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谈谈“情景交融”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谈谈“情景交融”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顾起元说:“作者内激于志,外荡于物,志与物泊然相遭于标举兴会之时,而旖旎佚丽之形出焉。”用现在的话来说,情因景而物态化,景因情而意象化,这便是诗人进行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的基本内容。而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便成了诗歌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从我国的古典诗歌民族传统看,情景交融标志着我们民族基本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古典诗歌往往通过借景言情,寓情于景,而使诗情画意高度融合,从而在艺术上表现为含蓄蕴藉,诗味浓郁,使人读之,悠然神远。 诗歌,或借景言情,或寓情于景,或缘情布景,其中所写景物,不只对诗人所抒之情起着规范作用,显示着诗人思想感情的趋向,使诗人内在的,乃至抽象的情感外化、客观化和对象化,从而加强诗歌的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而且,“情融乎内而深且长”,“寓情于景而情愈深”,更加强了诗歌的美感,而耐人寻味。 情景交融,关键在融。有些诗,情景并同,然而妍媸各别。谢榛曾说:“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这大约是因为,司空曙的两句诗,仿佛信手拈来,抒写自然,善藏善露,能给人以更多的美感。也就是情与景融合得好,不露痕迹。可知,同是情景交融,也自有高低优劣之分,或者说是有程度的不同。而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则是情景浑融,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传统的美学观念中有一个显著特色,即认为世界万物具有类似人的精神、意识、性情的表现。因此,诗人们往往追求一种“山情即我情,山性即我性”的理想艺术境界,物我同一,浑然无迹。 与此相联系,诗人抒情写景,莫不“因性之自然,究物之微妙”。因此之故,同是情景交融之作,不同的诗人在写法与风格方面,却各呈异彩,各有千秋。比如,“大概李(白)写景入神,王(昌龄)言情造极。”(胡应麟语)又如:“耆卿熔情入景,故淡远;方回熔景入情,故秾丽。”(周济语)如此等等。 情景交融,说到底不过是创造诗歌意境的一种手段与方式。而要创造出既优美而又深切动人的意境,最终还得看整个诗篇的立意。所谓“情景交融,错综唯意”(胡应麟语),所谓“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惟意所适”(王夫之语)。这都较明确地指出了在情景交融过程中,意所应有的统摄作用。所以,抒情写景,贵在立意。 (摘编自任中杰《谈谈“情景交融”》,有删节) 1.下列有关“情景交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情”和“景”相互生发与渗透,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产生美妙的诗歌意境,这就是所谓的“情景交融”。 B.从我国的古典诗歌民族传统看,情景交融标志着我们民族基本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 C.“情景交融”使中国古典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含蓄蕴藉的特点和浓郁的诗味,使人读来有悠然神远之感。 D.情景交融不过是创造诗歌意境的一种手段与方式,这种方式最终是由整个诗篇的立意决定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顾起元认为诗人在创作时受到内在主观情感和外在客观事物的共同作用,当主客观相互碰撞时,美丽的诗篇就产生了。. B.作者认为诗人在创造诗歌意境时,都必须经过“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这一过程。. C.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能够对诗人所抒之情起着规范作用,同时让读者把握诗人思想感情的趋向。. D.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不仅能够让诗歌更形象、具体和生动,而且当诗情画意高度融合时,更能加强诗歌的美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美学观念认为世界万物具有类似人的精神、意识、性情的表现,这让中国诗人们往往追求一种“物我同一”的理想艺术境界。. B.由于诗人个性的差异,即使同是情景交融的作品,不同的诗人在写法与风格方面,却各呈异彩,各有千秋。 C.司空曙的两句诗虽然在景情方面与韦庄和白居易的诗句没有差别,但因为情景融合得好,不露痕迹而最为人津津乐道。. D. 胡应麟和王夫之都认为情景交融可以创造出既优美而又深切动人的意境,同时情景交融又理所当然地要受到诗歌的立意的统摄。. |
答案
1. D。情景交融是创造诗歌意境的手段与方式,诗篇立意决定的是情景交融创作出的结果意境。 2. B。 “都必须经过”在原文中并未体现。 3. D。 “情景交融可以创造出既优美而又深切动人的意境”不是胡应麟和王夫之的观点。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橘 子 李培俊 他上衣破了,裤子也撕开了一道不小的口子。脸上还有几条浅色的灰道子,其中一条越过眉梢,在腮帮上拐了个S形的小弯,一直延伸到嘴角那里。他显得异常狼狈。天快黑时,他出现在卖橘子的小摊前。橘子又香又甜的滋味,对于又渴又饿的他具有致命的诱惑力,他恨不得立即拿起一个,剥去外皮,塞进嘴里!但他没有。他用力咽下一口口水,手下意识地伸进上衣空无一物的口袋,他最后又犹豫着把手伸向鼓鼓的裤袋…… 这时,摊主拿起一只又圆又大的橘子递到他手上,那只橘子是摊子上最为鲜亮的一只。摊主笑笑说:忘记带钱了吧?以后记住,男人出门,口袋可不能空。吃吧,吃吧,自家树上结的。 他说了声谢谢,拿着橘子离开了。 两天后,他又一次出现在那个卖橘子的小摊前。没等他开口,摊主就拿起橘子塞给他,不是一只,而是四只。他张张嘴,想对摊主说些什么的,可他欲言又止,终于什么也没说,把一份折叠起来的报纸放到大堆的橘子旁,走了。晚上摊主收摊,发现了那份报纸,打开一看,摊主惊呆了:上面有一则公安部门的悬赏通缉令,照片上那个通缉犯,竟是他!自己竟两次送橘子给他吃!几经犹豫之后,摊主还是拨通了报警电话。 公安部门调集警力,在小摊周围设伏,静等着逃犯的再次出现。三天后的中午,逃犯果然出现了。他没有马上进入警方的埋伏圈,而是远远站着,朝四周张望一阵之后,做出了一连串令人费解的动作:他先从裤袋里掏出一把尖刀,举得高高的,在空中晃动几下,然后五指一松,尖刀在阳光下划出一缕寒光,哐当一声落到地上。随即,他举起双手,走进警察的埋伏圈。警察一拥而上,给他戴上手铐,推向远处的警车。他说,请等一下,能让我和卖橘子的老板说句话吗?带队的警长犹豫了一下答应了,两个警察架着他,来到卖橘子的摊主面前。他对摊主说:那张报纸是我故意放在你这里的。说完,逃犯如释重负地吐出一口长气,跟着警察上了警车。 摊主连忙找出那份报纸,发现背面有几行用铅笔写下的小字:长期以来,我像一只被猎人追赶的兔子,东躲西藏,白天钻进不见天日的密林,晚上睡在阴暗潮湿的山洞,吃没吃的,喝没喝的,我都快疯了……当我为选择怎样结束自己的生命犹豫不决时,你送给我橘子吃,还对我微笑。老实说,是你的善良感动了我。对你,我无以为报,举报不是有2万元的赏金吗?权作是我对你善良的报答吧。 公安部门按照通缉令的承诺,第三天便把2万元赏金送给摊主。摊主接过钱,颤抖着打了一张收条,把钱掖进内衣口袋。 8年之后,劳改农场的储油仓库发生火灾,危急关头,他冲进火海,搬出了8桶汽油,避免了一次灾难性的事故发生,又因一辆失控的卡车冲向一个狱友的时候,他及时推开狱友,却永远失去了左腿。 他获准减刑4年。出狱那天,他没有回家去见妻子儿子,而是拄着双拐去了那个小镇,去找送他橘子的摊主。摊主的妻子红着双眼告诉他:丈夫已经在两年前去世了。说着,她递给他一个沉甸甸的纸包,对他说:临死前让我把这包东西交给你,说你用得着。他让你也摆个水果摊,挣钱虽然不多,可那是自己挣的,花着踏实。他打开纸包,里面是那2万元钱的赏金,分文未动。包钱的报纸,也是他当年留给摊主的那张。几年时间,纸张已经发黄,通缉令上的照片也已有点模糊不清。 他捧着钱和报纸哭了,跪在摊主的遗像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开头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个逃亡者粗略的形象轮廓,同时这段肖像描写也暗示读者这个逃亡者的身份和经历,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 B.第一段中的对“他”动作的细致刻画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下意识”和“犹豫着”这两个细节可以看出“他”心中的矛盾和挣扎。 | C.两天后,“他”又来到水果摊前想对摊主表示感谢并想再要几个橘子,但顾忌到自己的身份只能欲言又止。 | D.8年后,为了立功减刑,在劳改农场服刑的他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避免了一场灾难性事故的发生。 | E.这篇小说选材独特,构思颇具匠心,通过设置悬念和伏笔,使作品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是一篇文学性和思想性都很强的作品。 (2)小说为什么要以“橘子”为题?请结合作品做具体分析。(6分) (3)作者的初稿里,小说的结尾原来还有这样一句话:“他卖起了橘子,在摊主原来摆摊的地方。”这句话是否应该保留?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4)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善意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你是如何看待人性中的善良的呢?请结合小说内容和你的经历谈谈你对善良的理 解。(8分) |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向东北移民的略称,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被称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闯关东”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闯关东”的历史,是悲怆而有力量的。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牟岱介绍说,“闯关东”是向东北移民阶段性的代名词,并不是移民史的全部。历史上,东北大地曾出现过五次较大的移民潮:清初移民、清末御俄、关内逃荒迁徙、日本侵略者殖民移民、建国后支援东北建设。 鞍山师范学院政史系张士尊教授介绍说,1644年,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东北大部分人口迁往京畿地区,这次大移民史称“从龙入关”。东北大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为此,清廷要求各地官署劝农开垦。1653年(顺治十年),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例》。1688年(康熙七年),清廷以东北为“龙兴之地”,担心关内人口大量迁入会损害旗人利益,于是废止了招垦令,推行封禁政策。尽管如此,却不能完全禁阻关内民众进入东北。迫于日趋沉重的生活压力以及连年不断的自然灾荒,越来越多的山东、河北、河南农民或泛海偷渡到辽东,或私越长城走辽西,涌向仍在沉睡的东北沃野。这些移民都是在清廷实行封禁政策的条件下进行的,故称之为“闯关东”,以后一直被世人所沿用。 由于俄国殖民主义者入侵,清朝所辖东北地区陷入边疆危机。迫使清廷改变封禁政策,鼓励移民实边放垦,以充实、巩固边疆。由是,移民规模越来越大。 清朝末年,经过近300年的移民活动,东北社会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历史上的东北大体可以分为南部的农业经济区、西北游牧经济区、东北渔猎经济区,随着移民的迁入,各个经济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且逐渐向北延伸,直至扩展到延边地区。东北由历史上的农产品输入区变为农产品输出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交通运输的发达,促进了东北经济的繁荣以及城市的兴起。 “闯关东”的历史乃至东北移民史不仅具有社会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文化意义。牟岱谈到东北移民文化时这样说,移民潮的涌入不仅带来了中原文化,而且创造了东北文化的灵魂——东北特有的“创业文化”。辽宁文化作为东北文化的一部分,就具有“创业文化”的优良特征。比如:创造性、流动性、平等原则以及由此形成的秩序。牟岱还把“闯关东精神”概括为敢于同艰苦磨难进行抗争的拼搏精神,敢于同人生命运进行抗争的进取精神,扶贫济困、宽厚待人、和睦共处的人文精神。 1.下列说法中对“闯关东”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闯关东”是对向东北移民的全部历史过程的概括,历史上曾出现过五次:清初移民、清末御俄、关内逃荒迁徙、日本侵略者殖民移民、建国后支援东北建设。 B.之所以称作“闯关东”,是因为山东、河南、河北三省的农民向东北移民的活动是迫于生计、不顾旗人利益,不顾清廷的封禁政策而私自进行的。 C.“闯关东”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这段历史悲怆有力,也促进了东北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D.“闯关东”的人中有一部分是清初“从龙入关”的人,他们到东北后巩固、充实了边疆。 2.对“‘闯关东’的历史乃至东北移民史不仅具有社会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文化意义”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移民的迁入不仅促进了东北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也铸就了具有东北特色的“创业文化”,形成了一种“闯关东精神”。 B.“闯关东”使东北由历史上的农产品输入区变为输出区,扩大了农业经济区范围。 C.“闯关东”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北的社会结构与功能。 D.东北移民将中原文化与东北地区特有的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东北文化的灵魂——创业文化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清朝在1653年,即康熙年间曾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例》,鼓励民众到东北开垦荒地,发展生产。 B.由于东北是清朝的兴起地,故被称为“龙兴之地”而受保护,直到俄国入侵时,清廷才为巩固边疆而实行开放政策。 C.辽宁文化具有创造性、流动性、平等原则等优良特征,而这也是东北“创业文化”的一部分。 D.在历史上,东北地区被严格地划分为三个经济区:南部的农业经济区、西北游牧经济区、东北渔猎经济区。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6分) 直到今天,很多文学史论著作还喜欢把屈原说成是“爱国诗人”。这也就是把一个政治概念放到了文学定位前面。“爱国”?屈原站在当时楚国的立场上反对秦国,是为了捍卫滋生自己生命的土地、文化和政权形式,当然合情合理,但是这里所谓的“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我们不应该混淆概念。在后世看来,当时真正与“国家”贴得比较近的,反倒是秦国,因为正是它将统一中国,产生严格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形成梁启超所说的“中国之中国”。我们怎么可以把中国在统一过程中遇到的对峙性诉求,反而说成是“爱国”呢? 有人也许会辩解,这只是反映了楚国当时当地的观念。但是,把屈原说成是“爱国”的是现代人。现代人怎么可以不知道,作为诗人的屈原早已不是当时当地的了。 寻常老百姓比他们好得多,每年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包粽子、划龙舟的时候,完全不分地域。不管是当时被楚国侵略过的地方,还是把楚国灭亡的地方,都在纪念。当年的“国界”,早就被诗句打通,根本不存在政治爱恨了。老百姓比文化人更懂得:文化无界,文化无价。 在诸多同类著作中,我独独推崇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那一部《中国文学史》对屈原的分析。正是政治上的障碍,指引了文学的通道。落脚点应该是文学。 我的说法可能会更彻底一点:那些日子,中国终于走到了应该有个性文学的高点上了,因此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派出一个叫屈原的人去领受各种心理磨炼。让他切身体验一系列矛盾和分裂,然后再以自己的生命把这些悖论冶炼为美,向世间呈示出一个最高坐标:什么是第一等级的诗,什么是第一等级的诗人。 简单说来,这是一种通向辉煌的必要程序。 抽去任何一级台阶,就无法抵达目标,不管那些台阶对攀援者造成了多大的劳累和痛苦。即便是小人诽谤、同僚侧目、世人疑惑,也不可缺少。 甚至,对他自沉汨罗江,也不必投以过多的政治化理解和市井式悲哀。郭沫若认为,屈原是看到秦国军队攻破楚国首都郢,才悲愤自***的,是“殉国难”。我觉得这恐怕与实际情况有一点出入。屈原自沉是在郢都攻破之前好几年,时间不太对。还有一些人认为是楚国朝廷中那些奸臣贼子不想让屈原活着,把他逼死的。在宽泛的意义上这样说说也未尝不可,但一定要编织出一个谋***故事,却没有具体证据。 我认为,他作出自沉的选择有更深刻的因素。当然有对现实的悲愤,但也有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的皈服。在弥漫着巫风神话传统的山水间,投江是一种凄美的祭祀仪式。他投江后,民众把原来祭祀东君的日子转移到他的名下,前面说过的包粽子、划龙舟这样的活动,正是祭祀仪式的一部分。 (节选自余秋雨《寻觅中华》,有改动) 小题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由于对屈原的分析与作者所持观点一致,所以在众多文学史中独独受到了作者的推崇。 | B.屈原人生中所经历的任何磨练,对于他成为第一个站在个性文学的高点上的诗人,都是必不可少的。 | C.屈原自沉汨罗江,原因众说纷纭,但无论是“殉难说”还是“逼死说”都缺乏足够有力的史实支撑,因此,对于屈原自沉汨罗江,大可不必投以过多的政治化理解和市井式悲哀。 | D.老百姓在端午节以包粽子划龙舟这些方式来表示对屈原的纪念,正和屈原以投江这样的祭祀仪式来结束自己生命的最后选择达成了一致。 | 小题2:下列关于屈原“爱国诗人”身份界定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把屈原称为“爱国诗人”,这是把政治概念放到了文学定位前面,是以政治来框范文化,让文化成为政治的衍生的错误做法。 | B.虽然屈原站在当时楚国的立场上反对秦国,但这里所谓的“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既然,此“国”非“爱国”之“国”,“爱国诗人”一说显然也是站不住脚的。 | C.现代人把屈原称为“爱国诗人”,却忽略了作为诗人的屈原早已不是当时当地的了这一事实,走入了文化研究的误区。 | D.端午节老百姓对屈原的纪念,不以楚国为界,正是屈原超越国界的明证。屈原的确是一个爱国者,但屈原作为一个诗人的意义却超越了一个普通的爱国者。 | 小题3:下面对原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章培恒、骆玉明对屈原的分析认为,是“政治上的障碍,指引了文学的通道”。也就是说,屈原有美好的政治主张,但参加政治活动时表过于理想化、情感化和自信,缺少周旋能力,难于与环境协调。这一切,在造成人生悲剧的同时也造就了优秀文学。 | B.作者认为,屈原所承受的各种磨练,是“一种通向辉煌的必要程序”,“抽去任何一级台阶,就无法抵达目标”。在作者看来,屈原之所以成为了一个第一等的诗人,正是因为他经历了诸多磨难。 | C.既然对环境和自己命运无法把握,那自沉汨罗江不妨看作是屈原作为生命句号的最好的方式。而这一方式的选择,更成就了诗人的伟大。也就是说余秋雨认为作为诗人的屈原是伟大的,意义非凡的,而作为政治家的屈原却是毫无可取之处的. | D.政治失意,造成了屈原的人生悲剧,却也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对所处的环境与个体的政治命运无能为力,但他选择了投江这样一种祭祀仪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自觉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皈依。 |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昆曲本是吴方言区域里的产物,现今还有人在那里传习。苏州地方,曲社有好几个。退休的官僚,现任的善堂董事,学校教员,中年田主少年田主,还有诸如此类的一些业余的唱曲家,都是那几个曲社里的成员。至于职业的演唱家,只有一个班子,就是上海“大千世界”的仙霓社。逢到星期日,没有什么事来遏迫,我也偶尔跑去看他们的演唱,消磨一个下午。 演唱昆曲是厅堂里的事。地上铺一方红地毯,就算是剧中的境界;唱的时候,笛子是主要的乐器,声音当然不会怎么响,但是在一个厅堂里,也就各处听得见了。搬上旧式的戏台去,即使在一个并不宽广的戏院子里,就不及平剧①那样容易叫全体观众听清。如果搬上新式的舞台去,那简直没法听,大概坐在第五六排的人就只看见演员拂袖按髯了。 昆曲那些戏本子虽然也有幽期密约,盗劫篡夺,但是总要归结到教忠教孝,劝贞劝节,神佛有灵,人力微薄。就文词而言,据内行家说,多用词藻故实②是不算稀奇的,要像元曲那样亦文亦话才是本色。但是,即使像了元曲,又何尝能够句句像口语一样听进耳朵就明白?再说,昆曲的调子有非常迂缓的,一个字延长到十几拍,那就无论如何讲究辨音,讲究发声跟收声,听的人总是难以听清楚那是什么字了。所以,听昆曲先得记熟曲文;自然,能够通晓曲文里的故实跟词藻那就尤其有味。 昆曲的串演,歌舞并重。舞的部分就是身体的各种动物跟姿势,唱到哪个字,眼睛应该看哪里,手应该怎样,脚应该怎样,都由老师傅传授下来,世代遵守着。动作跟姿势大概重在对称,向左方做了这么一个舞态,接下来就向右方也做这么一个舞态,意思是使台下的看客得到同等的观赏。譬如《牡丹亭》里的《游园》一出,杜丽娘小姐跟春香丫头就是一对舞伴,从闺中晓妆起,直到游罢回家止,没有一刻不是带唱带舞的,而且没有一刻不是两人互相对称的。这一点似乎比较平剧与汉调来得高明。前年看见过一本《国剧身段谱》,详记平剧里各种姿势,实在繁复非凡;可是我们去看平剧,就觉得演员很少有动作,如《李陵碑》里的杨老令公,直站在台上尽唱,两手插在袍甲里,偶尔伸出来挥动一下罢了。昆曲虽然注重动作跟姿势,也要演员能够体会才好,如果不知道所以然,只是死守着祖传来表演,那就跟木偶戏差不多。 (取材于叶圣陶1934年所作《昆曲》,有删改) 注:①平剧:即京剧,当时亦称国剧。 ②故实:以往的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典故。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昆曲的内容有的诲淫诲盗,有的也教忠教孝,劝贞劝节。 | B.昆曲里好的戏文词藻故实颇丰,而且文言白话兼而有之。 | C.昆曲的舞注重手脚之间的协调,是为了准确地表现唱词。 | D.昆曲人物舞台站位互相对称,因其舞台布景讲究对称性。 |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昆曲的爱好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一定的经济条件。 | B.昆曲演出的效果与观众事先对曲目内容的熟悉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 C.昆曲演出原是厅堂里的事,因此不太适应新式舞台的要求。 | D.昆曲演出要求演员注重动作姿势,致使有些演出如木偶戏一般。 | 小题3:简要概括本文谈到的昆曲的长处与局限。(4分)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雅 舍 梁实秋 ①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茅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②“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③“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棹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虱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住在“雅舍”! ④“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素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⑤“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旁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⑥“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⑦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冠以“雅舍小品”四字,以示写作所在,且志因缘。 小题1:作者将房子命名为“雅舍”,实则是典型的陋室。结合文章①-③段的内容,说说雅舍有哪些不足之处?(4分) 小题2:作者为什么说“‘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文章在对雅舍的描写中流露了自己的什么生活态度?(4分) 小题3:文中引用南宋词人刘克庄《玉楼春》中的名句“客里似家家似寄”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文章语言值得品味,请从句式运用、修辞手法或语言风格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3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