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题。湖南人德行加上纽约人德行胆大妄为,无所拘束,雄心勃勃,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没有什么是不敢做的。这就是谭盾。“湖南人的德行。”他给自己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题。 湖南人德行加上纽约人德行 胆大妄为,无所拘束,雄心勃勃,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没有什么是不敢做的。这就是谭盾。“湖南人的德行。”他给自己下着定义。 22岁时,在中央音乐学院读大二的谭盾暑假一个人憋在教室里,写了他平生第一部交响乐——《离骚》。在这部试图诠释两千年前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里,他动用了很多板鼓、箫等民族乐器,当时这是很出格的事。“我的老师当时很不满意,说你有这么深刻吗?你有这么多牢骚要发吗?后来这部作品得了一个大奖。”他笑开了,微微有点得意。 “大概是湖南人的缘故。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被教育要有精英文化的抱负,要学文人的气质、气度,这是地域教育的基础。 “我成功的根源,对我而言,就是创造性。但是创造性的来源是非常艰辛的,要全面地学习,也离不开土壤。我觉得自己蛮幸运,一直有很好的土壤。 “我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农民。‘文革’之前,跟着外婆在湖南乡下长大,在中国传统的儒教伦理、农民非常朴实的真善美环境里长大;青少年时期跟着父母下乡,经历了‘文革’的动荡和苦难。我觉得,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苦难的,没有尝过苦难的人不会有抱负。有的人会失去理想、信任、信心,人生的一切都被摧毁,有的人则会底气更足。一个艺术家经历‘文革’,就像观看或者参与一部大歌剧,让你看到了一切。当‘文革’结束,这个国家的精英要在废墟上重建理想和文化时,我们多多少少又参与其中,中国最活跃就是这个时期。” 无论湖南,还是北京,都容纳不了这个嚣张、创造力过剩的灵魂。1986年,中央音乐学院四大才子之一的湖南青年谭盾,拎着一箱足够用3年的卫生纸(有人跟他说纽约的卫生纸很贵),带着一颗“要来改变西方音乐”的野心,昂着头颅去了纽约,纽约聚集了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各色人等。谭盾在艺术家聚居地格林威治村一住就是10多年。 “全世界的神经病都在那里,你知道有多神经吗?你身边忽然冒出来一个人,你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竟然,他怀着的理想和你一模一样!” 在一大堆来纽约追寻伟大使命的“神经病”、笨蛋和天才中,也有一批来自中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留学生,来自北京的艾未未、陈凯歌,来自台北的李安,来自上海的陈丹青、陈逸飞……一群新波西米亚人,在那里寻找他们的出路和梦想。 “那个时候,我天天和艾未未泡在一起。大家都很年轻,也很穷。但是所有的人都很有抱负,一种非常狂妄的抱负。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是一般人难以比拟的。我感觉,这种很强的使命感,和毛泽东他们在上海成立共产党的使命感是一样的。我们出去留学,是为了中国去的。 “纽约非常有意思,它永远在向你灌输——从地球上看世界都不够,一定要从宇宙看世界。而在中国,永远只告诉你让你从中国看世界。我觉得,从中国看世界,你就不会这么爱自己,只有从世界这个角度讲,你才会更爱自己、珍惜自己。” 文化的创建,需要大舞台和大气候,而慷慨的纽约给予了他们一切。这批当年流浪纽约的华人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如今都是活跃在中外文化艺术领域里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中的一些人,把自由、独立的风气带回了国内。 “我们对西方的学习很扎实。我们在西方学完之后,各人都对西方产生了很大的贡献。中国很大,但是,对中国当代文化产生重大冲击的人,大多是来自纽约的留学生。我觉得,全中国都应该为有这么一批人感到自豪。 “湖南人和纽约人都有一种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虽然纽约人很富,在物质和文化上过得舒舒服服;湖南人很穷,有时连辣椒萝卜都吃不上。但是,他们都没有仅仅生活在世俗的状态里。妈的,说白了,就是这两个地方的人都有一种超越俗气的潜能。” 湖南人的德行,加上纽约人的德行,成就了一个如今的谭盾。狂妄,自由,随心所欲,追新逐奇,又不乏实际,紧紧把握住市场的需要。 “我一刻都没有怀疑过自己。你说我是自信也好,狂妄也好。我在内心是个极度浪漫的人。人一定要浪漫,才能超越世俗生活。只有超越世俗生活,才能够创造。” 关于谭盾: 1957年8月18日谭盾出生于湖南长沙郊区思茅冲,高中时下放到农村插队,后在县京剧团开始其职业音乐家的生涯。1978年,谭盾带着一把只有三根弦的小提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获得作曲硕士学位。1986年,谭盾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获得博士学位。至今谭盾旅居于美国纽约。 他在1983年以交响曲《风雅颂》赢得国际作曲大奖(Weber prize in Dresden),1984年举行的“谭盾中国器乐作品专场音乐会”发表了《天影》及《双阙》等多首曲目,引起不少批评,却也震撼了当时的民乐界。由于坚持在声音、技术上的不断探索,他被认为是中国先锋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1989年,一首以自制乐器演奏的作品《九歌》问世后,谭盾终于在国际乐坛获得成功,并不断以令人惊奇的创作成为越来越被国际乐坛瞩目的重要作曲家。 1996年获加拿大格兰•格德音乐奖(Glenn Gould Prize);1997年他被《纽约时报》评为“本年度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之一”,同年又被德国权威音乐杂志《歌剧世界》评为“本年度最佳作曲家”;1999年荣获当今世界最权威的格威文美尔作曲大奖;2001年他因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赢得使他声名远播的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金像奖。获第44届格莱美四项提名。 小题1:统观这篇报道,谭盾身上有着纽约人怎样的德性?(4分) 小题2:这篇报道,除了作者简约的旁白外,通篇都是直接引用主人公的原话。你认为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6分) 小题3:《人物周刊》发表本文时,前面写到“谭盾又搞怪了,这一次,又震动了西方。2007年1月13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他最新的歌剧《秦始皇》。120多年以来,这是这所全球著名的歌剧院第一次上演中国题材的原创歌剧。……这部歌剧连演9场,包括最高票价2500美元在内的戏票销售一空”。你认为这篇报道有着怎样的新闻价值?(5分) |
答案
小题:(4分)答案:心怀远大理想(寻梦);从宇宙看世界;更爱自己、珍惜自己;自由、独立;浪漫;超越世俗。 小题:(6分) 答案:主人公是一个极富个性的人,直接引用人物语言,更加突出主人公的个性特征;口气、用语与人物身份十分吻合,给人强烈的现场感,读来有身临其境,与主人公近距离接触之感;主要采用主人公自述形式,不仅符合了报道的真实性的要求,增强说服力,也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这种结构安排,行文更加凝练,不拖泥带水。 小题:(5分) 答案:能够激发读者探寻谭盾的成功根源所在,学习他精神的伟大之处;感悟他的人格魅力所在,给自己以真正的人生意义的启迪。(适当举例说明) |
解析
小题:无 小题:无 小题:无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中国历史上一场最大的是非 垓下一战,项羽的人生之路走到了尽头,而他的命运的悲剧性的显露也就达到了顶点。在整部《史记》中,司马迁写得最为动情的,大概就是这一段。涤四面楚歌,到乌江渡口,中间经过了霸王别姬的柔肠百转,误入大泽的挣挫不前,斩将夺旗的叱咤生风,而终归于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的羞容惭颜。英雄一死,千秋改容。 在秦汉之交的风云变幻中,历史的真正的主角,其实只是赢政和项羽。一个要将中国归于中央集权下的专制一统,一个要恢复天下到六国时代诸侯联盟的松散政制。这看上去好像只是一个是否认同统一的历史趋势的问题,现代人常常站在统一的立场上去批判项羽,仿佛只有用铁骑扫平了六国的秦王才算是一个民族英雄,其实问题并不这么简单。从历史的长时段看,统一的趋势是无法阻遏的。从根本上说,它是中华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文明内部各部分长期交往整合的必然结果。问题只在以何种方式统一。可以设想,即便没有秦的武力,天下也终将归于一体,这也为汉以后的历史实际所一次次证明。无可否认的是,秦王的铁骑确实使这一过程大大简化了。看上去。历史似乎少走了许多弯路,细想来却又未必。先不说铁骑下呻吟的民众,是否也有追求自己那一点卑微的生活自由的权力,就是从文明的发展来说,统一的后果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怀疑。中央集权确实加强了国家的权力,使秦汉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有匹敌的强大力量。但是,作为代价。从原始社会时代开始积累起来的那一种有限民主(哪怕是统治阶级内部民主),也彻底丧失了。春秋战国时期纵横捭阖的士,逐渐变成了可以“倡优畜之”的文人。当秦军焚烧着六国的宫殿。将天下一切珍奇全都劫掠汇聚向成阳时,中华文明也就从多元变成了一元,从多中心变成了一个或最多两三个中心(所谓“两都”或“三都”)。项羽的恢复六国,常被看作是历史的倒退,但从另一面看,或许也可以从孔子所谓“兴灭国,继绝世,举遗民”的意义上去理解,说得更清楚一点,也就是从维护民族生存权和文化生态多样性的意义上去理解。 虽然在细节上、性质上,存在许多重要的差异,但从为文明一体化所选择的道路来说,赢政与项羽的分别,或许可以拿欧洲近代的拿破仑和今日欧盟的推动者们作比(虽然项羽所行仍是“霸道”)。后世为项羽感到惋惜的人,大半都没有看到历史在这里所隐藏的深刻机微。司马迁写《史记》时,正感受着秦汉专制主义的压力,因而止不住要从感情上偏向项羽。李清照慨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则只是借楚汉旧事,表达对南渡君臣的轻蔑。杜牧从“兵家”立场出发,不轻言失败。虽然所论只是一时的成败,但也于无意中表达出一种对所谓“历史必然”的怀疑。统一的趋势是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路径选择中就不存在某种偶然。乌江渡口的一幕,其实是一个意义十分重大的历史时刻。项羽之死,事实上也就宣告了历史发展中另一种可能性的彻底丧失。 (节选自《读者欣赏》) 小题1:文中说“后世为项羽感到惋惜的人,大半都没有看到历史在这里所隐藏的深刻机微”,又说“项羽之死,事实上也就宣告了历史发展中另一种可能性的彻底丧失”,此处,对(1)“深刻机微”和(2)“另一种可能性”的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3分)A.(1)赢政与项羽的分别,并不在于是否认同统一的历史趋势,而在于所选择的实现文明一体化的路径。(2)与赢政用铁骑扫平六国实现中央集权一统天下的方法不同,在维护民族生存权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走向中华文明一体化的可能。 | B.(1)赢政与项羽的分别,在于是否认同统一的历史趋势。(2)用铁骑扫平六国实现中央集权一统天下 | C.(1)用铁骑扫平六国实现中央集权一统天下。(2)维护民族生存权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走向中华文明一体化的可能。 | D.(1)赢政与项羽的分别,并不在于是否认同统一的历史趋势。(2)维护民族生存权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走向中华文明一体化的可能。 | 小题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秦王用铁骑扫平六国,天下归于一体。秦玉的铁骑使统一的过程大大地简化了,历史少走了许多弯路。 | B.统一的趋势是无法阻遏的,它是中华民族发展到一定阶段,文明内部各部分长期交往整合的必然结果。 | C.中央集权加强了国家的权力,使秦汉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有匹敌的强大力量。中华文明也从多元变成了一元,从多中心变成一个或最多两三个, 中心。 | D.从为文明一体化所选择的道路来说,以赢政与项羽的分别,与欧洲近代的拿破仑和今日欧盟的推动者们的区别完全相同。 | E.司马迁感受到了秦汉专制主义的压力,因而在写作《史记》时禁不住从感情上偏向项羽,使“垓下之战”大概成为整部《史记》中写得最为动情的一段。 小题3:文中说“现代人常常站在统一的立场上去批判项羽,仿佛只有用铁骑扫平了六国的秦王才算是一个民族英雄,其实问题并不这么简单。”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5分) 小题4:文中第二段开头说:“在秦汉之交的风云变幻中,历史的真正的主角,其实只是赢政和项羽。”作者为什么这么说?(6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严文井:一口柔和的井 林天宏 许多拜访过严文井的人,都在文章里描写他和他养的猫。其中最为传神的文字如下: “穿着深蓝色中山装的严文井,衣襟上有着明显的油渍,肩上散落着头皮屑。一只黑花猫不停地在我们俩周围踱来踱去,在他身上爬上爬下。他任凭这只猫不断地在身上腻,偶尔耐心地和它说两句话……就像猫是他溺爱的一个孩子。” 严文井爱猫,最多的时候,家中曾养过7只猫。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他自己吃清汤面,却给猫开鱼罐头;送人照片,也是他和猫的合影。他还不时借猫幽默一下,说猫和人一样有感情,但人有时候还没猫伟大。比如,“我们家的猫寻找爱情,会毫不犹豫地从三楼跳下去,人有这样勇敢吗?” 有人问过严文井,喜爱小动物和写童话,两者有什么关系。他回答道:“没有孩子,没有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没有美丽的幻想,没有浪漫的精神……则一定不会有童话。” 柔和,是严文井最爱用的一个词,在他的作品中频频出现:“我的心是柔和的”、“妻看着我,目光渐渐转向柔和”、“我们的心很柔和,还要继续保持柔和”。 他的代表作《啊,你盼望的那个原野》,写给他去世的爱人,他们在投奔延安的路上相遇,然后相爱,直到他生命的尽头。时至今日,还有读者感叹:“奇怪,一个老头,怎么能写出那么唯美、感性的文字?”于是,便有文学评论家把这个有着“苏格拉底似的谢顶”,长着又圆又大额头的“童话爷爷”,比喻成“一口井”,“那种流淌出的柔和的美感,好像是底色,铺陈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 但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这样的“资产阶级情调”,无疑不合时宜。尽管长期担任作协的领导,但在旁人眼中,严文井似乎属于“刻意被权力边缘化的角色”。“文革”中,他的一次检讨竟这样开头:“春天,我看见一个穿红衣的少女骑着自行车从林阴道上过来,我感受到一种诗意和美……”作家阎纲回忆,“5·16”之后,他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白天干活儿,晚上接受批斗,用强烈的灯光照着,不让睡觉。一天夜里,他经过严文井床头,蚊帐中突然伸出一只手来,塞给他几颗水果糖,使得他“原本绝望的心,顿生出强烈的感激”。 在韦君宜出版了《思痛录》后,许多人劝严文井也写写那段岁月的回忆,他却拒绝了,因为“不好说”,而且“会伤害许多人”。他宁愿用一幅自画像来解剖自己,并郑重地钤上了自己的印章,分赠给同事和朋友。于是,这幅嘴和脸都扭曲了的自画像,被人视为“他和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肖像”。 严文井留世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一篇不到300字的散文。向他约稿的编辑回忆,严文井反复修改,整整写了一年零八个月。他用这样的笔调写道:“……我本来就很贫乏,干过许多错事。但我的心是柔和的,不久前我还看见了归来的燕子……” 2 005年,严文井离世。一个前去他家采访的记者惊讶地发现,这个中国儿童文学泰斗的家,只是一套不到70平方米的“陋室”。除了老旧的单人床和书桌,剩余的空间都被书本占满。屋内能见着的唯一的光亮,就是窗外的一棵绿树。树下,埋着他亲手安葬的爱猫“欢欢”。 [注]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 小题1:根据文意,怎样理解标题“严文井:一口柔和的井”?(4分) 小题2:为什么严文井拒绝写回忆录,而宁愿画一幅嘴和脸都扭曲了的自画像分赠给同事和朋友?分别体现了严文井怎样的思想性格?(5分) 小题3:文章从描写严文井和他养的猫开始,篇末以严文井亲手安葬爱猫结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从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进行简要分析。(6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细武 何立伟 她那次的确有些与众不同。 在台上,她表演自己的才艺,又唱又跳,载歌载舞,还当众挥墨,写了一幅“白日依山尽”的行草。她的书法出奇的老道,很让人惊讶。遂有掌声爆发,经久不息。人们愿意认为,一个小女子与古老传统,应当渊源有自。且美貌亦应当有它深厚的文化底色,方不显出苍白同单薄来。 这亦是她艺压群芳的地方。我坐在台下评委席上,如其他评委那样,给了她最高的得分。就这样,她脱颖而出了。她从一名大三的财院在校生,一跃而为模特新星。 在宣布打分结果的时候,在上届模特选秀冠军给她戴上金属顶冠的时候,她在掌声中泪流满面了。她的模样楚楚动人。纯洁、天真、情感丰沛,且又娇羞美艳。何况她还有特别纯正的学生味。她仿佛山野中一棵清新的小树,尚未经过任何烟尘浊气的熏染。她让人生出呵护与爱怜之情。 这是美女经济时代的一场盛宴。众多的赞助商,众多的媒体聚焦,众多的场地广告,众多的炫目灯光……把她推上波峰浪尖,一夜成名。她恍如在梦中。当天晚上的庆功宴,她就坐在我对面,我得以观察到她的兴奋、如梦似幻、一切不知从何说起和内心里奔涌而出的对命运的感激。她还根本不会应酬。人们从别的宴席上走过来跟她干杯,跟她合影,跟她大声地说笑,并且递给她名片和索要她的电话。而她局促不安,举止无措,有强烈的躲藏起来的意识。那一瞬,我相信她甚至有一点后悔。命运的忽然改变让她眩晕,也让她无所适从。光芒耀眼,但简单的生活从此复杂。她一直笑着,却是有了些不大自然。一切来得那么突然,那么旋风一般,那么不真实,这是她企望而又不敢置信的。 就在那晚,她开始有了自己的经纪公司,也意识到自己的签名从此不同凡响。一些人找她谈到很晚。她甚至都分不清谁是谁,究竟都谈了些什么。她不知道如何一来就上了经纪人的宝马车。车上,除了经纪人,还有一位始终对她微笑的男人。她隐约记起,有人介绍他时称他什么总。他给过她名片,但她已接到数十张名片,记不起是都一张。反正,经纪人让她叫董叔叔。 她和他们进了一家五星级酒店的顶层餐厅。一片灯海在落地玻璃窗下,又近又远,又真又幻。经纪人在一旁介绍那位“董叔叔”的公司,介绍他和媒体关系,以及他曾经捧红过若干歌星的历史。她有意无意地瞥了他一眼。他也就三十多岁,微微发福,笑起来的样子很干净。衬衣领子很白,灰格子休闲西装,抽软包装中华烟。她看到他拿出卡来给服务生。一餐宵夜吃了他差不多六千。她吃了一惊。但他的模样却极是轻松。 我就是那个总决赛的晚上见过她。之后再见到,她就是和“董叔叔,,在一起了。她开始拍广告,在电视剧中串串小角色,出席一些盛大的媒体活动。她走到街上,听到背后有许多人小心地叫着她的名字,声音里亦满是发现的惊喜。 她的模样已有了明显的改变。她穿着华丽,脸上有油彩的光泽,嘴唇鲜红,鞋跟很高。她毕业了吗?她已分明不像个学生的模样了。 两年之后,我听说她已不和“董叔叔”在一起了。她现在是住在一位年纪比他父亲还大的什么“伯伯”给她买的一套复式公寓里。那“伯伯”喜欢嚼槟榔、打麻将,隔一段时间就飞到香港去赌一回马。他一高兴,就送了一辆红色的本田跑车给她,并呼她“细武”。因她姓武,我们这地方,把“小”皆呼做“细”。 那天我从南门口的一条小巷里过,忽然看到前面一辆红色的跑车停在了逼仄的巷子当中。车旁站了一位衣着时髦身材窈窕的女子,背对着我,正打手机。当她转过那张满是焦灼的脸来,我认出她就是细武。她亦是看到了我。但并没有认出来,她亦不可能记得我了。她冲着手机大呼小叫,声音紧张急迫,好像要哭出来的模样。我断定是她的车卡在了巷子里,进不能进,出不能出。她大约没有搬到救兵,只好兀自钻进跑车里。她小心地倒车,但显然是手生,车的尾厢还是碰到了一家小米粉店的门柱子上。小店的主人跑出来,大声詈骂。她又从车里伸出修长的玉腿来,吓得浑身哆嗦。她把手机拿出来,用一种哭腔呼救。 “我……他们……我……车子……”她几乎是语无伦次。 这一刻,就好像她的生活钻进了死胡同,若是找不到依靠,她就彻底束手无策了。 小题1:作者在文章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说“她那次的确有些与众不同’’?请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作者在刻画细武这个形象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通读全文,“我”在文中对细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简要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你如何评价细武这个形象和这种社会现象?(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绿色奥运是一面旗帜 廖晓义,北京地球村的创办人。1996年创办了北京地球村。2000年,廖晓义成为国内唯一获国际环境大奖“苏菲奖”的人;2001年被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授予“绿色文明大使”称号,并获得澳大利亚最高环境奖“班克西亚国际环境奖”,2005年获得“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奖”。2006年荣获“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 采访-本刊(指《中国青年》杂志)记者蒋晔 “奥运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不是‘更高、更快、更强’,那是竞技体育规则,奥运精神的核心是体育、文化、环境。”在西城区图书馆做完讲座的廖晓义向记者强调这一点,“奥运精神有三大支点:运动、文化和环境,奥运最初只是一种体育运动,100年前法国人顾拜旦把文化引进奥运的理念,又过了100年,环保作为奥运的第三大支柱写进奥林匹克宪章。”她认为,绿色奥运在于怎么创造一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环境。绿色奥运不是终极目的,而是手段,一种引起并带动全社会关注环保、自觉节约的手段。奥运来了,“绿色”也来了,奥运走了,“绿色”却要在中国扎根发芽,每个人都能自觉选择“绿色生活”,这才是“绿色奥运”的实质意义。 她瘦而干练,穿一件灰白色呢子大衣,因为工作的忙碌,脸上明显带着倦意。多年前,她在四川大学哲学系当过五年老师,纯理论并不能完整地安慰她理想主义的心灵。远赴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国际环境政治专业做访问学者后,她回国创办了“地球村”,全称为“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那是1996年。从哲学转而环保实践,缘于她发现:理论在教化人的效用上还不如身体力行地示范。我们的老祖宗早就从“天人合一”中了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是,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的生活模式中“天”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分裂和恶化,必须行动起来,而非拘泥于书斋。 中国的环保事业曾在很长时间里被理解为两大领域: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廖晓义着力于开辟第三条路:绿色生活的公众教育,即动员人们改变对地球不负责任的生活方式,选择对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她认为:绿色生活方式是污染控制的源头防治,也是生态保护的治本之策。只有把生活方式作为环保本身的内容时,环保才能走进生活,公众参与也才有了现实的渠道。而只有当环保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全面实现。为此,她与地球村的同伴围绕“让环保走进生活”这一目标做了大量工作: 她写了《中国的工业化与环境的代价》等文章宣传环保,她写了电视片《绿色文明与中国》;她自己掏钱拍电视片《绿色访谈录》、《环保时刻》;1996年,央视七套播出了她拍摄的《环保时刻》…… 绿色生活的实施必须有基层载体,这就是社区。当绿色生活成了一种社区文化,就有可能深入到大众的生活并衍化成社会的时尚。从1996年帮助北京大乘巷居委会开始垃圾分类以来,地球村逐渐形成并提出了“让环保走进社区”的绿色社区理念,并于1999年4月与宣武区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建立了第一个绿色社区试点——建功南里绿色社区。如今该社区已发展出了社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环境管理体系,并获得了ISO14001认证。2000年8月,地球村以窗体顶端窗体底端申奥为契机,向刘淇市长提交了绿色社区推广建议,得到了市政府和奥申委的重视和采纳。9月,市政府召开绿色社区现场会,18个区县的近百位主管领导参观了建功南里绿色社区试点。之后地球村配合北京市精神文明办的工作,进一步促成政府将创建绿色社区纳入政府的工作议程。 廖晓义与她的地球村为环保做了许多工作。但是,资金上的困难一直没有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她。“但还是有许多致力于环保的年轻人加入地球村,有海归学子,也有窗体顶窗体底端公务员。他们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就是为了与地球村村民一道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对这些加入的青年,廖晓义觉得那是希望。虽然,困难重重,但她与地球村的青年人都在坚持,因为绿色奥运与绿色生活一样,是一面旗帜。 (选自2007年3月《中国青年》杂志,略有删改) 小题1:文段开头部分详细地介绍了廖晓义的获奖具体时间和奖项,有何作用?(4分) 小题2:文章结尾说“绿色奥运与绿色生活一样,是一面旗帜”,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6分) 小题3:请结合本文谈谈你从廖晓义和她的同伴们所进行的事业中得到的启发。(5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生命的化妆 林清玄 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现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是化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师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不也是化妆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我为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 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表,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象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象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象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改革。 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小题1:分析“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6分) 小题2:“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为什么是这样?(4分) 小题3:“精神的化妆”与“生命的化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请谈谈你的见解。(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