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真有“地震云”吗?地震云真会是地震的天然“预报者”吗?地震与气象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其实,早在17世纪中国古籍中就有“昼中或日落之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真有“地震云”吗? 地震云真会是地震的天然“预报者”吗?地震与气象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其实,早在17世纪中国古籍中就有“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的记载。但是,“地震云”并没有一个严谨的科学的定义,甚至这一名称本身也不是地震科学工作者提出来的。地震云一般是指在某些中强地震发生前,在其周围地区的天空中,出现形似稻草绳状或条带状的云,这种长蛇状的云,如果在天空较长时间不消失,这预兆当地将可能发生有感地震。地震云出现的时间以早上和傍晚居多,而且地震云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对应的震中就越近,地震云的长度越长,则距离发生地震的时间就越近,地震云的颜色看上去越令人恐怖,则所对应的地震强度就越强。 “地震云”的最大特点在于“奇”。根据气象观测,人们把“地震云”大致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条带状的云,像飞机飞过之后留下的痕迹,不过更加厚实和丰满些,它一般预示震中处于云向的垂直线上;第二种是呈波浪状或辐射状的云,若云呈辐射状,一般云的交点垂直于地面就是震中所在地;第三种是垂直的像龙卷风一样,或者像无风时垂直向上的烟柱一样的云;第四种是固体形状的大块的或者团状的云。 我国有学者提出,地震云既能产生于震中区上空,也能产生于远离震中区而又有应力集中的断裂带上空。当因震前容积增大而传递应力至远离震中区时,在应力集中过程中,断裂带上的强应力作用使岩石发生挤压磨擦,使热量增加,地下热流通过断裂带不断逸出地面,上升到高空,形成带状地震云。由于断裂带大多垂直震中的震波传递方向,所以由此产生的条带状地震云也是垂直来自震中的震波传递方向。这个观点能解释为什么反倒是在远离震区的地方发现地震云。但仍有疑点无法解释,比如,对于那些相隔半个地球的远震地震云来说,应力很难传过去。 目前,关于地震云的形成,以及它与地震发生之间的联系仍是带推测性质的,还缺乏实验依据。因为地震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尚有许多待解之谜。 小题1:根据原文,下列对“地震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震云一般出现在某些中强地震前,但目前它并没有严谨的科学定义。 | B.地震云的形状各异,实验证明,它们与地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C.地震云既能产生于震中区上空,也能产生于远离震中区的断裂带上空。 | D.地震云是地壳在变动中产生的地下热流逸出地面,升至高空而形成的。 |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垂直的像龙卷风一样,或者像无风时垂直向上的烟柱一样的地震云,其与地面的交点就是震中所在地。 | B.远震地震云离不开断裂带上的强应力作用,但这又不能解释那些相隔半个地球的远震地震云现象。 | C.条带状地震云垂直来自震中的震波传递方向的观点可以解释在远离震区的地方发现地震云的现象。 | D.地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尚有许多待解之迷,因此,地震与地震云之间的联系仍带有推测的性质。 | 小题3: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籍中有关地震云的记载,说明古人对地震已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 B.地震云的颜色越令人恐怖,则所对应的地震强度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 C.地震云可分为四种,根据地震云的形状,人们可判断地震所发生的区域。 | D.随着科学家对地震云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科学认知地震云是有可能的。 |
|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
解析
小题1:B“实验证明”有误 小题2:A张冠李戴 小题3:C(根据地震云的形状判断震区只能是估计?)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目。 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文”和“质”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文学风貌,还被用来说明文学的发展等,因此准确理解它们的意义十分重要。 “文”字的本义是指线条交错或者色彩错杂,由此引申出华丽、有文采的意思。而“质”字,凡事物未经雕饰便叫做“质”,犹如器物的毛坯、绘画的底子,因此含有质朴、朴素的意思.这一对词语最初不是用于评论文学,而是用来评论人物的。《论语·雍也》记载,孔子曾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话。这段话中的“文”、“质”,人们一般解释为:“质”是指“诚”一类内在的道德,“文”则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的东西,“文”和“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这里的“文”、“质”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 以“文”、“质”二字论文学、论社会政治生活,与用它们来论人物有着密切关系。《韩非于·难言》论述向国君进谏之难:“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这句话可能就是本诸《论语》。其中“繁于文采”即“文”;“以质信言”即“质”,分别指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再后来,东汉班彪说《史记》“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很可能也是从《论语》的话而来。“质而不俚”是说文风质朴而不至于俚俗鄙野。“文质相称”是说文饰润色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之弊。魏晋以后文论中用 “文”、“质”二字,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指作品的外部风貌而言;只有少数场合可理解为近似于今日所谓的形式和内容。 总之,古代文论中经常出现的“文”、“质”这对词语,大致上具有一以贯之的含义。古代批评家要求文学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当他们不满于文坛风气过于靡丽时,便强调“质”的方面;而当文风过于质朴时,又有人出来强调“文”的方面。“文”、“质”这对概念,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和他们对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 (摘编自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 1.小题1:下列有关“文”和“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和“质”这一对概念在评论作家作品、概括时代文学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 | B.在中国古代,“文”是华丽有文采之意,“质”含有质朴、朴素之意,这两个字从一开始就是用来评论人物的。 | C.人们一般认为,“文质彬彬”就是形式和内容互相协调,其中“质”是指内在的道德,“文”是指外在的表现。 | D.孔子认为,“文”有文华之意,“质”是质朴之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文华与质朴相配得当才能成为君子。 | 2.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里“文”和“质”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等而言的,“野”和“史”也没有本末内外的关系。 | B.韩非子说“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其中“以质信言”是指以质朴的语言进谏,“鄙”则与孔子话中的“野”意思相同。 | C.班彪说《史记》“文质相称”,这可能是借用了《论语》的意思,从文学角度对《史记》外部风貌作出了高度评价。 | D.魏晋以后文论中“文”、“质”二字的含义也大都沿用了孔子的意思,只有少数场合可以大体理解为形式和内容。 | 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难言》指出,如果分别采用“文”或“质”不同的风格,就无法达到向国君进谏的目的。这是“文”、“质”涉及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例子。 | B.“文”和“质”这一对概念的含义,不但在古代文论中大致上是一以贯之的,它跟最初评论人物时的意义也是一脉相承的。 | C.从古代文论来看,如果人们在文学创作中兼用华美和质朴的语言,那就会使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 | D.当古代批评家不满于文坛风气,要求加强“文”或“质”的时候,就意味着当时文坛可能已经过于质朴或过于靡丽了。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22分) 爱是一种心境 祝勇 想起那次,当我的爱情失落在一个遥远的童话里,我整天慵坐于窗前,抬起淡漠的眼,望窗外那灰蒙蒙的街巷。 那时正是隆冬,群树都落光了叶子,只剩下干枯的手臂,渴望地伸展向天空。 那天我不知坐了多久,一动不动,我的视觉和思想一起呆滞了、麻木了。我没感觉到,黄昏正悄悄地降临,街巷里还有几只逗人喜爱的小雀,在低空里翩飞,或栖在电线上东张西望。 房间里暗了下来,比外面的世界灰暗得多,我却没有去开灯。突然,我看见几瓣梨花在风中舞着,接着是更多的花瓣飘落下来。那是雪,我的心怦然一动。啊,下雪了。雪很快纷纷扬扬起来。我望着窗外的景物在逐渐变得纯白。是的,白雪很快便遮覆了一切。 我终于站了起来,穿上大衣,走了出来。下雪天并不寒冷,空气清冽。整个世界没有了一丝杂色,地上那白是毛绒绒的白,就像白兔的皮毛。最美的是那树,白中透着微蓝。还有教堂那高耸的尖顶,白色线条明快得让人感动。 我在雪地上踩着图案,鞋底与疏松的雪层磨擦发出的轻柔的沙沙声,使我心中升起了一种安静明澈的感觉。而童年所有在雪地上奔跑追逐野兔的记忆,此刻都和眼前的柔和安宁交错重叠在一起了。 世界是多么的可爱!只要我们真心爱它,这世上任何一种细微的事物,都不是一种虚设。当我们的心境因一种失去而遭到破坏的时候,随处都有其他事物来补偿我们心境啊。 当我们一步一步从岁月中走过,当我们跨过了万水千山,当我们被苦水浸过被火焰烧过,我们一定会在心底积累许多许多的爱。这爱足够可以使我们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不会失去那份清纯如雨后的清晨的心境。在我心灵最苦的那段日子,我也没有冷落我身边的微风、星雨和蓝色海洋,照常坐在榕树下写我的散文,照常在天空初亮的时候和伙伴到空阔的场地上打网球,照常在一天的忙碌之后到落日最美的海上游泳。 我也不曾冷落任何一个星期天,甚至不惜骑车几个小时去看一个从没有看过的湖泊。 那天我一个人对着湖水打坐,觉得天地间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了。湖水浅浅盈盈,我心盈盈浅浅。不禁想起一位作家的话:不知为什么参禅的人总喜欢“面壁”,其实“面水”不是更好吗?水似柔而刚,似无而有,不落行迹而又容纳万象。 我曾动情地纵目远处黛青的山影、山前丛生的花树,以及它们在水里的完全对称的倒影,便记起一幅水粉画,名字是早忘了的,画的是极相似的一幅湖光山色,色彩浓郁意境深远。那时我的思绪如一只白鸟,在青山碧水间任意东西,哪里还有余地去承载生命中的哀恸与迷茫呢? 是的,我的心灵是那么宁静,岁月是那么的清幽。我终于在平常的日子里充实起来,在美丽的日子里更添一份欢乐。我想起明代《菜根谭》里的一句格言:“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人被一种可爱所抛弃并不可悲,可悲的是从此对春华秋实视而不见,从此失去了绝美的心境。那便是在人生旅途上,购了车票付了代价,却忘记了领略路上的风景啊! 世间美好的事物,是我一辈子也爱不完的,所以不论命运一时有多刻薄,我却永远不会丧失属于我的那份心境。 11.小题1:结合语境,仔细品味下面的加点词语的丰富内涵。(8分) (1)想起那次,当我的爱情失落在一个遥远的童话里,我整天慵坐于窗前,抬起淡漠的眼,望窗外那灰蒙蒙的街巷。 (2)湖水浅浅盈盈,我心盈盈浅浅。 12.小题2:“那便是在人生旅途上,购了车票付了代价,却忘记了领略路上的风景啊!”结合全文,概述“路上的风景”主要有哪些内容?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 13.小题3:说一说作者引用《菜根谭》中的格言与文章主旨“爱是一种心境”之间有和联系?(6分) |
鲁迅在《呐喊》中运用了一些“曲笔”,那么,什么是“曲笔”?请结合《药》加以分析说明其作用。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