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不觉红日西沉,安排得食果品海味,摆在桌上,抬在各人面前。柴进亲自举杯,把了三巡,坐下叫道:“且将汤来吃。”吃得一道汤,五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不觉红日西沉,安排得食果品海味,摆在桌上,抬在各人面前。柴进亲自举杯,把了三巡,坐下叫道:“且将汤来吃。”吃得一道汤,五七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不觉红日西沉,安排得食果品海味,摆在桌上,抬在各人面前。柴进亲自举杯,把了三巡,坐下叫道:“且将汤来吃。”吃得一道汤,五七杯酒,只见庄客来报道:“教师来也。”柴进道:“就请来一处坐地相会亦可。快抬一张桌子。”林冲起身看时,只见那个教师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 急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采着,也不还礼。林冲不敢抬头。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这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就请相见。”林冲听了,看着洪教头便拜。那洪教头说道:“休拜。起来。”却不躬身答礼。柴进看了,心中好不快意。 林冲拜了两拜,起身让洪教头坐。洪教头亦不相让,走去上首便坐。柴进看了,又不喜欢。 林冲只得肩下坐了。两个公人亦各坐了。
洪教头便问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柴进道:“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上头,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并不做声。柴进说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洪教头怪这柴进说“休小觑他,”便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何?” 林冲道:“小人却是不敢。”洪教头心中忖量道:“那人必是不会,心中先怯了。”因此越来惹林冲使棒。柴进一来要看林冲本事,二者要林冲赢他,灭那厮嘴。 柴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
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柴进起身道:“二位教头较量一棒。”林冲自肚里寻思道:“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我若一棒打翻了他,须不好看。”柴进见林冲踌躇,便道:“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林武师休得要推辞,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柴进说这话,原来只怕林冲碍柴进的面皮,不肯使出本事来。林冲见柴进说开就里,方才放心。只见洪教头先起身道:“来,来,来!和你使一棒看!”一齐都哄出堂后空地上。庄客拿一束杆棒来,放在地下。洪教头先脱衣裳,拽扎起裙子,掣条棒使个旗鼓,喝道:“来,来,来!”柴进 道:“林武师,请较量一棒。” 林冲道:“大官人休要笑话。”就地也拿了一条棒起来道:“师父请教。” 洪教头看了,恨不得一口水吞了他。林冲拿着棒,使出山东大擂,打将入来。洪教头把棒就地下鞭了一棒,来抢林冲。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使了四五合棒。只见林冲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叫一声“少歇。”柴进道:“教头如何不使本事?”林冲道:“小人输了。”柴进道∶未见二位较量,怎便是输了?”林冲道:“小人只多这具枷,因此权当输了。”柴进道:“是小可一时失了计较。”大笑道:“这个容易。”便叫庄客取十两银来,当时将至。柴进对押解两个公人道:“小可大胆,相烦二位下顾,权把林教头枷开了。明日牢城营内但有事务,都在小可身上。白银十两相送。”董超,薛霸,见了柴进人物轩昂,不敢违他;落得做人情,又得了十两银子,亦不怕他走了,薛霸随即把林冲护身枷开了。柴进大喜道:“今番两位教师再试一棒。”
洪教头见他却才棒法怯了,肚里平欺他做,提起棒却待要使。柴进叫道:“且住。” 叫庄客取出一锭银来,重二十五两。无一时至面前。柴进乃言:“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若是赢的,便将此银子去。”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洪教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 便使棒盖将入来。 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步已乱了,被林冲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 众人一齐大笑。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面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节选自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
(1)下列对“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水浒》人物豹子头林冲一生曲折辛酸,“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节,写他受高太尉迫害,发配沧州,途径柴进庄院,与武师洪教头较量枪棒的故事。
B.小旋风柴进,好礼贤下士,交棒一节,作者饱蘸笔墨写他对林冲礼遇有加。
C.较棒的过程写得曲折摇曳。先是吃酒等月上,较起棒来又是穿插开枷,又是发力物(彩头),真正较量起来,不过两个姿势(“把火烧天”“拔草寻蛇”)、一个回合,真是吊足了观众(庄客)和读者的胃口。
D.较棒进行到四五个回合,林冲跳出圈外认输,因为戴着枷自己处于被动,柴进马上自责“是小可一时失了计较”,表明柴进疏于安排。
E.林、洪二人枪棒的较量,也是人物性格的较量。林冲隐忍退让,处事冷静,洪教头目空一切,咄咄逼人,小说把二人描写得栩栩如生。
(2)小说中的林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有人说“柴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这几句话是闲笔,可以删掉,你怎么认为?(6分)
(4)选段主要内容是围绕林冲展开的,请从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任选其一,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答案
(1)B、D,其它选项不得分。(B、柴进礼遇林冲主要是在林、洪二人较棒之前,较棒过程中柴进的心理活动是,一要见识林冲的真本事,二要借林冲灭洪教头的傲气。D、这一细节明写柴进,暗写洪教头挑起竞争却有失公平。)
(2)①武艺高强、机智勇敢②隐忍退让、处事冷静③谦虚有礼,心胸开阔④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每点1分),简要分析(2分)
(3)不可以删掉(1分)。在林冲一忍再忍、洪教头一逼再逼之后,作者宕开笔墨写柴进劝阻,写月下景色,这些“闲笔”使得情节张弛有度,为下文写林冲棒打洪教头蓄势(3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分)
(4)人物: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性格鲜明可感。
①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性格。②小说尤其着力借助心理描写来表现林冲逆来顺受的性格弱点。③林冲是主要人物,作者却寥寥数笔来写,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描写的表达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逼真。
情节:情节结构紧凑有序,故事跌宕起伏。
①以“林冲棒打洪教头”构成情节发展的主题,使结构主干突出,不枝不蔓。②故事围绕“打”字写的跌宕起伏,摇曳多姿。③情节上,经过层层铺垫更能突出林人物的性格特点。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共15分)
国学不是一个“圈”
魏英杰
①已故作家王小波讲过一个驴和马的故事,大意是:驴来到草原上,看到了马,以为是表亲,于是快乐地奔了过去。草原上的马却从没有见过驴这玩意儿,以为是魔鬼,便被吓得一哄而散。
②如今的驴已在草原上疯狂繁殖,看似取代了马的主宰地位;被驴吓着的马,开始联络草原上所有的“原生动物”,一致对抗反客为主的驴。这样说,是因为想起了日前近百名学者组建“乾元国学博客圈”的事。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看上去不仅是振兴国学,还大有拯救世界的架势。
③何谓国学?按照主办者给出的定义,乃“一国所有之学也”。且不说“一国所有之学”是什么概念,仅从标准答案来看,范围就大得吓人,先秦诸子是国学,魏晋玄学是国学,隋唐佛学也是国学,明清小说,还是国学。这么一来,国学看上去就是一家大超市,至于卖的是什么,倒在于其次了。问题是,无论是哪家超市,肉和蔬菜能一个价吗?将咸菜当鸡肉卖,你愿意吗?
④再来看这百来号学者,有搞儒学研究的,也有那拿考古铲的,听说还有研究历代名人命数的,如今却被博客“圈”在了一起。如此拉郎配,在圈内是鸡同鸭讲,对外恐怕也只能各说各话。这个博客圈如果是一个学术交互平台的话,其中有很多学者基本构不成对话关系,即便作为一个统一学术品牌,其宣传效果也颇值得怀疑。
⑤进而言之,学者并不一定要高高在上,独来独往,但学术研究却注定是孤独的事业,于精妙微深之处,其中甘苦喜乐,唯有自知。所谓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近乎学者的最高境界。以此来看,有的国学研究者还是太浮躁了些,以至于抵受不住时尚的诱惑。
⑥当然,学术研究是孤独的事业,搞学术却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画地为牢。学术既是个体创造的结果,也是知识的联合体。国学一旦形成圈子化,也很可能走向学术的集体自***。
⑦我并不怀疑国学——我更愿意称之为传统文化——的价值,但我认为,近代以来国人在对待传统文化上,一直徘徊在自卑与自大的极端情绪之中,从未有过平等、宽容开放的文化自信。
⑧西学渐入过程中,国学灭亡论载沉载浮,一直没有消停过。如果说其中还体现了一点文化危机感的话,却也附着了一种文化自卑感、虚无感乃至幻灭感。此外,博客圈主办者提到,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称:“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到孔夫子那里去汲取智慧。”姑且不论这句话的真实性,因为西方学者的一句赞词而沾沾自喜,不免体现了某些国学家的文化自大心态。而无论自卑、虚无、幻灭,还是骄虚的自大情绪,均非对待传统文化的正常心态。
⑨“打倒孔家店”喊了近百年,孔子依然微笑着与我们相对;唐诗宋词元曲,红楼水浒三国,也一直是国人的精神盛宴。——国学并未衰亡,何来复兴之说?其真相就在于,近代以来我们关于传统文化的种种争论,一直无法摆脱文化冲突论的窠臼。但是,与其说中西文化处于截然对立的冲突之中,毋宁说这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交流过程。历史的进程,也已经毫无疑问地证实这一点。在这样的情势下,无论是国学衰微说,还是文化冲突论,都应该尽早申请***。
⑩博客的本质是自由与开放,学术交流的要件是平等与宽容,而所谓国学博客圈的一切特征,不仅与博客精神相背,也偏离了学术之道。在全球化格局下,国学研究者有必要重新审视这种不无偏狭的文化观。——国学不是一个“圈”,学术更不能自我封闭。否则,真要像王小波先生所说的那样:“古宅闹鬼,树老成精,一门学问最后可能变成一种妖怪。”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4分)
A.第一、二段中“驴”指的是源于西方的文化,“马”指的是国学。
B.所谓的“国学”里优劣参杂,不能笼统地提“振兴”国学。
C.国学研究者一定要做到安贫乐道,甘于淡泊,远离时尚。
D.“孔子依然微笑着与我们相对”的事实,证明了“振兴国学”的提法是不妥的。
E.文章结尾处,作者引用王小波的话,表达了对国学研究前景的忧虑。
小题2:下列对待传统文化的各种态度中,不属于作者所反对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自卑感、虚无感乃至幻灭感B.文化自大心态
C.中、西文化冲突论D.文化危机感
小题3:作者反对“乾元国学博客圈”的理由是什么?请分点列出。(4分)
                                                                 
                                                                 
                                                                 
                                                                 
小题4:根据文意,“国学不是一个‘圈’”,说说作者认为应该如何进行国学研究?(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
风筝趣话
索鸿英
①人是万物之灵,凡想得出的,总是要设法做出来,风筝便是生动的一例。我们祖先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实在羡慕,又看见风吹落叶飞舞,便萌生了风筝的创意。早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巧匠鲁班就“削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还有“墨之作木鸢,三年而飞”。到了汉朝,人们用竹制作框架,糊上纸或丝绸,以绳牵之,放飞空中,名曰“纸鸢”。五代时期,李邺别出心裁,在纸鸢上装竹笛,风吹竹笛,发出嗡嗡如“铮”声,因而取名“风筝”。我国人民喜爱放风筝,春、秋两季,尤其是早春时节踏青放风筝已成为民间传统习俗。
②说起放风筝,人的心态也是各异。在《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薛宝钗林黛玉和贾宝玉同是在放风筝,心情就大不相同。薛宝钗放大雁风筝是心情舒畅,春风得意,怡然自乐。林黛玉放风筝是要“放晦气”,紫鹃用西洋小银剪子将黛玉的风筝咯登一声齐根铰断,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去了”。贾宝玉却是借景抒情,故意把自己的风筝线剪断,让自己的风筝去与林黛玉的风筝“两个作伴儿罢”。曹雪芹在这里描写放风筝的情景真是妙笔生花,其实他本人就是风筝高手。
③在科学家那儿,风筝又别有一番风采了。我国明代王逵在《蠡海集》中,记载了用纸鸢测风的试验。最著名的要数“万户飞天”试验了。我国明代有一位向往飞上天空的科学家万户,他制造了两个大风筝,并排安放,然后将一把椅子固定在风筝之间的构架上,并在椅子背面绑了四十七支火箭。一切就绪,他坐在椅子上,命人用火将火箭一齐点燃。他想利用火箭推力和风筝升力,升入天空。结果一声轰鸣,万户在火焰和烟雾中消失了。试验未能成功,十分悲壮。但是,万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风筝和火箭升空的人。1945年,美国火箭专家赫伯特•基姆在他的著作《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中,生动描绘了万户的事迹。在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醒目地标明:“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美国阿波罗号登月火箭写上了万户的名字:wanhoo。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天先驱者,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环行山”。
④关于“雷电是什么”的问题,也困扰了人类数千年。这一问题的最后解密者,就是风筝。1752年7月,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用丝稠做了一只大风筝,并且在风筝顶端安装了铁丝,风筝线的下端系上铜钥匙。在一个电闪雷鸣的日子里,富兰克林做出了“天空乌云中是否存在电荷”的猜想。如果有,他要利用风筝把乌云中的电荷引下来,装入莱顿瓶,进行研究。于是,他与儿子威廉冒着生命危险,把风筝放上天空。当雨水打湿了风筝和绳子,他发现大量电荷从铜钥匙进入到莱顿瓶,使莱顿瓶充电,用充得的电荷做电学实验,与地面普通物体带电情况完全一样。由此可见,雷电既不是“上帝之火”,也不是“毒气爆炸”,而是自然界大规模的放电现象。风筝功不可没!
⑤如今世界在能源危机阴影中徘徊,有人又想起了风筝。科学家发现,放风筝利用高空强劲而稳定的风力发电的成本,比传统的风力涡轮机发电成本要低75%,前景诱人。意大利一家公司巧妙制成风筝发电系统,因此获得了“2006年世界再生能源奖”。
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温室效应是当前世界课题。德国工程师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用风筝拉动的货轮“白鲸天帆”。利用那里强劲而稳定的风力,拉动货轮前进。据说风力可以节省10—50%的燃料,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07年12月15日,“白鲸天帆”货轮从德国汉堡市起航,经大西洋驶往美国休斯敦市,成为航海一大奇观。
⑦我国改革开放,风筝作出的贡献也令人瞩目。我国潍坊市每年都要举办风筝节,吸引世界各国朋友竞相展示风筝技艺,增进友谊,促进了投资和贸易,可谓“风筝搭台,经济唱戏”。发明风筝是创新,而巧妙利用风筝也是创新,并且是硕果累累,古今绵延不绝。
小题1:文首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小题2:第②段举《红楼梦》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2分)
小题3: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风筝的创意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巧匠鲁班。
B.民间喜爱放飞风筝是因有早春踏青的习俗。
C.“万户飞天”是足以让后人纪念的标志性的试验。
D.文中运用引用、反问等方法来阐述“风筝趣话”。
小题4:依照文意,标题中的“趣”字与人类生活中哪些方面相关?(3分)
小题5:有人说文末提及“改革开放”与风筝关系不大,你以为如何?请说说理由。(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12分)
文人与山
⑴“庐山,没有了文人本来也不要紧,却少了一种韵味,少了一种风情。”这是余秋雨的一句话。不排除文人的自作多情,但不得不承认,山不在高,有“文”则名。
⑵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于是,泰山成为天下名山。这引得无数文人都想登到山顶,领略一下“小天下”的滋味。杜甫就发过宏愿,“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后来还真登上了泰山之巅,在日观峰看日出。
⑶“凌绝顶”就真的征服了山吗?孔子、杜甫,虽已在历史长河中激起绚丽的浪花,但作为肉体的生命终究如电光石火逝去,而泰山仍然巍峨屹立。正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⑷看来,山不仅是一种空间意象,同时暗含时间的张力,“踏遍青山人未老”的精力和豪情,终究敌不过铁定的自然规律。山就像一位稳重、长寿的智者,无言然后德厚,让人心生敬仰。
⑸至于诗意地山居,一直以来是凡俗之人的奢念。
⑹贾岛的《寻隐者不遇》里的隐者,如仙人一般缥缈洒脱,我猜想这隐者并不是真有其人,倒像贾岛自己,厌倦了滚滚尘世间的车马喧嚣、人声鼎沸,于是虚拟了一段与童子的对话,也算是“身在红尘,心在青山”的一种吧!
⑺那么纵然征服不了山,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何不坐下来与他交朋友?
⑻“幸有我来山未孤”,不知哪个诗人说的,霸道里面分明有心虚的寂寞,还是像李白那样比较好,独坐敬亭山,把青山作为知己,与之深情对视,“相看两不厌”;辛弃疾也不错,与青山眉目传情:“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这种平起平坐,不卑不亢的态度,虽然有一定自恋情结在里面,但真正的“山人合一”,正是这种境界。
⑼而有意思的是,“青山有幸埋终骨”。李白和辛弃疾死后,都魂归青山,算是真正的“山人合一”了。李白去世后,本来是殡于龙山东麓的,但他生前仰慕南朝诗人谢灵运,曾发下过“悦谢家青山”、“宅近青山邻谢眺”的夙愿。五十年后,后人将他的遗骨迁葬于安徽的青山,让他和谢灵运做了“邻居”;而辛弃疾去世后,葬于江西铅山县的阳原山中,当地人为了纪念辛弃疾,改此山为稼轩山。
⑩山是文人远隔尘世、隐居避世的一个古典的符号,文人的魂梦总与青山相牵。
⑾很喜欢元朝宋方壶的《山坡羊》那句“青山相待,白云相爱”。后来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作者为了表现黄蓉的聪明伶俐,写她面对“渔樵耕读”中的樵子,唱的正是这首《山坡羊》。后来有人戏称这是“宋代才女唱元曲”,金庸写书时可能尚未想到这一点,但也说明他对这首曲子太喜欢了,以致犯下一个常识性的错误。“青山相待,白云相爱”,视富贵如浮云、隐居青山不求功名的洒脱,何等令人向往!
⑿青山不仅可以做朋友,还可以当书来读。
⒀清代文人葛庆增有诗云:“书是青山常乱叠,灯为红豆总相思。”
⒁书是青山,这是文人专用的比喻,非常绝妙。
⒂反过来说,青山其实就是一本书。
⒃走近一座青山,就是打开一本好书,崎岖的山路恰似跌宕的文思,巧夺天工的奇石宛如字字珠玑,游山像读书,既有“山重水复”的困惑,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⒄而登不同的山,就是读不同的书,即使是登同一座山,也会“横看成岭侧成峰”,就像同一个人各个年龄段读一本书,滋味不尽相同。
⒅初次见山,是见山是山,这是读山的第一境界,正像读书的第一阶段,初读一本书,是见书是书,只是停留于表面现象,没有深入。
⒆然后,见山不是山,正如见书不是书,阅读者开始怀疑、探究。
⒇最后,见山还是山,终于了悟,正如见书还是书,不过这是读懂了人生这部大书。
小题1:根据文意,解释第(3)段中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含义。(2分)
小题2:文章主要写了三点内容,它们是(2分)
山不能被征服,只能让人敬畏。
                             
(3)                             
小题3:简述第(11)段中“青山相待,白云相爱”的修辞表达作用。(2分)
小题4: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山,大致是由于对山的敬畏之心。
B.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其中蕴涵着诗人寻求归隐的思想感情。
C.只有死后归葬于山,才能体现文人“山人合一”的精神理想。
D.举金庸之例说明文人创作中也会有小瑕疵的。
E.“见山是山”在初次和最后一次的含义是不同的。
F.山是可以用来读的,因为它是你的朋友。
小题5:文章最后把山比成书,是为了突出                                    (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19分)
哀韦杰三君
朱自清
①韦杰三君是一个可爱的人;我第一回见他面时就这样想。这一天我正坐在房里,忽然有敲门的声音;进来的是一位温雅的少年。我问他“贵姓”的时候,他将他的姓名写在纸上给我看;说是苏甲荣先生介绍他来的。苏先生是我的同学,他的同乡,他说前一晚已来找过我了,我不在家;所以这回又特地来的。我们闲谈了一会,他说怕耽误我的时间,就告辞走了。是的,我们只谈了一会儿,而且并没有什么重要的话;—我现在已全忘记—但我觉得已懂得他了,我相信他是一个可爱的人。
②第二回来访,是在几天之后,那时新生甄别试验刚完,他的国文课是被分在钱子泉先生的班上。他来和我说,要转到我的班上。我和他说,钱先生的学问,是我素来佩服的;在他班上比在我班上一定好。而且已定的局面,因一个人而变动,也不大方便。他应了几声,也没有什么,就走了。从此他就不曾到我这里来。有一回,在三院第一排屋的后门口遇见他,他微笑着向我点头;他本是捧了书及墨盒去上课的,这时却站住了向我说:“常想到先生那里,只是功课太忙了,总想去的。”我说:“你闲时可以到我这里谈谈。”我们就点首作别。但我常是这样想:他是一个可爱的人。
③钱先生有一日告诉我,说韦君总想转到我班上;钱先生又说:“他知道不能转时,也很安心的用功了,笔记做得很详细的。”我说,自然还是在钱先生班上好。以后这件事还谈起一两次。直到三月十九日早,有人误报了韦君的死信;钱先生站在我屋外的台阶上惋惜说地:“他寒假中来和我谈。我因他常是忧郁的样子,便问他为何这样;是为了我么?他说:‘不是,先生很好的;我是因家境不宽,老是愁烦着。’他说他家里还有一个年老的父亲和未成年的弟弟;他说他弟弟因为家中无钱,已失学了。他又说他历年在外读书的钱,一小半是自己休了学去做教员弄来的,一大半是向人告贷来的。他又说,下半年的学费还没有着落呢。”但他却不愿平白地受人家的钱;我们只看他给大学部学生会起草的请改奖金制为借贷制与工读制的信,便知道他年纪虽轻,做人却有骨气。
④我最后见他,是在三月十八日早上,天安门下电车时。也照平常一样,微笑着向我点头。他的微笑显示他纯洁的心,告诉人,他愿意亲近一切;我是不会忘记的。所以我现在又想,他毕竟是一个可爱的人。
⑤三月十八日晚上,我知道他已危险。第二早天上,听见他死了,叹息而已!但走去看学生会的布告时,知他还在人世,觉得被鼓励似的,忙着将这消息告诉别人。有不信的,我立刻举出学生会布告为证。我二十日进城,到协和医院想去看看他;但不知道医院的规则,去迟了一点钟,不得进去。我很怅惘地在门外徘徊了一会,试问门役道:“你知道清华学校有一个韦杰三,死了没有?”他的回答,我原也知道的,是“不知道”三字!二十一日早上,便得着他死的信息——这回他真死了!他死在二十一日上午一时四十八分,就是二十日的夜里,我二十日若早去一点钟,还可见他一面呢。这真是十分遗憾的!二十三日同人及同学入城迎灵,我在城里十二点才见报,已赶不及了。下午回来,在校门外看见杠房里的人,知道柩已来了。我到古月堂一问,知道柩安放在旧礼堂里。我去的时候,正在重殓,韦君已穿好了殓衣在照相了。照相毕,入殓,我走到柩旁:韦君的脸已变了样子,我几乎不认识了!他的两颧骨突出,颊肉瘪下,掀唇露齿,那里还像我初见时的温雅呢?这必是他几日间的痛苦所致。唉,我们可以想见了!我正在乱想,棺盖已经盖上;唉,韦君,这真是最后一面了!我们从此真无再见之期了!死生之理,我不能懂得,但不能再见是事实,韦君,我们失掉了你,更将从何处觅你呢?
⑥韦君现在一个人睡在刚秉庙的一间破屋里,等着他迢迢千里的老父,天气又这样坏;韦君,你的魂也彷徨着吧!
注:韦杰三(1903~1926),广西人。1925年考入清华。1926年3月18日参加爱国游行,在“三·一八”惨案中被反动政府***害。
小题1:根据文章①~④段内容,概括韦杰三的性格特点。(5分)
小题2:作者在文中4次写到韦杰三“是一个可爱的人”,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小题3:联系全文,概括本文的主旨。(5分)
小题4:本文写韦杰三采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清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5分)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各题。
通俗文学不是文学的通俗化
这是一个公认的、几乎无异议的看法:通俗文学主要以“俗者”为阅读对象。
平凡的“俗者”的生活,曾经在世界各国的近现代文学中得到广泛的、赓续不断的表现。把普通人作为主要描写对象,是近代作家用以反叛古典精神的世界性特征之一。我们不会忘记,以鲁迅为旗帜的中国现代作家出于改变民族命运的强烈愿望,曾经以沉重痛楚的感情扫描民族历史和民族生活,努力揭示平静状态下俗者生活的悲剧性本质。
值得我们寻味的是:以“俗”为帜,以“俗者”为阅读对象的新派通俗小说家反倒对俗者的俗生活很少关照。新派通俗小说显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非俗”的趋向,它们所描写的具有不寻常人生经历的人物和波澜起伏的故事,展现了超脱俗生活的世界。
新派通俗小说家不去表现平凡的、平常的生活,他们的作品却能够吸引住数以万计的过着平凡而平常生活的读者。
文学作品有时会由于描写内容与普通人人生的亲近性而获得较广泛的读者。中国现代一部分作家曾力求以“写大众”实现“为大众”。事实上,尽管大众可能欢迎以自己的生活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他们仍然不会满足于这种亲近感。他们并非都爱看、只爱看、特别爱看反映自己处境的故事。
在“为大众”与“写大众”之间,在“写大众”与“被大众读”之间,潜存着深刻的矛盾。拿鲁迅的创作来说,没有人怀疑他为大众而呐喊的动机,但他的《呐喊》不是写给华老栓们、闰土们而是写给他期望中的“疗救者”的,而大众无法理解鲁迅为他们进行的“呐喊”也绝不单由于表现形式的隔膜。鲁迅提倡和向往“文艺的大众化”,但是,就他最重要的作品来说,无论怎样对其施行通俗化处理(除非砍删和扭曲原作最宝贵的内涵),也难以获得普及性效果。鲁迅某些小说与散文长期被收中学语文课本,应该说,少年们能够接受的只是鲁迅作品中较为浅显的层面。如果我们将鲁迅作品普及的希望寄予于全民族文化水准的提高,这种希望的实现仍然会是有限度的。
鲁迅在论“文艺的大众化”时写道:“在现下的教育不平等的社会里,仍当有种种难易不同的文艺,以应各种程度的读者之需。”值得讨论的是:在这里,“难易不同”是否标示着同一文学走向上的不同层次?能否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难”的作品转化为“易”?我想,如果我们对此作出肯定的回答,这结论的适应范围将是有限的。
通俗文学不是文学的通俗化,它显示着另一文学走向。
小题1:下列关于“通俗文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俗文学的阅读对象主要是“俗者”。
B.通俗文学所描写的对象不一定是俗者的生活。
C.通俗文学的生命力正在于它亲近普通人的人生。
D.通俗文学是不同于文学通俗化的另一文学走向。
小题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的小说是“写大众”的,但是无法普及。
B.新派通俗小说家与旧派的区别在于作品的内容是否“非俗”。
C.即使读者的文化水平提高,鲁迅作品也无法完全普及。
D.我们可以通过把作品形式由“难”改“易”,将所有的通俗文学作品变得可以“被大众读”。
小题3:下列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的推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否以普通人为主要描写对象,是近现代文学作品与古典文学作品的区别之一。
B.新派通俗小说家在创作中追求不断迎合大众的“亲近感”。
C.一部作品的描写对象与阅读对象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有大差距。
D.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作家深入剖析平静状态下俗者的生活,是与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相关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