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近十几年“全球变化”和“大洋钻探”研究中的最大进展之一,在于对地圈与生物圈相互关系的认识的突破,结果使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提高到一个空前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近十几年“全球变化”和“大洋钻探”研究中的最大进展之一,在于对地圈与生物圈相互关系的认识的突破,结果使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提高到一个空前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近十几年“全球变化”和“大洋钻探”研究中的最大进展之一,在于对地圈与生物圈相互关系的认识的突破,结果使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提高到一个空前的新高度。
地学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并不是新命题。地质学创立伊始,就与生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地质年代便是以生命演化为序的。但传统的生物地层学是建立在化石形态的肉眼鉴定基础之上的,难免有片断性和表面性。世纪之交,地球科学向地球深处和地球以外发展,生命科学向愈益深入的微观世界进军,正是在这里产生了两者交叉的新层次:地下深处微生物的发现,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的层面上,开拓了全新的研究领域。
70年代末“Alvin”号深潜器在东太平洋发现深海热液活动和热液生物群,说明地球上不仅有我们所习惯的“有光食物链”,还存在着“黑暗食物链”。前者依靠外源能量即太阳能,在常温和有光的环境下,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质,后者依靠地球内源能源即地热支持,在深海黑暗和高温的环境下,通过化合作用(chemosynthesis)产生有机质。甚至数千米深海海底下面数百米的深处,还有微生物在地层的极端条件下生存,这种“深部生物圈”虽然都由微小的原核生物组成,却有极大的数量。
“深部生物圈”的发现,大大拓宽了生物圈的分布范围,直到极地冰盖、火山热泉和洋底地层,几乎无所不在。生物的分类,也扩展到古菌、细菌与真核生物三大类。地球历史的85%只有前两类组成的原核生物,它们从还原到氧化环境都有分布,在地球系统的时空坐标中占据一大片,而我们熟悉的动植物只是真核生物中的一部分。
从金属矿到水合物,从火山口到岩溶洞,无处不有微生物的活动,许多原来以为“无机”的地质过程,其实都是生命活动的结果。传统地质学里生物的“主角”是大化石,其实改造地球的首先是原核生物,它们的生态过程影响着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默默无声地“耕耘”了40亿年,直到今天才有可能得到重新评价。生命深化史的研究很像社会历史,引人注目的恐龙、鳞木固然重要,但真的要揭示机理,还非要深入到原核生物不可。全面看来,地球生态系统的根本基础在于原核生物,它们才是“真的英雄”;而我们熟悉的大型生物其实是生态系统的顶层,相当于社会史里的“帝王将相”。寻找地球和生命系统演变的规律,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到分子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学的水平,才能理解地球系统的运作。                            
1.下列对“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及其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在用肉眼鉴定的化石形态基础上的生物地层学,已经显示出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
B.地学向地球深处和地球以外发展,生命科学向愈益深入的微观世界进军,于是产生了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
C.对极端条件下生存的原核生物进行研究,标志着地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的研究领域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
D.要理解地球系统的运作,就要由对大化石的研究转为对地下深处微生物的研究,深入到分子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学的水平。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原核生物的生态过程影响着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直到今天人们才有可能重新评价它们在改造地球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B.将地学与生命科学交叉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近十几年“全球变化”和“大洋钻探”研究中的最大进展。
C.“深部生物圈”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以前以为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处于极端条件下的地层,如极地冰盖、火山热泉和海洋地层,分布的生物主要是真核生物。
D.地球生态系统的根本基础在于原核生物,所以人们的研究只要深入到原核生物,就可以探寻出地球地质过程的机理。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十几年前,人们由于还没有在“全球变化”和“大洋钻探”中获得进展,因此对地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是相互独立的,人们关于地质年代的判断,难免有片面性和表面性。
B.海洋深部存在着“黑暗食物链”,依靠地热支持,通过化合作用产生有机质,可见原核生物的存活并不需要太阳。
C.极地冰盖、火山热泉和海洋地层这些处于极端条件下的地方,可能有真核生物存在。
D.许多原来认为“无机”的过程,其实都是生命活动的结果,原核生物影响着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可见没有原核生物这些生命体,也就没有铜、铁、钙等元素。
答案

1.B
2.A
3.C
解析
1.“于是产生了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错,文中“地学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并不是新命题。地质学创立伊始,就与生物学界下了不解之缘”说明早已产生了交叉;原文中说“产生了两者交叉的新层次”,说明进入了新的交叉阶段。
2.B.“最大进展”应为“最大进展之一”;C.“分布的生物主要是真核生物”错,原文第三段说的是“这种‘深部生物圈’虽然都由微小的原核生物组成”;D.“只要…就…”是充分条件,不合原意,应该是必要条件“只有…才…”。
3.A.前后无因果关系;B.深海原核生物只是原核生物的一部分,因此只能说有些原核生物的存活不需要太阳;D.“可见没有原核生物这些生命体,也就没有铜、铁、钙等元素”错,依据原文意思,原核生物影响化学元素,但不决定化学元素的有无。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待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C,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C。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上的这片蓝天。
小题1:
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小题2:
根据原文,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小题3:
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小题4: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沙 尘 暴
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石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就是沙尘经数百万年堆积而成的,华夏文明就是在这块沙尘累积的黄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因而被称作“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从非洲内陆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帮助古罗马人使用帆船从埃及运回小麦,但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沙尘暴固然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然而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减缓酸雨的发生。
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与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作降水。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与补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
然而,近百年来,沙尘暴却已成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大灾害。构成我国沙尘暴的物质材料,多来自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区。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特别是由于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原来有沙漠的地方沙漠扩大了;没有沙漠的地方沙漠产生了;内陆河流程缩短,水量减少,沼泽地消失;河流两岸的绿色走廊枯萎死亡。这样,来自大西北的沙尘暴,一路上还源源获得裸地上新的沙尘源的补充,而且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草原上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总之,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
歌德说过:“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这或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
小题1:
下列对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
B.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
C.从地质史上看,沙尘暴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
D.沙尘暴是那些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形成的。
小题2:
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B.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C.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
D.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与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小题3:
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B.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
C.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
D.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经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
B.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
C.既然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
D.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题。
人类早期的图形文字
绘画与文字是同源而生,同功为用的。人类早期的图形文字证明这个命题是很深刻的。
右图是古埃及人使用过的一种图形                     
文字,帕默尔在《语言学概论》中指出,                        
这一个图形中,包含以下要素:                                
(1)鹰是王权的象征                                      
(2)绳子表示征服                                        
(3)人头表示土地                                        
(4)花草表示尼罗河三角洲                                
整个构图是完美统一的,表达了一套完整的信息。它既是一件艺术品,又是一个语句(述说国王的行为与“业绩”)。在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系统是岩画,后来才从这种绘画中分离出来一些固定的符号,并与语言联系,成为象形的以及表意的文字。
从信息科学观点看,图形文字是一种编码形式。例如人们约定了用颜色和线条分布在纸上的一种特殊印迹代表“玫瑰花”,而了解又没有忘却约定的人看到这种印迹时,他的头脑中就立即显示出花的形象——这实际是通过大脑的特殊功能进行译码。当然译码工作不是头脑与生俱来的。人们在复杂的自然界和动态的社会中生活,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收纳难以计数的信息,这后天的积淀起来的信息储存的价值在“译码”时便会显现出来。我们读一些史前绘画和现代派绘画时,会有不解的感觉,是因为我们没有译码工具,“大脑的特殊功能”也便无用武之地。
(选自《艺术现象的符号分析》)
小题1:
“同源而生,同功为用”在文中的意思是
A.人类的早期绘画就是文字,而早期文字与绘画是同种语言。
B.人类的早期绘画就是文字,而早期文字都不具有抽象性含义。
C.人类的早期绘画是文字的雏型,而早期文字是绘画中的固定符号。
D.人类的早期绘画是文字的雏型,而早期文字都具有形象性。
小题2:
对图形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早期的图形文字是古埃及人使用过的一种命题深刻的图形文字。
B.图形文字是从绘画中分离出来的一些固定的符号,并与语言联系,成为象形的以及表意的文字。
C.最早的图形文字是中国的与语言联系密切,成为象形的以及表意的岩画。
D.构图完美统一,表达一套完整的信息并被人们的“译码”破译的绘画就是图形文字。
小题3:
根据文中内容,概括出的大脑“译码”必须具备的两项条件是
A.①要有译码时需要的信息储存;②要有联想和记忆再现的能力。
B.①要有人们约定了用颜色和线条分布在纸上的一种特殊印迹;
②了解又没有忘却约定的人看到这种印迹。
C.①要有一种编码形式的图形文字;②要有特殊功能并能进行译码的大脑。
D.①要有构图完美统一,表达完整信息的岩画;②要有联想和记忆再现的能力。
小题4: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对文中“一个语句”的内容的推断完整、准确的一项是
A.一只小鸽子捉到了一只大蜗牛。
B.古埃及国王用绳子束缚着他的奴隶,让奴隶在尼罗河三角洲上像牛马一样的耕种。
C.国王降临尼罗河三角洲,征服了那里的人们,占领了那里的土地。
D.古埃及国王用绳子俘虏了一个士兵,占领了那里的土地和一切花草树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先秦文学概说(节选)
“先秦”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汉书·河间献王传》:“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这里的“先秦”,即汉人心目中的“前秦”,包括秦王朝在内。至后人论学所谓“先秦诸子”,才开始将“先秦”的范围转移到秦以前,主要是指春秋末期至战国的一段时间。今人更将这一概念扩展成为泛指秦代以前。它的上限没有明显的界定,实已包含了原始社会和“三代”(夏、商、周)以来的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三个阶段。
史学家和文学史家们之所以将先秦划归为一个大时期,不是着眼于社会形态和朝代的变化,而是着眼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总体发展情况。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文化的角度看,秦的统一中国和承袭秦制的汉王朝的建立,都具有划时期的重大意义:秦王朝对全国的统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尽管秦王朝“二世而亡”,寿命短暂,但秦的统一却体现了“三代”以来的历史运势,故其制为立国数百年的汉代所继承、发展,即所谓“汉承秦制”。历史上一向秦汉连称,将秦汉视为一体。秦汉的差异只在于:秦对全国的统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它完成了对三代总结的句号;而汉王朝的建立,则表明一个新时期开始的逗号。确实,统一的、气象宏伟的秦汉帝国的建立,在中国政治史和文化史上都具有计程划界的里程意义。无论人们如何判断秦汉时代的社会性质,怎样评说当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的程度,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即秦汉时期在此前即三代以来的华夏共同体的基础上,形成、确立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秦汉时代的制度、习尚、风俗已奠定了后代的规模。从传统中国文化总体上看,秦汉乃是继往开来、承先启后的时代,从宏观着眼审视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实应以秦划界:秦以前为一个时代,秦以后又为一个时代。秦以前的时代,中国文化处于萌发生成、蓄积酝酿、开拓创造的阶段,总称之为中国文化的发生、创造期;秦汉以后,则为中国文化的定型确立和演变期。
先秦是一个经过充分准备的伟大发端。文化上,没有先秦时代的曙光初照,就不会迎来汉唐时代的如日经天;没有先秦时代纵深历史的孕育、源远流长的文化汇集,就不会产生博大精深、涵容丰富的中国文化。因此,先秦史或先秦文学史,并不是一般的断代史,而是发端史,具有更为突出的文化特征和综合形态的特点。因而不仅在研究对象上稍异于后世的以“纯文学”为中心的断代文学,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亦尤须采取文化的视角,由文化而切入文学。一部先秦文学史,实际上就是对具有突出文化特征的先秦文学进行文学的文化发生研究,或文学的文化综合动态关系研究。代表先秦文学成就的《诗经》、楚辞、史传文学、诸子哲理艺术散文,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并与宗教、民俗、神话、哲学、史学等,处于一种综合动态的结构关系中。
小题1:
以下对“先秦”一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作者认为,“先秦”是泛指秦统一以前,它的上限是没有明显的界定的。
B.汉人心目中的“先秦”,就是“前秦”,即指秦以前的历史时期,不包括秦王朝在内。
C.后人论学所谓“先秦”,主要是指春秋末期至战国的这一段时间。
D.今人则更将这一概念,扩展成为泛指秦代以前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三个阶段。
小题2:
以下不属于史学家和文学史家们,将“先秦”划归为一个大时期的原因的一项是
A.史学家和文学史家们不是着眼于社会形态和朝代的变化,而是着眼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总体发展情况。
B.秦王朝对全国的统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具有重大的划时代意义。
C.秦王朝寿命短暂,“二世而亡”;汉王朝承袭秦制,长达数百年之久。所以,历史上一向秦汉连称,将秦汉视为一体。
D.秦以前的时代,中国文化处于萌发生成、蓄积酝酿、开拓创造的阶段,总称之为中国文化的发生、创造期。
小题3:
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史或先秦文学史,并不是断代史而是发端史。
B.一部先秦文学史,实际上就是对具有突出文化特征的先秦文学进行文化的文学发生研究。
C.先秦文学的唯一特点,就是它具有更为突出的文化特征。
D.先秦文学的主要成就有:《诗经》、楚辞、史传文学、诸子哲理散文等。
小题4:
概括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引用《汉书·河间献王传》的文字,是为了证明“‘先秦’一词,最早见于汉代”这一观点。
B.先秦文学形成于中国文化的发生、创造期,对它的研究,必须纳入到文化的综合动态的系统中来。
C.先秦文学在诗歌、散文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完全可以和“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相映媲美,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D.秦王朝不仅在军事上统一了中国,而且在文学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古代货币——贝币
我们的祖先使用货币的时代是很早的。在原始的交易场上,凡交易双方愿意接受的物品,都可以作为交换的媒介而具有货币的职能。于是,渔猎时代的武器和猎具——石斧、石刀,游牧时代的皮革、齿角,农业时代的家具和谷物、布帛,以及历代用以装饰的贝壳蚌、珠、玉石等等,都曾充当过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货币。而在所有的实物货币中,贝币的流通时间是最长的,流通的地域也是最广的。
海贝的品种很多,现在还生存的品种,据统计有150种以上。它们生长在浅海中,以印度洋、太平洋一带为最多。在没有成为货币的远古时代,海贝因人们所喜爱而成为装饰品。《说文》:“婴。颈饰也。”这正是挂在妇女们颈上的用贝串成的“项链”。可以说,这是人类最古老的项链。
贝币的产生和最初使用可能要归功于远古的妇女们。在相当长的古代社会中,妇女一直是原始贸易的主要参加者,而海贝作为她们佩戴的贵重装饰品,经过他们之手成为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货币,那应是很自然的事。
在汉字中,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如财、货、贸、费、赁、赊、赎、贵、赋、赐等。由此可见贝币的使用在我国源远流长。从出土文物和甲骨文材料中我们知道,我国殷商时代主要的货币就是贝。当时一般是把五个贝串在一起的,两串形成一个标准单位,称为“朋”。甲骨文有“易多女有贝朋”、“光取贝二朋”、“贝十朋”等记载。商王将几贝朋送给臣属,便是一件大事,须占卜问祖先看看是否应当送,而收礼者必须铸铜器以示纪念。由此可知,贝在当时是很贵重的物品,是财富的价值代表或结晶。
周人取代商人而统治中原时,仍使用贝币。在西周的社会经济中,货物交换发展,贝币的流通量日趋庞大。如殷代甲骨文中不过是“二朋”“十朋”的数量,而周代的金文中,“百朋”甚至“万朋”等数字就很常见了。个人的交往动辄即有百朋之数,社会上的交易之大自然可想而知。由于天然贝的来源有限,于是出现了各种仿制贝,即以贝为模本,用其它材料仿制而成。现已发现的蚌贝、骨贝、石贝、陶贝、铜贝、金贝等等,其中最有重大意义的是贝与铜的结合而产生的铜贝。因为它是同后代的金属铸币连在一起的。周代的铜贝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铜造货币。而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把铜贝发展为一种椭圆形的小铜币,中国的钱币学家称为“鬼脸钱”和“蚁鼻钱”,这是中国古代铜钱的滥觞。
春秋时期,经济进一步发达起来,各种金属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并开始排挤贝币而取得统治地位。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贝币仍在流通,也仍然作为贵重物品而随达官贵人、富有阶层进入坟墓做殉葬品。
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采取了法律手段统一全国货币制度,金属货币取代了原来繁多的其它实物货币,贝开始逐步退出流通领域,成为单纯的“器饰宝藏”,从而脱去了“一般等价物”的外衣,返朴归真了。秦始皇的措施,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小题1:
对“实物货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交易双方愿意接受的物品都可看作是实物货币。
B.实物货币是物品交换过程中的一般等价物。
C.时代不同,充当实物货币的物品也有变化。
D.实物货币与交换的物品的价值等同。
小题2:
以下不属于海贝由装饰品到成为贝币的证明的一项是
A.贝币的产生和最初使用要归功于远古的妇女们。
B.与价值有关的汉字大都从贝,说明贝币的使用在我国源远流长。
C.出土文物和甲骨文材料都证明,我国商代主要的货币是贝。
D.商王将几贝朋送给臣属还须占卜,说明贝在当时是很贵重的物品。
小题3:
对原文第五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西周取代殷商仍使用贝币,且流通量日趋庞大,说明贝币的价值越来越高。
B.殷代的甲骨文和周代的金文中均有贝币数量的具体记载。
C.铜贝是以贝为模本,用铜和贝的混合材料铸造而成的。
D.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鬼脸钱”和“蚁鼻钱”仍属实物货币。
小题4: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原始的交易中,某种物品能充当实物货币的先决条件是交易双方愿意接受。
B.海贝在没有成为货币的远古时代,成为妇女们的“项链”的依据是《说文》。
C.贝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钱币.而铜贝则是世界上最早的铜造货币。
D,贝从获得贝币职能到丧失这一职能而成为“器饰宝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