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春之怀古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春之怀古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春之怀古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纱的时候所猛然感到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只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使用了五个“唱”字,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文章多次写到“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中提到的“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在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第四自然段中写关于春天名字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个自然段写道“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篇散文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借古讽今,通过对春天的“怀古”,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独特看法
B.这篇散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借助富有诗意的语言,采取写实的手法,把曾经有过的春天写得美不胜收
C.第二自然段中“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的意思是每一丝飞絮都是种子,在种子的基础上会生长出新的柳树
D.第三自然段中“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控制住了”,形象地体现了曾经有过的春天具有一视同仁、平等民主的特点
  E.第五自然段写鸟的主要用意不是为了写鸟,而是为了表现春天天空的蔚蓝透明、深不可测,引人思考,发人深醒
答案
1.使用了五个“唱”字,写出了春天逐渐到来的过程。紧扣题目,统领全文,强调理想中和现实中春天的不同。
  2.具体表现:枯梗抵死苦守老根,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抱着燕巢。写关于春天名字的故事,体现的是湮远年代中春天的到来使人们愉悦,表现的是人们对春天的喜爱。
  3.表达出作者对工业文明的厌倦,对湮远年代中的春天的渴望。
4.AC  
解析
1.第一问要注意“唱”的内容,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第二问要抓住“曾经”一词,再联系文章的题目,“春之怀古”。此题的第二问有一定的难度,必须结合全文的主旨去思考。
2.要注意题***提示,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此题主要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理解。第二问有一定的难度,应该注意省略号后面的内容,特别要抓住“奔走互告”“愉快的耳语”等词语。  
3.首先要准确把握“烟囱的黑森林”的具体意思,然后联系全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段是文中的段,句是段中的句,理解句子的含义,必须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必须联系全文的中心。
4. B项“写实的手法”不对,景物描写的是作者的一种美好愿望。D项“一视同仁、平等民主”不对,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春天鲜花灿烂的美景。E项“深不可测,引人思考,发人深醒”不对。此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和对文章的鉴赏。涉及对语句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对手法的评价,考查了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倾听原野   李登建
  原野疲惫地躺下来,像劳作后的汉子似的摊平四肢,对着天空敞开宽厚结实的胸膛。这个季节,那拥挤着、嬉闹着、任性地在这边掀起排排绿浪,从那边凹出条条金谷的庄稼都纷纷撤退,一群群地蹲在村旁场院里;贪恋热闹,日夜在田亩上欢唱着穿梭织网的飞鸟,不知逃向了何方;就连悠来荡去的小驴驹、牛犊子也踪影杳杳了。空旷,沉寂,不痒不痛,无遮无拦,一眼可望穿八百里……
  只有树们还站在这儿。
  就在我对面的这些树,叫你简直不敢相认,它们变得这么丑陋了,它们脱去了银光闪闪的铠甲,憔悴、枯瘦、黧黑的枝干疙疙瘩瘩,且密布着一道道小口子,如同农人生了冻疮的皲裂的手,僵直地扎煞着,再没有往日那潇洒、优美而夸张的舞姿,漫天鹅毛大雪飘洒时-才会替它们包一层絮棉。有一株树许是负载过太多太重的果实,树身前倾,压弯的枝条几乎触到地面,显得矮小、衰老、衣衫褴褛,你不由得好生怜悯,它自己却并不在意,好像正沉浸于一团美梦,肯定又梦见头顶抽出簇簇新芽,新芽上缀满露珠般的宝石……
  这片林子后面的树则散漫、自由、轻松得多,它们或三五一伙地小憩在地头,或稀稀落落地顺着沟渠溜达成一趟儿,或独个儿在田间伫望、徘徊……很像丹青妙手恣意挥毫遗落的墨痕。远树无枝,远人无目,你看不清它们的模样,谁被雷电劈断、烧焦了半边身子,谁因为根毛吸不足水分早早枯干了须发,谁的膀子上长了一堆圆鼓鼓的毒瘤,你全然不知晓。甚至它们各是啥树种你也说不上来,你喊不出它们的名字,其实对它们来说这不重要,原野上的树有无姓名是无所谓的。再蔓延开去的树就模糊了间距、姿势,仅剩一抹灰了,浅灰,深灰,很长很长,犹如峰峦起伏的山脉,绵绵地横亘在天边。
  冬天的日头总是躲得那么远,像只断了线的风筝使劲往外挣,有时藏在铅色的云层后好几天不露面,宇间浑浊晦暗,酷似俄罗斯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背景的色调。“平林漠漠烟如织”,浓浓淡淡的雾霭终日在低空缭绕。它的忧郁感染了树们,一株株面色阴冷。空气仿佛凝滞了,即使近前的树也不见树梢晃动。它们就这样默默地呆在那儿。它们没有言语。浑朴的原野睡熟了一般。广阔的原野越发坦荡无砥,无际无垠。
  我走下河岸,来到林子中,与树们紧挨着站在一块儿,摸摸这棵多粗,比比那棵多高,一寸一寸地抚摸树们苍白失血的肌肤,踮踮脚,钩住根长柯,捻一撮硬硬的皮屑。它们冰凉的躯体泛着温热,我能感觉到它们的脉跳、喘息和微颤,能感觉到它们在思虑什么,为了什么愁闷。此时我好像才真真切切地看到它们活得并不轻松,活得如此艰难,它们在把痛苦、忧伤咀嚼千遍后咽进肚里,在悄无声息地承受着命运压给的一切。我的心异常沉重、疼痛,我为它们悲哀:你们怎么就不怨恨、不愤怒、不呼号、不抗争!
  原野太平静了,平静得令人绝望。
  隐隐地,原野深处传来丝丝声音,细听又似乎什么都没有,不。是渐渐清晰,渐渐扩大,像钢铁铮铮的撞击声,像海潮裂岸的轰鸣,像万钧雷霆的震荡,它迅速滚过整个原野,无数头巨兽般疯狂摇撼着原野,要把原野翻个个儿,一阵剧颠,树冠上方支离破碎的天穹在噼里啪啦往下掉。虽然我还分辨不出这声音是哭是悲是怒,但我已经被一股无敌的力量、蓬勃的生气所裹挟、所推动,我眼前喧嚣起汹汹涌涌、铺天盖地的绿意。我听见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婴儿般呱呱叫着诞生!
  我不知道这声音来自树们,还是我的幻觉。
  原野的平静也是一种大平静。
  等待风。
  1.作者先说原野“平静得令人绝望”,又说原野的平静“是一种大平静”,这是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文中画线段落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等待风”单独成段结束全文,很有余味。请根据文章内容,想象风来到之后的原野景象。(不少于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将大量笔墨用于描写眼中的原野,但表现重点却是耳中的原野,故以“倾听原野”为题是恰当的。
B.作者不厌其烦地描写了各种各样的树和树的种种特点,树是本文的主体形象,写原野是为写树作衬托。
C.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原野上树的形象象征了那些在田间默默无闻、辛勤劳作的农民。
D.借用鲁迅先生对其笔下人物的评语,本文作者对原野上树的态度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E.本文多处使用了拟人修辞格,表达效果十分突出,如“庄稼都纷纷撤退”“浑朴的原野睡熟了一般”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飘行者   晨义
  再过半个月,养蜂人就要到南方去了。此刻他在城外的河边,静静等候着,等候那个启程的日子。寒冬即将过去,南方的花期,早在他心里弥漫芬芳。
  河中间生长着稀疏的芦苇,纤细的身子倾斜一头一头雪白的芦花,在冷风里浮动,像一吹就散的烟缕,却总是吹不散。几家褐瘦的麻雀就住在苇丛。它们没有仓房,也从不积攒,所以每日都很辛苦。河水冻结了,折断的芦苇凌乱在冰面。两只黑白相间的喜鹊,在不远处的杨树上跳来跳去,清晨,养蜂人总是让它们给叫醒。
  傍晚下起了雪,然后一夜未停。雪花轻柔,落在一只只黑漆斑驳的蜂箱上。蜜蜂正沉睡。在精致的六角蜂巢内,像被蜡封的秘函。又像提炼完毕的纯金颗粒,被一位富有的君王所珍藏。其实比金子更贵重,因为蜜蜂是活物,有生命。天底下,它们的梦境最甜美,南方的紫云英、油菜花,北方的槐花、枣花、山荆柯,一层谢了一层又开。却不知今夜繁华的梦乡,是否能出现雪的踪影。如果有一只可爱的蜜蜂在雪的拍打声中悄然醒来,会闻到一缕来自苍穹的清香,圣洁而神奇。可惜没有谁能幸运地复苏,尘世的花朵,已经把它们累坏了。
  隔着结冰的河流,对岸是华灯灿烂的城市。雪落在城外,也落在城内。温暖的房间里,有人用汤匙慢慢搅动一杯蜜汁。这是白天从养蜂人那里买来的。蜜是花的情感,是熔化的琥珀。杯勺碰响的和声里,浓浓淡淡的花香冲逸开来,唤起多少鲜艳的回忆。而情侣在街上,在羽绒时装里,看灯赏雪,彼此吐露甜蜜的话语。孤单的养蜂人,在破旧的帐篷里吹熄了微弱的蜡烛。但他并未入睡。他坐在床沿上,望着外面的雪出神。缤纷的雪,真像繁忙的蜜蜂啊。头顶上,雪片堆积,细碎的雪屑散落下来,掉在他的头发上。黑暗之中,有一种苍白在闪耀。如果不是下雪,他就能看到天上的星星。夜越深,星越亮。在他眼里,那也不是星星,而是蜜蜂,是明亮如水的昆虫。一定有什么花,让它们彻夜不归。雨露甘霖,必定是它们所醇制。蜂蜜卖进城里,但养蜂人不会进城,他的蜜蜂不会进城,城里没有花蜜,万紫千红的灯盏,比不上野地的一朵花。
  天地寂静,时光洁白。绵绵雪花擦拭着蜂箱,擦拭着黑色封皮的金色经典。这是一部在春天才能打开的巨著。是暂时隐藏的预言,是天然的不朽的手稿,是美好无比的福音书。   
  这样的夜晚,养蜂人想起了那些死去的蜜蜂。那无数殉职于采蜜途中的生命,安然消逝,且都没有自己的名字。它们纯净似雪,除了甜蜜,再无其他留下。
  养蜂人的家住在山里,距此有百里之遥。那里有他的妻子儿女,有他的房子。但他却不能安居在家。20年前,一群蜜蜂落在他家的树上,他把它们收养下来,从此放蜂为生。他是大地上的飘行者,是寄居的客旅,注定要像一阵风,带着他的百万只蜜蜂,在茫茫旷野流荡。远离人群,他和蜜蜂一起生活,追寻,迁徙,在年年岁岁花开花谢的消息里,快乐或者忧伤。
  (选自《散文》2004年第2期)
  5.文中第2段,写了北方寒冬特有的景物,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这些景物的?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北方冬景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两次写到雪落到蜂箱上,但其写作的侧重点却不一样,为什么?结合文章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这篇文章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是一篇托物寓人的散文,以养蜂人对蜜蜂的情感为散文的核心,用飘雪的冬夜来渲染这种真挚的情感,然后串起许多眼前的现实与“鲜艳的回忆”,读后让人回味悠长,品味良久。
B.文章第3段写道:“如果有一只可爱的蜜蜂在雪的拍打声中悄然醒来……可惜没有谁能幸运地复苏,尘世的花朵,已经把它们累坏了。”这段话说明蜜蜂为了赶上,南方的花期,正在“养精蓄锐”,没有可能出来观赏这美丽的雪景。
C.文章第4段,作者用城里与城外不同生活方式的对比,凸显了养蜂人生活之艰苦、生活之孤寂的情形及其对蜜蜂的同情与热爱。
D.文章第6段,有一句赞扬死去的蜜蜂的话:“它们纯净似雪,除了甜蜜,再无其他留下。”这正是养蜂人的写照。通过这句话我们看到了,养花人虽然忙碌奔波,但他的心灵有一盏明亮的灯,只要能实现为别人“谋幸福”的人生价值,虽死无憾。
  E.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来描摹物象或抒发情感,还时常伴有诗化的语句。如“蜜是花的情感,是熔化的琥珀”既使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的修辞方法,又运用了诗歌的语言,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无限的张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激光具有双重“性格”:经实验,或表现为电磁波,或表现为能量粒子。这就像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一个男人或者被看作丈夫,或者被看作父亲一样。
  激光由粒子组成,它像一切波现象那样拥有频率和波长(两个相邻波峰间的距离)。激光是受激发射出的电磁波,它们的电磁波的波峰与激发它们的光波相一致。这种现象就提供了获得更大能量光束的可能性。
  但激光并不是自然界惟一的、可以夸耀自己有双重性格的东西。原子,也就是物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也具有同样的双重性格。如果延伸我们感官认知的物质世界而深入到原子世界,那么规律就改变了,传统的物理学就让位给了量子力学。1977年,麻省理工学院沃尔夫冈·凯特勒领导的实验小组证实了爱因斯坦和他的印度同事波色于1924年提出的理论假设: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使一群原子表现得像一个原子那样,只有一个波长和一个频率。这一群原子就成了超级原子。
  这个被称为“波色—爱因斯坦凝聚”的超级原子是通过磁场诱捕一些钠原子而得到的,并使钠原子的温度达到百万分之几绝对温度(绝对零度为-273.15℃)。形成这种超低温状态之后,通过磁场干扰,使一些原子逃走,剩下冷凝的原子获得完全“同步”的原子的状态,它们的波峰完全一致,并一个一个地列队进行发射,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原子激光”。这是一个有些难以理解的概念,但可用一个比较把它简明化:即普通物质(现实世界的任何一种物质)和这种原子激光之间的区别,如同灯光的光(完全无秩序和能量很小的光)和传统激光装置发射的光(正是由于电磁波的同步性使光极强)之间的区别。原子激光目前还没有在工业上应用,但研究人员预计,原子激光首先应用于测量重力变化和制造纳米技术的新仪器。
  (摘自《科学世界》2000年第5期)
小题1:对文中划线处原子的“双重‘性格’”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或表现为电磁波或表现为粒子。
B.或被看作丈夫或被看作父亲。
C.有频率又有波长。
D.既属于物理学又属于量子力学。
小题2:下列不属于沃尔夫冈·凯特勒实验小组的实验内容的一项是( )。
A.使一群原子表现得像一个原子那样。
B.通过磁场诱捕原子和干扰原子。
C.使纳原子的温度达到百万分之几绝对低温度。
D.让原子激光应用于制造纳米技术的新仪器。
小题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激光是一种特殊的光,电磁波的同步性使光的强度极大。
B.爱因斯坦1924年提出的理论假设是“原子激光”研制成功的依据。
C.原子激光和普通物质的区别在于原子激光已经成为有秩序的粒子。
D.原子激光将用于更尖端更前沿的科学技术。
小题4:最适合作这篇短文的题目的一项是( )。
A.具有双重性格的激光B.具有双重性格的原子
C.激光和原子D.超冷的原子激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代才女林徽因
林 杉
阳光正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林徽因用目光寻找着那一对靛蓝色的小鸟,它们在窗外的竹梢上跳着、萝卜花是一个女人雕的,用料是萝卜唱着,仿佛从唐诗中飞来的鸟儿,阳光梳理着它们轻灵的羽毛。有时它们便跳到窗台上来,在这个狭长的窄窄的舞台上蹁跹着。
林徽因多么羡慕窗外的一切,羡慕在窗台上舞蹈的小鸟,她也需要那么一小点儿平凡而简单的欢乐,而此刻,她却只能躺在病床上,一任阳光在窗棂上涂抹着晨昏。
从大足考察回来之后,因劳累又受了风寒,她的肺病再次复发,连续几周,高烧四十度不退。上坝村无医无药,梁思成去李庄镇请来史语所的医生为她诊治,无奈他也学会了打针。
  艰苦的日子伴着川南的冬天来临了,营造学社的经费几近枯竭,中美庚款基金会已不再补贴,只好靠重庆的教育部那杯水车薪的资助。成员的工资也失去了保障,幸亏史语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负责人傅斯年和李济伸出援助之手,把营造学社的五人划入他们的编制,每个人才能拿到一点固定的薪水。
林徽因和梁思成两人的工资大部分都买了昂贵的药品,用在生活上的开支就拮据起来,每月开了工资,必须马上去买药、买米,通货膨胀如洪水猛兽,稍迟几天,就会化作废纸一堆。
林徽因吃得很少,身体日渐消瘦,几乎不成人形,在重庆领事馆的费正清夫妇,托人捎来一点奶粉,像吃油一样谨慎地用着,为了改善一下伙食,梁思成不得不学着蒸馒头、煮饭、做菜,他还从当地老乡那儿学会了腌菜和用桔皮做果酱。
  实在没有钱用的时候,梁思成只得到宜宾委托商行去当卖衣物。
  衣服当完了,便只好把宝贝一样留下来的派克金笔和手表送到那山一样巍峨的柜台上。帐房先生对梁思成视为生命的东西,却越来越表现出冷漠和不耐烦。一支二十年日夜伴随他的金笔,一只从万里之遥的美国绮色佳购得的手表,当出的价钱只能在市场上买两条草鱼。
  拿回家去,他神色凄然地说:“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
  林徽因除了苦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唯一没有当掉的就是那架留声机了。在最艰苦的日子里,音乐成了他们的药品和粮食。林徽因喜欢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作品,一曲《维也纳森林故事》、一曲《月光水仙女之舞》、一曲《胡桃夹子》,便把人带人一个奇幻的世界,只有在音乐里才能同遥远的先哲对话,让心灵听到明日的传闻,只有音乐才能让他们暂时忘掉苦难。
  从这只黑色底片上旋转出来的音乐,把浸渍在盐水里的心,悄悄地冰释了。那音符是一群精灵,因为它们的降临,这两间简陋的屋子里充满了光辉。阴冷的冬天,在大面积地退去。音乐的芳香,在所有的空间弥漫着一个季节的活力。
  更多的时候,林徽因以书为伴,雪莱和拜伦的诗伴她挨过沉默、孤寂的时光。那些诗句,一个字一个字地在她的心里生长着:你那百折不挠的灵魂——/天上和人间的暴风雨/怎能摧毁你的果敢和坚忍!/你给了我们有力的教训:/你是一个标记,一个征象,/标志着人的命运和力量;/和你相同,人也有神的一半,/是浊流来自圣洁的源泉。
当她觉得自己的生命快要耗尽的时候,她便从这些诗句中,重新汲取到了力量,如同一个在沙漠里跋涉太久的旅人,惊喜地发现了甘泉和绿洲。
病情稍微好些的时候,林徽因便躺在小帆布床上整理资料,做读书笔记,为梁思成写作《中国建筑史》作准备。那张小小的帆布床周围总是堆满了书籍和资料。
  林徽因、梁思成和大家一起商量恢复营造学社已经停了几年的社刊。
  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出版刊物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李庄乡下。没有印刷设备,他们就用药水、药纸书写石印。莫宗江的才华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他把绘制那些平面、立体、刨面的墨线图一揽子包了下来。他描出的建筑图式甚至可与照片乱真。从抄写、绘图、石印、折页、装订,学社的同仁一起动手,最紧张的时候,连家属和孩子们也都参与了劳动。一期刊物漂漂亮亮地出版的时候,大家高兴得又笑又跳。
  继抗战前的六期汇刊之后,第七期刊物便诞生在这两间简陋的农舍里。
  向命运喘息的人,却终究不会把自己抵押给命运。有时候,命运当胸一拳,会击倒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然而,林徽因却顽强地抗争着。
窗子外面的景色变幻着,田野重新勃发生机,雨后的甘蔗林,可以听到清脆的拔节的声音,那声音如火苗般燃烧着。棒棒鸟照旧是窗台上的客人,它们洞悉所有季节的秘密。林徽因把她的诗句写在纸上的时候,阳光仍旧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
(选自《一代才女林徽因》,有改动)
1.“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反映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当时怎样的生活状况?(4分)
2.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窗外的阳光和小鸟,试简要分析这些景物的特点与作用。(5分)
3.综观全文,林徽因在当时有着怎样的遭遇?在她与命运的抗争中,表现出了哪些可贵的品质?(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解读印度洋大地震  新华社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26日上午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灾难,波及了印度洋沿岸的7个亚洲国家和1个非洲国家,造成十几万人丧生。为什么这次地震震级如此之强、灾难波及面如此之广、并造成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就这些问题,各国地震专家分别做出解读。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认为,这次地震是一次发生在板块边缘的逆冲型地震。苏门答腊以北地区位于印度板块边缘,板块边缘的一个长距离破裂带通过长时间积累,蓄积了巨大能量,最后这些能量集中释放出来,这就是此次大地震的直接原因。张晓东介绍说,此次地震中断层移动导致断层间产生一个空洞,当海水填充这个空洞时产生出巨大的海水波动。这种波动从深海传至浅海时,海浪陡然升到十几米高,并以每秒200米的速度传播,形成海啸。
英国地质调查局的地质学家戴维•布思将此次地震引发海啸的过程比喻为在海底划动着一支巨大的桨。“一个巨大的水柱在移动,我们说的是数十亿吨水(的一个大水柱)。这是一种异常巨大的扰动。”布思说,“这一水柱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移动,并很快从震中传递到斯里兰卡,造成那里惨重的人员伤亡。”
美国地质学家布鲁斯•普雷斯格雷夫解释此次大海啸的原因时说:“此类发生在浅海的大地震能使整个海底因此摇摆震动……就像你在搅动浴缸中的水,地震引起的波涌能波及整个大洋。”美国地质调查局已经根据震级将此次地震列为有纪录以来的第五大地震。
虽然此次地震震级很高,并使周边地区都有震感,但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主要是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此次灾难造成的绝大多数人员伤亡都与海啸有关。对此,美国地质调查局信息中心的专家韦弗利•帕森指出,如果以前在印度洋建立了海啸预警机制,如果能居安思危给人们提供防护教育,这场灾害也许不会夺去这么多人的生命。目前,在印度洋沿岸,竟然没有一个海啸预警中心。帕森认为,这显然是因为印度洋很少出现海啸,使印度洋沿岸国家减低了防范意识,致使“这次海啸袭击的许多地方的居民根本没有任何海啸知识”。
意大利国家地质研究所主管恩佐•博斯基在接受意大利国家电台采访时说,这场地震“让整个地球都在振动”,颤动之强,甚至扰乱了地球磁场。
小题1:对于张晓东的观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次地震是一次发生在印度板块边缘的逆冲型地震。
B.这次地震导致海浪陡然升高达十几米,并以快达每秒200米的速度传播,形成海啸。
C.这次地震导致印度板块边缘的破裂带扩大,当海水填充这个破裂带时产生出巨大的海水波动。
D.这次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印度板块边缘的一个长距离破裂带长时间蓄积的能量集中释放出来的结果。
小题2:关于印度洋海啸形成原因的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美国地质学家布鲁斯•普雷斯格雷夫则认为这种浅海地震造成了海底的整个震动,引起了波涌波及了整个大洋而造成了海啸。
B.英国的地质学家戴维•布思认为地震使海底形成了巨大的水柱,象一只巨大的奖,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迅速推进,造成大量伤亡。
C.中国张晓东研究员认为是海水倒流入地震断层的空洞内而产生了巨大的海水波动迅速传至浅海,导致海浪陡然升高并迅速传播,形成海啸。
D.意大利国家地质研究所主管恩佐•博斯基则认为这场地震颤动很强,甚至扰乱了地球磁场,因而引起了海潮的突然涨高形成海啸。
小题3:下列关于印度洋大地震的阐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这次地震发生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波及了印度洋沿岸的7个亚洲国家和1个非洲国家,造成十几万人丧生。
B.美国地质调查局已经根据此次地震造成的巨大危害将此次地震列为有纪录以来的第五大地震。
C.此次地震震级很高,并使周边地区都有震感,“让整个地球都在振动”。
D.美国地质调查局信息中心的专家韦弗利•帕森指出,如果以前在印度洋建立了地震预警机制,这场灾害也许不会夺去这么多人的生命。
小题4: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各国地震专家普遍认为地震和海啸的关系紧密,发生地震后就有发生海啸的危险。
B.按照韦弗利•帕森的说法,这次印度洋海啸之所以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就是由于人们缺少防护意识而导致的。
C.经过这次海啸,加强海啸知识教育和建立海啸预警机制对于印度洋沿岸国家来讲变得十分必要。
D.中国的张晓东研究员推测的海啸形成原理要比另外几个科学家的推测更科学更严密一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