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微博正在改变中国青年的生活 ⑴“微博让网友的心和我们舟曲紧紧地连在一起。”8月20日,重庆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大二学生王凯,在接受记者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微博正在改变中国青年的生活 ⑴“微博让网友的心和我们舟曲紧紧地连在一起。”8月20日,重庆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大二学生王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的生活完全被泥石流和微博改变了。当他8月8日发出第一条微博时,根本没想到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和鼓励。 ⑵在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王凯以“Kayne”为名发的微博成了网友甚至媒体了解灾情的重要信息源。仅8月9日一天,他就发了100多条关于灾区情况的微博,在网上被迅速转发传播,部分图片被各大网站转载。有媒体说:“他一个人就像一个通讯社。”现在,王凯微博上的“粉丝”数量已经超过1万人。 ⑶在舟曲泥石流发生以前,王凯上微博多是为了娱乐消遣,“通过这次事件,我有了很大改观,很多人通过微博集结起来了,不少人捐款捐物找不到渠道还会留言给我。” ⑷“如果后续环节充分,一条微博可以做到核裂变式的广泛传播。”传播学专家闵大洪教授在微博研究文章中说道,尽管微博具有信息碎片化的特点,但“围观”现象并不少见,完全可以形成舆论。尽管微博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但同样具有动员和组织作用。他举例,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网友通过微博发出“超级急”的信息,告知首都机场一号航站楼北线货运站征集救灾物资,号召网友将灾区急需的物品送达。4月18日至21日,由社会热心人士联系的海航包机连续4天运输网友捐赠的赈灾物质,总量超过20吨。 ⑸被微博影响和改变的不只是王凯,日常生活中上微博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通过清研咨询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8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6%的人不超过40岁),92.4%的人上微博。94.3%的人表示微博在改变自己的生活。调查显示,87.3%的人会上微博了解大家对公共事件或突发事件的看法并发表意见;62.5%的人参与过微博上发起的寻人、祈福等公益行动。 ⑹某外企职员陈松,觉得微博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每天上下班路上要花两个小时,就会用手机上微博。遇上什么事,拍个照片就随手发上去了,特方便。在微博上关注一些名人、明星、书籍等,也让我认识了一些有共同爱好的新朋友。” ⑺调查显示,94.3%的人表示微博在改变自己的生活。67.1%的人表示微博能即时交流,改变了交友、沟通的方式和习惯;64.9%的人认为上微博更容易形成特定的小圈子;60.8%的人表示微博能随时随地记录,改变了表述和思维的习惯。 ⑻微博也有让陈松烦恼的时候。他“关注”了200多人,每天一上去更新特别多,蹦出来的东西很多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有些网站推荐的话题会起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其实没什么内容。” ⑼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目前微博在信息的真实性上还有欠缺,“微博是草根媒体,没有把关人,谁都可以发布消息,难免真假难辨。所以,微博只能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充。”此外,很多名人开微博的目的是为了营销自己,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微博信息海量,政府不太可能管控,网站的约束作用也不明显。他提醒广大博友,阅读微博时会有风险,还不能作为信息的主要来源。 ⑽“微博的可信度和网络的可信度是一样的。”北京某文化公司执行总编马中才认为,不管渠道是什么,接收到的信息都要自己判断,“通过常识判断哪些是真实的,就不会太盲从。” ⑾调查显示,56.5%的人觉得微博上的信息“基本可信”,23.2%的人“不确定”,20.3%的人觉得“不太可信”。69.1%的人表示对于微博传播的信息,一定要加以甄别。 ⑿闵大洪表示,要使微博信息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并对社会有益,归根结底要依赖传播节点上的人,依赖他们的媒介素养、道德水准和辨别力。 (选自人民网 本文有删改) 注:微博,即微型博客,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小题1:如何理解“如果后续环节充分,一条微博可以做到核裂变式的广泛传播”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小题2:文中出现了大量关于微博的调查数据,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5分) 小题3:结合全文,说说如何发挥微博的积极效应?(6分) |
答案
小题1:微博的内容如果有连续性,就能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形成舆论,从而具有了动员和组织作用,就可以对社会事件产生影响力。 小题1:①使文章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准确性(2分),②科学地反映了微博在中国青年中引起了广发的关注的真实现状(1分),说明他们许多人利用微博参与社会生活,改变生活和思维方式,而且大部分人对微博保持了理性的态度(2分)。 小题1:微博的作者和关注者要有良好的媒介素养、道德水准和辨别力。(2分) 一方面,微博作者不要局限于娱乐消遣,要抛弃功利性,传播的内容要真实可靠,要通过微博团结网友,为有意义的社会生活共同作出积极的贡献。(2分) 另一方面,网友不可以盲从微博,要理性分析判断(或要运用常识去判断),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舆论氛围。(2分) |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每一个划线处为2分,注意要解读“后续环节充分”“核裂变式”“围观”的内在含义 小题1:大量关于微博的调查数据的使用,增加文章的真实性、典型性、准确性,再结合文意谈作用—说明他们许多人利用微博参与社会生活,改变生活和思维方式。 小题1:回答此题注意最后一段“闵大洪表示,要使微博信息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并对社会有益,归根结底要依赖传播节点上的人,依赖他们的媒介素养、道德水准和辨别力”。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艺上的宽容 周作人 主张自己的判断的权利而不承认他人中的自我,为一切不宽容的原因,文学家过于尊信自己的流别,以为是唯一的“道”,至于蔑视别派为异端,虽然也无足怪,然而与文艺的本性实在很相违背了。 文艺以自己表现为主体,以感染他人为作用,是个人的而亦为人类的,所以文艺的条件是自己表现,其余思想与技术上的派别都在其次。各人的个性既然是各各不同,(虽然在终极仍有相同之一点,即是人性)那么表现出来的文艺,当然是不相同。现在倘若拿了批评上的大道理要去强迫统一,即使这不可能的事情居然实现了,这样文艺作品已经失了他唯一的条件,其实不能成为文艺了。因为文艺的生命是自由不是平等,是分离不是合并,所以宽容是文艺发达的必要的条件。 然而宽容决不是忍受。不滥用权威去阻遏他人的自由发展是宽容,任凭权威来阻遏自己的自由发展而不反抗是忍受。正当的规则是,当自己求自由发展时对于迫压的势力,不应取忍受的态度;当自己成了已成势力之后,对于他人的自由发展,不可不取宽容的态度。聪明的批评家自己不妨属于已成势力的一分子,但同时应有对于新兴潮流的理解与承认。他的批评是印象的鉴赏,不是法理的判决,是诗人的而非学者的批评。文学固然可以成为科学的研究,但只是对已往事实的综合与分析,不能作为未来的无限发展的轨范。文艺上的激变不是破坏文艺的法律,乃是增加条文,譬如无韵诗的提倡,似乎是破坏了“诗必须有韵”的法令,其实他只是改定了旧时狭隘的范围,将他放大,以为“诗可以无韵”罢了。表示生命之颤动的文学,当然没有不变的科律;历代的文艺在他自己的时代都是一代的成就,在全体上只是一个过程。要问文艺到什么程度是大成了,那犹如问文化怎样是极顶一样,都是不能回答的事,因为进化是没有止境的。许多人错把全体的一个过程认做永久的完成,所以才有那些无聊的争执,其实只是自扰,何不将这白费的力气去做正当的事,走自己的路程呢? 近来有一群守旧的新学者,常拿了新文学家的“发挥个性,注重创造”的话做挡牌,以为他们不应该“对于为文言者仇雠视之”;这意思似乎和我所说的宽容有点相像,但其实是全不相干的。宽容者对于过去的文艺固然予以相当的承认与尊重,但是无所用其宽容,因为这种文艺已经过去了,不是现在的势力所能干涉,便再没有宽容的问题了。所谓宽容乃是说已成势力对于新兴流派的态度,正如壮年人的听任青年的活动。其重要的根据,在于活动变化是生命的本质,无论流派怎么不同,但其发展个性注重创造,同是人生的文学的方向,现象上或是反抗,在全体上实是继续,所以应该宽容,听其自由发育。若是“为文言”或拟古的人们,既然不是新兴的更进一步的流派,当然不在宽容之列。——这句话或者有点语病,当然不是说可以“仇雠视之”,不过说用不着人家的宽容罢了。他们遵守过去的权威的人,背后得有大多数人的拥护,还怕谁去迫害他们呢。老实说,在中国现在文艺界上宽容旧派还不成为问题,倒是新派究竟已否成为势力,应否忍受旧派的迫压,却是未可疏忽的一个问题。 一九二二年 (选自《自己的园地》,有删改) 小题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5分)A.文艺的本性是表现自我,体现个性。唯我独尊而阻遏他人的自我表现,是为不宽容,它有违文艺的本性。 | B.文艺最终都要统一,统一为表现人性,但是这种统一不应该采取强迫的手段,而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 C.新兴流派在寻求文艺上的自由发展时,对于迫压的势力,不应采取忍受的态度,而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 D.无韵诗的提倡是一次文艺上的激变与发展,它改变了有韵诗原有的狭隘范围,并取代了有韵诗的地位。 | E.在中国当时文艺界,应该重视的问题并非对传统文艺应否宽容,而是新兴流派应否忍受传统文艺阻遏。 小题2:下面的说法,与文中作者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A.五四时期的无韵新诗,不应忍受“诗必须有韵”的法令。 | B.在五四时期,对所有的唐宋诗词,都不存在宽容的问题。 | C.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文言文应持宽容态度。 | D.当下新兴的网络文学,虽然瑕瑜互见,也应该宽容对待。 | 小题3:本文论述的话题是“文艺上的宽容”,为什么还要谈“忍受”问题?请简要说明。(4分) 小题4:文艺为什么需要宽容?请从文艺多样性和文艺进化两个方面简要回答。(4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朵午荷 洛夫 这是去夏九月间的旧事,我们为了荷花与爱情的关系,曾发生过一次温和的争辩。“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 “爱它的翠叶田田。” “叶残了呢?” “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种结论岂不太过罗曼蒂克。” “你认为……?” “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 记得那是一个落着小雨的下午,午睡醒来,突然想到去博物馆参观一位朋友的画展。为了喜欢那份凉意,手里的伞一直未曾撑开,冷雨溜进颈子里,竟会引起一阵小小的惊喜。沿着南海路走过去,一辆红色计程车侧身驰过,溅了我一裤脚的泥水。抵达画廊时,正在口袋里乱掏,你突然在我面前出现,并递过来一块雪白的手帕。老是喜欢做一些平淡而又惊人的事,我心想。 这时,室外的雨势越来越大,群马奔腾,众鼓齐擂,整个世界笼罩在一阵阵激越的杀伐声中,但极度的喧嚣中又有着出奇的静。我们相偕跨进了面对植物园的阳台。“快过来看!”你靠着玻璃窗失神地叫着。我挨过去向窗外一瞧。顿时为窗下一幅自然的奇景所感动,怔住。窗下是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谢,或者说多已雕塑成一个个结实的莲蓬。满池的青叶在雨中翻飞着,大者如鼓,小者如掌,雨粒劈头劈脸洒将下来,鼓声与掌声响成一片,节奏急迫而多变化,声势相当慑人。 我们印象中的荷一向是青叶如盖,俗气一点说是亭亭玉立,之所以亭亭,是因为它有那一把瘦长的腰身,风中款摆,韵致绝佳。但在雨中,荷是一群仰着脸的动物,专注而矜持,显得格外英姿勃发,矫健中另有一种娇媚。雨落在它们的脸上,开始水珠沿着中心滴溜溜地转,渐渐凝聚成一个水晶球,越向叶子的边沿扩展,水晶球也越旋越大,瘦弱的枝杆似乎已支持不住水球的重负,由旋转而左摇右晃,惊险万分。我们的眼睛越睁越大,心跳加速,紧紧抓住窗棂的手掌沁出了汗水。猝然,要发生的终于发生了,荷身一侧,哗啦一声,整个叶面上的水球倾泻而下,紧接着荷枝弹身而起,又恢复了原有的挺拔和矜持,我们也随之嘘了一口气。我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一片浓烟刚好将脸上尚未褪尽的红晕掩住。 也许由于过度紧张,也许由于天气阴郁,这天下午我除了在思索你那句“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的话外,一直到画廊关门,挥手告别,我们再也没有说什么。 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另一个秋末的下午。这次我是诚心去看荷的,心里有了准备,仍不免有些紧张。跨进园门,在石凳上坐憩一下,调整好呼吸后,再轻步向荷池走去。 噫!那些荷花呢?怎么又碰上花残季节,在等我的只剩下满池涌动的青叶,好大一拳的空虚向我袭来。花是没了,取代的只是几株枯干的莲蓬,黑黑瘦瘦,一副营养不良的身架,跟丰腴的荷叶对照之下,显得越发孤绝。这时突然想起我那首《众荷喧哗》中的诗句:“众荷喧哗/而你是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 午后的园子很静,除了我别无游客。我找了一块石头坐了下来,呆呆地望着满池的青荷出神。众荷田田亭亭如故,但歌声已歇,盛况不再。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繁华与喧嚣,到处拥挤不堪;现在静下来了,剩下我独自坐在这里,抽烟,扔石子,看池中自己的倒影碎了,又拼合起来,情势逆转,现在已轮到残荷来欣赏我的孤寂了。想到这里,我竟有些赧然,甚至感到难堪起来。其实,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种羞耻,当有人在欣赏我的孤寂时,我绝不会认为他有任何罪过。朋友,这点你不要跟我辩,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今年花事已残,明年照样由根而茎而叶而花,仍然一大朵一大朵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接受人的赞赏与攀折,它却毫无顾忌地一脚踩污泥,一掌擎蓝天,激红着脸大声唱着:“我是一朵盛开的莲”,唱完后不到几天,它又安静地退回到叶残花凋的自然运转过程中去接受另一次安排,等到第二年再来接唱。 扑扑尘土,站起身来,绕着荷池走了一圈后,绕第二圈时,突然发现眼前红影一闪而没。我又回来绕了半匝,然后蹲下身子搜寻,在重重叠叠的荷叶掩盖中,终于找到了一朵将谢而未谢,却已冷寂无声的红莲,我惊喜得手足无措起来,这不正是去夏那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吗? (选自《一朵午荷》,有删节) 小题1:纵观全文,谈谈标题“一朵午荷”中“午”的含义。(4分) 小题2:简要归纳画线段落的段意,并简析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5分) 小题3:结合两次观荷,谈谈“我”在思索“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这句话的过程中,思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洞前有水名韩江。皆因韩愈而名。 ②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公元819年,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修路盖庙,劳民伤财。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③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12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韩愈自己也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 ④但是,当他到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当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按照当时的规矩,贬臣如罪人服刑,老老实实磨时间,等机会便是,决不会主动参政。但韩愈还是忍不住,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迷信,只知投牲畜以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 “以正音为潮人诲”。不可想像,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州而贬袁州,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 ⑤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面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韩愈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被贬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所以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⑥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韩愈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难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⑦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荒蛮之地视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 (选自梁衡《人杰鬼雄》有删节) 小题1:关于韩愈被贬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韩愈是因为宪宗迎佛骨而勇敢进谏,最终被皇帝认为抗龙颜、揭龙鳞而遭到贬谪,也因为这次贬谪成就了韩愈的身后名。 | B.潮州的韩公祠、韩山、韩水都是因为潮州的人民纪念韩愈的功绩,同时以此为韩愈洗清冤屈并对朝廷表示抗议。 | C.韩愈虽然因为遭贬而心境凄苦,但之后看到百姓之苦便泰然处之,尽力而为。 | D.韩愈遭贬谪和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的挫折相比更为严重,一度心情低落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 | E.韩愈被贬后,面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于是奋不顾身地坚决抨击。 小题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的人生的逆境大概可以分为四种,韩愈是处在人生的逆境中第二、第三两种逆境。 | B.韩愈比屈原、李白多一层高明的原因在于他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难上,而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 C.潮州地方偏僻,文化落后,有很多弊政陋习,在韩愈的努力之下大为改观。 | D.韩愈在潮州发现当地乡学不兴、文化落后,所以他提倡古文运动,并由此发展成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古文运动,开一代文章先河。 | 小题3:文章第⑥自然段说:“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请结合韩愈的经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小题4:结合全文,韩愈言行一致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并作简要分析。(4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6分) 鸿 雁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蟑、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乌,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迂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绎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寓慨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据,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小题1:下列古代咏雁诗(词),“侧重言志”的是 ( )(3分)A.“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 B.“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 | C.“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 小题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 B.中国占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 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 E. 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托物言志的诗词。 小题3:文章最后一段中提到“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其中“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小题4:鸿雁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独特的意象,请你结合文章谈谈在古代诗歌中鸿雁能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审美感受?(4分) |
阅读下面的人物传记,完成小题。 布衣学者张中行 张昌华 张中行(1909—2006)先生在吹熄九十七支生日蜡烛后,驾鹤而去。“都市柴门”随之关闭,“布衣学者”就此远行。 世人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是再贴切不过的。清光绪三十四年,他生于河北香河县一农家,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1936年北大毕业,一直吃笔墨饭,曾在中、小学教过书;建国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当编辑,编教科书,偷闲写点文章贴补家用,数十年如一日在煮字疗饥中度过。1956年,他所在的出版社评级,六级以上为高级知识分子,张中行是七级,属低级。 直到耄耋之年,才获赠一顶“特约编审”的桂冠。称其“布衣”,是当之又当。张中行在北大读的是中文,但涉猎的范围包括国学、哲学、禅学和文学,不仅思考老庄、孔孟,而且研究罗素、培根,著述宏富。谓其学者,名副其实。季羡林评论他“学富五车,腹笥丰盈”,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启功说他“既是哲人又是痴人”。一后辈学人说得更酷:“不读张先生的书,不知道他的学问有多大,读了他的书,更不知道他的学问有多大!” 张中行是一匹老黑马,没有伯乐发现他。80岁时,适逢天时地利人和,他独自闯了出来,获得了“文学家”、“哲学家”、“杂家”、“教育家”等多项桂冠。其哲学著作《顺生论》引人关注,被称为“当代中国的《论语》”,启功誉其为“整个一部《春秋繁露》”。 张中行从80年代初开始陆续写了“负暄三种”、《顺生论》等。铁树开花,竟然枝繁叶茂。 他的“负暄三种”自1986年始每隔4年出一本。《顺生论》等面世,一时洛阳纸贵,张中行遂“暴得大名”。时年张已八十,于是有“老旋风”之说。 张中行是从燕赵大地走出来的学人,世事沧桑却丝毫未能改变他敦厚、淳朴的本色。在做 学问、待人、处事以至生活细节上,他都是古韵犹存。 张中行的仪表既不轩昂也不潇洒,甚而也缺乏学者的那种雍容与儒雅,他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凡人。但他行为高逸,虽埋身市井,却“道通天地”,虽侧身陋巷,而能“思入风云”。他讲“顺生”,但“不偏不党,不依不傍,不卑更不亢”。他的言行自有准则:“心里有所疑就说,是自由;听者不以为忤,是容忍。”“对不同意见,我一是尊重,二是欢迎,三是未必接受,四是决不争论。” 张中行一介寒士,半生坎坷,晚景见晴。到85岁时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自称“都市柴门”。他的“柴门”没做任何装修,小客厅兼通道里还放着书架,是平常人家六七十年代的居住水平,其俭朴给人的印象十分强烈。书房也不甚雅致,书橱里放着一些古玩,多为石头,像仓库。一把破藤椅的扶手用塑料绳绑扎着。老式书案上备有文房四宝,书卷气袭人。他的卧室更为简陋,被子是五六十年代农家常用的大花被,连迭法也是老式的,床边墙上还糊着报纸。 他对生活的要求很低,请启功吃饭也只在楼下的小馆子,四菜一汤,喝点二锅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有时在外面吃饭,一根豆腐丝掉在桌上,他都要捡起来吃,席毕若有剩莱,他也很从容地打包带回去。布衣的他,深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搞笑的是,有一晚辈送他一瓶“人头马”,让他开洋荤。他听说这酒要值1800元,咋舌不已。想喝吧,一两就是180元,不忍心下口;送人吧,又怕背上巴结人的名儿;转卖了吧,又怕人说拿晚辈的人情换钱。思来想去,只好把这“贵客”束之高阁…… 张中行为人古朴,尚古风。文亦如其人。从行文上说,他的文章开头喜欢旁征博引,下笔千言如行云流水。不似今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他的行文过程就是“思”的过程。他长于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化为一缕缕哲思,融入他对人生的体察观照之中。 启功说张氏的“散文杂文,不衫不履,如独树出林,俯视风云”。也有人说张氏散文“少张扬蹈厉之辞,也似乎缺少至大至刚的伟岸气象,但从他那清新自然如数家珍般的娓娓叙述中,从那貌似拉杂的谈古论今、引经据典中,我们可体察到他对摄生治世之道、国家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斯言诚哉。 对他的文,周汝昌先生也有贴切的评论:“你从他的文笔看得出,像他论砚一样,那是外有柔美,内有刚德。其用笔,看上去没有什么‘花哨’,而实际上绝非平铺板叙,那笔一点儿也不是漫然苟下的。”“读他老的文字,像一颗橄榄,入口清淡,回味则甘馨邈然有余。这里面也不时含有一点苦味。” 小题1:为什么说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是再贴切不过的?(4分) 小题2:这篇传记在选用材料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请就一个方面的特色联系文本简要分析。(5分) 小题3:张中行八十终于成名,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条简述。(6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