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海地大地震①海地当地时间周二(1月12日)下午4:56,一场里氏7.0级大地震发生在海地首都太子港西南方大概仅仅是10英里(15千米)的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海地大地震①海地当地时间周二(1月12日)下午4:56,一场里氏7.0级大地震发生在海地首都太子港西南方大概仅仅是10英里(15千米)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海地大地震
①海地当地时间周二(1月12日)下午4:56,一场里氏7.0级大地震发生在海地首都太子港西南方大概仅仅是10英里(15千米)的地方。本次袭击海地的大地震是这个岛国在两百多年历史中所遭受的最强的也是最具毁灭性的地震。虽然海地官方至今无法计算出7.0级的地震给海地带来了毁灭性的损害到底有多严重,但据估计本次地震将造成成千上万的人死亡。但是在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地震则是在1556年发生在中国陕西的地震,据估计造成了830000人死亡。
②地理知识告诉我们,地震通常发生在地球表面各个大陆板块相互交结出处,大陆板块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岩石板块,它们紧紧镶嵌在一起就像巨大的七巧板,它们彼此对应着移动,这些移动在大多数时候是缓慢而细微的。就像这个世界上地震的产生原因,海地地震是由于沿着加勒比海板块和北美洲板块之间的断层所引起,这一断层正好在海地附近。通常情况下,加勒比海板块向东对抗着北美板块,这两块大陆板块之间一直都在相互挤压碰撞,其中一个板块会缓慢“爬上”另一个板块去,这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平移断层。但是每一年移动是非常细微的,一般只有0.8英尺(20厘米)。
③“每年20厘米的移动是非常细小的,人们是感觉不到的。”卡里恩·贝德维尔说,他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和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的地质学家。但是沿着断层边界处,压力逐渐堆积起来,在某一个瞬间,这些积聚许久的地壳压力得到释放,导致断层两侧的剧烈运动并最终产生地震。“断裂线两边的板块在东西方向相互移动,导致了其中能量的释放,并最终发生了海地大地震。”贝德维尔补充说。
④“一般而言,地震具有不同的特征,例如它们发生在海洋中,或者在陆地上,这是根据他们发生的地理位置来区分的。”贝德维尔告诉生命科学网站说,“山地和岩石地质构造中发生的地震并没有太强的地面摇晃,这也是它们所独有的,而于此相对应,大量的沉积物而非岩石的地质构造在遭遇地震时,有更大的可能出现更为剧烈的地面摇晃。按照上面的分类,海地属于更多沉积物的地址构造,属于更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地面震动的地质构造。”
⑤一个7.0级的地震在任何地方都会造成巨大和灾难性的破坏,但是对于海地而言,这却是异乎寻常的事件,尤其是海地的基础设施的施工质量非常差,而且在设计施工时都根本没有考虑建筑需要抗震。相同的震级和震源深度在海地的建筑质量上会放大了地震所带来的破坏。“非常不幸的是,海地的经济基础非常差,没有抵御地震的建筑设计,因此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次地震将造成更为严重和广泛的损害。”迈克尔·布兰培德在近期发布的广播节目中说道,他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灾害项目的副协调员。
⑥地质学家预计在接下来的一周中,将会有更多的余震发生,贝德维尔说。但是目前没有办法去预测是否前一个余震就会比下一个余震强,因为余震的发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顺序。
⑦类似的潜在地震造成的影响我们也可以在2008年袭击中国四川的7.9级地震中也可以看到,在中国四川发生的地震夺走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地震工程师推断说:许许多多由土砖和混凝土块建造的建筑和房屋实际上未必像建筑法令写的那样,可以用钢铁加固达到抗震效果,这也增加了地震造成的损害,尤其是在乡村地区。
小题1:下列对“海地大地震”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A.大地震发生在海地首都太子港西南方正好是10英里(15千米)的地方。
B.海地地震是由于沿着加勒比海板块和北美洲板块之间的断层所引起,但这一断层并非在海地附近。
C.这次大地震将对海地本已十分脆弱的经济造成更为严重和广泛的损害。
D.海地当地时间周二(1月12日)下午4:56发生大地震后,人们普遍认为海地就再也不会发生地震。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平移断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加勒比海板块向东对抗着北美板块,它们之间一直都在相互挤压碰撞,其中一个板块会缓慢“爬上”另一个板块去。
B.我们所熟悉的平移断层每一年移动是非常明显的,一般只有0.8英尺(20厘米),人们都能够感觉得出来。
C.平移断层通常发生在地球表面各个大陆板块相互交结出处,它们彼此对应着移动。
D.沿着断层边界处,压力逐渐堆积起来,在某一个瞬间,这些积聚许久的地壳压力得到释放,导致断层两侧的剧烈运动并最终产生地震。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2008年袭击中国四川的7.9级地震,是在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地震,夺走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B.专家认为,因为余震的发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顺序,目前没有办法去预测是否前一个余震就会比下一个余震强。
C.人们有所怀疑许许多多由土砖和混凝土块建造的建筑和房屋实际上未必像建筑法令写的那样,可以用钢铁加固达到抗震效果。
D.海地属于更多沉积物的地址构造,这就造成它属于更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地面震动的地质构造类型。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解析

小题1:C项,⑤段。A项中“正好”改为“大概”,①段。B项中断层在海地附近,②段。D项中判断错误,⑥段。 
小题2:联系②③段,可以判断不对,原文为“细微”“感觉不到”。A、C在第②段,D在第③段。
小题3:A项见第①段。B项,第⑥段。C项,第⑦段。D项,第④段。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生命的两万天该留点什么
吴志翔
时钟嘀嗒嘀嗒地走着,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
不知从哪一天起,我们开始对自己的年龄敏感起来。20岁以前,总觉得没有进入生活,但今天回过头看,偏偏又觉得那时候的故事最多,记忆最饱和。日历一页页地翻,年龄无声息地长,偶尔翻翻旧照片,会惊异于那双满是稚气的大眼睛曾经属于我!忽然间,我们似乎意识到,许多东西在不经意中已经永远湮没在黑暗中了。在成长的同时,我们也失落了渴盼成长的心情。
我曾经好多次向朋友们问过同一个问题:“人一般能活多少天,凭你的感觉尽快报个数字出来。”
“10万天!”
“20万天!”
几乎每个人的声音都响亮而充满自信。然而我却告诉他们,人的生命实际只有两万多天。起初,没有一个人相信我的话,说:“是不是少了一个零?”经过一番计算之后,朋友们深深地叹息了:“怎么?人生如此短暂!”
天黑下来了,我拧亮台灯。时钟嘀嗒嘀嗒地走着,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我打开一本书,米兰·昆德拉正在说:“我讨厌听我的心脏的跳动;它是一个无情的提示,提醒我生命的分分秒秒都被点着数。”可是我没法不听,正如我们没法拒绝两万多个日子一个个溜走;我的心脏没法不跳动,正如树叶在秋天里没法不飘落。心脏停止跳动,那便是我们的末日。我平静地想着:我们怎样才能在最后走进坟墓之前没有遗憾?这个问题非常接近那段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录:“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
这个时代已经不可能只存在一种声音,也失去了响亮的压倒一切的“黄钟大吕”。当年奉为圭臬的东西今天或许被扔进了垃圾箱。人们更懂得珍惜自己的琐细***,为物质和肉体急急奔忙。人们抛弃了一个英雄的时代,继而也抛弃了英雄所具有的精华。没有了殉道者般的神圣和信仰,没有了朝圣者般的坚忍与顽强,没有大爱,没有大恨,没有大悲,也没有大喜。
于是,我想到一个人,半个世纪以前,他在《生命的路》中写道:“自然赋予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然而生命决不因此回头。”这个人就是鲁迅,他追索的是大生命。他“为了肩起黑暗的闸门而拥有一颗黑暗的心”,他“是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不管怎样,他都是一个战士”。可以有千万个陶渊明、苏东坡,可以有数不清的林语堂、梁实秋;但是鲁迅,只有一个。
一种坚挺、鲜亮的人格精神在今天是极其稀罕的。
几天前,重读小说《北方的河》,我再一次被感动。瞧那个人,他坚定地站着!他有一种足以震慑群生的气度,他的硬朗的质地是对众多聪明人的嘲讽,他的沉默和铁一般的冷峻令机会主义者心惊。那个人,他是来自欧亚大陆高纬度的坚硬的风,他有信仰,“信仰,你这纯钢百炼的处女!”
还有海子,质朴而清亮的海子。这位诗人没有活满1万天,但他永远保持了纯洁。他“站在太阳痛苦的光芒上”,复活了。
“诗意是人的栖居必备的基本能力。”海德格尔下了这样的断语。这诗意,动物不会有,它是我们人类的粮食。
夜深了,时钟依然嘀嗒嘀嗒地走着,我听到自己的心脏跳动的声音。我合上眼睛,看到了这样一幅幅图景:鲁迅在夜里一边咳嗽,一边写文章,灯光昏黄,“爱夜的人于是领受了夜所给予的光明”;弗朗茨·卡夫卡彻夜写完自传体小说《判决》,完成了与自己灵魂的对话,“我的心脏周围隐隐作痛”;马赛尔·普鲁斯特从35岁到死,生活在暗室中,门窗紧闭,房间里点着蜡烛,《追忆似水年华》成为他惟一的安慰;张承志做着“静夜功课”,午夜时分,他点燃一支烟,纪念夜与黎明相连的瞬间……
这群孤独的人,这群饱满的灵魂!
我们怀着美感想他们,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青春必须苦难重重。我不希望青春被某一种方式囚禁,它应该是绚烂的,完全开放的;我不希望在20多年的岁月里永远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有人背它只是为了别人可以不背它。
我想说的只是:哪怕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狭小,越来越平庸,也别让我们精神的花朵在春天枯萎;哪怕我们四面楚歌,也别忘记保持自己尊贵骄傲的呼吸。(选自《中国当代散文精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小题1:结合全文,试分析“我不希望青春被某一种方式囚禁,它应该是绚烂的,完全开放的”的深刻含义。(4分)
答:
小题2:作者列举鲁迅、海子、卡夫卡等人拥有精神感召的力量,其意图是什么?请给文中省略处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8分)
答:
小题3:根据文意,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在最后走进坟墓之前,没有遗憾?(4分)
答:
小题4:文章多次写到时钟“嘀嗒嘀嗒地走着”,其作用是什么?(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憨厚的微笑
我家住在宾馆旁边,出门办事都要从宾馆门前经过。有位矮墩墩的黑脸汉子在宾馆门口摆烟摊。每次我经过他的摊子时,他总是对我点头微笑。那笑容虽然透出一种憨憨的傻劲,却是真诚的。
起初,我对他的微笑报以客气的点头,久而久之我就感到莫名其妙了,不仅对他那副不太讲究整洁的邋遢相生出厌恶,甚至对他的微笑报以不屑与鄙夷。可他全然不在意我的表情和态度,黝黑的脸上依然荡漾着真诚憨厚的笑容。
我有些受不住了,有些不客气地问他:“老板,你认识我吗?”
他轻轻地摇摇头,嘴唇动了一下,欲言又止。我说:“那你干吗总是对我笑呢?”我话一出口,就立即感觉到自己真是愚钝,他一定是把我当成大老板了。于是我从包里掏出10元钱,说:“来盒白沙烟吧。”
他望着我,脸上掠过一丝惊讶,憨笑道:“你又不吸烟,嘿嘿,买烟干吗?”
我好生奇怪说:“你怎么晓得我不吸烟?”
“你常在这儿经过,我从没见你吸过烟。”他不好意思地笑笑,“看你的手指都是雪白一个的,不像吸烟的人。”
“你说对了,我确实不抽烟。但你对我笑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我买你的烟,多跟你做些生意吗?”
他一听这话,脸微微泛红,不好意思地说:“不是的,不,先生你别误会。因为,因为你和那位王先生长得很相像,第一次见到你时我还真以为你就是那位王先生哩!后来我晓得你不是。唉,我这辈子还能不能见到他哩……”说着他好像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王先生是谁?”我急迫地问他。
这时,汉子把他屁股下的木椅让给我坐,自己靠在宝笼架上,慢慢向我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三年前,他的独生女儿患急性脑膜炎送医院,交费时差了82元钱办不了入院手续,一位同在医院看病的王先生得知情况后为他解了难。医生后来说要是再晚半个小时,人就没救了。女儿痊愈后,他下了岗,靠摆烟摊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两年多来,他一直在打听王先生的下落,想还给他那82元钱,并再次当面致谢。他常用这件事教育女儿:钱财重要,但仁义更重要,知恩图报是做人最起码的品德。
听完他的讲述,我默然无语。面对他憨厚的微笑,我心里酸酸的,有些愧疚,也有些激动,不知是为那王先生的义举,还是为这黑脸汉子的知恩图报。
当我羞愧地离开黑脸汉子时,他追上来将那10元钱塞到我手上,说:“你不吸烟的,我晓得你不吸烟的。”说话时脸上仍然浮现出憨厚的笑容。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在记叙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答:                                                                      
                                                                              
2、黑脸汉子对“我”点头微笑的原因是什么?
答:                                                                      
                                                                              
3、“听完他的讲述,我默然无语。”为什么?
答:                                                                      
                                                                              
4、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到“我”对黑脸汉子微笑的不屑与鄙夷?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感谢贫穷
贫穷这个字眼,似乎总与我结缘,一直陪伴我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
小时候,贫困的家庭温饱都不能解决。到了七岁,我瘦得风能吹倒,决不是夸张。面对一学期两元钱的费用,父亲锁紧了眉头。无奈,我只得“发扬风格”推迟入学。要想兄妹五人同时读书,这简直是天方夜潭。等到第二年兴致勃勃地去报名,老师说啥也不愿收下瘦小的我。我的哀求感动了父亲,父亲的请求感动了老师。就这样,每天十多里的山路往返,风雨无阻地跋涉,成为我平生最大的乐趣。小学毕业之际,我以优异成绩准备跨进离家更远的学校去住读。
“人有旦夕祸福”。此时,母亲的去世给家人的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昔日的欢笑从此在大家庭中消失,我也面临辍学的危险。瘦小的我能干点什么呢?父亲只得在叹息声中送我进校。因为交不起住宿费,我的床铺只能拿教室的桌椅代替。北风呼号的冬季,也是我最难熬的不眠夜,趁着蜡烛快要熄灭的最后几点蓝色火焰,我以最快的速度铺好“床铺”。没有垫絮,一床半新半旧的棉被折成两半——一半垫底,一半做盖,偶尔山顶几只猫头鹰发出恐怖的怪声,我不禁颤抖着赶紧蒙上被子。毕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呀!就这样,我一天天地盼望着冬季的结束。
天道酬勤。在我做完勤杂工挣回高中最后一笔学费的几个月后,大学录取通知书也如期飞至家中。面对这份我苦苦耕耘的收获,贫穷的山村沸腾了。父亲面对乡亲们的祝贺,既高兴又忧愁。高兴的是我要“飞”走了,忧愁的是要有一笔对于我们来讲类似天文数字的2000元学费。为了这笔学费,一家人东拼西凑一个多月后还差一半。起程的日子到了,一向坚强的父亲流了泪,我咬着牙含着泪离开了家乡。我说我要用双手和大脑来养活自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我做家教、打工挣来了一份又一份血汗钱时,我的同龄人正三天两头地写着家书寻求“经济支援”。我的父亲很惊奇我的经济来源。舞厅不敢进,录像厅与我无缘,我仿佛超出了那个热闹喧嚣的世界。当然,图书馆中又多了一个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的我。读书、写作、打工,这就是我大学的全部生活。
当我接过那张本科学位的证书时,我的眼圈湿了。我很庆幸在大学四年里,我用辛勤战胜了贫穷,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让人羡慕的成绩。菁菁校园中,掌声时常为一个贫穷的大学生响起,我生活在光环之中。
当我穿着用稿费买来的球鞋寻觅工作时,我敲响了一家家条件苛刻的用人单位的大门。进门时一身自信,出门时满身轻松,我就这样潇洒地战胜了一个个“包装”潇洒的同龄人。当我毅然决定投身教育事业时,他们都觉得不可理解。我说我喜欢那份清贫中的个人追求。
仔细回想过去的路,我时常被莫名的感激包围着。寒夜里灯光下独坐读书,夜里搓着手拿起笔来狂舞一通后,我的心里很坦然。
如今生活发生了极大变化,我已经脱离了贫困。时常有读者要我谈生活的感受,我只能用四个字——“感谢贫穷”来概括。在我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时常被它吓倒,没有力量去超越它。
感谢贫穷这所最好的学校,它让我在人生道路上尝遍艰辛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前方的路——跨过一道道山,追求应该追求的。
1、第1段在全文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2、最能突出作者家庭贫穷的语句是哪几句?(2分)
答:                                                                      
                                                                              
3、第3段“毕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呀”一句,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答:                                                                      
                                                                              
4、“我要用双手和大脑来养活自己”,从这句话能看出作者是一个具有什么性格的人?
答:                                                                      
                                                                              
5、本文作者向人们展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   (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更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   (nèn)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的白色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
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2分)   
轻 yíng(   )      娇 nèn(    )
2、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2分)
答:                                                                      
                                                                              
3、用“   ”在文中标出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2分)
4、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和蒲公英有关。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是(3分)
答:                                                                      
                                                                         
5、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                                                                      
                                                                         
6、最后一段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什么?(3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垂钓的乐趣在于一个静字。
林雨堂先生谈纽约长岛的钓鱼,谓“百数十条船同在海面,灯火辉煌,环顾三五里内,尽是渔船”,则是洋式的钓鱼,和中国的渔樵之乐比较,则未免显得热闹而又俗气。
中国文人画家笔下的渔樵之乐,是象征着中国人对出世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正如欧阳修所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垂钓的目的不在垂钓,而在远离尘寰的嚣嚷争夺,是亦在“山水之间”也。
我最喜欢元朝白仁甫的名句:“点秋江白鹭沙鸥,傲***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那境界何等淡薄,何等旷逸!
紧张忙乱的现代生活,常使人沉迷名利,忘了自己。能抽空到山崖海滨,放一丝钓线在浩淼迷茫的烟波,体会一下简素安闲的渔父生涯,会觉得心胸开朗宁静,“渔父之意”固也不必在“鱼”也。
谈渔樵之乐,就不能不想到郑板桥的道情。那“老渔父,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画寒……”的画面,正是哲人文士们所全心向往的旷达隐逸,与世无争的人生最高境界。
而张志和的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又是多么潇洒!能够领略在斜风细雨中垂钓之乐的人,他的胸襟是多么飘逸!
垂钓的画面,应是                                             ;如朱希真词中所谓“天与一轮钓线,领烟波千亿”,在意境上才能给人以“人生如蜉蝣,繁华似春梦”的感受。
“百数十只渔船,灯火辉煌”的美式垂钓,是以人和物质为主体的拥挤的垂钓,离不开尘间扰嚷。我国古人的垂钓则是以宇宙和精神为主体的清幽的垂钓,能给人一种超脱的力量,抛却俗世名利,带回淡泊豁达的胸襟。
中国的哲学,从垂钓一事,可见全豹。
【注释:①出世:超脱人生。   ②蜉蝣(fú yóu):昆虫的一科,寿命很短。】
1、文中所提到的“渔樵之乐”反映了古人                              的人生最高境界(用文中的8个字回答)。(3分)
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发挥想象,在第⑧段的横线上补上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垂钓的画面,应是                                                         
                                                 。(2分)
3、作者在文中对“中式垂钓”和“美式垂钓”进行了比较,请简要概括二者的区别。(3分)
答:                                                                      
                                                                              
                                                                              
4、对事物的认识,由于角度不同,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垂钓”,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是否赞同呢?请就“垂钓”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