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居住改变中国:公民文化正在社区中兴起 董伟①当下,大量新型社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国人原有的居住方式,同时也促使人们的行为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 居住改变中国:公民文化正在社区中兴起 董伟 ①当下,大量新型社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国人原有的居住方式,同时也促使人们的行为和观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②在老社区里,居民很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居委会是“政府的腿”这一观念被广泛接受,人们参与社区活动主要是由政府来推动。而在以“财富起跑线”划分的新型商品房社区里,居民更愿意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在社区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强调规则和制度化的公民参与趋势。 ③“一提起‘公民’,大家反应出来的就是爱国,就是向国旗敬礼。其实不完全是这样。”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缪青说,“在不少新型商品楼社区中,人们表现出来的自下而上的公共参与以及维权意识和自我管理技能的增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文化,它是超越血缘和熟人关系的。” ④不少事实支持这种判断。一名网友回忆当年在大杂院的生活时说,“我生活的那个大杂院,有个邻居一到夏天就买了许多蝈蝈挂在院内,吵得我根本睡不好觉。可大家只能彼此容忍,实在不行了可以找居委会大妈反映,但要是谁真的自己跳出来和别人发生冲突,肯定会被邻居视为不通人情。”如果自己生活在新型的商品房小区,肯定会直接去敲这位邻居的门,把意见直言不讳地提出来。 ⑤在新型社区,人们的“耐心”正在减少,碍于人情、抹不开面子的情况也越来越鲜见,维权和参与管理正日益成为流行的话题。人们不再听凭物业公司随意调高物业费用,也不再任由建筑噪音破坏自己的生活质量。不管是私下谈判还是对簿公堂,新型小区居民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这种建立在自购住房基础上的维权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随着城市化和科技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增长,旧有的“熟人”邻里正在被新的“公众”邻里所取代,从而为公民创造更多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机会。缪青意识到,“在新型社区的人际交往中,人与人的关系是不分等级亲疏的。” ⑥环境的改变迫使人们学习和适应另一种游戏规则,即如何通过制度和协商,解决平等利益主体间的问题。缪青认为,我们社会必须要通过这个过程,才可能形成社区参与式民主的框架,人们也才可能由此养成开会决定事情的习惯。那些最先养成这种习惯的人往往成为时势造就的英雄,比如身居北京的舒可心。他精心策划了全国第一个业主以和平方式大“闹”房展会事件,迫使发展商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解决了问题。正因为此,他被某媒体评为“中国社区十大维权先行者”之一。其实,民主不是什么阶级的意识形态或者政治标签,而是一种日常生活的理念、模式,是一种最常用的处理共有财产、公共事务的方法和工具。 ⑦先行者的足迹意味着一种超越中国古典治道的新选择。中国古典治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治理。其理想社会是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这一治道的重心在于,试图找到或者试图塑造那些能够替老百姓着想的英明君主和清官贤相。而政府的廉洁和效能有赖于道德的修养和内圣外王的规范。但令人遗憾的是,在长达2000年的追寻长治久安的过程中,中国古典治道始终无法贡献出一种方案、一种体制,能够广泛地激发民间的活力,特别是自下而上地保护公民权利和遏制公共权力的滥用的方式。其最重大缺失在于,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没有一个制度化公民参与的机制。 ⑧如今,这个机制正在兴起。然而还仅仅是开始。在缪青的一项调查中,在回答“您认为一些居民不愿参与社区工作的原因是什么”时,67.2%的人竟然说没有时间。这一方面说明在城市和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公民参与的空间还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未来社区治理中如何推进公民参与,特别是发展自下而上的制度化参与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节选自2007年2月26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2.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第二段中“政府的腿”是指由政府督促、被动工作的社区组织。 B.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文化,是指公民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自上而下的公共参与以及维权意识和自我管理技能的增强。 C.文章第四段写网友回忆一节,目的是将“大杂院”生活与新型社区生活进行比较,论述了新型社区公民维权意识的变化。 D.在新型社区公民的维权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扬,但公民的参与机制还远远没有完善,机制的制度化完成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E.居住在新型社区的人们普遍都缺少耐心,也不再顾虑人情与面子。 13.下面各句不能作为论据来论证新型社区的出现“促使人们的行为与观念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3分) A.人们不再听凭物业公司随意调高物业费用,也不再任由建筑噪音破坏自己的生活质量。 B.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不分等级亲疏。 C.舒可心策划了全国第一个业主以和平方式大“闹”房展会事件。 D.有超过六成的人以没有时间为借口不愿意参与社区工作。 14.结尾一节,作者对一些人不愿参与社区工作的原因是“没有时间”的说法持什么态度?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其深层的原因是什么?(4分) 15.文章开头说新型社区的出现,促使人们的行为和观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从全文来看,这种“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
答案
12.B E 13.(1)作者对这些人是持否定的态度。(2分)(2)其深层的原因是: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自上而下的古典治道,压抑了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不能广泛地激发民间的活力),始终没有形成一种制度化公民参与的机制。(2分) 14.①公民更愿意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参与意识增强);②维权意识得到发扬;③民主意识增强(政治权利意识觉醒);④自我管理技能增强;⑤学会通过制度与协商解决问题与矛盾。(每点1分,得对4点即可得4分。) |
解析
12. B项应是“自下而上的公共参与者……”,E项是对第五段文意的误解。 13.无 14.无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真有“地震云”吗? 地震云真会是地震的天然“预报者”吗?地震与气象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其实,早在17世纪中国古籍中就有“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的记载。但是,“地震云”并没有一个严谨的科学的定义,甚至这一名称本身也不是地震科学工作者提出来的。地震云一般是指在某些中强地震发生前,在其周围地区的天空中,出现形似稻草绳状或条带状的云,这种长蛇状的云,如果在天空较长时间不消失,这预兆当地将可能发生有感地震。地震云出现的时间以早上和傍晚居多,而且地震云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对应的震中就越近,地震云的长度越长,则距离发生地震的时间就越近,地震云的颜色看上去越令人恐怖,则所对应的地震强度就越强。 “地震云”的最大特点在于“奇”。根据气象观测,人们把“地震云”大致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条带状的云,像飞机飞过之后留下的痕迹,不过更加厚实和丰满些,它一般预示震中处于云向的垂直线上;第二种是呈波浪状或辐射状的云,若云呈辐射状,一般云的交点垂直于地面就是震中所在地;第三种是垂直的像龙卷风一样,或者像无风时垂直向上的烟柱一样的云;第四种是固体形状的大块的或者团状的云。 我国有学者提出,地震云既能产生于震中区上空,也能产生于远离震中区而又有应力集中的断裂带上空。当因震前容积增大而传递应力至远离震中区时,在应力集中过程中,断裂带上的强应力作用使岩石发生挤压磨擦,使热量增加,地下热流通过断裂带不断逸出地面,上升到高空,形成带状地震云。由于断裂带大多垂直震中的震波传递方向,所以由此产生的条带状地震云也是垂直来自震中的震波传递方向。这个观点能解释为什么反倒是在远离震区的地方发现地震云。但仍有疑点无法解释,比如,对于那些相隔半个地球的远震地震云来说,应力很难传过去。 目前,关于地震云的形成,以及它与地震发生之间的联系仍是带推测性质的,还缺乏实验依据。因为地震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尚有许多待解之谜。 小题1:根据原文,下列对“地震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震云一般出现在某些中强地震前,但目前它并没有严谨的科学定义。 | B.地震云的形状各异,实验证明,它们与地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C.地震云既能产生于震中区上空,也能产生于远离震中区的断裂带上空。 | D.地震云是地壳在变动中产生的地下热流逸出地面,升至高空而形成的。 |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垂直的像龙卷风一样,或者像无风时垂直向上的烟柱一样的地震云,其与地面的交点就是震中所在地。 | B.远震地震云离不开断裂带上的强应力作用,但这又不能解释那些相隔半个地球的远震地震云现象。 | C.条带状地震云垂直来自震中的震波传递方向的观点可以解释在远离震区的地方发现地震云的现象。 | D.地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尚有许多待解之迷,因此,地震与地震云之间的联系仍带有推测的性质。 | 小题3: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籍中有关地震云的记载,说明古人对地震已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 B.地震云的颜色越令人恐怖,则所对应的地震强度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 C.地震云可分为四种,根据地震云的形状,人们可判断地震所发生的区域。 | D.随着科学家对地震云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科学认知地震云是有可能的。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目。 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文”和“质”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文学风貌,还被用来说明文学的发展等,因此准确理解它们的意义十分重要。 “文”字的本义是指线条交错或者色彩错杂,由此引申出华丽、有文采的意思。而“质”字,凡事物未经雕饰便叫做“质”,犹如器物的毛坯、绘画的底子,因此含有质朴、朴素的意思.这一对词语最初不是用于评论文学,而是用来评论人物的。《论语·雍也》记载,孔子曾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话。这段话中的“文”、“质”,人们一般解释为:“质”是指“诚”一类内在的道德,“文”则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的东西,“文”和“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这里的“文”、“质”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 以“文”、“质”二字论文学、论社会政治生活,与用它们来论人物有着密切关系。《韩非于·难言》论述向国君进谏之难:“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这句话可能就是本诸《论语》。其中“繁于文采”即“文”;“以质信言”即“质”,分别指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再后来,东汉班彪说《史记》“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很可能也是从《论语》的话而来。“质而不俚”是说文风质朴而不至于俚俗鄙野。“文质相称”是说文饰润色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之弊。魏晋以后文论中用 “文”、“质”二字,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指作品的外部风貌而言;只有少数场合可理解为近似于今日所谓的形式和内容。 总之,古代文论中经常出现的“文”、“质”这对词语,大致上具有一以贯之的含义。古代批评家要求文学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当他们不满于文坛风气过于靡丽时,便强调“质”的方面;而当文风过于质朴时,又有人出来强调“文”的方面。“文”、“质”这对概念,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和他们对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 (摘编自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 1.小题1:下列有关“文”和“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和“质”这一对概念在评论作家作品、概括时代文学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 | B.在中国古代,“文”是华丽有文采之意,“质”含有质朴、朴素之意,这两个字从一开始就是用来评论人物的。 | C.人们一般认为,“文质彬彬”就是形式和内容互相协调,其中“质”是指内在的道德,“文”是指外在的表现。 | D.孔子认为,“文”有文华之意,“质”是质朴之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文华与质朴相配得当才能成为君子。 | 2.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里“文”和“质”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等而言的,“野”和“史”也没有本末内外的关系。 | B.韩非子说“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其中“以质信言”是指以质朴的语言进谏,“鄙”则与孔子话中的“野”意思相同。 | C.班彪说《史记》“文质相称”,这可能是借用了《论语》的意思,从文学角度对《史记》外部风貌作出了高度评价。 | D.魏晋以后文论中“文”、“质”二字的含义也大都沿用了孔子的意思,只有少数场合可以大体理解为形式和内容。 | 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难言》指出,如果分别采用“文”或“质”不同的风格,就无法达到向国君进谏的目的。这是“文”、“质”涉及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例子。 | B.“文”和“质”这一对概念的含义,不但在古代文论中大致上是一以贯之的,它跟最初评论人物时的意义也是一脉相承的。 | C.从古代文论来看,如果人们在文学创作中兼用华美和质朴的语言,那就会使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 | D.当古代批评家不满于文坛风气,要求加强“文”或“质”的时候,就意味着当时文坛可能已经过于质朴或过于靡丽了。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22分) 爱是一种心境 祝勇 想起那次,当我的爱情失落在一个遥远的童话里,我整天慵坐于窗前,抬起淡漠的眼,望窗外那灰蒙蒙的街巷。 那时正是隆冬,群树都落光了叶子,只剩下干枯的手臂,渴望地伸展向天空。 那天我不知坐了多久,一动不动,我的视觉和思想一起呆滞了、麻木了。我没感觉到,黄昏正悄悄地降临,街巷里还有几只逗人喜爱的小雀,在低空里翩飞,或栖在电线上东张西望。 房间里暗了下来,比外面的世界灰暗得多,我却没有去开灯。突然,我看见几瓣梨花在风中舞着,接着是更多的花瓣飘落下来。那是雪,我的心怦然一动。啊,下雪了。雪很快纷纷扬扬起来。我望着窗外的景物在逐渐变得纯白。是的,白雪很快便遮覆了一切。 我终于站了起来,穿上大衣,走了出来。下雪天并不寒冷,空气清冽。整个世界没有了一丝杂色,地上那白是毛绒绒的白,就像白兔的皮毛。最美的是那树,白中透着微蓝。还有教堂那高耸的尖顶,白色线条明快得让人感动。 我在雪地上踩着图案,鞋底与疏松的雪层磨擦发出的轻柔的沙沙声,使我心中升起了一种安静明澈的感觉。而童年所有在雪地上奔跑追逐野兔的记忆,此刻都和眼前的柔和安宁交错重叠在一起了。 世界是多么的可爱!只要我们真心爱它,这世上任何一种细微的事物,都不是一种虚设。当我们的心境因一种失去而遭到破坏的时候,随处都有其他事物来补偿我们心境啊。 当我们一步一步从岁月中走过,当我们跨过了万水千山,当我们被苦水浸过被火焰烧过,我们一定会在心底积累许多许多的爱。这爱足够可以使我们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不会失去那份清纯如雨后的清晨的心境。在我心灵最苦的那段日子,我也没有冷落我身边的微风、星雨和蓝色海洋,照常坐在榕树下写我的散文,照常在天空初亮的时候和伙伴到空阔的场地上打网球,照常在一天的忙碌之后到落日最美的海上游泳。 我也不曾冷落任何一个星期天,甚至不惜骑车几个小时去看一个从没有看过的湖泊。 那天我一个人对着湖水打坐,觉得天地间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了。湖水浅浅盈盈,我心盈盈浅浅。不禁想起一位作家的话:不知为什么参禅的人总喜欢“面壁”,其实“面水”不是更好吗?水似柔而刚,似无而有,不落行迹而又容纳万象。 我曾动情地纵目远处黛青的山影、山前丛生的花树,以及它们在水里的完全对称的倒影,便记起一幅水粉画,名字是早忘了的,画的是极相似的一幅湖光山色,色彩浓郁意境深远。那时我的思绪如一只白鸟,在青山碧水间任意东西,哪里还有余地去承载生命中的哀恸与迷茫呢? 是的,我的心灵是那么宁静,岁月是那么的清幽。我终于在平常的日子里充实起来,在美丽的日子里更添一份欢乐。我想起明代《菜根谭》里的一句格言:“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人被一种可爱所抛弃并不可悲,可悲的是从此对春华秋实视而不见,从此失去了绝美的心境。那便是在人生旅途上,购了车票付了代价,却忘记了领略路上的风景啊! 世间美好的事物,是我一辈子也爱不完的,所以不论命运一时有多刻薄,我却永远不会丧失属于我的那份心境。 11.小题1:结合语境,仔细品味下面的加点词语的丰富内涵。(8分) (1)想起那次,当我的爱情失落在一个遥远的童话里,我整天慵坐于窗前,抬起淡漠的眼,望窗外那灰蒙蒙的街巷。 (2)湖水浅浅盈盈,我心盈盈浅浅。 12.小题2:“那便是在人生旅途上,购了车票付了代价,却忘记了领略路上的风景啊!”结合全文,概述“路上的风景”主要有哪些内容?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 13.小题3:说一说作者引用《菜根谭》中的格言与文章主旨“爱是一种心境”之间有和联系?(6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