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五月的北平张恨水  能够代表东方建筑美的城市,在世界上,除了北平,恐怕难找第二处了。描写北平的文字,由国文到外国文,由元代到今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五月的北平张恨水  能够代表东方建筑美的城市,在世界上,除了北平,恐怕难找第二处了。描写北平的文字,由国文到外国文,由元代到今日,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江西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五月的北平
张恨水
  能够代表东方建筑美的城市,在世界上,除了北平,恐怕难找第二处了。描写北平的文字,由国文到外国文,由元代到今日,那是太多了,要把这些文字抄写下来,随便也可以出百万言的专书。现在要说北平,那真是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若写北平的人物,就以目前而论,由文艺到科学,由最崇高的学者到雕虫小技的绝世能手,这个城圈子里,也俯拾即是,要一一介绍,也是不可能。北平这个城,特别能吸收有学问、有技巧的人才,宁可在北平为静止得到生活无告的程度,他们不肯离开。不要名,也不要钱,就是这样穷困着下去。这实在是件怪事。你又叫我写哪一位才让圈子里的人过瘾呢?
  静的不好写,动的也不好写,现在是五月(旧的历法是四月),我们还是写点五月的眼前景物吧。北平的五月,那是一年里的黄金时代。任何树木,都发生了嫩绿的叶子,处处是绿荫满地。卖芍药花的担子,天天摆在十字街头。洋槐树开着其白如雪的花,在绿叶上一球球地顶着。街,人家院落里,随处可见。柳絮飘着雪花,在冷静的胡同里飞。枣树也开花了;在人家的白粉墙头,送出兰花的香味。北平春季多风,但到五月,风季就过去了(今年春季无风)。市民开始穿起夹衣,在不暖的阳光里走。北平的公园,既多又大。只要你有工夫,花不成其为数目的票价,亦可以在锦天铺地、雕栏玉砌的地方消磨一半天。
  北平的房子,大概都是四合院。这个院子,就可以雄视全国建筑。洋楼带花园,这是最令人羡慕的新式住房。可是在北平人看来,那太不算一回事了。北平所谓大宅门,哪家不是七八上下十个院子?哪个院子里不是花果扶疏?这且不谈,就是中产之家,除了大院一个,总还有一两个小院相配合。这些院子里,除了石榴树、金鱼缸,到了春深,家家由屋里度过寒冬搬出来。而院子里的树木,如丁香、西府海棠、藤萝架、葡萄架、垂柳、洋槐、刺槐、枣树、榆树、山桃、珍珠梅、榆叶梅,也都成人家普通的栽植物,这时,都次第地开过花了。尤其槐树,不分大街小巷,不分何种人家,到处都栽着有。在五月里,你如登景山之巅,对北平作个鸟瞰,你就看到北平市房全参差在绿海里。这绿海大部分就是槐树造成的。
  洋槐传到北平,似乎不出五十年,所以这类树,树木虽也有高到五六丈的,都是树干还不十分粗。刺槐却是北平的土产,树兜可以合抱,而树身高到十丈的,那也很是平常。洋槐是树叶子一绿就开花,正在五月,花是成球的开着,串子不长,远望有些像南方的白绣球。刺槐是七月开花,都是一串串有刺,像藤萝(南方叫紫藤),不过是白色的而已。洋槐香浓,刺槐不大香,所以五月里草绿油油的季节,洋槐开花,最是凑趣。
  在一个中等人家,正院子里可能就有一两株槐树,或者是一两株枣树。尤其是城北,枣树逐家都有,这是“早子”的谐音,取一个吉利。在五月里,下过一回雨,槐叶已在院子里着上一片绿荫。白色的洋槐花在绿枝上堆着雪球,太阳照着,非常的好看。枣子花是看不见的,淡绿色,和小叶的颜色同样,而且它又极小,只比芝麻大些,所以随便看不见。可是它那种兰蕙之香,在风停日午的时候,在月明如昼的时候,把满院子都浸润在幽静淡雅的境界。假使这人家有些盆景(必然有),石榴花开着火星样的红点,夹竹桃开着粉红的桃花瓣,在上下皆绿的环境中,这几点红色,娇艳绝伦。北平人又爱随地种草本的花籽,这时大小花秧全都在院子里拔地而出,一寸到几寸长的不等,全表示了欣欣向荣的样子。北平的屋子,对院子的一方面,照例下层是土墙,高二三尺,中层是大玻璃窗,玻璃大得与百货店的货窗相等,上层才是花格活窗。桌子靠墙,总是在大玻璃窗下。主人翁若是读书伏案写字,一望玻璃窗外的绿色,映人眉宇,那实在是含有诗情画意的。而且这样的点缀,并不花费主人什么钱的。
  北平这个地方,实在适宜于绿树的点缀,而绿树能亭亭如盖的,又莫过于槐树。在东西长安街,故宫的黄瓦红墙,配上那一碧千株的槐林,简直就是一幅彩画。在古老的胡同里,四五株高槐,映带着平正的土路,低矮的粉墙。行人很少,在白天就觉得其意幽深,更无论月下了。在宽平的马路上,如南、北池子,如南、北长街,两边槐树整齐划一,连续不断,有三四里之长,远远望去,简直是一条绿街。在古庙门口,红色的墙,半圆的门,几株大槐树在庙外拥立,把低矮的庙整个罩在绿荫下,那情调是肃穆典雅的。在伟大的公署门口,槐树分立在广场两边,好像排列着伟大的仪仗,又加重了几分雄壮之气。太多了,我不能把她一一介绍出来,有人说五月的北平是碧槐的城市,那却是一点没有夸张。
  当承平之时,北平人所谓“好年头儿”。在这个日子,也正是故都人士最悠闲舒适的日子。在绿荫满街的当儿,卖芍药花的平头车子整车的花蕾推了过去。卖冷食的担子,在幽静的胡同里叮当作响,敲着冰盏儿,这很表示这里一切的安定与闲静。渤海来的海味,如黄花鱼、对虾,放在冰块上卖,已是别有风趣。又如乳油杨梅、蜜饯樱桃、藤萝饼、玫瑰糕,吃起来还带些诗意。公园里绿叶如盖,三海中水碧如油,随处都是令人享受的地方。但是这一些,我不能、也不愿往下写。现在,这里是邻近炮火边沿,对南方人来说这里是第一线了。北方人吃的面粉,三百多万元一袋;南方人吃的米,卖八万多元一斤。穷人固然是朝不保夕,中产之家虽改吃糙粉度日,也不知道这糙粮允许吃多久。街上的槐树虽然还是碧净如前,但已失去了一切悠闲的点缀。人家院子里,虽是不花钱的庭树,还依然送了绿荫来,这绿荫在人家不是幽丽,乃是凄凄惨惨的象征。谁实为之?孰令致之?我们也就无从问人。《阿房宫赋》前段写得那样富丽,后面接着是一叹:“秦人不自哀!”现在的北平人,倒不是不自哀,其如他们哀亦无益何!
  好一座富于东方美的大城市呀,他整个儿在战栗!好一座千年文化的结晶呀,他不断的在枯萎!呼吁于上天,上天无言;呼吁于人类,人类摇头。其奈之何!(选自《百年百篇经典散文》,有删节)  
  [注]本文写于1948年。
1.从全文看,作者着重写了哪些景物?分析这样写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但是这一些,我不能、也不愿往下写”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说说这篇文章结尾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A.北平“特别能吸收有学问、有技巧的人才”,是因为它物产丰富、生活安适。    
B.作者认为北平的五月最美,而郁达夫觉得故都的秋最美,他们是各见其美。 
C.文章思路清晰,从久远的元代一直写到“临近炮火边沿”的当下北平。 
D.作者用舒缓的笔调将北平五月的“眼前景物”娓娓道来,语言淡雅,别有韵味。    
E.本文运用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方式,使读者加深了对故都北平特点的认识。
答案
1.作者着重写的是四合院和槐树.因为五月的四合院花果扶琉、欣欣向荣;五月的槐荫遍布全城,五月的北平是碧槐的城市.两者最能代表北平的五月这个黄金时节的诗情画意。
2.这句在文中起过渡作用,作者在对北平的好进行了精练的概括后,一句“但是这一些,我不能、也不愿往下写”,引出了对北平乃至全中国处于战争状态的忧虑,表达了作者对穷人朝不保夕,人民哀亦无益的现实的悲叹。(意对即可)
3.作者在结尾模仿《阿房宫赋》的笔法,倾吐胸中块垒。用“好一座富于东方美的大城市呀,他整个儿在战栗!好一座千年文化的结晶呀,他不断的在枯萎!”照应文章开头,造成强烈反差,形成震撼力。用“呼吁于上天,上天无言;呼吁于人类,人类摇头。其奈之何!”直抒胸臆,为天下遭受战火荼毒的生灵哀叹! (意对即可)
4.BD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故宫学与故宫文物清理
郑欣淼
  ①前不久,故宫博物院对外公布,从2004年至2010年,经过7年认真整理,故宫已经彻底弄清家底,文物藏品总数为1807558件。这是故宫博物院成立85年来首次在文物藏品数量上有了一个全面和科学的数字。7年奋斗,来之不易。这次故宫清理有诸多有利因素,其中故宫学作为一个指导思想、一种理念,起了重要作用。
  ②2003年,我们提出了故宫学的学术概念。故宫学是以故宫及其历史文化内涵为研究对象,集整理、研究、保护与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故宫的古建筑、文物藏品、宫廷遗存与作为皇宫期间的紫禁城的历史文化是有机联系的文化整体。从故宫学的角度看待故宫,我们对故宫的价值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看到了宫廷历史遗存的重要意义。在故宫学的影响下,我们的文物保护观念有了新的变化,对文化遗产概念的理解逐步深化。同时,故宫学所体现出的故宫博物院对传承弘扬中华文明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也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对故宫进行全面的保护。
  ③故宫学不只是个学术概念,也成为指导故宫文物清理的一个理念。可以说,这次文物藏品清理是在文物认识视野不断开拓并日益取得共识的基础上,是在故宫学理念的指导下具体进行的。当然,这次文物藏品清理也是故宫学自身深入发展的需要,是一项促进故宫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④在故宫学理念指导下,我们这次强调要全面、彻底地清查全院的文物藏品。过去对待文物往往以“艺术性”为标准来评判,许多珍贵的宫廷遗物长期被忽略,从未进行过系统点查与整理,或没有真正纳入文物账进行管理。这次我们不放过库房的任何死角,逐一进行登记。古书画馆完成了2万余件帝后书画、1700余件秋醒楼遗漏的近现代书札的整理,从历年积存的碑帖藏品中提升3000余件文物。古器物部新增13万件清代历代钱币文物。另外,图书馆所辖大量的古籍善本特藏、20万余件书版,古建部所辖大量建筑构件、“样式雷”烫样等也首次纳入文物账进行管理。
 ⑤正是在故宫学整体保护、全面保护理念的指导下,这次文物藏品清理不只完成了摸清家底、账物相符的任务,而且与加强文物的科学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结合起来,使文物管理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7年以来,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信息化管理日渐成熟,文物库房整体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部分文物藏品得到了及时的修复与抢救。同时,在此次清理工作伊始,故宫博物院即着眼于探索、完善文物管理新体制,设立了业务职能部门——文物管理处,逐步实现了账物分开,推行文物库房不定期抽查制度,开展了长年外借文物的清理和催还,规范人员入库和观摩文物等各项规章制度。这些新举措在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管理工作中,查遗补缺,堵塞漏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⑥故宫学是个开放的学科,需要全社会乃至海内外的广泛参与。编写出版有关故宫的大型丛书或资料汇编,为海内外故宫学研究提供方便,是故宫博物院义不容辞的责任。集中反映文物清理的重要成果——500册左右的《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和规模浩大的《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的编辑出版,既是博物馆的基本建设项目,也是故宫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大系》是首次基本完整、系统、大规模地出版院藏文物珍品。作为故宫藏品7年清理工作的延续,《大系》和《总目》的编撰出版必将为公众更好地了解北京故宫,满足人们观赏、研究故宫的需要提供便利。《大系》已出版30册。《总目》试编本已供专家讨论。
  ⑦故宫博物院丰富的文物藏品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故宫博物院代表国家进行保管,对它们进行妥善的保护与研究,是故宫博物院对国家、对民族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次清理工作的顺利结束,标志着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还要不断努力,继续完成文物清理的后续工作,完善文物管理体制,加强故宫的保护与博物馆的建设,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切实担负起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2011年3月《文汇报》有删改)
1、“故宫学”在文中的含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作者列举一系列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说第⑤段画线句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与严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作者具体地列举故宫文物的数量达1807558件的目的是说明故宫文物数量之多。
B、作者认为提出故宫学这一概念就是要求我们能更加自觉地对故宫进行全面保护。
C、以“艺术性”为标准来对待文物往往造成许多珍贵的宫廷遗物长期得不到重视。
D、《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不仅完整,而且大规模系统地出版了院藏的文物珍品。
5、请对文章主要内容作120字内的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上海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汉时代,郡、县、乡是国家的基本行政机构。里是乡之下的居住区,也是居民组织。    秦汉时代的乡,上承县,下治里,从户籍、税收、徭役、治安、教化、选举等各个方面直接管理乡内民户,是政权的末端组织。乡一级政府机构,设有乡啬夫,相当于乡长,负责一乡的行政事务;乡啬夫下有游徼,负责治安;有乡佐,负责徭役税收等,都是从国家领取俸禄的基层干部。还设有“三老”,选取地方上德高望重的长老类人物出任,免除他们的租税徭役,让他们引导民风,掌管教化,作连接官民的中介。
  里是政府指导下的居民自治组织,户数从十余户到百户以上不等,根据自然聚落的实际情况设置。一般说来,里往往自成一个封闭的小区。里有门,白天打开,夜晚关闭;里中有街巷,居民的住宅沿街巷修建,各家自有门户。里有里正,为一里之长,下有十长、伍长,主管十户五户人家;还有里监门,负责里门的开闭看管。不过,这些里中的管事人都不是政府官吏,而是居民中推举出来的协管。至于里监门,最是寒碜,不过是小区守大门的保安,由居民共同出钱,往往雇用穷愁无业,生活没有着落的人来担当。活跃于秦末的多位英雄人物,如张耳,陈余,郦食其等,他们落难潦倒时,都作过里监门。
  在古代社会,里既是社会的基层组织,也是居民的共同生活场所。在里民的共同生活中,社和社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社是土地神,源于原始的土地崇拜。对于安土重迁的古人来说,社神是民间信仰的主神,社祭是里中每年的大事,春三月有春祭,祈求丰年;秋九月有秋祭,报告收成。祭祀社神,有固定的场所,也称社,往往选取有枝叶茂盛的大树或丛林处,有的还建有土墙或者祠堂,筑有祭坛。
  里中祭祀社神时,一里之人共同参加。他们共同出资,预备酒肉食物作为祭品献供。祭祀完毕以后,将祭品分享于众人,于是一里之人宴会饮酒,神人同乐。远古以来,社祭不但是里中社会庄严的祭日,也是盛大的节庆宴乐。质朴的先民们,或者***鸡屠狗、扣瓮敲瓶相和而歌,或者宰羊椎牛、击鼓撞钟投足而舞。至于富商大贾们襄助的大社,鼓瑟吹笙,娼优百戏,更是盛况空前。有诗说得好:“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古风犹存的唐代诗文依然传递出秦汉社祭宴乐的欢乐。
  因为社祭是里中的大事,主持社祭的人往往是里正,或者里中中德高望重的长老。社祭是共同出资的公众活动,祭祀后祭品的分发零细琐碎。如何能够公平合理,乐一里人之心,最是操心费神,格外需要精明的人来处理。司马迁《史记》记载,库上里举行社祭,祭祀后分发祭肉时,陈平被推举出来主刀。陈平分肉,公平得体,切合上上下下利益,得到众人的欢喜。里中的父老对陈平评价甚高,称赞他“善为一里之宰”。陈平听到后感叹地说:“如果让我来宰割天下,也将如同分肉一样。”东汉末年著名的文人蔡邕曾经为陈平主持分肉的库上里神社树碑,留有《陈留东昏库上里社碑》铭文。      (选自李开元《秦汉的乡里社祭》,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里是位于乡之下的居民组织,管事人员有里正、十长、毫受、里监门,其中里监门最为寒酸。     
B.里是人们的居住区,根据自然聚落的实际情况设置,户数多少不等,小的十余户,大的百余户。     
C.里是居民的共同生活场所,在这个共同生活场所中,人们每年都要举行社祭,祈求丰年和报告收成。
D.里是社会的基层组织,每个里都是在政府指导下完全封闭的小区,里有门。有街巷,各家也自有门户。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汉时代,国家的基本行政机构由郡、县、乡组成,其中乡是国家政权的末端组织。     
B.社祭有春祭和秋祭两种,它不仅是里中社会庄严的祭日,同时也是盛大的节庆宴乐。     
C.社祭的祭品由一里之人共同出资备办,祭祀完毕以后会把部分祭品分发给众人享用。     
D.陈平分发祭品公平得体,众人皆大欢喜,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其进行了高度赞扬。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乡设有乡啬夫、游徼、乡佐、“三老”等职务,担任这些职务的人都从国家领取俸禄。     
B.相比于郡、县而言,乡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它承接县和里,从多个方面直接管理乡内居民。    
C.担任里监门的人往往是穷愁无业、生活无着落的人,如落难潦倒的张耳等也曾做过里监门。     
D.祭品的分发零细琐碎,又要做到公平合理,因而往往由里正或者里中德高望重的长老来完成。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访洛阳白园
熊召政
  (1)从牡丹大家族中数以千计的国色天香,我认识了洛阳。一座风流妩媚之城。历千年兵燹、百回战劫而不毁灭的那些锦绣之根,现在更是春笋般茁起,轰轰烈烈地撒娇吐艳。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吸引了万国衣冠。
  (2)从“风回铁马响云间”的齐云塔;从花龙透雕、古柏森森的白马寺;从造像十万余尊的龙门石窟,我认识了一个坐在莲花座上的洛阳。这洞天佛地之城,有多少花宫梵寺。三千世界的高僧驻锡于此,意将辚辚的战车旋成常转的法轮,把咽下的黄河涛声吐成伽蓝的暮鼓晨钟。
  (3)从邙山大冢认识帝王将相之城;从升仙太子碑认识出神入化之城。侠骨剑气之城,倚在关林仪门前的铁狮子肩上;兽形怪物之城,幽禁在王城公园内的西汉壁画墓中。盘桓几日,洛阳如历史的万花筒,让我目不暇接。喜欢清静的我,来此竟不得做猿鹤之梦。为了要在这文化沃野的中州找到我的情结,找到一个儒雅淡泊的洛阳,因此我来香山。
  (4)香山在洛阳城南十几公里,隔着清清伊河,与西山的龙门石窟比肩而立。与西山相比,这里的游客少得多了,及顶上到琵琶峰的,则少之又少。
  (5)琵琶峰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墓地。沿琵琶峰以下的香山一角,围墙圈禁,僻为白园。
  (6)香山本是龙门东山,因地产香葛,故名。北魏朝廷在西山大凿窟龛的时候,东山也随着建起一座规模巨大的香山寺。临山起屋,依山凿佛。一时间,东山五色渥彩,胜景辉煌。洛阳城中的钟鸣鼎食之家,那年月,莫不争当香山寺的施主。
  (7)烽镝洞穿了富贵之梦。到了唐初,香山寺已钟磬寥寥,残破不堪。武则天执政后,采纳武三思建议,重修香山寺。东山又一度天花乱坠,香火旺盛。再过一个世纪多,等白居易来到洛阳接任河南尹,香山寺又因风流云散,年久失修而门可罗雀。对这一块鱼龙寂寞的山水,白居易可谓是一见钟情。他拿出为老友元镇写墓志铭所得的六七十万金,开始他三修香山寺的壮举。至此,东山的游踪才少了一些显赫的王气,多了一些飘逸的灵气。香山寺第三次的佛界,为诗人而开!
  (8)佛界里的尘心,是白居易的;尘心里的佛界,是诗人永恒的理想。自号香山居士的白居易,从凝滞着忧怨琵琶声的浔阳古渡;从落红委地,香消玉殒的马嵬坡前;从卖炭翁蹒跚而去的泥泞的官道;从新丰折臂翁四壁萧然的破屋,他寻寻觅觅,才终于找到这座香山。这位鸡肤老人,从此隐居于此,遗嘱葬于此,灵魄永栖于此。
  (9)自古的中国,通邑大都,繁华市井莫不属于王侯,属于将相,属于公卿大贵,属于风流巨贾。而深山老林,远浦孤村则为头陀、为道人、为哲人、为诗人而生。城市的精气塑铸一尊又一尊铜驼,山川的灵气涵养一颗又一颗真诚的心。
  (10)如今,在王气氤氲的九都故都,在这香山,那颗真诚的心,越过迢递时空,烟尘四合的历史,贴近我的胸腔。两颗心在同一种节律中搏动起来,他的和我的。我想,所有的诗人,不仅仅是诗人,应该说所有的中国的仁人智士,来这里,心都会跳动在一起。因为他们从古到今,从今天到未来,都有着一脉相继的真诚。
  (11)白诗人,我想你不会哀叹,说你的墓园比起洛阳城下的关陵过于寒酸。如果说关将军的陵丘算是死后一抔土,你的陵墓当然只能说是一撮微尘了。一支狼毫比起一把青龙偃月的大刀,在中国重门深禁的历史中,毕竟分量太轻太轻。我想你也不会生气,说你园中的牡丹太少,而且,对着你墓冢盛开的牡丹,也没有珍奇的品种。谁叫你当年那么忧伤地写着“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呢?深色花是大富贵,大富贵从来与诗人无缘。
  (12)站在这里,和四月的艳阳一道,和自魏晋就堆在那里的乱云,自唐自宋就一直纤瘦却还不至于衰竭的伊河的水声一道,对着你的墓碑肃立。远处嵩峰的烟雾,如青绡一袭,束着故国河山,也束着我的怅望千秋的思绪。我不是天涯沦落人,但同你一样,天不赐我操刀之手,却掷我一支忧患之笔。我们同是化民间疾苦为笔底波澜的饶舌者。只是我不能像你一样归隐,我的心尚热,我的血不会冷。
  (13)白诗人,是谁把你的陵园修葺成一张琵琶的形状?嘈嘈的大弦在哪里?切切的细弦在哪里?无声的肃立中,我想听铁骑突兀,我想听珠玉相撞,我想突然听到裂帛一样的心音。我终于失望,攥出汗来的手心里,只有寂寞孵出。走了的白诗人,你是不肯回来的。你只把一大把没有写尽的忧患留给我,留给我们这些后来者,只把这春雨秋风的白园留给洛阳。
  (14)走出白园,回望琵琶峰,不知怎的,我觉得它更像一方古砚。聚五岳的松烟为墨,磨黄河的浪,在那古砚里,研出民族的浓汁来。我想,蘸这样的浓汁写出的诗篇,必定可以惊天地,泣鬼神。
1.文章第(7)段中划线句“烽镝洞穿了富贵之梦”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对香山一见钟情,隐居于此、遗嘱葬于此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第(11)段提及白园牡丹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本文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2)段中罗列了洛阳的佛教名胜古迹,是作者为下文介绍香山寺做好铺垫。
B.第(3)段中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是为了凸显洛阳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C.从作者介绍来看,白居易的重修香山寺是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D.文中多处用第二人称,消除了作者与诗人的时空阻隔,使文章显得亲切熟悉。
E.文末作者质问是谁把白园修葺成琵琶状?表达了对后人不理解白居易的遗憾。
F.本文通过对历史先贤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诗性禅意的体悟,可谓古意盎然。
5.根据文章内容,为白园写一段介绍性文字(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评价说熊召政的散文中交织着儒家的忧患意识和乐观心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题目。(选做题)汽车司机
〔匈牙利〕厄 尔凯尼
  彼莱斯雷尼·尤若夫是个运输工人,他驾驶的车牌为“CO-75-14”的汽车停在一个角落的售报亭旁。
  “我要一份《布达佩斯新闻报》。”
  “对不起,售完了。”
  “那么来一份昨天的也行。”
  “昨天的也卖完了,不过我这儿碰巧有一张明天的报纸。”
  “那上面刊登电影院的节目吗?”
  “电影院每天放映的电影都登在上面。”
  彼莱斯雷尼坐在车上翻阅起报纸来,不一会儿,他看到了一条放映捷克斯洛伐克电影的预告——“金发姑娘的爱情”,别人也在夸耀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在斯塔奇大街的“蓝色山洞”电影院放映,五点半开始。正巧,离开映还有一段时间,他继续往下翻报纸。他的眼睛一下子停在一条关于彼莱斯雷尼·尤若夫的报导上,上面写着,彼莱斯雷尼驾驶一辆车牌为CO-75-14的小轿车在斯塔奇大街上超速行驶,在离“蓝色山洞”电影院不远处与迎面开来的一辆卡车相撞,运输工人彼莱斯雷尼当场丧命。
  “竟然有这样的事!”彼莱斯雷尼自言自语道。他看看表,马上就到五点半了。他把报纸往口袋里一塞,开着车就走了……
(1)根据你对小说的理解,给它补写一个结尾。8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你补写的内容,谈谈整篇小说给你的启示。1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选做题)茵梦湖
[德国]施笃姆
  莱因哈特一直沿着湖岸走。他发现在离岸不远的地方有一朵白色的睡莲。他忽然产生了要到近处去看看它的***;于是他脱掉衣服,下到了水里。水是浅的,锐利的水草和石子刺痛了他的脚,他总是找不到让他游水的合适地点。直到后来,他才忽然一下踩到了深水处,水开始在他头上旋转,过了一会他才又浮到水面上。现在他划动手脚绕着圈游了起来,直到他认清了刚才入水的地方。过了一会儿他又看到了那朵莲花;它孤单单地在那些闪亮的大叶子中间——他慢慢地游过去,时而把手臂举出水面,那时往下掉落的水滴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可是,他和莲花之间的距离仿佛一点没有改变;只是在他往后回顾时,看见他身后 湖岸上的夜雾愈来愈浓郁。可是他并不因此放弃前行,相反他提起了精神继续朝着这个方向游去。最后他终于来到了这朵莲花的附近,他甚至可以在月光的照耀下清楚地辨认出那些银色的花瓣;可是就在同时他却感到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张网里;那些从湖底浮上来的潮湿的草茎把他赤裸的四肢缠绕住了。这片不可知的湖水是这样黑沉沉地围住了他,在他身后,他听到了一条鱼的跳跃声;在这生疏的水中他突然感到了莫名的恐惧,于是他使劲挣脱了水草网,一口气急急地游回了岸上。当他从岸上再回头看时,只见那朵睡莲还像先前那样遥远地、孤寂地浮在那黑沉沉的湖心上。莱因哈特那天从湖边回来,就遇到了伊利莎白的母亲和埃里希。他们得知他一个人深夜去“拜访那朵睡莲”,很是吃惊,埃里希还不解地问:“那朵睡莲跟你有什么关系?”对此,莱因哈特的回答就如月光下的茵梦湖一样平静,也像 那湖水一样深沉而忧郁:“我跟它从前是认识的,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注:①《茵梦湖》是德国诗人、小说家施笃姆的中篇名作,历来以富有诗意而为人称道。这篇“诗意小说”故事很简单:主人公莱因哈特和伊利莎白(她总穿着白色连衣裙)两小无猜,情愫暗生;后来,莱因哈特外出求学,数年未归,伊利莎白听从母亲之意,嫁给了莱因哈特的好友埃里希(埃里希拥有自己的庄园,也很会过日子);数年后,莱因哈特学业有成,回乡省亲,与昔日恋人伊利莎白和好友埃里希相见,惟有一片惆怅;于是,他黯然神伤,远走他乡。就在小说即将结束时,有上文这么一段意味深长的描写。
(1)故事内容是男主人公的回忆,却用第三人称讲述。这会给人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的魅力,并不在于故事本身,而在于小说以此而营造出的一种意境,当然还有富有诗意的象征。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一朵白色的睡莲”,不用 说,既是写实的,又是象征的。你觉得它在暗示什么呢?而“那些从湖底浮上来的潮湿的草茎”又象征什么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