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题目。                                          “常回家看看”入法折射中国养老困局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题目。                                          “常回家看看”入法折射中国养老困局      1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题目。                                          “常回家看看”入法折射中国养老困局
      1.近日,民政部有关官员表示,依据新修订的《老年法》,“以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看望父母本是做人的基本伦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常回家看看”入法着实有些多余。但揣测立法者的动机,就会发现这条规定基于“空巢老人”愈来愈多而子女看望老人愈来愈少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常回家看看”入法,折射出了传统养老模式遭受的严峻挑战。
      2.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67亿,我国事实上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而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一方面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增大,异地就业的青年人增多;另一方面,年青一代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增大,购房置业、子女教育和人际应酬令人疲惫不堪。受此影响,传统意义上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家庭逐渐瓦解,子女与父母分居甚至相隔甚远的分居情况十分普遍,“常回家看看”自然变得奢侈。
      3.诚然,孝顺作为重要的家庭美德,子女应该尽最大可能履行赡养义务。但现实情况是,面对社会成员流动频繁、父母与子女分居成为常态、人口老龄化高峰日益临近的现实,政府部门却依然将希望寄托在“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上。各级政府针对老年人的统一、规范、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长期未能建立,对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而言,“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还只是一个梦想。
     4.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在传统中国,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这种观念不仅会增加年青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将养老问题纳入社会统筹和政府责任范围,不仅会使老龄人口受益,也会减轻年青一代的负担。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就制定了《长寿社会对策大纲》,以致力于建立“具有活力的长寿社会”,并将其纳入社会整体规划部署。
     5.如果每一位老人都能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老人和子女就无须因“常回家看看”难以如愿而焦灼。政府增加对养老问题的投入,不仅是一种社会福利,也是一种社会投资。比规定“常回家看看”成为法律义务更重要的,是加快以增加政府投入为核心的中国养老模式的社会化转型。 (1)对文中所说的“‘常回家看看’入法,折射出了传统养老模式遭受的严峻挑战”的表述,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增大,异地就业的青年人增多,受空间距离的限制而难以常回家看看。
B. 年青一代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增大,购房置业、子女教育和人际应酬令人疲惫不堪,想常回家看看心有余而力不足。
C.社会成员流动频繁,父母与子女分居成为常态,人口老龄化高峰日益临近,这些现实都制约着 “常回家看看”。
D. 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可不少子女不常回家看看,导致“空巢老人”愈来愈多。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看望父母本是做人的基本伦理, “常回家看看”入法着实有些多余。
B. 要改变“常回家看看自然变得奢侈”的困境,政府部门就必须改变 “养儿防老”的传统理念,加大养老投入。
C. 就现实而言,部分老年人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愿望,还是空中楼阁。
D.时至今日,如果仍然坚持“养儿防老”的观念,就不仅会增加年青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传统意义上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家庭逐渐瓦解,子女与父母分居甚至相隔甚远的分居情况十分普遍,这是现代社会变革的产物之一
B.孝顺作为重要的家庭美德,子女应该尽最大可能履行赡养义务,在有可能的前提下,常回家看看也是很必要的。
C.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他们将养老纳入社会整体规划部署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D. 政府增加养老投入,不仅能使老年人受益,也能使年轻人能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答案
(1)D
(2)A
(3)C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跟着炊烟回家 
马国福
  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他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恬静安详,似乎炊烟成了一个乡间的导师,让那些懵懂的心灵找到情感的慰藉,人生的方向。
  记忆里的村庄,炊烟和着日升日落的节拍,发出开启新生活的信号。没有风的时候,一束束炊烟像一个个浓墨重彩的感叹号,提醒人们繁忙的一天开始了。黄昏的时候,我们从地里干完活,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老远就能看见一束束炊烟,慢慢地穿过林梢。夕阳的余晖洒在林梢间,像涂上了一层层金粉。那时候,我就想,一辈子再也不离开这个村庄了,只为在每天的日升日落中看这炊烟升起又熄灭,熄灭又升起,多好啊!
  肩膀上扛着铁锹的父亲说:傻孩子,一辈子窝在这个村庄里有啥出息啊!有本事的人都到城里去工作,哪有像你这样没有上进心的人啊!
  土地就像一根宿命的绳子,把父辈一生都拴在土地上,让他们无法脱离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沉重劳动。多年后,我通过知识解开这根绳子离开村庄,到城里谋生。想到村庄里的乡亲们沿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亘古传统,从事永无止境的繁重农活,他们的生活依然很不宽裕,我的心就微微作痛。我知道,父亲当初给我说那番话有他的道理。也许,父亲看透了生活的本质,当时父亲之所以给我狭隘的幸福定义自有他的苦衷吧。
  有时候,在城市中受了伤,我就想回到村庄,对着那见证我年少岁月的炊烟,大哭一场。我知道,我的滂沱泪雨,会被炊烟带走,让我无所牵绊地上路、追求。像一缕空气消失在风中,像一抹炊烟擦干我的眼泪,坐在故乡的山冈上遥望炊烟,我的心会归于平静。城市生活衍生的计较、竞争和苦恼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从炊烟熄灭又升起的自然景观中汲取继续抬头前行的力量。计较会让自己更加痛苦,竞争会让自己更加疲惫。一切计较、竞争和苦恼,比与我的生命水乳交融的炊烟还轻,我为什么不放下呢?村庄里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家里可以没有美味佳肴,灵魂的仓库里可以没有金银细软,但村庄里不能没有炊烟,人的精神家园里也不能没有炊烟。炊烟是村庄里所有人灵魂的导师,她让我们在人生的坐标里找准自己的标尺,时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
  我一直怀念炊烟。远离了村庄的炊烟,我的生命似乎成了一条断流的河,一块荒芜的田地。只有炊烟,以及村庄里那些与炊烟站在一起的风物,才能让我的生命保持长久的美感、幸福和丰盈。心里空虚的时候,我常常打电话给父亲,说我看不到炊烟的落寞。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
  通完电话,晚上我就会做梦,梦见炊烟舞动的画面,梦中的炊烟就是一场大雨,湿润我干涸的河流,让我的内心汹涌起思乡的碧波,一波一波,顺着河流的方向回家。
  漂泊的宿命已经不能让我经常回家了,命运把我羁押到远方。一年回一次家,看一次炊烟,对我而言是命运的大赦。我只能在梦里跟着炊烟回家。炊烟是一个村庄全部的重量,是生活在炊烟扎根的土地上所有人们的希望。炊烟对我的意义就是灵魂的意义。
  一个人的灵魂断炊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的灵魂里每天舞动着的,那是一束束炊烟。(1)文章第二段描绘乡村景象,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段父亲为什么要对“我”说那番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出现,“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标题是“跟着炊烟回家”,请结合全文探究其深刻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闲 的 视 镜
汪涌豪
  ①“闲”是古代文论主体范畴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由其所指称的主体的自我处置与安顿方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心性趣味,既深刻地影响了古人看取世界的方式,也直接决定了他们表现世界的结果。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它不仅仅指谓人的气性修养,还成就了作品的体调与风格。而这种气性修养与体调风格,因贴合着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趣味,相对而言,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的本真。所以,对它的形成发展历史作深入的追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究明古代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某些特点。
  ②深入地看这种“闲”所指谓的处世态度和审物视界,可以发现,它有湛深的思想背景,儒道两家都曾为其提供过直接的精神资源。一般以为,儒家讲究德礼,注重修身,最是庄敬不过。其实,它并不排斥悠闲的处身方式,相反,对生活中许多快乐体验和才艺赏会都很在行,以为这种玩物适情,正可涵养人的德性。譬如孔子就尚“身心一如”、“文质彬彬”,雅好以音乐怡情悦性,尝从人学琴,与人同歌,与弟子一起披春服而咏归,享受在大自然中的休憩乐趣。此外又“盛容饰”,当一个人燕居独处时,“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故《礼记》有《仲尼燕居》和《孔子闲居》,一者“善而不倦”,一者“倦而不亵”。
  ③儒家虽一人安居,仍恒慎其独。至若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在他们看来也都寓有至理,可博人旨趣,此孔子所以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正是持这样的人生态度,儒者即使人在陋巷,箪食瓢饮,也能做到不改其乐。
  ④道家于此,贡献尤巨。道家非“礼”崇“无”,最崇尚个体的精神自由。如果说,儒家重视在社会秩序中安顿人群,他们则尤重在自然秩序中安顿自己,故论道过程中每常言及“闲”字。其代表人物如庄子,不但常用“闲”指称人的闲暇,如《庄子·知北游》篇之“今日晏闲,敢问至道”,《天地》篇之“闲居三月,复往邀之”,《寓言》篇之“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闲,是以不敢”等等,更用此来指称人由“身闲”而及“心闲”的精神性活动,如《天道》篇有“以此退居闲游,则江海山林之士服”,《知北篇》有“尝相与无为乎,淡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刻意》篇有“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
  ⑤这种心闲以及对心闲的深切体认,显然包含有否定世俗功利和遵从个性自由的意思。至于他好讲逍遥游,也如唐人所说,“义取闲放不拘,怡适自得”。由此“乘物以游心”,放眼六合之外,属意于无己、无功、无名,实际上都是为了达至他在《大宗师》中所说的“其心闲而无事”的高上境界。
  ⑥统合两家思想,可以看到,儒道对“闲”的论说虽分属各自的思想体系,一个隐居以求志,一个修德以就闲,内里却有着共通的气息相勾连。即它都不是发生在广庭与热场,也无关于名利与禄位,它更多表现为个人的选择,如周敦颐《思归旧隐》所谓,“闲方为达士,忙只是劳生”,关乎的是个人在日常安处中的道德精进与精神修养,所以一个要进行己有耻的“慎独”,一个依赖“坐忘”、“朝彻”而“见独”。至于其本质的落脚处,都不在形迹,而在精神。
  ⑦后世文人士大夫追求“闲心乐地”,讲究“闲处从容”,并“寝兴从闲逸,视听绝喧哗”,除了还受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这样的养生理论,以及后世佛教与禅宗的影响外,大抵都不出此两家思想的范围。(选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十五讲》,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闲”因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的本真,所以贴合着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趣味。
B.儒家讲求修身敬德,有着极其严肃的人生态度,但同时,儒家也认为人生中的许多快乐体验也可以怡情悦性,涵养德性。
C.“闲”有湛深的思想背景,儒道两家都曾为“闲”提供过直接的精神资源。相对而言,道家贡献更多。
D.儒道虽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但在对“闲”的论说上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即都不重在表面的形态,而在内里的精神。
E.后世文人士大夫追求“闲心乐地”,讲究“闲处从容”,大抵都不出儒道两家思想的范围。
2.下列材料中不能反映古人修心养“闲”的处世态度和审物视界的一项是( )
A.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B.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王羲之《兰亭集序》)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3.请结合文本①段,简要分析“闲”有哪两方 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儒、道两家分别为“闲”提供了哪些直接的精神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后面的问题。鞋    声
【台湾】洛 夫
  ①扶着冰凉的铝质栏杆,连登三十四级,他慢慢踱到桥端。一切都是疑惑,包括自己在内,但只要低头望望桥底的流水,便知道那唯一的答案是什么。可是他却以另一种方式来宣示他的心事:他说他只是来听取过桥的鞋声。
  ②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的,几乎是一夜之间便在市中心架起许多桥,像是从河面升起来的一些岛屿。全部铝质的架构,坚实而稳固,在清晨的阳光中闪着耀眼的光辉。卧于两条长街之间,它以冷眼看着这个世界的春去和秋来,熙攘和变化。水在流去,时间在消逝,晨曦上升为太阳,太阳下坠为灯火,灯火点亮千万条街,每条街都曾发生过一些美丽以及不美丽的事件。明天仍然如此,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桥底下一群泡沫吞食了另一群泡沫。
  ③他宁愿相信桥下流着的是河水,而不是喧呶的车辆和匆匆的脚步。唯有时时感到自己在激流中承受着一种没顶的压力,他才能肯定生存的真实。他紧紧抓住桥边的栏杆,两只手背的青筋颤动着,他的力量传透了整座桥身。但事实上他并非如此坚强,感觉究竟不是生命的全部,甚至他经常企图逃避一些明知无法逃避的事。只有一件事他最清楚,也最有把握:他决不做使别人不快乐而又于自己无益的事。
  ④他说他来是为了听取过桥的鞋声,这句话你等下就会懂得。他是一个极为敏感的中年人,敏感的人多少有些腼腆。每次来到桥上除了俯视桥下汹涌而去的车辆人群外,他从不探视那些擦背而过的行人。他无需抬头即可从鞋声中分辨出他们的性别、年龄、个性,甚至身份来。清脆而节奏匀称的定然是一个雅致而有教养的少女,沉重而拖沓的定然是一位满怀心事的中年男子,急起急落有如鼓点的想必是一位鬓发过长、裤脚过短、匆匆赶赴约会的年轻人。他的推测经常是灵验的。这还不算,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能从鞋声中听出某人内心的悲哀或欣喜,听出另一个人正是昨天这个时候从桥上经过的人。据他说,只有一次他是全然失败了。那简直不像是鞋声,而是从墙外经过时一片偶然飘落在头发上的叶子,或者台上一位舞者在毫不经心之下弄出的一个旋舞,感到它的力量而抓不住它的存在,悠悠忽忽,他感到非常之熟悉而又说不出它的形质和来历。他隐隐体悟到这双脚步底下的空茫,像是浮尘,或从旷野飘来的一声呼唤。
  ⑤他完全为这种感觉所震慑,他忍不住抬起头来,竟发现整个桥上除了自己外,再无其他的路人。这一发现对他的打击很大,他瘫软地靠在栏杆上。这时正值午夜,午夜的河水不再流动,他忽然想起了一个老和尚的两句诗来:“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时不但桥在流,他觉得自己也在漂浮起来,而且向四方流去。他是一个孤独的人,他从未想到如何了解别人,更不要说自己了。有时在月亮下看到身边瘦长的影子,他竟坚决否认是他自己的,他说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影子的人。他怕一切的音响,所以把身上的钥匙分别摆在各个口袋中。他说惟有在绝对的孤寂中才会感到存在。喏,就在这里,伸手即可抓到自己。可是这次在无意中第一次听到自己的鞋声是如此幽微而空旷,他竟掩面哭泣起来。(选自《世界散文精华(中国卷)》,有删改)
1.文章的题目是“鞋声”,作者为什么却用大量的篇幅描写“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写“他”听“鞋声”的经过和感受,其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难忘谢晋,难别谢晋!
  新华网上海10月26日电(孙丽萍 任沁沁)26日,上海龙华殡仪馆,一片悲伤。上万名从全国各地赶来的电影界人士、影迷,在谢晋导演的灵堂外排起了长龙。萧瑟的秋风向人们的身体里浇灌着凉意,泪水在很多人脸上肆意地流淌。
  与谢晋有着深厚师生情的著名女导演黄蜀芹,从10月18日谢晋导演逝世以来,一直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中。她说:“我一直认为,谢导是中国电影的民族魂,他特别关注民族的命运。”
  从早期的《女篮五号》《舞台姐妹》《红色娘子军》,到复出后的《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到后来拍摄的《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鸦片战争》……谢晋的影片总是在社会政治风云的大开大合中,展示着中国普通人命运的大起大落。
  电影学院倪震教授说:“《天云山传奇》在放映时,多少观众哭湿了手帕,冬季看电影散场都忘了拿大衣……他的电影深深地触动和抚慰了几亿人的心灵创伤和历史悲情,呼唤起全国的民族记忆。” 
  上海电影集团总裁任仲伦说,谢晋导演用胶片刻画了13亿国人金子般的灵魂。无论是《天云山传奇》中的罗群,还是《牧马人》中的许灵均或《芙蓉镇》中的秦书田,“这些人都在政治风云的变幻中,被打入生活最底层,蒙受从肉体到精神的扭曲,却始终追求爱和真理。“谢晋的作品,一百年后还会有人看,因为它们记载了中国重要历史时期老百姓的命运,歌颂了人类的真善美。谢晋电影是永恒的,谢晋是永恒的。”
  谢晋的银幕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我们这一代人,是和谢晋的电影一起成长的。”在文广集团工作40多年的陈文亭是电影放映员。谢晋的电影,出来一部,他就放映一部。“我自己也记不清放了多少场,看了多少遍。谢导的电影真实、贴切,把人物的命运,和特殊时代的背景结合在一起。这是他为社会留下的重要财富。”
  1998年,谢晋从影50周年研讨活动上,谢晋宣布了一封给自己的信,令人难忘……
  “今天我和大家一样高兴,又想对被祝贺者谢晋说几句严肃的话。谢晋,你可以有一点兴奋,但不要过于兴奋。从艺50年,拍了35部影片,至少说明你没有虚度年华,浪费光阴。但你不觉得日子过得太快吗?一眨眼50年过去了,你一直说至今你没有将最好的影片拍出来。你76岁了,你还有多长时间?三年?五年?总之没有50年了。所以,你不要太兴奋了。你要只争朝夕,把握每一天,每一小时,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拍好电影。”
  “谢晋,你可以有点满足,但不要太满足了。你的电影受到群众喜欢,值得自豪,但也有许多遗憾。说是从艺50年了,其实哪有50年?从《舞台姐妹》到《青春》,其中至少有八年是空白的。还不算有许多按别人的意志浪费的时间。今天如果再补你十年有多好。你的电影也留下种种遗憾,有自己的局限,也有其他原因。如果能够重拍有多好,拍出一部没有遗憾,或者是少点遗憾的作品来。” 
  “谢晋,你可以有点骄傲,但不要太骄傲了。你要感谢许许多多老师、领导、朋友,你的作品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帮助。离开这些,你就不是今天的谢晋,你就会缺少许多作品。你还要感谢时代。只有在***开创的改革开放的大好环境下,你才有放开手脚不断拍片的机遇。衷心希望今天的祝贺不是你息影的开始。祝愿你继续拍出满意的作品来。这是我个人的愿望,也是所有人的愿望。”
  在这一封如此独特的“给自己的贺信”里面,人们仿佛能听到谢晋心的跳动。这,才是大师。
  的确,谢晋辞世,人们怀念的不止是用光影传奇讲述人间冷暖真情的一位电影艺术大师。更值得怀念的,是他的人品高贵、性情磊落,为文艺界留下了最高的艺德标杆。
  谢晋的名言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他曾多次说:“给我什么奖、什么房子、什么车子,都没意思。我急需的是本子、本子,如果再能拍几部好片子,我这一辈子才可以。”他始终没有停下工作,即使在晚年为获得电影投资而辛苦努力,他也始终怀抱着若干部电影的梦想。他说,倒也要倒在摄影机前……
  “谢导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谢晋的同事、上海大学影视技术学院执行院长金冠军说。在他眼中,谢晋一生的成就如此辉煌,但对人却始终真诚、热情;谢晋荣誉一身,但始终清贫,不求名利。谢晋的家庭生活充满了不幸,晚年失去爱子,但谢晋依然充满了乐观情绪,继续用激情和快乐鼓舞着身边的人。
  直到晚年,谢晋还担任上海大学影视技术学院院长长达13年,继续为中国电影培养人才。谢晋逝世后,学生们在校园里点起万点烛光,怀念他们的好老师,好院长。
  金冠军说,谢晋,始终以自己的生命燃烧着中国电影事业。谢晋曾多次说:“我们这一辈人首先要有冲的精神,不怕冲得头破血流。实在冲不上去了,倒在地上做人梯,让年轻人踩着我们的身体继续前进。”
  无数人怀念着大师。无数人心中的大师,他们讲述的谢晋,都那么令人感动,令人心灵震撼。谢晋导演走了,但愿他的精神得到传承。
  难忘谢晋!难别谢晋!(选自新华网)
1.1998年,谢晋从影50周年研讨活动上,谢晋宣布了一封给自己的信,从这封“给自己的贺信”中,我们可以发现谢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分点概括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本分别引用了著名女导演黄蜀芹、电影学院倪震教授、上海电影集团总裁任仲伦、电影放映员陈文亭四个人对谢晋电影的评述,请简要分析这些评述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谢晋的名言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但近几年来,《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几部国产商业大片赢得了绝对的票房,却无法赢得老百姓的口碑。你认为中国电影人应该追求老百姓的口碑还是应该追求票房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 文字,完成后面小题。一 代 学 人 傅 斯 年
韩石山
  ①傅斯年的七世祖傅以渐是清代开国第一状元,是康熙的启蒙老师。康熙曾为其祖宅题词“传胪姓名无双士,开代文章第一家”。他的曾祖傅继勋是清朝名臣李鸿章、丁宝桢的老师。他的父亲傅旭安曾任东平龙山书院院长。傅斯年六岁进入私塾,十一岁读完《十三经》,是 “五四”学生领袖之一;1919年底赴欧洲留学,先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后转入伦敦大学,1923年入柏林大学哲学院,广泛涉猎西方科学教育、文化典籍。这些使他形成了中国现代自由知识分子的人文品格。
  ②抗战胜利后,大学复员的时候,本来是要让傅斯年当北京大学校长的,他觉得胡适更合适,就推荐胡适。胡适在美国一时回不来,他说那我就当代理校长,等胡先生回来就交给胡先生当。这个人办事很有魄力,很果断,当了代校长以后,凡是敌伪时期在北大当教授的,一个也不聘。理由是当年抗战爆发后,学校要求能走的教授都走,发给路费,你不走可以,但不能在敌伪办的北京大学当教授,这就是伪教授。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他对那些留在敌伪统治区、觍颜事敌的教授太痛恨了。还有一个理由,他说,他这是要给胡先生当校长铺平道路,难事自己来做。这就叫有担当。傅斯年学问好,办事能力也强。他是胡适的学生,胡适就很佩服他的办事能力,说他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也最强,能做最细密的绣花工夫,又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的本领,这都是人世间最难合并在一个人身上的才性。
  ③抗战开始后,因为他的名望和地位,当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相当于战时国会议员吧。这期间他做了件了不起的事,就是把行政院长孔祥熙赶下台。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还是比较廉洁的,到了抗战后期,就开始腐败了。最有名的案子是行政院长孔祥熙的美金公债案。傅斯年知道了这个案子,决定在参政会上提议案揭发。蒋介石知道了,让陈布雷以老报人的资格跟傅斯年谈谈,说这样做对中国的形象不利,他听从了陈的劝告,表示不提议案,但一定要在参政会上提出质询。
  ④说到做到,果然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张群向国民参政会提出施政报告后,傅斯年就提出他的质询。对傅斯年的质询,财政部的答复,有些采取了敷衍塞责的态度,有些坚决否认。蒋介石怕事情闹大,亲自出面宴请傅斯年为孔祥熙说情,蒋介石问傅斯年:“你信任我吗?”傅斯年说:“绝对信任。”蒋介石说:“你既然信任我,那么就应当信任我所任用的人。”傅斯年说:“委员长我是信任的,至于说因为信任你也就该信任你所任用的人,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蒋介石最终免了孔祥熙的行政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之职。事情过后,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上说了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说:“我一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我于此事,行之至今,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士人之节,在中国以此维持纲常也。”只有读书人保持气节,才能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这几句话,最能体现出傅斯年的人文品格,该说的话就要说,该做的事就要做,一定要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他这样做,全是基于一个读书人的良知,一个读书人的社会责任感。也就是文天祥说的,“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他真可以说是做到“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了。
  ⑤一九四九年,傅斯年随国民党政府到了台湾,任台湾大学校长。他当台大校长,在整顿台大校风上下了大力气,他曾在报上说:“我现在运用我曾三次在报纸上披露的一段话重说一遍,就是假如有人发现我,或是其他台大主持人,以人情收容任何一个学生,那么我们便是作弊,应该受国法的惩罚,并受社会的制裁。”同时在校长室门旁写着这样一行大字:“有为子女入学说项者,请免开尊口”。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上午,傅斯年因脑溢血去世,年仅五十五岁。
  ⑥这个人可说一生清贫,身无长物。临死前一两年,他的西装旧了,看见朋友买了套新西装,样式很好看,也想买一套,一听价钱很贵,就不买了。一个大学校长,买套好西装不应当算什么事,可他就是买不起。这样的人,真可说做到了孔子说的: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选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文品格》,有删改)
1.概括文本①段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文本④段的内容,分析这篇评传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本,简述傅斯年先生的哪些品质在今天还有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