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实现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之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2.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答案
1.C
2.B
3.B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和谐的文化传统
种松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生机和活力,要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文化上的传统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渊源,其实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在中国古代经典论述中,“和”指和睦、和平、和谐;“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舍”并举,意为和谐、协调与合作。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对“和合”思想进行了论述。儒家创始人孔子把“和”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提出“札之用,和为责。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这里的“和”。一意即“适合”,但亦可做“和谐”解。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札”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要办成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荀子的思想也是如此。他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可见,“和”的思想是先秦诸儒的共识,它与儒家的另一核心价值观“札”是互为表里的。“礼”指一种既定的政治秩序。而“和”更是维持“札”稳定的重要手段。“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因此,与“礼”一样,“和”,即和谐、适合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和合”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的概括。它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如阴阳、天人等,同时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等;它并不否认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主张防止过度的矛盾和冲突破坏不同事物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环境基础。为了实现建立一个和谐的、秩序的社会的政治理想,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政治理论、政治构想以及政治实践过程中,都设定了自己的价值原则。“礼乐制度”的制度安排、“中庸精神”的思想原则以及民本主义的政治诉求,即是为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主张。
  秦汉以后,随着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合”思想被普遍应用。渗透于各个时代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与此同时。“和合”思想对中国历代对外交往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并没有去排斥。而是一直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客的心态。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中国绝大多数王朝在建立起来之后,都注意止戈忠武,强调“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威宁”、“天下太平”。特别是鼎盛时期的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央政府也多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不是向外便略扩张,谋求霸权。中华文化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的过程,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领悟了传统文化“和为责”、“和而不同”的启示,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会对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进程中。中华文化会为世界文化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和合”思想的论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认为“和”是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和”即“和谐”。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要办成任何事情,和谐与合作最重要。  
C.荀子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和”与“礼”的本质是一致的。  
D.“和”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和”是一种政治手段,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2.下列说法,不属于“和合思想”作用的一项是( )
A.“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设定自己的价值原则。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基础。  
B.秦汉以后,“和合”思想普遍渗透于诸子百家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C.正是由于“和合”思想的影响。中华文化才最终实现了与众多外来文化的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D.“和合”思想必将会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会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和谐的文化传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B.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和合”并举,就是和谐、协调与合作。  
C.“和合”思想既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成了一体。  
D.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都受到了传统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唐诗过后是宋词(节选) 
  流行歌曲的歌曲流行,但流行的不一定就永垂不朽。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根子是内功不是花拳绣腿,如果只是“宝贝对不起,不是不爱你”、“要不是有情郎和我分开,我的眼泪不会掉下来”,就会像老让一个人吃甜点,最终也会腻一样,再爱吃甜的人也经不起这种过于殷勤的让菜,因为心灵世界并不只是因为“甜心”而存在。歌词里要是总出现“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我拿青春赌明天”这类说通不通、似懂非懂的词而没有更含蓄自然的文字,传唱的人再多也只是一笔糊涂账,充其量是歌曲的附庸而不像宋词最终由附庸到蔚为大观。
  说实在的,宋词能够成为一代文学样式,其实还是在文人参与创作之后。过去我们文学史总是说民间创作对文学有多少多少启发,给文学注入了多少多少新鲜的养分,这都不错。不过,在“下贱者最聪明”、“劳动人民最懂文学”的观念中,只注意了“源”而忽略了“流”,任何一种文学样式,想要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志,没有文化人的参与是不可能的。柳永也罢,晏殊也罢,欧阳修也罢,苏轼也罢,其实都是文化人。文化人的参与创作,意味着一种深邃的文化意识和高度的文化修养对文学样式的渗透和对文学品格的提升,就像把野生的杂花培育成可观赏的花卉和把原生的鲫鱼培育成五彩的金鱼一样。也许有人会以引《病梅馆记》来讽刺说这是把朴素自然的文字变成雕琢做作的文学,但是又有哪一个艺术是自生自长、原汁原味呢?画布上的山水不是真山水,再怎么推崇朴素的民间味儿也不能回到“杭呦杭呦”的时代不是?玉不琢还不成器呢,何况作为文学的歌词。
  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内涵和精神只能流于一般情感宣泄和浅薄的心理安慰。流行如果是指形式与语言,自然很好,通俗如果是指情感和内涵,那就很糟。没有对人生的真正体验,随你怎么从唐诗宋词那里贩来意象和词语也只是在花裤衩上打补丁,充其量是点缀,时时会露出那种俗气的底色。没有对语言的真正的机智,随你怎么挖空心思乔装作致也只是在玩狗熊掰棒子的把戏,说到底是矫情,听听就会听出那里面口是心非的虚假。文化品位说来是一个很虚的东西,但缺少它就是让人瞧着俗气;知识储备看上去是一个无关的因素,但没有它就是让人看作浅薄。
  诗歌是越来越不景气,这也难怪,一些故作深沉的和故弄玄虚的诗歌好像在那儿有意“自绝于人民”似的,在自我陶醉中画地为牢,那除了他自己谁也看不懂的诗歌把一点点有限的感情探过来拧过去,痛苦得别扭,喜欢得蹊跷,意思九曲十八弯,上气不接下气地用生造词语拼接了又撕碎,撕碎了又拼接;流行歌曲是越唱越热闹,倒也必然,可相当多的歌词也好像是在那里重复来重复去地唱老调,那些浅浅的笑靥和嗲嗲的娇嗔加上东拼西凑的词语仿佛把一滴感情化开变成一大锅浓汤灌进听众的耳朵里,常常不知所云的歌词让不知就里的听众觉得深沉奥妙,让稍有知识的听众觉得莫名其妙。在这个既没有了唐诗又没有等到宋词的时代,要想留住唐诗的时代,就要使诗歌有点儿亲切和自然;要想迎接宋词的时代,就要让流行歌曲多一些机智和内涵。随便怎么都行,只要有让人还能感动的东西,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太会被什么无关紧要的东西感动了。
1.第二段中有“把野生的杂草培育成可观赏的花卉和把原生的鲫鱼培育成五彩的金鱼”一句。
这两个比喻谈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2.第四段“既没有了唐诗又还没有等到宋词”指的是文学艺术中哪些现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题“唐诗过后是宋词”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诗过后是宋词”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观点,你是接受这种观点,还是另有商榷意见?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所知道的流行歌曲与诗歌的现状谈谈自己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选做)陈泥鳅
汪曾棋  
  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气得我的一个姓孙的同学,有一次当着很多人褪下了裤子让人看:“你们看!黑吗?”我们当然都不是黑屁股。黑屁股指的是一种救生船。这种船专在大风大浪的湖水中救人、救船,因为船尾涂成黑色。所以叫做黑屁股。说的是船,不是人。
  陈泥鳅就是这种救生船上的一个水手。
  他水性极好,不愧是条泥鳅。运河有一段叫清水潭。据说这里的水深。三篙子都打不到底。行船到这里,不能撑篙,只能荡桨。水流也很急,水面上拧着一个一个漩涡。从来没有人敢在这里游水。陈泥鳅有一次和人打赌。一气游了个来回。当中有一截,他半天不露脑袋,半天半天,岸上的人以为他沉了底,想不到一会,他笑嘻嘻地爬上岸来了!
  他在通湖桥下住。非遇风浪险恶时,救生船一般是不出动的。他看看天色,知道潮里不会出什么事,就呆在家星。
  他也好义,也好利。湖里大船出事,下水教人,这时是不能计较报酬的。有一次一只装豆子的船琵琶闸炸了,炸得粉碎。船碎了,人掉在水里。这时跣下水教人。能要钱么?民国二十年,运河决口,陈泥鳅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被教起的都已经是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了。陈泥鳅连人家的姓名都没有问。更谈不上要什么酬谢了。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人淹死了,尸首拽不着。事主家里求到时,得事先讲明,捞上来给多少酒钱’,他才下去。有时讨价还价。得磨半天。陈泥鳅不着急。人反正已经死了,让他在水底多呆一会没事。
  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是他不置产业,一个积蓄也没有。他花钱很散漫。有钱就喝酒尿了,赌钱输了。有的时候。也偷偷地啊济一些孤寡老人,但嘱咐千万不要说出去。他也不娶老婆。有人劝他成个家。他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淹死会水的。我见天跟水闹着玩,不定哪天龙王爷就把我请了去。留下孤儿寡妇。我死在阴间也不踏实。这样多好,吃饱了一家子不饥,无牵无挂!”
  通湖桥桥洞里发现了一具女尸。怎么知遭是女尸?她的长头发在洞口外飘动着。这座桥的桥洞很高。洞身也很长。但是很狭窄,只有人的肩膀那样宽。桥以西,桥以东,水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翻花卷浪,老远就听见訇訇的水声,像打雷一样。圈观的入都不知这女尸怎么会卡在桥洞里。但也都知道不能就让她这么在桥洞里堵着。可是谁也想不出办法。谁也不敢下去。
  公益会的人去找陈泥鳅。
  陈泥鳅来了,看了看。
  “十块现大洋,我把她弄出来。”
  “十块?”公益会的人吃了一惊,“你要得太多了!”
  “是多了点。我有急用。这是玩命的事!我得从桥洞西口顺水窜进桥洞,一下子把她拨拉动了,就算成了。就这一下。一下子拨拉不动。我就会塞在桥洞里,再也出不来了!你们也都知道。桥洞只有肩膀宽,没法转身。水流这样急,退不出来。那我就只好陪着她了。”
  大家都说:“十块就十块吧!这是砂锅捣蒜,一锤子!”
  陈泥鳅把浑身衣服脱得光光的,道了一声:“对不起了!”纵身入水,顺着水流,笔直地窜进了桥洞。大家都捏着一把汗。只听见嗖的一声。女尸冲出来了。接着陈泥鳅从东面洞口凌空窜进了水面。大家伙发了一声喊:“好水性!”
  陈泥鳅跳上岸来,穿了衣服。拿了十块钱,说了声:“得罪得罪!”转身就走。
  大家以为他又是进赌场、进酒店了。没有。他径直地走进陈五奶奶家里。
  陈五奶奶守寡多年。她有个儿子,去年死了,儿媳妇改了嫁。留下一个孩子。陈五奶奶就守着小孙子过,日子很紧巴。这孩子得了急惊风,浑身滚烫,鼻翘扇动。四肢抽搐。陈五奶奶正急得两眼发直。阵泥鳅把十块钱交在她手里,说:“赶紧先到万全堂,磨一点羚羊角,给孩子喝了。再抱到王淡人那里看看!”
  说着拖了孩子,拉了陈五奶奶就走。
  陈五奶奶也不知哪里来的动。跟着他一同走得飞快。  (选自《视野》)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对陈泥鳅的描写,没有浓重的刻画,而是寥寥数语,轮廓井然,栩栩如生,收到了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B.作者笔下的陈泥鳅不过是市井小民,所叙之事亦是日常琐事,但从中能令人感到他对底层人物的深切悯怀,对凡俗人生的悠长感喟。  
C.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他不置产业,花钱散漫,喝酒赌钱,未曾留下积蓄,也不考虑娶妻生子,这都说明他是一个缺乏责任感和承担意识的人。  
D.这篇小说的语言既追求生活语言的色、香、味、活、鲜,令人感到清新自然,又讲究文学语言的绝、妙、精、洁、雅,令人读来韵味悠长。  
E.作者选择生活中的某些原生态的碎片加以连缀,使这篇小说具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矛盾冲突,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灵与情感。  
(2)小说的首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的主人公陈泥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评论者认为,汪曾棋这篇小说中隐藏着“生活的哀戚”,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结合小说内容谈谈自己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选做)梁漱溟为什么与众不同(节选)
刘仰东  
  梁漱溟是不是学者,这本来不成问题。1916年。他23岁时就在蔡元培校长的引荐下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次年开讲,先讲“印度哲学”,再讲“儒家哲学”。讲“儒家哲学”时。听者踊跃,除一般学生外,还有四五十岁的前辈,还有一些当时及后来的风云人物。四年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更使他享有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他是因学问而出名的,世人历来也是以“知名学者”来看待他的。
  但是,梁漱溟本人却一向不自视为学者。也一向不为了学问而做学问。他生前曾在许多文章或演讲中明确表态。1930年,他在题为《我是怎样一个人》的文章中写道:“大家误解我什么?这就是误认为我是一个学者,甚或说是什么‘哲学家’‘佛学家’‘国学家’……这真是于两面部不合适:一面固然糟蹋了学者以及国学家,一面亦埋没了我简单纯粹的本来面目……谈学问,在我只是不得已,非是有心……我只是好发生问题——尤其易从人事上感触发生问题。有问题,就要用心思;用心思,就有自己的主见;有主见。就从而有行动发出来。外人看我像是在谈学问,其实我不过好用心思来解决我的问题而巴,志不在学问也。”
  此时,梁漱溟不足40岁,他的后半生,依然没有变。在梁漱溟看来,儒学也好,佛学也好,都是人生实践之学。他曹说:“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他认为如果在大学讲堂里把孔子学说只当做哲学思想来讲,则“其固有精神实质亡矣”!梁漱溟曾再三强调,孔子的学问是专门致力于人的身心进于白觉、自主。使人的生命整体上有所变化和提高,将自己的智慧用于修养实践上。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这个观点贯穿于梁漱溟的一生,他晚年依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人有的是需要学习的东西,而中国古书汗牛充株。除了少数研究者,未必人人都要去读,但有一本书,即《论语》,作为中国知识分子。是不可不读的。
  1924年夏天,他在当讲之年教然辞去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北大教职,此后,再也没有回到大学的讲台上。当时也有几所大学请梁漱溟去,但梁漱溟谢鲍了这些邀请。多年后。他在写给侄子的信中说:“我这里没有旁的念头。只有一个念头:责任。”又说。我“处处皆有责任,而我总是把最大的问题摆在心上。所谓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在这样的信念驱动下,梁漱溟南来而北往,数十年如一日,奔波于他的“人生实践”之路。
  他在1924年(31岁)辞去北大教职后,先用七八年的时间,到山东、广东、上海、山西、河南等地办学和考察。自1931年起,梁漱溟落脚山东邹平,开始7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他的长子梁培宽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没有水电,我们生活在那里。吃的是井水。点的是油灯。……基本上过的就是农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梁漱溟一干就是七年。他在自撰的《生平述略》中说:“1931年与同仁赴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它以全体乡民或村民为对泉,培养农民的团体生活习惯与组织能力,普及文化,移风易俗,并借团体组织引进科学技术,以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建设国家。”
  抗战的爆发,让梁漱溟为之努力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戛然而止。但随后他进入了自己政治上的活跃岁月。1938年1月,梁漱溟访问延安,与中共领导人进行了广泛接触。1939年2月。梁漱溟赴晋冀豫皖苏鲁等地的敌后游击区巡视,与国民党将领和八路军、新四军领导人罗荣桓、陈光、彭雪枫等都进行了会晤。1940年底,梁漱溟与黄炎培等共同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试图以“第三方面”的力量促成两党的团结,以求抗战的最后胜利。
  30岁到50岁,被视为生命的黄金时期。而梁漱溟从31岁退出北大后。二十余年间奔走于社会,他参与的所有社会活动、政治活动,无疑都属于在儒家大义指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自这个意义上看,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选自《师资建设》)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
A.梁漱溟23岁时,在蔡元培校长的引荐下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四年后,就因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使他享有了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  
B.梁漱溟认为。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为了实践这一观点,他在山东邹平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  
C.抗战爆发后,梁漱溟进入了自己政治上的活跃岁月。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所谓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
D.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建设国家,这就是梁漱溟与同仁赴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的目的。  
E.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这正是他在儒家大义指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意义之所在。  
(2)梁漱溟为什么不认为自己是学者?他辞去北大教职,转而到许多地方办学考察,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题目是《梁漱溟为什么与众不同》,那么,请根据全文,简要说说梁漱溟的“与众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作者认为,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徽州的天井文化
  “有堂皆井”是徽派建筑的特色。在众多的徽州古屋祠堂中,天井作为徽派建筑最富个性,最为壮美的构件,充分显示了她艺术构思的奇巧精湛,视觉效果的优美耐看,文化蕴涵的深沉独到。
  徽式民居天井,多横敞在堂前的下首与大门之间,布口方位宽窄不一,深浅位置可宽可窄,吞吐光线各有千秋。这种变化多端的天井,由井口、井身、明堂组成,客观上在正堂与门厅之间,形成一种过渡的闲逸空间,与内室的隐蔽,与厅堂的庄重截然有别。井底,多由当地紫青或芝麻花冈岩铺垫。蓄水池,为古铜锁型。浅显的石隙设有排水暗沟。有的还在四周筑围着青石条拦板。这些石条拦板,雕有花草鸟兽,经风雨湿润变得厚重而怆凉。井身由堂、阁、顶构成。在三间二厢的庭院结构中,一般一居室一天井。有的厨房部分还留有小天井。大户人家宅屋相连一片,一进一天井,套间组合,环环相扣,有的甚至号称百余个天井。也有特殊地形造成的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天井组合。如在绩溪上庄的宅坦村,还见到了一家后堂由大小三个天井构成的三角形状。建筑学家认为,徽州人居家于山中,湿气重,雨水多,故多座北朝南。而天井在室内通风、采光、透气中,起着相当重要的调节作用,创造着内室温和的视觉空间,创造着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建筑技法上,天井是典型的虚实结合手法,借以展示出一种似有与似无,恍惚与朦胧的空间美,又是徽州人“无中生有,有中生无”哲学抽象的艺术物化。
  天井是徽派建筑的重要格式,与马头墙等成为徽派民居的基本构件,也是徽州人人文思想积淀和审美的主要载体。天井,俗称“天空之井”。由“天留”衍化而来。居室上方正中处,不加遮掩,明亮敞开,谓之“中留”。据考证,中国唐朝居室,就有天井一说。而从中原一带迁徙来的徽州先民,将这一概念,在徽州本土上顺乎山区地理,进一步挖掘深化,返朴归真,赋予了崭新的人文内涵。天井题材,在乡土情趣中,开启了全新的审美视角。透过天井口沿,可见白云袅袅遮角,可听河溪流水淙淙。主人在通转楼顶“破口”借天,引入春风雨露,镶嵌月色阳光,凸现出徽州人把握命运胆略的老练。匠人勾梁结柱,托撑起半空楼板,仿佛想把世界捏在手中,方显技艺高超,用心良苦非凡。主人通过天井拓展外部空间,与自然山水互动。
  粉墙黑瓦中天井的出现,蕴藏了许多历史的奥秘,饱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徽州人在生存斗争中形成的理念,在宗族自治中凝固的伦理,在山水滋润中养成的习俗,渗透到生活的每一角落,也悄悄融进了天井的建筑实体。“家有天井一方,子子孙孙兴旺”。这成了徽州人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在徽州风水理论中,水是“玉气”和“财富”象征。天井巧造“四水归堂”,寓意着暗室生财。锁型井底蓄水,是想锁扣住来之不易的财气。“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是封建商人哲学的直接表露,更是宗法思想在作怪。
  从建筑学上看,天井,大胆在内室空间上进行变形,进行突破,充分表现了徽州人祟尚自然,追求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理念的勇气,又可以为楼阁、过厢、梁柱的木雕修饰,腾出一块用武空间。她将大自然嵌入院落,人们足不出户,即可将日月星辰尽收眼底,倍觉浑然一体,心旷而神怡。这是何等想象力,又是何等的心身享受啊。天井,也表达了徽州商绅们的慎独与隐逸的处世心态。高墙重门,似是看破风尘想与世绝缘;破口冲天,似又想突出苦海重围,能有作为;坐井观天,取无为而有为,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徽州人的这种矛盾叛逆心理,徽州人的聪明才气,在小巧的天井上,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1.从原文看,下列对徽州“天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井作为徽州古屋祠堂中最富个性的构件,在艺术构思和文化蕴涵上都充分显示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风格。
B.变化多端的徽式民居天井,多横敞在堂前的下首与大门之间,其布口方位,深浅位置,吞吐光线各不相同。
C.天井一般由井口、井身、明堂、井底、蓄水池组成;天井可使正堂和门厅之间形成一种过渡的闲逸空间。
D.天井在室内通风、采光透气中等方面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创造内室温和的视觉空间,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主要讲徽州天井的构造,并谈到了徽州天井的建筑技法。
B.文章第三段从徽派建筑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明徽州天井的人文内涵。
C.文章第四段分析徽州天井体现的历史奥秘,人生哲理,伦理习俗等。
D.文章先写天井的外在构造,再写其内在意蕴,最后写了天井的作用。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井是徽派建筑中最富个性、最为壮美的构件,因而才会有“有堂皆井”的说法。
B.徽州人有“无中生有,有中生无”的哲学思想,而天井则正以实物表现出这一点。
C.“天井”最早产生于唐朝,而徽州先民则将这一概念在徽州进一步挖掘深化。
D.小巧的天井将徽州商绅们的慎独隐逸、矛盾叛逆心理和聪明才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