杂的和声。它重新从头再来,但还是不满意。有时它明显地改用另一套乐谱,似乎在即兴来几组变奏。这是一种沉思的、若询若诉的音乐。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说,“画眉在这儿。”
  ⑥人类普遍地表现出创作音乐和欣赏音乐的需要。我不能想像,甚至在我们最古老原始的时代,当一些天才画家在洞穴里作画之时,附近就没有一些同样具有创造才能的人在创作歌曲。
⑦其他器乐演奏家,比如蟋蟀或蚯蚓,它们单独演奏时听起来或许不像音乐,但那是因为我们听的时候脱离了上下文。如果我们能一下子听到它们合奏,配上全套管弦乐器,那巨大的合唱队集合在一起,我们也许就会听出其中的对位音,音调和音色的平衡,还有和弦和各种亮度。录制的座头鲸歌曲,充满力度和肯定,模糊和暗示,不完整,可以将它当作一个声部,好像是管弦乐队的一个孤立的音部。假如我们有更好的听力,听得见海鸟的高音,听得见成群软体动物有节奏的定音鼓,甚至听得见萦绕于阳光中草地上空的蚊蚋之群飘渺的和声,那合成的音响大约会使我们飘然欲飞的。
⑧假如像我所相信的那样,制造某种音乐的驱力如同其他的基本生物功能一样,也是我们作为生物的特点,那么其中必有某种道理。那有节奏的声音,也许是另外什么事的重现——是一种最最古老的记忆,是一支舞曲总谱,记载了混沌中杂乱无章的无生命的物质转化成违反几率的、有条有理的生命形式的过程。
小题1:根据节选的文段,下列选项不属于动物音乐的是( )(3分)
A.白蚁在蚁穴中黑暗的、发着回响的走廊里用头部敲击地面,传出有规律的、有节奏的、长度不同的敲击声。
B.我后院里的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
C.鸟类发出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事务性通讯。
D.蝙蝠在树林深处倒挂身体休息时,发出奇异的、孤凄的、清脆如铃的可爱声音。
小题2: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第⑦段的加点词语体现了科普文什么样的语言特色。(4分)
小题3: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制造某种音乐的驱力如同其他的基本生物功能一样,也是我们作为生物的特点”?你对作者这句话有何感想?(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人类和昆虫是一对欢喜冤家。一些昆虫对人类有益,更多的昆虫对人类有害。人类一直期盼着有一种能够杀灭害虫的武器。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研制成功了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打头阵的便是DDT。这些杀虫剂被大量使用,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由于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严重污染,对天敌不分敌我,害虫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等问题日渐突出。此外,有机氯类杀虫剂进入动物体内不能代谢排泄,会留下潜在的威胁,已使大量珍稀动物濒临灭绝。在人体内也测出相当数量的DDT和其他氯类化合物,已引起许多严重的疾病,如白血病、肿瘤、肝硬化等。可见杀虫剂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对人类做出贡献的同时,却又害苦了人类。现在害虫依仗自身对杀虫剂的抗药能力,正与人类进行着持久战。
  为了克服害虫的抗药性和探索新的杀虫方法,科学家深入到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等前沿科学,对杀虫剂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不断有了创新,研究出不少新剂型,使用方法也做了不少改进。科学家发现昆虫的抗药性与其体内的生物催化剂———酶有关。酶是生物体进行分解、化合等一系列代谢反应不可缺少的物质。生物体中有1300多种酶,其中有一大类被称为“解毒酶”,如酯酶、酰胺酶、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等等。它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各自的“魔法”:或像刀子一样将杀虫剂分子割成一小段一小段,或是将杀虫剂的“外衣”剥离掉,使其降解,失去原有的化学结构,导致毒性降低或消失。针对解毒酶的这种解毒功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抗解毒酶的增效剂。增效剂本身无毒,但能使解毒酶解体,抑制解毒酶的作用。因此,将增效剂与杀虫剂混用后显著提高杀虫剂的杀毒能力,是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有效途径。
  昆虫体内还有一类能帮助神经细胞做正常的信息传递的物质,如乙酰胆碱酯酶。科学家就利用一种抑制剂来抑制它的作用,使昆虫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中断,虫体因此而陷入高度的抑制或兴奋之中,最后就死亡了。
                                          (《科学通报》1998年第7期)
小题1:“使用方法也做了不少改进”句的“改进”是指(     )
A.过去使用的是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改进后使用的是一种新的剂型。
B.过去使用的是化学的办法,改进后使用的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的办法。
C.将增效剂与杀虫剂混合使用。
D.过去使用的是有毒的化学合成剂,改进后使用的是无毒的增效剂。
小题2:下面四种说法中与第二自然段所述内容相符合的一项是(     )
A.每种生物的体内都有1300多种酶,但只是一部分酶具有解毒功能。
B.害虫之所以能够对农药产生抗药性,与其体内具有一些能解毒的酶有关,但不同类型的害虫,其具体的解毒方式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C.害虫对农药“解毒”,是通过体内的“解毒酶”破坏杀虫剂的分子结构实现的。
D.害虫体内的“解毒酶”能够完全使农药的毒性消失。
小题3:对本文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使用了新剂型的农药,改进了使用方法,化学杀虫剂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B.科学家通过对“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所制的“增效剂”和通过对“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所制出的“乙酰胆碱酯酶”,其杀虫原理完全不同,但是都不污染环境。
C.如果单独使用“增效剂”,并不能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但是,单独使用“乙酰胆碱酯酶”却能够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D.尽管科学家已经研究制造了不少新剂型的农药,改进了使用方法,但化学合成的杀虫剂仍是一把双刃剑。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洗  澡 
王安忆
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师傅要去哪里?”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静安寺。”小伙子就说:“十五块钱。”他说:“十块钱。”小伙子又说:“十二块钱。”他要再争,这个时候,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他泄了气似的,浑身没劲。小伙子跃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然后,他们就上路了。
路上,小伙子问他:“你家住在静安寺?”他说:“是。”小伙子又问:“你家有浴缸吗?”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便含含糊糊地说:“嗯。”小伙子接着问:“你是在哪里上班?”“机关。”“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小伙子再问。他说:“有是有,不过……”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说下去:“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用,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
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他俩的汗衫都湿了,从货站到静安寺,几乎斜穿了整个上海,他很渴,可是心想:“如果喝汽水,要不要给他买呢?”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念头。
小伙子又问道:“你每天在家还是在单位洗澡呢?”他先说“在家,可一想到这人也许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说“单位”。这时又想起自己刚说过单位浴缸没人用,就又补了句:“看情况而定。”那人接着问:“你家的浴缸是大还是小?”他不得已地说:“很小。”“怎样小?”“像我这样的人坐在里面要蜷着腿。”“那你就把水放满,泡在里边;或者站在里面,用脸盆盛水往身上泼,反倒比较省水。”“是的。”他答应道,心里却动了一下,望了一眼那人汗淋淋的身子,想:其实让他洗个澡也没什么,可是想到女人说过“厨房可以合用,洗澡间却不能合用”的一些道理,就没再想下去,这时候已到了市区,两边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他渴得非常厉害,他已经决定去买两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可是路边却没有冷饮店。
“我兄弟厂里,天天有澡洗。”小伙子告诉他。他想问问小伙子有没有工作,有的话是在哪里。可他懒得说话,正午的太阳将他烤干了。望了望明晃晃的一条马路,他不知到了哪里。他想,买两瓶汽水是刻不容缓了。那人也像是渴了,不再多话,只是埋头蹬车,车链条吱吱地响,他们默默地骑了一段。他终于看见了一个冷饮店,冰箱轰隆隆地开着。他看到冷饮店,便认出了路,知道不远了,就想:忍一忍吧,很快到家了。为了鼓舞那人,他说:“快到了,再过一条马路,就有一条弄堂,穿过去就是。”小伙子振作了一下,然后说:“这样的天气,你一般是洗热水澡,还是冷水澡?”他支支吾吾的。小伙子又说:“冷水澡洗的时候舒服,热水澡洗过以后舒服。不过,我一般洗冷水澡就行了。”他心里一跳,心想这人是真要在他家洗澡了。洗就洗吧,然而女人关于浴缸文明的教导又响起在耳边,就没搭话。
到家了,小伙子帮他把书搬上二楼。他付了钱,又从冰箱倒了自制的橘子水给小伙子喝。小伙子很好奇地打量他的房间,这是两间一套的新公房,然后说:“你洗澡好了,我喝了汽水就走。”这一回,他差一点要说“你洗个澡吧”,可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那人坐了一会儿,喝完了橘子水,又问了些关于他家和单位的问题,就起身告辞了,出门后说:“你可以洗澡了。”                                         (有删改)
小题1: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6分)
                                                                                   
                                                                                   
小题3:“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多方面的考虑。请就主题思想这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6分)
                                                                                  
小题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骑黄鱼车的小伙子虽然早已发现了生意,但他骑车迎上前时,却后退了半步,表明他较有礼貌,也有些害羞。
B.文中使用的“黄鱼车”、“弄堂”等字眼所体现出来的地域色彩,有助于读者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C.如果“女人”没说过浴缸文明的那些道理,小说的主人公“他”就不会为是否让那小伙子洗澡的问题如此犹豫
D.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呈现主人公曲折微妙、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这是本文最突出的手法。
E.本文以写实的笔法,在貌似琐碎的叙述中,塑造了两个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传达出了作者褒贬分明的思想情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家》《欧也妮 葛朗台》的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我要请客啦!请克罗旭他们吃饭。”葛朗台把一只野兔、几只鹧鸪,还有几条鱼交给拿侬。野兔和鹧鸪是在花园里打到的,鱼是从佃户们那儿要来的。“从我结婚到现在,二十多年了,这是你爸爸第三次请客。”葛朗台太太小声对女儿说。
葛朗台这次请客是因为他想要克罗旭他们为自己到巴黎处理弟弟的善后事宜,而且设法让他们“自费旅行”。
B.觉新与表妹梅芬青梅竹马,但梅的母亲和觉新的继母周氏在牌桌上有了意见,就拿拒婚来报复。觉新屈从于父亲的意志与瑞珏结婚。不久,梅出嫁。不到一年便守了寡回到了娘家。
C.晚饭时,葛朗台太太等桌布撤走之后对葛朗台说道:“咱们该戴孝吧?”“真是的,葛朗台太太,您光知道出新鲜主意花钱。戴孝要戴在心里,不在乎衣裳。”葛朗台说。“但是,为兄弟戴孝是省不过去的,再说,教堂也规定咱们……”
最后葛朗台听从了太太的建议,决定拿出六路易让太太去买孝服,但要求只给他一块黑纱就行了。
D.忽然袁成气咻咻地跑进来说:“太太,三老爷,姑太太来了。”接着从侧门里走进了张太太,后面跟的是琴和另一个年轻女子。
这一个年轻女子梅,军阀混战时正在张家玩,本要回家去,但因那一带的交通断绝,只得跟着跟着琴逃到高家来。与高家再一次“亲密接触”。
E.巴金的《家》中,觉新是性格内涵最为复杂的悲剧性典型。他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悲剧命运,但对封建家长的专制意志处处忍让、顺从。为了维护封建家庭,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他觉醒了,毅然投奔了光明。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